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农历庚子鼠年即将到来。“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这种既小又弱且恶名相传的动物为什么会独占鳌头?它又有何美好寓意?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古人把老鼠称为“耗虫”,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耗子”。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也都赋予了老鼠丑陋和恶劣的形象,如鼠窃狗偷、鼠目寸光、鼠肚鸡肠、胆小如鼠等。总而言之,日常生活中,人们是非常讨厌老鼠的。

这种令人生厌的“鼠辈”为何能位居生肖之首,有人试图用民间传说去解释,也有人试图用阴阳五行去解释,但在罗澍伟看来,明代人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讲得最为简单明了。“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换句话说,子时代表头天晚上的十一点钟到次日的凌晨一点钟,在这个时段,只有鼠最为活跃,用鼠来迎接天明,是非常合理的。”罗澍伟说。

虽然不大招人待见,但鼠也并非一无是处。罗澍伟介绍说,鼠作为哺乳类啮齿目鼠科动物,种类多,人们厌恶的只是最常见的仓鼠,而其他鼠类则有可爱和让人们亲近的一面,如小白鼠、松鼠、灰鼠等,此外,鼠尾毛和鼠须可以制笔,相传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用鼠须笔写成的。

在古代的一些文学创作中,“鼠”的形象也很可爱。《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一;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阿纤》一篇,把鼠精阿纤写得娟美、深情;石玉昆的《三侠五义》说的是以鼠类为绰号的五位侠义之士,出世后大闹东京的故事。

在传统的春节习俗中,“鼠”还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是聪明、富足、多子多福的象征。除了“鼠年有余”“福鼠临门”“灵鼠闹春”等年画和剪纸外,“瑞鼠迎春”“玉鼠送财”“福鼠呈祥”“金鼠献瑞”“鼠年大吉”等也已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的吉祥用语。

在正月,“老鼠娶亲”的故事和年画、剪纸广泛流传,一些地方还把“老鼠娶亲”演绎为颇受欢迎的民间文艺表演。这既显示出人们对生肖鼠的喜爱,也表达出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变祸害为喜庆的美好愿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