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们从11月跳到了12月。哎呀,时间过得真快。作为12月合格的汽车编辑,让我们总结一下11月。

今天,我们利用第三方平台——车质网的数据,在11月份对最不满的车型进行了“批评教育”。

第一名:欧拉好猫

典型问题:汽车芯片与宣传不一致。

整个11月,欧拉投诉了580件,其中530多件是汽车芯片不匹配的问题,11月整个长城都在处理这一负面信息。

事件的原因是欧拉在官网和实体店的传单上指出自己装载了高通8核的芯片。用户手中的芯片成为了四核的英特尔芯片,不仅技术陈旧,计算力也不足,完全不符合欧拉本身的宣传。

之后大家都开辟了不满的道路,欧拉的态度是从头到尾不承认自己偷偷更换芯片,反而巧妙地改变概念,删除相应的宣传内容来应对,给车主补偿等,消除影响。

别说欧拉的处理态度问题,但从芯片这一点来看,消费者并不理解芯片不足、大家都缺乏芯片的事实,欧拉不应该夸大宣传,不应该偷偷换芯片。如果提前告诉消费者,选择是否继续购买欧拉的好猫是消费者的事,芯片是什么样的,既然选择了,也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接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作家)。

是消费者和制造商的信息偏差还是故意的?

欧拉这个小东西没有职业道德,大的叫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10月份欧拉的好猫卖出了7845辆,随着事情的继续生效,12月份的高销售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欧拉的处理态度不是个例,而是很多车企面对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作为旁观者,可能会对这种处理方式生气。更不用说相关车主了。(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只要改错就行了。就像车辆有故障一样,只需要召回处理。芯片不对。为什么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多少人不能佩服欧拉的拍子,这颗心有多敢这样操作。(莎士比亚)。

第二名:吉利圣经

典型问题:汽车系统卡顿、碰撞、车身漏水

今年11月,吉利圣经以437件高销售量在投诉中名列第二,人们对吉利这个国产品牌的龙头一直抱有好感,对其有更大的愿景,希望他能带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

每月超过400起投诉,虽然三大问题不多,但从其他小缺点,圣经几乎为万方喝彩,从下一个系统Karton坠落,车身漏水,油箱异常声音到汽车油漆问题,圣经可以说完全令人失望。

ure=tDAz%2B%2BBzLx3bGoJ4tz9f3%2F6YJBI%3D&index=5" width="640" height="421"/>

作为CMA架构下的吉利车型,星瑞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可惜的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在众多的问题中,车机卡顿与车身漏水投诉最多,经过搜索,得到的消息是该车搭载的是联发科2015年发布的E01芯片,在性能一年翻一倍的芯片高速发展年代,这个E01芯片有多落后就不用多说了,而且还要去兼容追求多功能的系统,不卡死才怪。

车身漏水,厂家已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更换防水胶,希望这个措施能够解决问题吧。

第三名:宝马ix3

典型问题:高压电池模组故障

没想到宝马也会出现在榜单上,而且还是宝马旗下的纯电动车型ix3,投诉量115起,排名第三。

谈到宝马,大家都想到的是豪华,高端,这也是我关注投诉榜单以来,第一个上榜的豪华品牌了。

此次的宝马ix3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高压电池模组故障,存在安全隐患,该投诉量高达上百起,而厂家并没有进行召回,而是采用更换电池来解决问题,而且该故障大多发生在新车几个月的时间节点上。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做法无异于燃油车跑了几个月直接换发动机,让人难以接受。

作为宝马油改电的首发车型,宝马ix3都是BBA中性价比十足的车型,比燃油版X3价格还要便宜,对于诸多限牌城市的消费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的是问题出现后,宝马的处理态度多少让人有些心凉。

第四名: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

典型问题:承诺不兑现,提不到车

2021年可以说是比亚迪腾飞的一年,发布了DMi混动技术,销量也是节节攀升,创下新高,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代表着国产品牌的实力。

在11月份,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车型却登上了投诉榜单第四位,投诉76起,其中投诉承诺不兑现高达60多起,而投诉新车质量的并不多。

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信号,在销量攀升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客户满意度,尽管今年芯片荒严重影响了汽车的产量,但是,提不到车这件事更多的是销售端犯下的错误,等车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

第五名:吉利博越

典型问题:减配,宣传不符

曾经的博越可是网红车型,在那个国产品牌向以质取胜转变的年代,凭借自身的高品质迅速的蹿红并站稳脚跟。

这么多年过去了,博越在不断的升级改款中进化自己,但是,今年以来,博越多次登上投诉榜单前十,而投诉的内容除了博越的减配外,还有宣传不符,尤其是针对车主的5年无限流量成了完全的噱头,不知道是厂家宣传时有误还是消费者没有理解清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个流量无限与移动运营商的无限流量类似,不限流但是限速,如果吉利在宣传时,未能及时告知消费者,那就是厂家的不对。

噱头或许可以带来高光与流量,但是同样也会反噬车企的口碑与信誉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