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事件新闻时间记者张岚见习记者陈新毅。

村路两旁排列的古树上挂满了红色柿子,家家户户在门前封上大罐子,包装柿子准备东西,村巷尽头都是卖柿子的农户养的摊位。

这几天去萧山、林浦镇、梅里村,就能看到这样充满斜坡农家味道的景象。

这里的柿子熟了!

今天(10月2 3日),年度梅里芳柿子庆典又来了!持续3天的集中代购,准备了7斤好吃的柿子和柿子。

今年的产量约为3.4万斤

持续一个半月就有好吃的感觉

萧山林浦镇最南端是横日村,北纬30度线通过村子中间。玛丽,横日村的自然村。

玛丽一直以柿子闻名。不仅家家种柿子,350亩柿饼也集中种了1000多棵柿子树,土地是村集体。

"柿果园里的大部分树木都是古树。大部分是几百年前,最大的500多年前。”横日村书记傅飞龙说,在这棵古树的基础上,后世世代服从,现在全村有了1500棵柿树的规模。

玛丽感的形状也很特别,正方形很正。

傅书记随手拿着一个梅里柿子拆开了柿子,是个小方块,但往远一点看,柿子的轮廓不是常见的圆,而是正方形。

感的身高也比较高,一般有7、8两个重量,最大的是小碗大小,重量可达1斤左右,又大又方的外貌使玛丽感显得敦厚。

今年,访鉴庆典的柿子已经从三天前开始采摘,由村委会组织销售,价格一直不变,7元1斤。

唯一不能满足吃的是今年是小年,产量比高峰期少,今年产量约为3万、4万斤。"每年柿子都卖得很好,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且柿子价格便宜,运输不方便,不通过网上邮件销售,想买的市民去梅里村直接购买。

梅里感分为柿子和红柿。

一个脆软的棉

玛丽柿子采摘后,要经过“锻炼”才能上餐桌。

倪浩林是玛丽村的家人。

农场的农场主,也是梅里柿子林的技术顾问。此前,他曾承包了梅里柿子林20年,今年,刚刚转变身份做了技术骨干。

梅里的柿子在他手上长大、结蒂、成熟、落果。

他像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投入到柿子中间。

在自家的农场里,满地的红彤彤柿子映照着农妇黝黑的脸,旁边泥缸里是柿子和梅梨互相影响发酵熟透的美味,远处是两个正在工作的炝柿子机器。

“柿子刚从树上摘下来,是不好吃的,又苦又涩口。”倪浩林打开大缸让记者看了一眼,一层稻草一层柿子一层梅梨,用山上土生土长的梅梨和柿子放在一处,100斤柿子 5斤梨,稻草扣住味道,焖上四天四夜,取出来的便是又甜又软的红柿子。

吃起来味道绵软香甜,红彤彤是它成熟的标志。

山上的梅梨不好吃,也卖不出,但无意间竟成了红柿子的最佳搭配,每年,倪浩林自己家的几千斤红柿子的蜕变之旅需要耗费掉5千斤梨来成就。

炝柿子外观看起来像是染上了冻霜的柿子。

“100度的热水,加入石灰,冷水,等温度到50度放入青柿子,6个小时候后,第二次放40度的热水,12个小时就能成就一筐子的炝柿子了。”

炝柿子的口味是脆甜,和红柿子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每年,炝柿子和红柿子都能平分秋色,倪浩林各做几千斤。虽然,柿子已经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可是这份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大家还是愿意继续去坚持。

如果你想去尝一尝原生态的甜,公共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至朝阳站,步行约400米至03省道市心路口公交站,乘坐742路或741路公交车至梅里村站,再步行约1公里抵达。自驾导航梅里村即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