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成都车展上,宝骏RC-6和RM-5同时上市。很明显,宝骏R平台的新车型,R字后面的字母C代表轿车,M代表MPV,S代表SUV,最后一个数字取决于车身大小。RC-6被制造商归类为轿车,但从设计来看,它更像滑梯跑车型。

首先,戴维认为宝骏RC-6的第一个优点是外观设计。之前提到宝骏的时候,可以认为性价比比较高,比其他车便宜,大小比其他车大。但是,在宝骏更改出价后,推出了一系列新车后,发现宝骏的设计突然变得年轻了。r平台的几辆新车都展示了一种风格——年轻、充满活力的时尚。David Assell,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HC-6从侧面来看很好看,后排平衡运动,室内设计也很时尚,材料也很精致,如果是20多岁的消费者,一定会有味道。

我认为RC-6的第二个优点是高底盘带来的高通过率。这是一辆轿车,但它的空载距离间隔是198毫米。普通SUV也只有200-210毫米,RC-6的车身比其他轿车更能适应复杂的道路情况,偶尔上马路牙子也没有压力。

优点3:功夫的互连和汽车系统。你知道宝骏RC-6名字中的“24小时在线”是什么意思吗?其实不是厂家客服的24小时布线,而是“你的RC-6在你的手机应用程序中24小时在线,随时可以由你监控”的意思。因此,远程监控在没有电场标准、远程启动、空调控制、雨刷、窗户、门锁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车辆离开后,随时可以知道车辆在哪里、行驶状态等。

车里的语音指示也很有趣。有些指令不用叫醒也可以直接说。例如温度调节、导航去哪里、听什么歌等,但与驾驶安全相关的指示要唤醒。

雨刷,车窗天窗等。这也好理解:涉及到行车安全嘛,谨慎一些,区别对待。不过这种做法我没有在其他车型上见过。

说完优点,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部车开起来的不足,场地试驾后,我认为宝骏RC-6的动态缺点有如下三个:

首先,动力的羸弱。147马力的1.5T发动机参数一般,RC-6又是一部个头比较大的中型车,不用试驾你也能想象得到这部车的动力不会有多突出。实际试驾感受也是如此,小马拉大车的味道稍微明显些,再加上CVT变速箱先天平顺的性格,RC-6开起来中低速的时候还有一点点的推背感,到了80km/h以上提速变得慵懒,尤其是车里再坐满人后,加速就基本靠悠了。所以,喜欢推背感的同学不要期望这部车会给你惊喜。好在这台上汽与博士共同开发的代号为CTF25的CVT变速箱表现没有什么槽点,平顺表现规规矩矩,算是不强的动力中有一些顺滑感。

其次:还是悬架过高带来的问题:上面咱们说过:宝骏RC-6底盘高度不低,通过性稍好于同级车,但也是这个原因带来了弊端:有明显的车身侧倾,过弯时尤为明显,高重心又没有一副好悬架,走弯路时势必会侧倾明显。试驾中有几个发卡弯,基本上需要把速度压到45-50km/h后才能通过,否则心理压力很大。

最后:悬架质感差。宝骏RC-6后悬架是这个级别少见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调教的又比较硬和紧绷,再加上重心又高,这部车开起来你会感到底盘偏硬的颠簸感,两个后轮相续牵绊的跳动感明显,路感不清晰,整体操控质感不佳,快速激烈操控时没有信心,底盘缺乏厚重感。

说完优缺点,我们再试着总结一下这部车开起来的其他特点。宝骏RC-6的NVH表现中规中矩,不能算优点,也说不上是吐槽。以10万左右的车型看,这样的隔音降噪表现还算合格,但远不及合资中型轿车的隔音水平。试驾路有一段平直道路,我们把速度提到了120km/h,车内的路噪和胎噪都比较明显,前后排说话要稍微提高一些嗓门。

这部车的两板一盘也中规中矩,大差不差。方向盘轻重适中,清晰度一般,指向性不佳,而且由于高车身和高重心,晃动方向盘时车身的摇晃感会让你降低转方向的力度。油门踏板轻盈,但加速力度一般,刹车踏板没有毛病。

值得表扬的是高配车型的自动跟车功能,RC-6可以在车道线内循迹自动跟随前车,0-130km/h内都可以自动跟随,对车道线的识别也算准确,不过试驾天遇到下雨,雨后的车道线识别能力明显变差。在能清晰识别车道线的基础上,宝骏RC-6的自动驾驶完全可以给合格的打分,车道保持、自动加减速功能都比较完善。但如果前车驶离的话,自动跟车自动失效。可惜这一配置只在高配车才有。

最后我想这样总结一下宝骏RC-6:这是一部看起来比开起来感觉更好的车。它的溜背造型的外观确实很吸引眼球,内饰设计和用料也会让你感觉物超所值。但实际上开起来之后,你会觉得动力、悬架、整体行驶品质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一般,远没有外观看起来那么运动,需要你以一个佛系心态去驾驶。无论如何,我们评价一款车都应该结合它的价位来说,宝骏RC-6以入门只要8万多,中配10万元的价格带来这样的外观和动态表现,我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尤其是它优美的车身和精致的内饰,还有宽敞的乘坐空间,这就已经值回票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