要问当今世界足坛知名度最高的主教练,相信大部分球迷都会投票给现任热刺主教练穆里尼奥。

说起穆里尼奥,人们不可避免会回忆起他那堪称完美的执教生涯:单赛季仅丢15球的切尔西、意大利足坛首度完成三冠王伟业的国际米兰、书写防反教科书的皇家马德里······穆里尼奥在豪门的光辉战绩实在数不胜数,这既是他最亮眼的标签之一,但也侧面阻碍了人们对他的全面了解。

有人说:穆里尼奥的教练生涯虽然无比光辉璀璨,但却对于执教的球队有一大硬性要求–必须拥有一大批顶级球星。换而言之,穆里尼奥执教生涯所取得的诸项成绩得益于他帐下拥有一批超级球星,正是这些球星的存在让穆里尼奥的调兵遣将更加从容自由。

毫无疑问,上述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穆里尼奥腾飞的起点–波尔图在葡萄牙国内虽然算是当之无愧的豪门球队,但在欧洲范围内却难言优秀。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穆里尼奥不仅带领球队在第二个赛季就夺得葡超联赛冠军、葡萄牙杯冠军、欧洲联盟杯冠军,还在执教球队的第3个赛季带领波尔图卫冕葡超冠军。更为关键的是,穆里尼奥率领波尔图在欧冠赛场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2003~2004年欧冠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3:0轻松击败法甲球队摩纳哥,成功夺得队史第2座欧冠冠军,也是本世纪截止到目前非五大联赛球队夺得的最后一座欧冠冠军。

考虑到年代较为久远,不少接触足球较晚的球迷很难体会波尔图夺得欧冠冠军的难度。因此,笔者有必要结合当时穆里尼奥的执教风格以及波尔图的各项数据,为大家详细解析葡萄牙狂人如何带领巨龙腾飞。

穆里尼奥执教生涯初期简述

作为一名球员,穆里尼奥的职业生涯无疑是彻底失败的。穆里尼奥球员时代参加的最高级别联赛仅仅是葡甲(葡萄牙次级别联赛),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是葡甲,穆里尼奥也要依靠他在球队当主教练的父亲才能够获得出场机会。1982~1983赛季结束后,穆里尼亚的父亲费利什(也是当时葡萄牙足球甲级联赛球队贝伦人的主教练)被俱乐部解雇,不久后,依靠父亲裙带关系才能够立足一线队的穆里尼奥也被扫地出门。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费利什在贝伦人执教表现糟糕,他在后面11年中都没有获得新球队的邀请。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能力平平的穆里尼奥连次级别联赛都已经混不下去了,他在1983~1985年期间效力于葡萄牙足球乙级联赛的球队塞斯姆布拉。到了1985年,穆里尼奥又转会去了葡萄牙足球丙级联赛的科莫西奥工商队,在那里效力了两年(一共为球队出场27次,打入8球)。

24岁那年(1987年),这位长时间混迹于低级别联赛的葡萄牙人终于决定退役,转而开始进修教练课程。1990年初,穆里尼奥从教练培训班毕业,转而成为了家乡球队赛图巴尔的助理教练。不久后,他又前往另外一家葡萄牙小球会–艾马多拉担当助理教练。在效力艾马多拉期间,穆里尼奥出色的语言天赋得到了完美的发挥,精通六国语言的他在不久后吸引了葡超豪门里斯本竞技的注意,葡萄牙体育高层旋即将他招入麾下。

在里斯本竞技以及波尔图当翻译期间,穆里尼奥从主教练博比·罗布森身上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的足球理念,为他日后腾飞的教练生涯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1996年,在波尔图执教表现优异的博比·罗布森收到了巴塞罗那的邀请,他的御用翻译穆里尼奥也一并前往西班牙。在巴塞罗那效力期间,穆里尼奥不仅进一步学习到了许多先进足球理念,更是第一次接触到了许多世界顶级球星。这样非比寻常的经历让他更加懂得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比赛环境,更让他悟到了许多临场排兵布阵的奥妙。

值得一提的是,罗布森离开巴塞罗那后,穆里尼奥并没有跟随他加盟荷兰球队埃因霍温,而是继续留在巴塞罗那担当翻译职位。荷兰主教练范加尔入主巴塞罗那后,穆里尼奥虽然继续能够学习到不少战术理念,但他在球队中的地位受到下滑,更多承担的只是单纯的翻译官责任。穆里尼奥日后接受采访时承认了那一段时间的无事可做:“我只需训练前半小时到球队就可以了。”

2000年,穆里尼奥与巴塞罗那的合约到期,他也旋即拒绝了球队的续约邀请,转而正式走上了足球主教练的道路。凭借着先后跟随罗布森以及范加尔两大名帅所取得的威望,穆里尼奥迅速获得了葡萄牙球队本菲卡的青睐。2000年9月,穆里尼奥正式出任本菲卡足球俱乐部主帅,他也将承担起新赛季带领球队冲击各项赛事冠军的重任。不过让人稍感遗憾的是,葡萄牙狂人在本菲卡的执教经历并不顺利,仅仅执教了球队9场比赛后,穆里尼奥就因为与俱乐部新任主席和董事会不和而辞职。

离开本菲卡后,穆里尼奥意识到自己对于执教生涯的起点定位过高。想要成为一名顶级主教练,就必须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确定这一理念后,穆里尼奥在离开本菲卡不久后加盟了葡超保级球队莱里亚。正是在这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球队中,穆里尼奥踏上了执教生涯腾飞的道路。在执教球队的首个赛季,葡萄牙狂人就带领莱里亚在34场比赛中取得了15胜11平8负积56分的成绩,夺得当赛季葡超第5名。值得一提的是,葡超第5名也是莱里亚自1966年建队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

凭借着在莱里亚的突出发挥,穆里尼奥在2002年1月份获得了葡超豪门波尔图的邀请,葡萄牙狂人正式迎来了自己扬名立万的时代。

穆里尼奥在波尔图执教成绩总览

2002年1月23日,波尔图俱乐部官方正式宣布穆里尼奥取代奥克塔维奥·马查多成为球队新任主帅。彼时的波尔图虽然在国内拥有不错的人员配置,但并没有在奥克塔维奥·马查多的带领下展现出较好的竞技状态。穆里尼奥上任后,立即着手对于球队的整体战术以及人员构造进行改革。当赛季结束后,半程接手的穆里尼奥最终带领球队在34场比赛中取得21胜5胜8平积68分的成绩,排名葡超第3位,顺利获得了参加下赛季欧洲联盟杯第1轮资格赛的机会。

就穆里尼奥在波尔图执教首个赛季的表现来看,尽管他已经展现出了较为先进的战术理念,但还没有人意识到穆里尼奥即将颠覆整个世界足坛。2002~2003赛季,穆里尼奥逐步将他的战术理念移植到球队之中,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一批具有较高战术素养的球员的到来,穆里尼奥的波尔图呈现出较高的战术韧性。在当赛季的葡超联赛中,巨龙波尔图从开赛初期便展现出一骑绝尘般的姿态,他们最终在34场比赛中取得了27胜5平2负积86分的成绩,领先第2名本菲卡11分获得葡超冠军。

除了在葡超联赛中的亮眼发挥,穆里尼奥在杯赛中也率领球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葡萄牙杯中,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先后以1:0击败特洛芬斯、2:1击败吉尔维森特、2:1击败吉马良斯胜利、7:0大胜瓦齐姆、2:0击败拿华,最终与老东家莱里亚会师决赛。在2002~2003赛季葡萄牙杯决赛中,穆里尼奥的球队继续展现出低调务实的比赛风格,最终凭借着德科在第64分钟的进球,波尔图1:0小胜莱里亚,夺得了队史第12座葡萄牙杯冠军。

与此同时,穆里尼奥也率领巨龙在洲际赛场奉献出不错的发挥。在当赛季欧洲联盟杯第1轮资格赛中,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以两回合6:2的悬殊比分淘汰波兰球队华沙普罗尼亚(首回合6:0、次回合0:2);到了欧洲联盟杯第2轮资格赛,波尔图继续展现出较为强劲的竞技状态,他们在两回合比赛中以总比分3:0淘汰奥地利维也纳(首回合1:0、次回合2:0)。

进入淘汰赛后,穆里尼奥的波尔图先后以3:1淘汰法国球队朗斯(首回合3:0、次回合0:1)、8:3淘汰土耳其球队丹尼斯利(首回合6:1、次回合2:2)、2:1淘汰希腊球队帕纳辛奈科斯(首回合0:1、次回合2:0)、4:1淘汰意大利球队拉齐奥(首回合4:1、次回合0:0),最终在欧联杯决赛中3:2击败苏超豪门凯尔特人,夺得队史首座欧洲联盟杯冠军。

可以说,穆里尼奥在自己带领球队的首个完整赛季几乎横扫了所有参加赛事的冠军,他“天才教练”的威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确定。进入2003~2004赛季后,穆里尼奥率领波尔图以34场25胜7平2负积82分的成绩卫冕葡超冠军,尽管球队在葡萄牙杯决赛中1:2输给本菲卡仅仅拿到亚军,但他们却在非五大联赛球队想都不敢想的一个舞台–欧冠赛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欧联杯冠军的头衔让波尔图上下获得了世界足坛的重视,不过当时还没有任何一家主流媒体会相信这样一支没有超级球星的球队能够在高手云集的欧冠赛场上掀起风浪。可穆里尼奥似乎生来就是一个打破常规的主教练,他总是能够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在2003~2004赛季欧冠小组赛中,穆里尼奥率领波尔图在6场比赛中取得3胜2平1负积11分的成绩,以3分劣势落后于皇家马德里排名第二。

进入淘汰赛后,波尔图对手们的质量可不像参加欧联杯那样参差不齐。在1/8决赛中,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对上了老爵爷弗格森率领的红魔曼联。在两回合交战中,穆里尼奥的波尔图展现出坚韧不拔的防守质量,最终他们以总比分3:2击败曼联(首回合2:1、次回合1:1),成功挺进当赛季欧冠8强。在1/4决赛中,穆里尼奥的波尔图碰上了当时连续夺得法甲冠军的里昂,他们最终以总比分4:2淘汰对手(首回合2:0、次回合2:2),成功挺进欧冠4强。

进入4强后,波尔图迎来的对手们实力更加强劲,他们在半决赛中碰上了“超级拉科”拉科鲁尼亚,波尔图首回合在主场与对手战成0:0平。次回合移师拉科主场,波尔图在全场劣势的情况下凭借着巴西球星德尔莱在第60分钟的建功1:0小胜对手,以总比分1:0艰难淘汰拉科鲁尼亚,历史性地进入欧冠决赛。

在欧冠决赛中,波尔图迎来了当赛季和欧冠的另外一支黑马–摩纳哥。穆里尼奥在本场比赛之前继续确认了以防守为首要的战术方针,并且根据摩纳哥的防守阵线针对性地设置了反击套路。比赛第39分钟,波尔图右边后卫费雷拉将球从右路传入摩纳哥禁区,埋伏在禁区内的阿尔伯托在两名摩纳哥防守球员的干扰下护住皮球,随后灵巧转身奉献出一脚精彩的凌空抽射,皮球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飞进球门右上方死角,波尔图1:0领先摩纳哥。

下半场双方易边再战,落后的摩纳哥自知波尔图防守稳固,急于扳平比分的他们只能将三条阵线大幅前提,以图可以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击破穆里尼奥构造的铁桶阵。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巨龙后防线虽然屡屡陷入危机,但他们的前场球员却侧面获得了更多的反击机会。比赛第71分钟,波尔图通过反击,在前场形成3对3有效进攻局面,阿列尼切夫在左路拿球后稍作调整倒三角传到禁区线附近的德科脚下,后者拿球后轻松推射球门左下方死角得手,波尔图2:0摩纳哥。

两球落后、比赛时间所剩无几,因为频繁压上进攻已经出现体能透支的摩纳哥自知大势已去,此后红白军上下渐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侧面给予了波尔图更多的反击机会。比赛第75分钟,波尔图前锋德尔莱在左路的传中打在摩纳哥防守球员大腿上形成折射,转而来到了处于禁区左侧的阿切尼切夫脚下,后者面对来球从容不迫,最终抢在摩纳哥门将出击到位之前射门得手,波尔图3:0摩纳哥。

就这样,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利用高效的防守反击3:0轻松击败摩纳哥,成功夺得欧冠冠军。就当下世界足坛的球星分布情况来看,非五大联赛想要再度复制2003~2004赛季的奇迹恐怕难如登天。

波尔图主力阵型以及主要战术分析

在2003~2004赛季的葡超联赛中,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只使用过三种阵型:442菱形中场(15次)、4231阵型(17次)、4123阵型(2次)。综合来看,考虑到穆里尼奥仅仅在第26轮和第33轮使用过4123阵型,且不久后就迅速放弃,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当赛季波尔图的主力阵型确定为442菱型中场以及4231。

从阵型的通用使用方法来看,无论是442菱形中场还是4231都不能算是标准意义的反击阵型。不过穆里尼奥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他可以在现有的战术基础上运用自身独到的战术理解,将一些看似定性的阵型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战术效果。作为一名极端崇尚防守稳固性的主教练,穆里尼奥无论在使用442菱形中场还是4231时都会将防守稳固性以及阵型的紧密性放置于首位。

为了尽最大程度保持防守的阵型紧密度,穆里尼奥往往会将中场划分为分工明确的两个派系:处于后方的球员往往会在比赛过程中将身位回撤到后卫线身前,而处于前方的球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战术思路更加开放,他们的跑位不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只需要在无球状态下积极寻找对方后防空档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穆里尼奥所构造的防守体系并不能被理解为完全意义上的“摆大巴”,他在中后场设置的防守球员具有非常鲜明的“侵略性”,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连续传递就频频退防,而是会根据自身对于场上局势的审视以及对方技术特点的分析适时展开包围逼抢。

当然了,仅仅依靠一个大致的分析是很难让各位球迷详细了解到当赛季波尔图的攻防战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波尔图的整体战术划分为进攻与防守两个方面,并且根据数据以及战术板依次进行解析。

波尔图进攻战术分析

想要探究波尔图的进攻体系,我们就必须要为大家着重介绍巨龙的两名边后卫–左边后卫瓦伦特以及右边后卫费雷拉。加盟波尔图之前,这两位球员并没有任何豪门球队的效力经历(瓦伦特曾效力于穆里尼奥的老东家莱里亚、费雷拉曾效力于穆里尼奥的家乡球队塞图巴尔),不过独具慧眼的穆里尼奥意识到他们未来惊人的潜力,旋即购入球队,组成了波尔图征战多条战线的左右两翼。

从技术特点来看,葡萄牙左边后卫瓦伦特速度极快,且拥有较为不错的配合意识,他的进攻能力相较于右边后卫费雷拉来讲要强上不少。因此,穆里尼奥更多会选择将波尔图的主要进攻力量放置于左路。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穆里尼奥深入骨髓的防守基因,他并不会命令左右两边边后卫在同一时间压上助攻。举例来讲,当瓦伦特插上挡对方防守腹地时,穆尼尼奥会要求右边后卫费雷拉驻守在中场区域,起到扩大中场横向拦截面积的作用。即使瓦伦特在左边路丢球,考虑到费雷拉及时补充了中场人手,波尔图靠近左路的中场队友便可以在第一时间拉边进行补防。

我们以穆里尼奥非常崇尚的442菱形中场为例,他们在单后腰位置上的人员选择一般是科斯蒂尼亚,这位1974年出生的葡萄牙中场球风极其朴实,但实用性非常强。在防守过程中,他可以起到保护中场的关键作用;而在进攻过程中,科斯蒂尼亚较为不错的出球能力也能够帮助球队起到由后向前串联的作用。如上图所示,科斯蒂尼亚在后卫线队友拿到皮球后会积极回撤,成为除两名中后卫之外的第三个稳定接球点。当科斯蒂尼亚在后卫线拿到皮球后,必然会吸引对方中场乃至于前锋线整体移动而来,侧面为身旁的中后卫以及靠前的中场队友创造出更多的拿球空间。

科斯蒂尼亚在由后向前进攻的关键作用就是可以在护住皮球的情况下进行精确度较高的转移。如上图所示,当科斯蒂尼亚拿到皮球后,自信心较强的他并不会第一时间寻求过于冒险的转移,而是会利用自身脚下技术控制住皮球,等待对方球员包夹而来。防线的大范围移动必然会导致波尔图部分球员处于无人盯防状态下,科斯蒂尼亚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既可以选择将皮球分给左右两边的两名边后卫,也可以选择以直塞的方式交到身前的2~3名中场脚下。

在科斯蒂尼亚的身前,穆里尼奥一般会放置门德斯以及马切尼,这两位球员的防守能力虽然不如科斯蒂尼亚一般明显,但贵在比赛态度积极、攻防能力较为均衡。当科斯蒂尼亚回撤到后卫线进行接球时,他们便可以成为球队皮球过度的关键人物。一旦科斯蒂尼亚在后场完成成功直塞,无论是门德斯还是马切尼都具有不错的持球向前盘带能力,他们可以持球助攻到对方防守腹地边缘,随后与前腰德科或是两名前锋形成默契小范围配合。当然了,无论是门德斯还是马切尼都具有极其突出的远射能力,他们在外围的远射尝试也能够在某些时候丰富波尔图的进攻层次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门德斯以及马切尼,波尔图在边前卫位置上还可以派上俄罗斯球星阿列尼切夫,这位1972年出生的边路快马具有丰富的边锋经验,且能够在反击过程中展现出突出的速度优势。不过唯一的缺憾是,阿列尼切夫体能较为一般,很难在高水平对抗中保持90分钟的体能。因此,穆里尼奥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常常会进行人员轮换,给予阿列尼切夫充足的休息时间。当然了,我们绝对不要因为阿列尼切夫不甚稳固的出场时间就忽视了他对于球队的进攻帮助,在2003~2004赛季欧冠决赛中,正是凭借着这位俄罗斯边锋突出的发挥,波尔图才能以高效的反击迅速击垮对手(阿列尼切夫在欧冠决赛替补上场,贡献一射一传)。

除了通过快速传递将皮球渗透到对方防守腹地,穆里尼奥的波尔图还有一种更加简洁明了的进攻方式–长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穆里尼奥在反击过程中对于长传打身后的欣赏贯穿了他的执教生涯,无论在切尔西、国际米兰、皇家马德里乃至于曼联期间,长传都是穆式反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想要将长传反击的战术贯彻到极致,就需要一名具有稳定出球能力的顶级中卫。在当时的波尔图阵中,穆里尼奥在中后卫位置上拥有卡瓦略+科斯塔的黄金组合。从技术特点来看,这两位球员都具有突出的盯防意识,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卡位以及对于皮球落点的判断当属欧洲足坛顶级。与此同时,无论是卡瓦略还是科斯塔都有着较为出色的脚下技术。特别是来自葡萄牙的卡瓦略,这位出生于1978年的葡萄牙中卫是穆里尼奥执教生涯“后卫出球”理念的发起点,穆里尼奥在比赛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卡瓦略在拿到皮球后不要急于第一时间解围,而可以利用身边队友对于对方防守球员的牵扯从而获得足够的起脚长传空间。

考虑到波尔图在防守状态下会将中场靠后的三名球员身位大幅回撤,这也必然会逼迫对方中场防守球员进一步将身位上压。这样一来,波尔图的前场进攻三叉戟就将获得直面对方后卫线的宝贵机会。如上面这张战术图所展示的一样,一旦对方中前场球员积极上压朝持球的卡瓦略包围而来时,后者就会抢在合围圈到位之前用长传的方式将皮球输送到前场进攻三叉戟控制范围。这样的战术策略在今天看来虽然有一些简单,但在拥有稳定后场出球人以及高效进攻群的情况下却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皮球输送到前场后,负责组织串联的一般是波尔图的前腰德科,这位被球迷们尊称为“超级德科”的葡萄牙球星不仅具有极其出色的外围远射能力,还拥有卓越的场上大局观。正是凭借着他在禁区弧顶的组织串联,波尔图在禁区内埋伏的两名前锋–德尔莱以及阿尔贝托才能够侧面获得更多的跑动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当皮球输送到前场时,波尔图一般还会在左右两名边前卫之中选择一人,进行跟随性的前插接应。

总体来讲,波尔图的进攻核心还是德科,他可以被认为是当时这一支波尔图的创造力源泉。在2002~2003赛季时,德科身前的两名前锋一般是波斯蒂加以及德尔莱,这两位前锋都具有不错的速度。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进攻过程中的跑位相对灵活,能够通过互相拉扯搅乱对方的后防线整体布局,从而在局部范围内拉扯出供德科进行直塞球输送的空档。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波斯蒂加虽然帮助球队夺得了葡超冠军、葡萄牙杯冠军以及欧洲联盟杯冠军,但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却表现糟糕。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对于战绩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的波尔图俱乐部高层将他降至二队,这样的惩罚让心气甚高的波斯蒂加产生了离开的想法,最终他也在2003年6月25日以625万英镑的转会费前往热刺。

波斯蒂加离开后,穆里尼奥需要及时寻找到这位葡萄牙前锋的替代人。在他的努力下,1984年出生的阿尔贝托以及1977年出生的麦卡锡开始声名鹊起,并且旋即成为德尔莱在前锋线上的坚实搭档。从身高来看,无论是球队的主力前锋德尔莱,还是后面逐渐成为主力的阿尔贝托以及麦卡锡,都不具备稳定的高空球争抢能力(德尔莱的身高为1米78、阿尔贝托的身高为1米75、麦卡锡的身高为1米84),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在高手云集的欧冠赛场上一路走到最后,便是因为可以在反击过程中发挥出突出的速度优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科堪称世界顶级的持球能力也能够为左右两边的两名边后卫创造更多的插上时间。如上图所示,当德科在禁区弧顶拿到皮球后,考虑到这位葡萄牙球星强大的进攻实力,对方的绝大部分防守球员都会第一时间朝其围堵而来。这样一来,无论是左边后卫瓦伦特还是右边后卫费雷拉都将侧面获得更多的前插空间。与此同时,波尔图在禁区内埋伏的两名前锋也会积极拉往边路,限制对方两名边后卫前顶防守。这样的战术可以保证边后卫在进攻过程中的到位率,与此同时,也会侧面将对方后防线肋部空档拉扯出来。

德科的助攻能力有多强呢?他在2003~2004赛季的欧冠联赛中一共完成了6次助攻,排名欧冠助攻榜第一位。

波尔图防守战术分析

说到穆里尼奥,坚韧的防守往往是最为鲜明的标签。在这位葡萄牙名帅的战术思路中,稳固的防守阵型、紧密的防守组织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上图所示,穆里尼奥在组织防守过程中会要求中后场球员将身位大幅后撤,以达到保证阵型紧密感的目的。通过缩小防线的肋部空档以及身后空档,穆里尼奥的波尔图往往给人一种近乎窒息的防守稳固性,对方的进攻球员难以在波尔图防守三区打出熟悉的小范围串联,那些精彩的外围远射乃至于威胁球传递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高度回收的中路防守,穆里尼奥要求波尔图在发动边路进攻时也尽可能顾及防守端。如上图所示,当波尔图处于进攻状态下时,瓦伦特以及费雷拉两名边后卫并不会同一时间上压到对方禁区内,而是会留下一人埋伏在中场,随时保护后卫线身前的大片空档。一般来讲,费雷拉留在身后进行保护的次数较多,这位攻防平衡的葡萄牙边后卫也成为那一段时间波尔图坚实的保护屏障。

除了高度紧密的防守阵型,穆里尼奥的波尔图还有非常鲜明的一个特色–高压逼抢。有的球迷看到这里可能会非常疑惑:既然穆里尼奥非常强调在防守过程中保持后卫线的人员密集性,那么他们如何实施高压逼抢战术呢?想要解释这一问题其实也非常简单,穆里尼奥是一位非常懂得审视场上局势的主教练,这位葡萄牙主帅会根据对方的阵型选择、战术安排甚至人员构造进行针对性的临场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波尔图在采取高压逼抢战术时具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后场的球员们很少会离开自己防守位置,转而前压到对方半场进行逼抢。原因非常简单,不少球队为了克制穆里尼奥的紧密防守往往会选择更加简洁明了的长传打身后战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穆里尼奥往往会要求后卫线球员保持身位的稳定性,避免一些过于冒进的上压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穆里尼奥在选择高压逼抢时也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举例来讲,在欧冠赛场上,波尔图的高压逼抢次数以及高压逼抢力度都会比本国赛场轻不少。原因非常简单,葡超联赛的整体实力较之欧冠赛场还是弱了不少,波尔图在本国联赛中的对手往往难以在后场组织起快速且准确的有效疏导,很容易一经高压逼抢就完全混乱。不过到了欧冠赛场上,这种局面就显得完全不同,考虑到对手实力的强大,穆里尼奥很少会命令球队在全场比赛都采取高压逼抢策略,而是会适时合理分配体能,待到对方因为体能下滑而没有办法保证百分百注意力集中时再进行高压逼抢。

波尔图在具体实施高压逼抢时的战术方针也条理清晰。如上图所示,当对方的两名中卫拿到皮球后,波尔图的两名前锋–德尔莱以及阿尔贝托并不会第一时间上抢,而是会向两个边路积极移动,切断对方中后卫的分边路线。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对方的持球中后卫就只有一条出球道路:通过中路与中场形成连线。而波尔图的前腰德科以及一名插上助攻的边后卫便会及时弥补中路的缺口,限制对方中后卫由中路向前输送的举动。

一般来讲,对方的持球中卫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极大的风险被波尔图前场球员形成抢断,从而发动高效反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对方的持球中卫为了避免被波尔图形成反抢,从而选择更加简洁明了的开大脚解围,那也会侧面将皮球送还给波尔图一方。总而言之,穆里尼奥所采取的高压逼抢战术只有一个最终目的–通过各个位置球员的积极调度重新夺回球权。

总结

高效的进攻、稳固的防守,穆尼尼奥的波尔图能够在2004年取得巨大成功并不偶然,他们用一批并没有太大名气的球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辉时代。尽管如今的穆里尼奥因为执教成绩的不佳被不少媒体抨击为“战术落伍”、“场面枯燥”,不过纵观当今世界足坛的主流战术,穆里尼奥所崇尚的紧密性防守依然获得了不少主教练的推崇。换而言之,之所以近几年来葡萄牙狂人的执教成绩难以达到以往的巅峰,是因为足坛各队对于这位站立在舆论中心多年的葡萄牙名帅采取了更多的针对性研究。

不管怎么说,穆里尼奥完全有资格被称为21世纪一位“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主教练”,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将防守反击从默默无闻带至人尽皆知。更为关键的是,他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防守的既定印象,为当下愈发重视防守质量的足坛主流战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