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新闻】2015上海车展已经告一段落。车展上的中国品牌首发/上市汽车达到83辆(首发71辆,上市12辆),最多占37%,中国品牌的车型在上海车展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在中国品牌的范畴内,有那么一个不显眼或被遗忘的群体,这是前几年风起云涌的“合资中国品牌”(注:以前称为合资自主品牌)。这些品牌是合资公司创立的中国品牌,如桂珍、宝骏、理念、使命、龙世等。在所有中国品牌的首发/上市汽车中,合资中国品牌只有灵芝和芝诺分别推出了一种车型,与我们传统的中国品牌相比,他们看起来那么“低调”和“疏远”。甚至可以说是十多个合资中国品牌的集体“哑巴”。那么这次车展合资中国品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背后有什么隐情?以后这种合资中国品牌的发展前景怎么样?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吧。
回顾合资中国品牌的历史
可能还有网友还不知道合资中国品牌是什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合资中国品牌的发展和上市过程。
所谓“合资中国品牌”是“合资汽车企业中国品牌”的简称,主要是指国内汽车合资公司购买、引进国外产品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发知识产权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
2008年4月20日,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广汽本田的中国品牌3354理念(Everus)正式诞生,发表了第一款强调时尚动感品牌主张的概念车,理念也成为了第一个合资中国品牌。
2010年7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新乘用车品牌3354“宝骏”,宣布进军乘用车市长/市场。
2010年9月8日,东风日产轿车公司正式发布所属的中国品牌“桂珍”。2011年4月,上海车展上正式出现了桂珍品牌的第一辆概念车。
2011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东风本田旗下的中国品牌使命正式公布了品牌标志要素,其第一辆车型定为——使命,英文名称为CIIMO。
2011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正式发布了中国品牌——《第一个展望》和旗下产品。根据计划,首先以新能源为方向,陆续推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型,随后将推出传统车型。
2013年上海车展之前和车展期间,约谈、龙塞、华驰等新合资中国品牌集体登场,合资中国品牌阵营进一步扩大。
合资中国品牌现状回顾
合资中国品牌目前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类
从我们为大家列出的早期合资中国品牌的发展来看,这些品牌实际上在2008年就已经发布了,2013年集中爆发了。但是,如上所述,此次上海车展上只推出了英智i1和NONEX ST概念车两种,从我们梳理的产品表来看,除了桂珍和宝骏目前销售了2款以上的产品外,其余品牌大多数到今天为止只有一辆车,产品线处于停滞状态,部分产品还没有量产。应该质疑合资中国品牌发生了什么事。
合资中国品牌是销售及未来产品库存品牌名称所属汽车企业销售产品最新型型号上市时间未来产品预测/上市时宝骏上汽通用五菱乐驰2012年8月宝泉5602015下半年上市宝泉R302014年5月宝泉3302015下半年上市宝骏6102014年7月宝泉3102015下半年宝骏7302015年1月奇珍东风日产D502015
理念广汽本田S12014年3月暂不了解 思铭东风本田思铭2014年11月暂不了解 首望北京现代无–BHCD-1概念车量产版未知之诺华晨宝马1E(仅租赁)2014年4月(仅租赁)暂不了解 朗世一汽丰田无–朗世电动车2015年下半年上市领志广汽丰田无–领志i12016年上市开利一汽-大众无–开利电动车未知华骐东风悦达起亚无–HORKI-1概念车量产版2015年内发布天越上海大众无–天越电动车未知佳跃长安福特无–佳跃电动车未知
我们知道,一款新车型的准备、研发和推出需要3-4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但我们不少合资中国品牌已经到达了这个时间节点。从上表我们看到,除了宝骏和启辰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之外,其余品牌目前基本属于偃旗息鼓的状态,要不就是不断榨取老款车型的残值,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和健康的发展态势。
『2015上海车展合资中国品牌仅有两款车推出』
『目前只有四个合资中国品牌在售,它们的销量在大盘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目前的产品数量和销量情况,我们能够将目前的合资中国品牌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宝骏、启辰这样的;而另一类则是其他合资中国品牌。两类合资中国品牌能够产生产品数量、销量上如此的差异,在编辑看来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合资品牌对于其合资中国品牌的技术支持和重视程度不同。
◆ 产生发展不一的原因:车企对于合资中国品牌的技术支持不同
我们知道,想要有新产品推出,那么一定要有背后研发技术团队作为支撑,而宝骏和启辰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合资中国品牌来讲,其技术大多源于合资方成熟的技术体系。
启辰的不少车型其实都是源自日产成熟车型的平台和技术。此外,启辰品牌参照日产的体系已经建立了2000多人的研发中心,进行相关的研发,同时其设计中心也在建造中,预计2015年底投入使用。启辰造型中心是东风日产为其中国品牌启辰所单独设立的,将承担启辰品牌车型车辆外观及内饰的造型设计、色彩造型开发,以及涉及造型立体化而进行的模型制作和数据模型制作。
>>查看东风日产东风三大中心奠基相关文章<<
宝骏品牌的首款车型630来源于上汽通用集团的合资技术中心泛亚技术中心,该中心在柳州设有基地,但是在研发中,因股东方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泛亚中心在柳州的基地已经撤走。为此,宝骏基地决定自建研发中心,这样不仅能掌握核心技术,还将大大提高研发效率。
宝骏新的研发中心位于柳州宝骏基地,将于2018年12月竣工。工程分为四期,包括模拟实验室、零部件试验室、整车性能试验室、拆解试验室以及造型中心等。“今后,我们的产品推新速度肯定会大大加快。”上汽通用五菱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宝骏将保证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产品,以覆盖更多乘用车细分市场。
而对于另外的一些品牌,我们对于他们目前的研发能力了解的非常的少,在换标应用成熟技术出了一些产品后许多品牌便销声匿迹了。或许对于这些合资公司来讲,其未来的合资中国品牌到底将如何定位,产品将如何计划目前都是未知数,这方面的例子就像广汽本田理念。
可以说合资企业做中国品牌,始于广汽本田的“理念”。2007年7月19日,广汽本田成立了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GHRD),2008年4月20日,广汽本田正式发布理念品牌,首开业内先河。广汽本田通过理念品牌的发展,试图建立并强化了公司的研发、制造及营销体制,并使已有的制造及营销功能得以拓展。
『理念S1基于老款思迪打造』
但从近年的动作来看,本田HONDA品牌的产品层出不穷,推出例如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凌派、缤智等等,未来还将推出专供中国的中型SUV车型(Concept D概念车的量产版)。但是理念品牌这一边则十分“安静”,7年来,除了理念S1进行过小的“拉皮”和增加1.3L发动机丰富动力选择之外,完全没有全新产品的推出。后来我们了解到理念的第二款车正在打造中,但是还没有具体量产时间表,这和本田(HONDA)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为什么会产生支持的不同?
上面我们看到两类合资中国品牌的产品有多又少,在我看来这是和获得的技术支持不同有关,其实也深层反映了合资品牌对于合资中国品牌的整个态度,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态度呢?编辑对于这点有一些想法。
从合资中国品牌推出的背景上,我们能够找到一些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有关汽车行业主管单位在2009年曾提出:“如有计划新增整车项目、企业扩建产能以及跨类生产,商用车企业投资生产轿车,都必须满足中国品牌、自主开发的条件”。而对于已有一定产能规模的合资企业,如果需要扩建或者异地建厂,前提需满足“新能源汽车”和“中国品牌”的两个必需条件,以迎合政策发展大方向。合资中国品牌也就成为这些企业去申请扩产、扩建的“敲门砖”。
同时我们看到,许多合资公司都已经在合资中国品牌推出的前后完成了新工厂的奠基或投产,比如一汽-大众的佛山新工厂;东风日产大连工厂;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广汽本田第三工厂;上海大众长沙工厂;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起亚第三工厂等等……这一系列的产能扩充和合资中国品牌陆续推出的时间不谋而合,相信这不仅是个巧合。
『东风日产大连工厂于2012年奠基,2014年投产』
『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于2012年奠基,2014年一期建成』
在工厂奠基以及投产后,对于合资公司利益最大的其实还是产能的扩建,每家企业都迅速上马推出新产品,而作为产能扩建的钥匙——合资中国品牌则可以说是许多都被晾在了一边。合资品牌到底重视的是什么,到底为什么推出合资中国品牌,我觉得是不言而喻的了。
当然,看重合资中国品牌并提供不断支持的也是有的,但毕竟是少数,在我看来重视的话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填补细分市场,例如启辰产品的推出其实是为了更好弥补日产品牌之下的部分,而宝骏也是这样。
『启辰品牌的主要产品采用此前成熟的平台进行打造,定位在日产品牌之下』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为了销量和财务报表。销量方面,东风日产目前正在向北京现代发起挑战,而启辰的销量能够帮助东风日产更上一层。目前合资中国品牌销量最好的是宝骏品牌,为了对抗丰田、大众,通用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阵容,而合并上汽通用五菱的财务报表是捷径之一。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将宝骏列为与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并驾齐驱的通用在华的第四大品牌。
对于宝骏来讲,宝骏630的诞生,可以说就是源自通用的“技术入股”。2010年在宝骏630下线之际,五菱正式确定向通用汽车转让10%上汽通用五菱股份,使得上海通用持股达到44%。而对于这一优质合资资产,通用未来应不会就此满足于上汽通用五菱44%的股权。之前10%的股权是由技术换来,那么不排除通用寄望日后以同样的手段继续增持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直至达到可以合并报表的50%底线。
『宝骏630』
总的来看,由于对于合资中国品牌的策略不同,导致了目前合资中国品牌的发展结果产生了差异。例如启辰和宝骏可以说是发展的势头较好,多款新产品在不断推出,整个品牌也在不断的塑造。对于这两个品牌来讲,合资中国品牌不仅是获得扩建产能的钥匙,同时还是布局细分市场,赢得销量的棋子。
而对于其他合资中国品牌来讲,他们的存在其实对于销量影响并不是很大,思铭去年全年销售了11014辆,今年前三个月仅为512辆。而理念去年全年也仅为4547辆。这些合资中国品牌更像是政策下的产物,是合资扩充产能的敲门砖,而这类合资中国品牌的未来,目前还真不好说。
◆ 合资中国品牌对于我们还有哪些意义?
之所以国家推动合资中国品牌的创立,最核心的还是想通过合资中国品牌掌握核心的技术。通过多年的合资,我们发现虽然获得了不少利润,获得了一些管理经验,但是中方企业并没有获得什么核心的技术,也就是说市场换技术并没有成功。大众和一汽的合作可以说是非常的紧密,但在“亲密的战友”之间,专利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2012年,大众汽车由于怀疑中国一汽集团从合资子公司一汽-大众盗用至少四项专利技术(包括MQ200变速箱和EA111发动机)用于中国品牌车型,担心一汽本土品牌对大众品牌市场形成威胁,因而针对此事展开调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资中国品牌的推出,成为了国家认为能够获得一些核心技术的方法。从宝骏和启辰这两个目前发展还不错的合资中国品牌来讲,其发展的秘诀其实就是外方有技术的支持和倾斜。如果外方掌握的技术不放手,合资中国品牌自己想研发,那么又需要等很长很长的时间,这其实就造成了目前不少合资品牌在新产品上的偃旗息鼓。
『思铭基于第八代思域打造』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副所长李普明在思铭上市时表示:今天发布的思铭车型,是我们自主研发工作的第一个成果。公司从2008年开始启动思铭的研发工作,2009年6月时成立了相关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与思铭有关的工作。历经3年的努力,从企划、设计、试验、试制到量产准备,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全流程工作,不仅充分保证了思铭的高品质,还在实践中形成了完成的研发体系和配套的相关机制,为未来进一步推出自主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公司还将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自主研发工作,切实加强研发能力,进一步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高品质、高性价比自主车型。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水野泰秀则在当时表示:思铭瞄准的是首次购车的客户群体,填补了Lxi版车型取消后留下的市场空缺,进一步丰富了东风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
从二者的表述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对于研发人员来讲,合资中国品牌产品更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全流程工作,了解造车的每一个核心点。而对于日方来讲,其实更看中的还是能够互补的细分市场。今天再来读一下这段话,其实这不也是我们所说的市场换技术么?
在业内,合资中国品牌从推出伊始就受到非常大的争议。争议的核心是,这种新时代的市场换技术的做法能否真正增强我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曾任北汽集团总工程师的高卫民表示,“在合资企业,如果不讲产品开发,中方永远没有地位。合资中国品牌是加快中国品牌发展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但许多人对于合资中国品牌其实是有质疑的,因为在合资中国品牌产品推出的时候,开发方式无一例外都是“老车换标”,甚至有的言论说其是“回收站”。在这个过程中,中方获得了部分知识产权和整体开发、质量把控等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到底是不是先进的,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无法下结论。
『之诺1E基于宝马X1打造』
『一汽-大众开利基于宝来打造』
在我看来,这些比较极端的言论背后看到了一些合资中国品牌急功近利的做法,但也有一些没有看到的——那就是在合资中国品牌中,做研发、学技术的中国人才背后的努力。其实通过合资中国品牌的推出,我们的一些技术人才得到了培养,一些技术我们也有所获得,并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我的一个同事曾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图纸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学到技术的研发人员也是会进行流动的,会到相应集团的自主部门进行工作,并将这些经验传播,这些我们是应该肯定的。
总的来看,在国家想获得核心技术这个大旗的指导下,合资中国品牌诞生了。但品牌出生之后过的怎么样则各不相同。如果深挖进去,其实还是看合资品牌自己对于自己旗下的中国品牌的定位和重视程度。目前大多数的合资中国品牌其实还停留在看合资品牌的“脸色”吃饭:如果外方越来越多的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品牌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没有新技术、新产品投放的,这个品牌发展则基本停滞不前,甚至会慢慢的消失在公众眼前。我们不妨假设,如果这个品牌真的消失了,那还何谈通过创立合资中国品牌来获得技术呢?
● 合资中国品牌的未来:看脸色吃饭和靠“技术输血”不是长久之计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合资中国品牌在产品上出现了一定的断档,那么未来这些合资中国品牌将如何发展呢?从合资中国品牌的未来来看,我们看到有许多品牌都计划推出新能源车型,例如朗世、领志、天越、开利等等。除了能够满足国家要求之外,未来潜在的新能源市场其实也是这些品牌未来的可能增长点,这可能是未来合资中国品牌的一个出路。
『首望BHCD-1概念车』
『华骐HORKI-1概念车』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合资中国品牌能否赢得市场竞争,其核心还是在于有没有获得核心技术,还需不需要外方的“技术输血”。这一点,我们其实可以从其他一般中国品牌的发展中来汲取经验。
合资品牌在宣传合资中国品牌的时候,常以“合资技术”、“合资平台”、“低价”来作为宣传卖点。在合资中国品牌刚推出时,有人会担忧这些品牌会对我们传统的例如吉利、奇瑞等中国品牌产生威胁。
但是从中汽协的销量统计来看,今年前三个月,启辰的累计销量为2.34万辆,宝骏为9.54万辆(其中8.45万辆为730),相比例如长安22.31万辆、吉利14.16万辆的规模来讲还是很小的,这些合资中国品牌并不是市场上的主流。同时我们的传统中国品牌产品不断推新,产品数量上已经完全超过了这些合资中国品牌。究其原因,其实还是由于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城等中国品牌已经认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并已经有所动向加大研发,使得发展中不再被技术掣肘,加上没有外资的限制,因此能够大展拳脚。
从这点看上去,中国品牌其实目前并害怕与合资中国品牌竞争。掌握核心技术,踏实造好车,就能够开发出好的受大家欢迎的产品,就能让品牌不断发展,不怕挑战,这一个硬道理目前中国品牌都已经了解。但是这一关键的环节对于合资中国品牌来讲,目前恰恰是软肋。
目前合资中国品牌的发展仍然受到技术的限制,如果合资中国品牌还是要靠合资方的技术反补,或者说依然看外方的“脸色”过日子,没有拥有己的核心技术的话,合资中国品牌的前途我认为是不明朗的。
● 结语:
目前的合资中国品牌仍都属于发展期,虽然有1-2个品牌在发力、发展的还算不错,但从10几个合资中国品牌整体来看他们的未来前景依然不算明朗,在市场中也不是主流,整体这类品牌还是有些处于边缘化。
目前豪华品牌、传统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区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而且每一类品牌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而合资中国品牌目前来看还是属于很小众的一部分,同时在技术上没有优势。如果未来再不加大投资力度以及加快新产品的推出,这些合资中国品牌自己研发的产品又短时间难以推向市场,那么这些品牌就很可能会更加走向边缘化,会淡出大家的视野甚至会被大家所遗忘。如果真的走向了边缘化,甚至品牌逐渐消亡,那么我们当初创立合资中国品牌的目的还能够实现么?(文/汽车之家 王寅)
更多阅读:
2015上海车展:广汽丰田发布领志i1
2015上海车展:之诺全新概念车正式发布
1.文章《【宝骏730怎么取出CD】怕被边缘化,合资中国品牌发展现状评述。》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宝骏730怎么取出CD】怕被边缘化,合资中国品牌发展现状评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