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建设及堤坝路高速公路准公差记者招待会在万凯中德国际村罗腾堡风格街举行。堤道高速公路于2019年10月17日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工程东起三环茂按照收费站、西至马新工厂、城市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以“地面高架节点互通地”建设形式,全长17公里,干线双向8车道,时速80公里/小时,712天后建成堤道高速公路33662条。

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孝区长

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孝区长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烈领导下,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认真实践了新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装备制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城市建设、统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2020年,沈阳经开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跃升至第19位。2021年上半年沈阳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4%,管制工业总产值增长2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3%。其中税收收入增加44.1亿韩元,37.9%,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6%,实际利用外资增加63.0%。

第一,坚持规划先导,建设“三生”融合发展的开发区。

在空间规划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导,积极推进开发空间从单一功能区向生产城市融合的转变,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建设宜乐、宜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产业新城。

1.坚持产业兴盛。经开区是沈阳西部重要发展的核心。2017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中构建了“东山西水、一江两岸、一州三部”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开口成为西部副省,是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地区。这里是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是沈阳“一江两岸”黄金海岸线发展最广阔的承载空间,是中德院承担中国制造和德国工业4.0国家战略合作的试验区,是中关村实现京心合作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载体。开盖拥有宝马、蔡依富、普利斯通等世界500强企业61家,文特勒、穆贝尔、瑞士GF等外资企业620家,特变电工、三生制药等工业企业3000多家,沈阳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大学、铸造研究所、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基地等大学。聚集了30万产业工人、近1000名外国专家,实现了山城融合、入住平衡,让开发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工作的地方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2.坚持阴凉的城市。推进“绿色覆盖”工程和生态走廊建设,将浑河、石河、浑浦灌溉运河的三条生态走廊与城市绿地连接起来,建设15个大城市公园和三大海滨公园,形成区域走廊、公园公园公园、附属绿地三级绿化体系,“河两岸”地区40多平方米人均绿地2020年10月,中德院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业园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接受了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示范,35家企业接受了省级绿色制造系统示范。宝马铁西工厂已经率先实现了“生产碳中和”。

3.坚持水润性。改善淮河生态带景观,不断改善站内河流生态管理,使其成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做好浑河生态带规划,建设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核心板块。围绕世河幽谷公园及浑河马水绿色开放空间,打造集国际文化交流、国际金融服务、国际展览中心、运动健身、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中心。浑河沿岸围绕科技创新、中德合作、全方位、高标准,推进河岸海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创建了科昌公园、西峡谷公园、体育公园、生态公园、国际滨河社区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并沿着右岸公路“一江两岸”沿河发展了新的空间。

坚持文化名城。发展经济建设,不断走向“硬实力”,深深扎根了文化内涵的“软实力”

”,依托铁西百年工业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战略布局,将老工业区百年工业文脉向开发区现代工业文明延伸。加强工业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新建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大力发展工业文创旅游产业,引领新型文化消费,全力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将现代工业文化、德国工业元素等融入经开区建设之中,实现产业布局、城市设计、生态功能有机结合,加速构建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二、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开发区

在城市建设方面,经开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打造设施完备、舒适便捷、环境优美、独具文化的高品质城市新核心。

1.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经开区是沈阳向西联络的重要门户,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区内拥有大堤路快速路、城际铁路、地铁、快速公交等多网合一的交通系统。10分钟可进入高快速路系统,半小时内可到达火车站、机场。已开通运行的地铁1号线途径开发区6站,正在建设的地铁3号线在经开区、中德园内设9站,走行开发22号路,将于2024年12月建成通车,规划建设地铁14号线贯穿园区,强化园区与沈阳主城联系。积极推进绿色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经开区内现共有线路31条,营运线路长202公里,营运车辆306台,企业7家,日客运量12万人次,2021年新开通公交线路两条。同时,计划开通2条智能公交微循环园区专线接驳地铁、商圈,解决企业职工和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开发大路,中央大街,开发25路等已有街路建立人机分离、机非分离、人非分流的慢行交通系统。在开发23路、开发24路、中德大街等新建街路,全部实现人机分离,机非分离的道路体系。高标准建设沈辽路、沈新路、沈西一东路等城市出口精品景观路。

2.提升城市服务品质。打造经开区15分钟生活圈,形成全覆盖、均等化、国际化商业服务体系。东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业态最齐全的沈阳杉杉奥莱完美绽放,8月开业以来,首月客流量突破100万,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万科中德国际小镇罗腾堡德式风情街也将璀璨启幕,东方银座、万丽酒店等国际酒店满足商务旅游需求,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也必将成为旅游打卡新坐标。此外,在中德园、沈阳中关村核心板块规划建设商业天街、购物中心、商务酒店、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满足开发区企业和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

3.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推动以水润城,加快浑河、细河、浑蒲灌渠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不断提升区域公共水域水质,建设生态廊道和滨水慢道,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家园。推动以绿荫城,加快建设“森林园区”,以浑河西峡谷、中德公园、细河U谷公园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绿地系统,见缝插绿,实施全区“铺满绿”工程,未来3年完成1500万平方米绿地建设。推动以园美城,开展“人民设计师”活动,充分采纳人民意见,新建、改造120个口袋公园,增加20处城市小型雕塑、街头小品、游憩设施等城市家具,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自然户外休闲活动场所。

4.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依托铁西百年工业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工业文化,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华晨宝马4A级景区、中粮可口可乐、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等现代工业文化新地标聚集效应,增强园区吸引力和生命力。加强工业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加快新建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文化公共设施。中德国际社区书房充满异域风情,以浓郁的现代工业文化风格凸显出工业文化的“新”字号,未来将规划建设城市书房5个、城市书屋10个。延长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在经开区发展“新科旅”,以“文化+生产、销售、展览、体验、观光、研学”等多产结合,将经开区打造成为现代工业文旅产学研示范区,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让百姓对城市历史文化更具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三、坚持民生为先,打造市民生活幸福舒心的开发区

在民生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涵盖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四大民生品牌,不断增强区域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沈阳市铁西区教育局贾晓光局长

1.着力打造“幸福教育”。我们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开发区布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开发区布局。近两年来,我们先后新建开发区教工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等12所公办幼儿园,杏坛中学云海分校、中德英才学校等10所精品校园,城区优质教育品牌勋望、应昌、杏坛及学前教工、实验教育集团等全部入驻开发区,新建校优质教育品牌进驻率达100%。此外,盍碧玺曼詹外籍人子女学校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学,目前,宝马员工的德籍孩子在此享受与德国同质的教育。未来,我们在开发区建设省级重点高中31中学中德国际校区、杏坛中学远大校区、启二集团中德国际校区等近30所新建校及幼儿园,切实办好让群众放心满意教育,让经开区的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从高质量的教育中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2.着力打造“品质生活”。万科、华润、金地等知名开发商纷纷进驻,满足了高品质的居住需求。青年公寓、专家公寓、国际社区,可满足蓝领、白领、高管等不同阶层外籍人士需求。38万平的中德公园已于5月份开门迎客,占地35.1万平方米的云溪湖公园将于2023年12月落成运行,无论是运动还是休闲,都有了最好的去处。沈阳母亲河浑河贯穿园区,细河生态廊道蜿蜒而过,多个口袋公园点缀其中,打造一个富有国际化元素、生态宜居的产业新城,未来,在这里生活将变成一种“奢侈的”享受。

3.着力打造“健康沈阳”。在医疗设施方面,我们规划医疗配套设施16所。已建成的积水潭国际医院与德国医疗保险体系对接,保证外籍员工就医需求。开发区人民医院设施功能完善、诊治项目全面,每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万人次,完全能够满足经开区百姓日常诊疗需求,在已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完善开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患者不必东奔西走,就可获得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未来,我们还将建设一家高端全科国际医院——费森尤斯奥美德国际康复医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努力为区内居民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环境。

4.着力实现“舒心就业”。经开区不仅有3000余家各类工业企业,还拥有沈阳工业大学、化工大学、铸造研究所等大学、科研机构资源,以及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SAP东北创新赋能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资源,将吸引近10万年轻人到这里创新创业。此外,我们依托中德学院、宝马等跨企业实训中心,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进校即进企、毕业即就业”,保障更多孩子在经开区有书读、稳就业。经开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国内外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我们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打造宜居环境,让“在工作的地方生活”这一理想变为现实。

未来,经开区、中德园将是一个新兴经济的聚集地、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一个生态宜居的新典范。我们将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不断提升经开区、中德园城市的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全面实现沈阳经开区、中德园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