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的特点之一是:善于靠借力、借热去营造成功的局势,从而能把一件件难以办成的事办成,实现自己人生的规划!

想上岸,选展鸿,用“32”,准没错!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的标志,其包含纪律、习惯、文明礼貌等诸多因素。

A.学风建设 B.班风建设 C.校风建设 D.课堂建设

2.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促使课程之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了安排课程表应该遵循的( )原则。

A.整体性 B.生理适宜 C.迁移性 D.综合性

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A.学生会 B.班集体 C.学习小组 D.班干部

4.马老师是某班的班主任,对于自己的话,马老师要学生们唯命是从,喜欢班里比较听话的学生,对于不服从的学生会批评、谩骂。马老师的班级管理风格为( )。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关爱型

5.王老师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学生家家访,了解学生情况。王老师的这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问调查法 D.问卷法

6.下列关于品德与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品德不等同于道德

B.道德是品德的具体化

C.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D.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7.小邱参加百米赛跑的速度,比自己平常跑的时候更快。这体现了( )的效果。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利他行为 D.责任分散

8.(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是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外部驱动力

9.小雯具有较高的能力、完善的性格、良好的气质、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这表明她( )。

A.自我意识正确 B.人际关系协调 C.社会适应良好 D.人格结构完整

10.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放学后作业没做完就去打篮球了,妈妈为了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如果一周都能坚持的话,周末就让其多玩一个小时的篮球。小明为了得到多一个小时的玩篮球时间,逐渐养成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班风建设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标志。班风建设包含学风、纪律、习惯、主人翁意识、道德、审美、文明礼貌、体育、卫生诸多因素。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迁移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的迁移规律促使各门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故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故本题选B。

4.【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专制型的班级管理风格。故本题选A。

5.【答案】C。解析:家访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属于访问调查法。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1)品德与道德区别有:①品德与道德所属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属于个体意识的范畴。②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从反映的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③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人需要。(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①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②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③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所以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7.【答案】A。解析: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题干所述正是社会助长的典型实例。故本题选A。

8.【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含义。故本题选B。

9.【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是心理健康标准中人格结构完整的含义。故本题选D。

10.【答案】A。解析: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题干中周末多玩一个小时的篮球对小明来说是一个愉快刺激,这使小明越来越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中的正强化。故本题选A。

来源:32学院、咨询老师:刘老师19926175132(微信同号),加微信教领取课程、资料教师交流群:63742549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