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大型触摸屏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驾驶是驾驶员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经常查看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不利于驾驶安全。为了把用户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车里,同时扔出好的东西,屏幕在今天的汽车内部大为流行。(威廉莎士比亚,windows,汽车名言)。10英寸中央控制屏幕已经正常了,甚至很多整体液晶系统也应该比它拥有更多。(威廉莎士比亚、Windows、Linus)新一代奔驰A级轿车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后,更大尺寸的“连体屏幕”成为汽车内饰的潮流设计。

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

按照画面趋势的“逆行者”

这种做法可能有助于吸引部分消费者,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要手段,不得不说,取消所有物理按钮,换成大LCD屏幕的方法也迎来了相对有利的发展之风。(威廉莎士比亚,坦普林,天)。一方面,强调科技企业的属性,强调车型的科技感,符合新能源定位。另一方面,物理按钮的取消有助于减少开放成本,为资金不足的新能源车企业减少开源。进入中国市场11年后,没有使用触摸屏的奥迪A4L这次也换成了触摸屏。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汽车公司都赞成这一做法,已经开始出现零星的“逆行者”。

最近本田正式宣布,海外版新一代飞度(JAZZ)将回到现有的物理按键,取消空调、触摸面板等功能设计。不仅如此,国内备受期待的2020种飞行图也将跟随海外设计,不触摸空调按钮。

本田飞度相关人士Takeki Tanaka表示,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确保车辆运行期间车辆功能不会干扰驾驶员。接着说:“空调或座椅加热功能使用触摸屏的情况下,屏幕必须心不在焉才能完成工作,这对驾驶安全没有帮助。”这次返回物理按钮是为了操作用户,同时尽可能分散注意力。" "

巧合的是,考虑到行车安全,日本车企业马自达(Mazida)去年7月也表示:“今后马自达的所有新型车型都将全面取消大型触摸屏,只用一个小型显示屏就能提供车辆的重要信息。”

c031?_iz=31825&from=ar;x-expires=1696171563&x-signature=1w3T7A7GgobLwZQhCzPew5wXNnU%3D&index=6" width="640" height="364"/>

可以看到,这些“逆行”的车企们,取消大尺寸液晶屏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这并不是不谋而合,而是事出有因。英国道路安全推广组织(IAMRoadSmart)近期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行车时对车内内置屏幕中的功能进行操作时,对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平均反应时间甚至要比发短信、打电话、酒驾还要更长。数据显示,最低限度酒驾需要额外12%的反应时间、免提通话是27%、发短信是35%,而使用内置系统则达到了53-57%,比正常反应时间多出了近1.6倍,这在瞬息万变的交通意外发生时,是极其不利的。

为什么只有日系车企?

但这就出现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为什么做出反应的只有日本车企,其它国别的汽车品牌却了无音讯?

我想,这和日本本国的国情息息相关,由于自身市场容量较小,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就必须要更加的人性化。例如不会让嘴沾到酸奶的勺子、更适合手握的水杯、可自行封口的零食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消费者更加便捷的操作。此外,日本厂家对消费者的也秉承着一丝不苟、极其负责的态度,简单看一下咖啡壶和DVD的使用说明书,就可略知一二。

正因为如此,虽然大屏幕设计是当下设计的潮流,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过后,本田和马自达最终选择对这样的内饰设计方式,保留自己的意见。实际上,市面在售的车型上到几十、上百万,下到几万、十几万的车型,都在宣扬自己的中控屏幕功能多么丰富、地图多么清晰、操作多么流畅,可相信大部分人坐进车内进行导航等操作时,还是会掏出手机,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到使用中控屏幕。

另外,大尺寸屏幕倘若成本有限,材质或处理存在问题,屏幕反光对行驶安全性影响不小。用户如果采用磨砂贴膜处理,隐患却也随之而来,磨砂膜会降低原本预设好的屏幕亮度,使亮度传感器调节出来的屏幕亮度产生偏差,对可视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样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威胁。

正如笔者近期体验过的车型,为了显示强大的屏幕功能,许多车型的某一种功能就设置了许多方式操作。就以后备箱开启为例,车内物理按键开启、智能钥匙开启、中控屏幕开启、外部扣手设计……往往许多不必要,甚至堪称累赘的功能都集成在了屏幕之中,更多的电子设备和线束,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车辆电瓶的压力,可以看到,如今不少汽车推出了48V弱混,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车内日膨胀的用电需求。

车载屏幕是否真的有必要?

关于车载屏幕是否真的有必要出现,头条君认为是有的,毕竟随着车辆配置愈加丰富,每一个功能单独设定一个按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内饰美观也有着巨大的挑战。不过,综合安全性考虑,大屏幕甚至全屏幕出现的时机并不适合当下,因为车内屏幕成为独当一面的存在,需要至少两个前提中的一个。

其一,屏幕内可以集成诸多丰富的功能,但要拥有极其灵敏、识别度极高的语音功能,不仅仅要满足简单的开闭窗、空调等简易功能,更要可以完成连续语音识别,细致到可以通过语音单独打开某一个APP中,任何一个细项,同时反应速度也要十分迅速,这样即可以完成操作的同时,减少分散注意力的时间。这在现在看来实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即使如手机中的智能语音,也未如此便捷。

第二点,屏幕使用起来系统要反应迅速,手势操作至少要达到手机水平。以苹果为例,底部向上滑回到桌面,软件内边缘左滑退回上一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车载屏幕和手机、平板屏幕又不尽相同,照猫画虎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如何设计出一套简便快捷的手势,也至关重要。

科技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谁也无法预测多年之后车载屏幕发展的具体样式,但既然问题已经出现,相信对应的解决办法也已经在来的路上。或许阿汤哥《碟中谍4》中经典的宝马i8画面,就是未来车载屏幕的雏形也说不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