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伟6月13日、14日、20日、21日报道说,中国足球协会裁判管理部门将于2020年组织中超裁判、中甲裁判和裁判教练进行在线培训。

今年4月,国际足球理事会公布了新修订的《2020/2021足球竞赛规则》(英文版PDF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对多条竞赛规则、判罚尺度进行了修订,而这些新规则将在新赛季的中国联赛当中执行。

按照以往的惯常做法,在国内联赛开赛前的一到两个月内,中国足协裁判管理部都将组织国内的足球裁判员、裁判监督到某个地方集中培训,对新赛季将要实施的最新足球竞赛规则、裁判员和裁判监督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讲解。

由于受疫情的原因,新赛季的国内联赛迟迟没有开打的定数,裁判员培训班也迟迟没有开班,不过,现在终于传来了好消息。6月10日,中国足协向各相关会员协会和裁判员、裁判监督下发了《关于2020年中超联赛、中甲联赛裁判人员在线培训名单及相关事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级联赛的裁判监督、执法裁判员必须在6月13日、14日以及20日、21日参加裁判人员在线培训教学。

虽然这个培训班迟来了点,培训方式也某中集中学习改为线上培训,但能在6月中旬举办此类培训班,预示着2020赛季中国职业联赛开启的脚步似乎不远了——如果疫情没有严重反复的话。

今年的培训班讲师由牛惠君、陶然成、刘庆伟、李东楠、姚庆、王津六人组成,参加培训的中超裁判监督22人、中超裁判及视频裁判49人、中超助理裁判29人,中甲裁判监督25人、中甲裁判31人、中甲助理裁判35人。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2020/2021足球竞赛规则、裁判业务专题课程、裁判理论测试学习、联赛裁判监督工作要求、联赛裁判执法要求。

按照中国足协的要求,裁判员参加培训班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将作为分级确定2020赛季中超裁判、中甲裁判的重要参考。在学习名单当中,马宁、张雷、傅明、王迪、王哲、艾堃、王竞、李海新、石祯禄、马力、沈寅豪、顾春含、于波等昔日中超知名裁判的名字都在其中,而中甲联赛则有一些新晋的裁判人员。

培训班的重点,就是中超和中甲的裁判员要学习的2020/2021足球竞赛规则。

国际足球理事会于今年4月发布了《足球竞赛规则2020/2021修订及说明》,当中对足球竞赛规则、裁判尺度以及视频助理裁判操作及实践有多个章节进行了增删、修订。

当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于手球的判罚。新版规则对判定是否手球以肩部和臂部的区分,基本是以腋窝底部作为分界。为加以明示,新规则特意对手球位置给出了明确的图示。

手球判罚的准确定位,无论对于裁判员还是运动员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禁区内手球犯规将决定点球的判罚,所以对手臂哪个位置触到足球应该判为手球的判定尤为重要。在新规则的解析当中,在判定手球犯规时,臂部的上端边界定义为与腋窝底部齐平,在其上端臂膀触到足球不算手球,下端则算作手球。

在意外手球的规则方面也进行了修订。攻方队员或其同队队员的意外手球,仅当手球后“立即”形成了进球得分、或者明显进球得分机会时,才被判为手球犯规。新规则明确了以下两点:第一、如果攻方队员意外手球后,球被另一名攻方队员得到并且立即进球得分,则视为手球犯规;第二、如果意外手球后,球运行了一定的距离(传递或盘带)、或者形成进球、或者进球机会前经过了若干次传递,则不视为手球犯规。

在守门员的二次触球犯规行为方面也有修订。守门员在比赛恢复(例如球门球、任意球等)后违规二次触球,有可能被出示黄牌或罚令出场,即使是使用手或者臂部触球。就是说,如果由守门员恢复比赛后,守门员故意二次触球(在其他队员触球前),并且阻止了一次有希望的进攻,或者破坏了进球或明显进球机会,守门员应被处以警告(黄牌)或者罚令出场(红牌)。即使守门员的二次触球是使用手或者臂部,也应如此处理,因为此违规行为并非“手球”,而是属于“非法”二次触球的范畴。

在修订的规则当中,有一条值得参赛的职业球员和执法裁判员注意——任何“干扰或阻止了一次有希望的进攻”的违规行为(不仅是犯规),都应被出示黄牌。有一点除外,针对“干扰或者阻止了有希望的进攻”的犯规,如果裁判员允许“快发”任意球,或掌握了有利,则不再出示黄牌。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一条很考验进攻方的判断——如何在让犯规的防守方吃牌与快发寻找得分机会之间取得利益最大化——如果防守方出现破坏明显得分机会的犯规,而进攻方采取了快发且得到了裁判员允许该次快发,则防守方的这次犯规动作可能得到“降级”处理,因为修订条例明说的是,“这张(延迟给出的)红牌应改为黄牌,该(延迟给出的)黄牌应不予执行”。

职业联赛当中的点球判罚引人关注,考量着主裁判、守门员和罚点球球员对规则的理解和对场上形势的快速判断。在新规则当中对于点球的主罚也有重要的变更。

其中,在比赛中如果守门员违规,但点球未射中球门范围或从门框弹出(守门员未触球),将不予判罚,除非守门员的违规行为明显地影响了主罚队员,新规则载明,“大多数守门员在球踢出之前提前移动的违规并非蓄意为之,因此守门员首次违规时予以劝诫较妥,但之后的所有违规必须予以警告”。

新规则对于极少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也进行了修订:在罚点球的过程中,如果守门员与主罚队员恰好同时违规,则应警告主罚队员,因为正是这种“非法”的假动作导致了守门员的提前移动。而此前的旧规则是:如果此球罚失或被扑出,警告双方队员,并重罚,如果此球罚进,进球无效,而现在则变更为点球记为罚失。

另外,在比赛中(包括加时赛)已执行的警告(黄牌)与劝诫,将不带入罚点球决胜阶段,因为点球决胜不属于比赛的一部分。如果一名场上队员在比赛中和点球决胜期间分别得到一张黄牌,将不会因上述两张黄牌的原因而在点球决胜过程中被罚令出场。

新规则非常重视对球员人身安全的保障,比如,为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增加了补水暂停、降温暂停的内容,不过,最重大的举措,是专门以第19号文件的形式,作出了《关于竞赛规则第三章的临时性修订》。

这项修订是基于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而作出的——各项赛事恢复后赛程可能被压缩、可能不得不在各种不同天气条件下比赛,因此,该修订案允许每支球队使用最多5名替补队员。

不过,新规则并不是硬性规定,涉及顶级联赛一队的以及男、女足的国际A级赛事,最多可进行3人次替换。

另外,竞赛组织方可以选择执行下列两条,或其中任何一条规定:1.每支球队最多可进行5人次替换;最多可执行3次替换程序;在中场休息时可以执行额外的替换程序。2.如果比赛进行加时赛,则每支球队可以多使用1名替补队员、多执行1次替换程序(不论该球队是否已用完规定的替换人次、程序次数);额外换人需要在加时赛的开赛前、中场休息时进行。

涉及到加时赛的比赛,显然是通过加时赛定胜负的超级杯或者足协杯赛,参加这两项赛事的球队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另外,要用满5名替补也是有技术要求的——为尽量减少比赛的中断,每支球队在上下半场过程中只允许执行最多3次替换程序。

新规则已于2020年6月1日起生效,但仅限于将在2020年内完成的赛事,无论比赛是否已经开赛。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中途暂停的赛事,竞赛组织方可以选择旧版的(2019/2020)规则完成剩余赛事,也可采用修订后的新规则(2020/2021),国际足联和国际足球理事会将在稍晚时候再研究,以决定修订后的新规则是否延续至2021年进行的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