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京奥运会圣火的熄灭,奥运会指针从夏季奥运会改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热潮将从北京开始,届时将成为两届奥运会的城市。
奥运盛会离不开杰出的奥运人,这里亮相的奥运人曾经在13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挥洒汗水,又在13年后将热情奉献给北京冬奥会。从夏季奥运到冬季奥运,这些“双奥人”的激情一直在燃烧。
用激情凝聚的“双奥人”
霍晓阳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综合处主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作为城市志愿者,在第一个以奥林匹克命名的社区,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博物馆服务,还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和夫人进行语言翻译,介绍老北京民俗文化。如今她的部分工作,是协调北京和河北两地开展城市志愿者工作。“我现在是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但我们的激情是一样的。”她说。
2008年,霍晓阳从外交学院毕业,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承担语言翻译和引导工作。她说:“奥运会期间,我为萨马兰奇老先生、残奥会主席,还有罗格主席夫妇服务。其他时间,我们城市志愿者就在东城大街小巷,向过往行人提供服务,现在想起来非常有意义。”
2008奥运会结束后,霍晓阳留在街道担任团委书记,从奥运会开始的志愿服务热情也延续下来了。志愿服务让霍晓阳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们成立了志愿服务分队,我有幸被评为五星志愿者。因为当初搞了志愿服务,我也从一个志愿者变成了志愿服务的工作者,到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中国志愿杂志做杂志编审工作。”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霍晓阳加入冬奥组委,成为“双奥人”。用她自己的话说,要当“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我了解志愿者工作的处境,会换位思考来想工作如何运转,以更加契合的心态来完成工作。”霍晓阳说。
同样被奥林匹克激情驱动的,还有曹润葛。如今他是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赛事服务处主管,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他是北京科技大学场馆的安检协查员助理。当时他从事的志愿者工作,主要是引导观众排队接受检票安检。“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在开始检票前,门口都站满了人。面对几千名观众,要组织大家有序接受检票、安检,那种冲击力和挑战至今难忘。还好大家提前演练过,通过分工合作,快速组织人员进了场。当时内心还是很自豪的,看我们多厉害!”曹润葛回忆道。
服务一届奥运会,让曹润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志愿精神的内涵,也让他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技巧有了更加全面的提升。虽然北京奥运会结束13年了,但曹润葛一直期待再续奥运缘分。“又找回了当年激情澎湃的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要更努力地超越自己,把更好的展现出来。北京是双奥之城,我们也将成为冬奥中靓丽的风景。”曹润葛说。
用创新解决新问题
2013年,北京迎来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契机。这批“双奥人”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有了新的变化。大家做好工作除了需要激情,也需要智慧,用创新精神来解决新问题。
刘赢,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招募管理处副处长,2008年他参与了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综合运行工作。虽然没有前往火炬接力第一线,但也与奥林匹克和大型活动结下缘分。刘赢介绍说,2008年奥运后他参与了2009年国庆活动、2014年的APEC会议、2015年的田径世锦赛。包括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和世园会等大型活动,在志愿者方面负责从选拔、培训到运行管理、志愿服务这一整套协调工作。“这些工作让我深刻领会到,志愿者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刘赢说。
如今,刘赢又负责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在他看来,从2008年到现在,志愿者队伍一直在变化,也一直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奥运会后,志愿者队伍一直在壮大,志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们了解了志愿行动可以开阔眼界、展示青年形象。每逢大型活动,大家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我们招募志愿者也更加容易,现在是需要优中选优。”
招募工作有热情也有挑战。受到疫情影响,志愿者管理既需要按照防疫要求保障赛事运行,也需要考虑到冬奥志愿者的权益。“疫情之下,管理模式也不一样了。保障安全是第一位的。再者怎么能够通过其他有效手段做好团建活动,如何疏解压力,激发热情,也需要我们去思考。这方面,我们也会充分借鉴东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经验。”
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招募管理处干事的韩谦,也是位“双奥人”。2008年奥运会期间,他担任奥林匹克公共区赛事服务志愿者,岗位就在鸟巢南边的湖边位置,因为负责鸟巢公共区路线的指引,无缘欣赏近在咫尺的奥运开幕式表演。
现在回顾起13年前服务奥运会的日子,韩谦最难忘的还是开幕式那一天。“我的岗位,是在鸟巢南边,看不了开幕式的,很忙,不断地有观众入场,那天很多演职人员进门,我看到很多明星,很激动,也不能去追星。开幕式开始时,我们可以听到里面的声音,看到烟花,却看不到表演,不过自己还是非常激动,觉得自己也贡献了力量。回来再去看开幕式的重播,感觉都没有当时那么激动。”
这些奥运志愿服务经历,如今成为韩谦工作中的宝贵财富。他说:“现在我要为志愿者做服务,做政策制定,同样很重要。志愿者要服务好冬奥会,不能光凭一股子激情,也要学会解决好实际问题。我们需要为志愿者考虑如何抵御低温、排班等各种细节问题。”
身体力行是“双奥人”本色
从北京夏奥到北京冬奥,一系列成就是靠着无数奥运人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干出来的。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赛事服务处副处长的李雪滨说,自己与奥林匹克缘分不浅,从奥运会的观众,到全程参与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实习工作,再到如今的北京冬奥组委,身体力行才是“双奥人”的本色。
13年前,李雪滨还是一名学生。他拿着勤工俭学的钱,买了张奥运会门票。“当时我去上海看了足球比赛。之后到北京实习,观看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在马路边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此后李雪滨虽未参与奥运会工作,但在市交通委工作期间,一直为大型赛事活动提供服务保障。2016年开始,李雪滨与奥运会的缘分得以继续。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李雪滨前往韩国平昌奥组委顶岗实习,历时102天,任阿尔卑西亚奥林匹克公园赛事服务主管,全程经历和参与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冲刺、赛时及转换期有关工作。
这段经历让李雪滨对赛事有了深刻理解。“一句话可概括为‘场馆安保线内的观众服务,场馆前后院间的通行控制’。赛时,赛事服务团队主要面向以观众为主的各客户群,通过提供验视、引导、信息、帮助、劝诫等服务,创造安全有序、专业便利、友好祥和的观赛环境和赛场氛围。”李雪滨说。他认为,赛事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经验是,志愿者会结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大朋友,放下思想包袱,自然大方服务,用自己的激情展现新时代志愿者的形象。
相比之下,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赛事服务处主管的郝钢,则通过奥运结下了情缘。2007-2008年他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文化推广活动,并结识了自己的妻子。“2008年春节,水立方测试赛,清华大学志愿者为了服务赛事回不了家,我们在志愿者广场举行慰问志愿者的演出,我们俩就是在活动中相识,走到一起的。”郝钢介绍。
2008年,郝钢在北京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中心的另一个名称是北京市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也就成了郝钢的工作重心。回顾13年前的奥运会,郝钢认为,那段日子特别有意思,“在奥运会期间我是文化推广志愿者,残奥会期间,我是注册志愿人员,负责盲人足球、射箭、网球赛事服务,相当于现在的坐席协调员。票上没有座位号,我们组织观众落座,还要控制比赛时观众的氛围。因为盲人足球比赛时不能发出声音,怕影响足球运动员听方位。”
13年间,郝钢通过志愿实践感受到,志愿者服务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这次冬奥会招募志愿者,我们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志愿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了。”他说。
郝钢一方面鼓励有志之士身体力行地践行奥运精神,也鼓励大家理性参与奥林匹克活动。郝钢说:”“服务体育盛事,除了热情,更需要专业素养,不做赛会志愿者,也可以在城市为冬奥会做贡献。”
瞰冬奥·特写
胡凯:眼镜飞人的“双奥”人生
作为“双奥人”,胡凯的定义有些与众不同。2008年,他作为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如今他已是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综合处处长。胡凯说,他就是从当运动员开始,了解到奥运会志愿者有多么的了不起。
曾是一名奥运选手
清华大学有着“无体育,不清华”的独特校园文化,也为体育特长生打开了成长道路。1982年生于山东青岛的胡凯,通过清华冬令营的体育特长生选拔,被清华大学录取。在进入清华大学后,胡凯接受了更为专业的训练。2005年8月,在伊兹密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胡凯以10秒30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冠军,这也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世界大型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百米金牌,“眼镜飞人”享誉田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胡凯在男子100米比赛中首次晋级第二轮,并作为4×100米接力的最后一棒,带领中国男队首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作为奥运选手,胡凯的视角和官员、媒体和观众肯定都不一样。选手是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他们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是否到位。“作为参赛选手,我更真切感受到中国举办奥运会的震撼,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在闭幕式上有一个环节,国际奥委会新当选委员给我们的志愿者献花,现在这已经成为奥运会保留节目。我当时就在场,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对志愿者的尊重,也开始了解志愿者文化。”胡凯说。
投入冬奥会筹办工作
2013年,胡凯取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离开了田径场,胡凯接下来的人生规划,就是为体育教育做出贡献。他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读博士期间我就当了辅导员,从事这么多年体育工作,想把积累的经验和经历传授给学弟学妹,让他们少走弯路。”
2016年,胡凯离开清华大学团委,正式加入校体育部工作。在日常体育教学之外,他还为学校搭建体育竞赛体系出力,除了普通学生运动会,还有户外锻炼等。
目前在清华大学,体育社团百花齐放,各种体育社团多达50个,运动普及开来后,胡凯在本校选拔了一批体育优秀生组成代表团,这些优秀学生被授予了回到院系指导学弟学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任务。“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体育在塑造人格、磨练意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因为如此,它在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说。
在学校做学生教育工作,让胡凯也再次接近了志愿者的工作。“这让我回忆起做运动员时,对志愿者的感受,后来明白了,志愿工作最成功的表现,是运动员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就不出现。确实,当年不管我们在哪里有需求,志愿者就会及时出现,否则就跟不存在一样。我觉得这就是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到位的体现。”
2019年11月,胡凯在清华完成70年国庆游行方阵工作任务。当时,听说2022北京冬奥组委要成立志愿者工作处,为志愿者服务做准备。胡凯觉得,自己是高校出来的,也有奥运经历,并有志愿服务管理经验,“能够投入冬奥会筹办工作,非常幸运,希望用自己所学,以不同身份为国出一把力。“他说。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来到北京冬奥组委工作,胡凯回顾自己的转型时说,很多时候,与其说是自己的选择,不如说是顺其自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继承和传递体育精神。比方说,我希望把自己的训练经验传递给师弟师妹,所以就做了清华辅导员,在工作期间我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参与了很多学生工作。做学生工作后,觉得这很适合我,就留在了校团委。在学校了解了大众体育的运作模式,就转到体育部,专门负责相关工作。这次来冬奥组委,也很顺利。就是因为自己拥有在高校带学生、带体育活动的经验,了解学生的思路,了解运动员的需求,自信能把工作做好。”
作为一个特殊的“双奥人”,胡凯还特别希望,能把13年前在北京奥运会上受到的感动,也传递给如今的冬奥人。“我对2008年奥运会记忆中最感动的那个点,是闭幕式上的一个环节,把所有运动员的笑容都展示在环场的大屏幕上,贴了一圈。那一幕让我特别感动。赛场上的笑容最具感染力,那时我才知道什么是奥林匹克大party。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微笑可以把志愿者和体育人融合在一起。联系到奥运精神,凝聚的不仅是体育人,还有志愿者,人类向上的力量。这种感动,从2008年一直激励我,关注体育,从事体育,热爱体育。”胡凯说。本版文/本报记者 褚鹏
来源: 北京青年报
1.文章《〈足球经理2008中国球员〉足球经理2008球员推荐…》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足球经理2008中国球员〉足球经理2008球员推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