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铃木,某合资企业几年前犯下的错误将在今明两年内兑现。

买门|车,问撰稿人队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也有传闻说长安汽车计划收购铃木持有的长安铃木股份。

,今天长安汽车没有发表收购长安铃木股份的声明,但对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仍然不乐观。

1993年5月,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创立,三自主股份、长安汽车占股份的50%,日本铃木股份公司占40%,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奥托、燕子、天语和不完整的小车使很多人的汽车梦想变圆了。但是长安铃木没有很好地开发这一情结,品牌一直是不止这些的绊脚石。(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品牌名言》)长安铃木显然没有踏上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节奏。SUV对比和大车需求,长安铃木都没有赶上。

自2011年长安铃木实现最高销量22万台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今年1 ~ 5月为止长安铃木累计销量为2.19万台,低于最高峰时期的10%。在此之前,铃木与昌河铃木解体,因此,作为中国最早生产轿车的日本企业之一,铃木很可能成为20多年来第一个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

可以说铃木在中国市场落下帷幕是必然的。这有决策层的失误、合作方的不死等多种原因。让我们看看买车提问的作者是怎么说的。

@几乎认识刘晓

[合资企业几年前犯的错误

今天和明天将在两年内兑现]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也不足为奇。事实上,从合资公司长安铃木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可以看出,日本不想努力做中国市场。计划大部分是5年前做的,所以结束了工作。现在车型引进结束了,合资也可以结束了。

铃木为什么不愿意投资中国市场?道理不言而喻。小型车在中国市场没有溢价,自主同价位产品的价格点铃木的车型赚不到钱。在我的印象中,长安铃木最后的辉煌是,2009年新一代奥托上市后,见证了中国小型汽车市场的最后一次,2013年走在最前沿,赚了一波。此后,中国市场进入了波澜壮阔的SUV潮流,SUV产品不足的长安铃木迅速落伍,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可以说铃木不对中国消费者进行洞察是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大问题。典型的例子是车轴2600毫米的天语SX4是A级跨界车,但即使到了最前面,车轴距离也没有变化。那时中级车的车轴距离标准都达到了2700毫米,锋线跟不上时代,淘汰是自然的。铃木当时没有计划合适的机箱或平台吗?凯泽市认为换一辆,或者超级维特拉稍微大一点的车型也可以。但是,铃木无动于衷,太考虑利润率了。

6578&x-signature=n8zEcYKey3vXQYFp61GuojSxhjY%3D&index=5" width="640" height="400"/>

当然,失败不可能是一方引起的,长安绝非没有问题。合资双方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合”上,如果中方不去尝试说服日方,只是放任自流,则不是合资应有的态度。因此可以说长安绝不是无辜的。据我所知,在启悦这款至关重要的车型上,长安一度为了追求销量,把启悦转给部分长安经销商,扰乱了市场价格,并且还要求长安铃木售后。最后一款能够救起长安铃木的车型就这样被长安方面的短视毁掉了,从此之后经销商也心灰意冷。

我认为,如果铃木退出,并不是中国市场的问题,但是折射出中国市场已经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不止是铃木,任何合资企业几年前犯下的错误都会在今明两年兑现。长安铃木的案例只能说明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再也不是“免死金牌”,合资企业必须面对自主品牌的冲击。长安铃木不会是第一个,下一个会是长安谛艾仕,还是神龙汽车呢?

@ 之见

【铃木那些不完美的车,

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好多我的同龄人学习驾驶的启蒙车就是长安铃木其中一款。

我学车是九几年的事,从长安铃木的微面开始。这是现在好多同学可能见都没见过的第一代,圆灯那种,车厢里面大灯背后的通风孔可以打开通风。夏天开车的时候没有空调,直接把盖子打开外面的自然风就能灌进来,那风感觉比车里的空气还烫,一辈子都记得。印象深刻的还有拉手刹要弯腰埋下身才摸得到拉手,人机工程在今天来看简直在吃屎,但那个年代一点都不嫌弃。

后来开始接触奥拓,三缸机,4个档,没什么不好。眼睛是码表、耳朵是转速,切2挡超车那个年代就常用了。九几年到两千年初时期,有奥拓的家庭寥寥无几,比今天家里有宝马3系的地位还高。高三上学的时候偷偷把家长单位的奥拓开到学校去,心情随时都飘在天上,走路可以横着来。奥拓的那个三缸机的缸线容易掉,一掉就变成两缸机在跑,分分钟把人抖出翔,但好在自行车摊也能修奥拓,上天入地都不怕。

再后来,雨燕成了我喜欢的车,操控干净利落,挡位虽然不顺滑但很规整,是个培养车感的好工具。之后又经常开超级维特拉,从那个时候开始感觉到铃木造不出什么高档车了,二十几万的超级维特拉处处都很廉价,除了那个低速四驱可以拿出来显摆下剩下的地方一无是处,没动力油耗高,残值碾压人心。

铃木的战场还是在小型车市场,就是发达国家的自行车代步角色,完成了在中国的任务后早晚也会迎来退伍转业那天,希望它以后在日本,印度,欧洲能走得轻快些。

@ Mon-mon

【输不起的铃木就这样

灰溜溜地做鸵鸟了?】

如果铃木退出中国,这真是典型的鸵鸟策略。试问铃木告别美国,告别中国,难道能告别地球么?

我斗胆猜测,这个决定得到了看着就像奸商的铃木修的认可(这句话很可能是废话),可是印度和日本的市场规模天花板那么低他看不到么?一方面,现代雷诺日产联盟在印度市场本身对铃木虎视眈眈,变动的市场中铃木依然无法高枕无忧,另一方面,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课题是所有车企的世纪考,逃避是没用的。

因此,如果铃木退出中国从大框架看来是一种逃避,当然从合资公司框架下不同利益方视角看很多细节都都能压垮铃木,但是无论从新车型引进、车型的本土化和对“大车/配置/大气属性”等市场特点的反应来看,铃木真的不及格。

凯泽西的失败让铃木畏手畏脚这件事在我看来是败笔,品牌向上突破一定会遇到困难,比如雷克萨斯LS 系列(对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比如现代索纳塔(对迈腾凯美瑞),比如克尔维特(对法拉利812、保时捷 911turbo )等。品牌向上一定有作为炮灰的排头兵,反过来说只有用出色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慢慢打消公众质疑,才有可能实现突破。而铃木在凯泽西失败后就畏首畏尾,这种过于看重利润和成本的短时行为一定会成为品牌未来之路的障碍。

再深入一点说,铃木引以为傲的性价比和低成本是所有厂商的最后防线,是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层次保障,而高附加值、高品牌溢价才是厂商和品牌长远健康发展的护城河。

整个车市犹如一个滑坡的山体,处于最下层的品牌最先触底而亡,因此只有品牌向上突围才能保证领先对手,才能活下来。也因此,铃木的性价比和低成本是无险可守的平原,如果不通过技术品牌等建立起壁垒,那铃木注定是路越走越窄,毕竟退路越来越少。

因此,如果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只能用怒其不争来形容,看铃木的眼神中还有些蔑视,因为铃木最后留下的是输不起的形象。

@ 坂道

【铃木完蛋是因为专注小车吗?

是廉价小车。】

这是一个迟早都会到来的结果,所以对我而言新奇感可能没那么强。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其实是网上的车迷很追捧的一个说法:

“铃木的小车还是很好的!城市车多路窄,小车其实非常方便!可惜国人总是喜欢买大车,越大越好!”

我一直很想反驳这种观点,这个说法其实就是指责中国消费者迷信大车,轻视小车,以此来说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人都是车盲”的缘故。

我说你醒醒吧,小车有1系,有迷你,有甲壳虫,凭什么买你心目中无敌的铃木小车?一个事实就是奥迪A3卖得比飞度还好,高尔夫和缤智也有不少销量,你会发现中国消费者并不讨厌小车,这个论点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

所以铃木完蛋的原因是因为专注小车吗?不是。

铃木的其中一个优点是实惠,省钱,持有成本不高。一直给人一种廉价的形象,这是完蛋的原因吗?也说不通,宝骏多实惠啊,人家风生水起的。

要我说的话,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标准答案——做廉价车不怕,做小车也不怕,就怕它做的是廉价小车,这就很要命了,拼小车有迷你有飞度有POLO,拼实惠则被宝骏510和310吊起来打,你能做的人家也能做,这时候我要你铃木有何用?早点细软跑吧,不送您嘞。

@ Charly Jiang

【这就是市场经济。】

所以……以后国内维特拉啥的极有可能跟长安姓了?其实无所谓。铃木的技术、资金和经营实力注定其擅长且仅擅长制造不能使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优胜劣汰。没什么可惋惜的。真正的铃木粉丝早就对这个渠道绝望了,未来的平行进口吉姆尼了解一下?

哦对了,祝铃木在印度市场一路繁荣昌盛。

@ 陈满之

【真爱粉们该伤心了】

分享一个小故事吧。

上次坐野猪儿(网约拼车)回老家,司机以前是耍摩托的汽修老师傅,从铃木发动机修理为切入点给我科普了铃木发动机技术的人性化和技术的前瞻性和可靠性,他以前买的维特拉都有种思域秒天地的自信,相当之省油还动力强?私以为很玄学……超级维特拉一直想感受,吉姆尼那么有特色。

这期圆桌我认为开雨燕那位真爱粉应该说几句。

@ grandphoto

【铃木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起点】

楼上别走,雨燕真爱粉在此。话说这么多年前前后后也买过不少车,唯独这台雨燕一直放着舍不得卖,哪怕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任它在停车位上吃灰也行,要说没有感情那是自欺欺人,偶尔开开它的时候还会想起当初第一次上路时的紧张和不安。而且这台09款雨燕是快十年的车了,从来没有大修过,“可靠性”三字的精髓莫过于此。

但我对雨燕、对铃木品牌的感情还没有到“一日XX终身XX”的矫情地步,正如铃木这么多年无视国内市场变化白白错过无数机会一样,奥拓、雨燕、天语固然是很多人的第一台车,那种老夫老妻般的情感我在很多铃木车主身上都见到过,然而小车始终只能算用车生涯的一个起点,它可以陪你走很长一段路,抵达某一个节点后纵然有再多不舍还是要挥手告别,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昆仑泰丰

【长安铃木的售后服务,

也是够作死的了】

其他老师着重提到铃木在华的车型产品结构不完善,或者在营销方面的把控不到位,吃老本的现象十分严重,进而透支了铃木品牌本身。作为七年铃木车主,我则对铃木的售前售后服务感触颇深。

作为较早起步的合资车企,长安铃木的4S店软硬件设施一直没有做出突破性改变,依然坚持九十年代的卖车风格,加上售前售后服务人员慵懒的态度,用户体验可以用糟糕来形容;所以我愿意在价格更合理服务周到的大型快修店维修保养,如果其他车主和我当初想得一样,那这无疑也是压死铃木的在华的最后一根稻草。

【铃木退出中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