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宝骏,大街小巷的人一定不陌生。巅峰时期,宝骏在310月销售了3.1万辆轿车,位居轿车第6位。宝骏730月销售额超过5万台,MPV领域无与伦比。宝骏510长枪直入也是近年来唯一将哈佛H6从新座拉下的SUV。品牌成立仅仅8年,就跻身每年100万美元规模的巨头行列,不仅让很多国产品牌蒙羞,对一些百年老店来说也是耻辱吧!

不得不说,宝骏在国内市场继续写传奇故事。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价格屠夫),就不会这么早享受到车企降价的好处。但是最近的数据报告显示,宝骏在过去11个月累计销量为45.34万辆,同比下降了87.11万辆,下降了42.3%。具体到车型,宝骏310月销量只有2千多个,宝骏730月销量在7千左右,主力宝骏510也跌至SUV排行榜前20名以内。

可想而知,主打低价市场的汽车品牌似乎有通病,在享受短暂高光时刻,销量往往出现断崖式崩溃。宝骏也是如此,早期的北汽环属、东风风景等也是如此。那么,现在宝骏为什么会下降到这个地步呢?

首先从宏观上看,整个寒冬市长/市场呈现下行趋势。很多车企不顾已经过去的节福仪式,为了混口饭,加强了产品之间的竞争。例如,大面积实施降价优惠(以性价比吃饭),直接压缩了宝骏的生存空间。

利润下降一方面是品牌影响力强的车企直接吸走了宝骏的潜在客户。(现实是这样的。廉价的产品根本没有积累品牌价值的能力。更不用说对产品的忠诚度了。)以新晋实力选手胜吉X70、捷达VS5、哈佛M6等为例,完全可以碾压价格定位、质量控制和品牌价值。

,再加上宝骏本身,具体来说,就是“在高价格下,一定是对成本控制的挤压”。翻阅过去的投诉失败,车身生锈,系统无法升级,电灯起雾,轮毂氧化,密封胶带脱落等花纹问题层出不穷。这个反应不仅是质量问题,更是更多贴图产品本身工艺上的粗制滥造!早期的捷径X70也是如此,成本控制有限,一度爆发了不满故障。(威廉莎士比亚,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成本)当然,个人并不是针对特定问题,而是针对宝骏本身,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品格”的标签。但是价格低廉,所以人们压抑着心灵的不公平。(还要什么自行车?)。(莎士比亚、模板、自行车名言)

但是你要说产品的质量差点忘了。关键是产品还旧,不升级。(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质量名言我们都知道,宝骏从上汽通用五菱实现商转车,利用上汽通用失去的老班。(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amp》)早期,人们可以认为自己喜欢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但自己的R & amp随着d能力的提高,与合资水平相当,保俊显然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对于主力宝骏730、310、510来说,产品上任两三年没有进行任何改造,更别说审美疲劳了,同级竞争没有优势!

最后,宝骏的补救措施于2019年4月正式以“新宝骏”的形式宣布成立新品牌。按照传统思维,品牌再往下走无疑是死路一条,但品牌往上走可能还有希望。

整体

方向是对的,只是自身实力的不足尚且不能达到心理预期。根据相关统计,新宝骏RS-3、RS-5及RC-6的月销量均维持在3千台左右,唯独新宝骏RM-5达到6千多台但不容乐观。相比于当年老宝骏“款款破万”的气势,新宝骏的销量平平已然被判定为失败!

在个人看来,“新宝骏”这个品牌名字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其本意是想打造高端,但和老“宝骏”相关联就无法避免人们对品牌“廉价”“小作坊”等标签的认知。这一点就得佩服同样是“商转乘”出身的捷途,名字标新立异而且还死不承认曾隶属于开瑞汽车。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还是技术上的差距。新宝骏所谓的高端完全是靠配置堆砌,但真正涉及到“三大件”问题,其实和老宝骏没啥区别。例如新宝骏RS-5采用全新R平台,但悬挂方面和宝骏530高配版一样,并且搭载同样的动力总成。与之对比同价位下的哈弗H6、长安CS55等主流车型,产品把控、动力输出及品牌价值,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写在最后:

老宝骏的崩盘,可以视为在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自身尴尬定位的回天乏力。但新宝骏本可以拥有一线翻盘的生机,无奈品牌价值的不足及核心技术的落后,很难和同级对手形成竞争。显然,仅靠配置堆砌来讨好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品质的追求,宝骏之殇更多得来源于自身的不思进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