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是象形字,其甲骨文为

,字形像一棵树的样子,向上的斜画代表树枝,向下的斜画表示树根,所以木的本义就是树,后用为木本植物的通称。如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木进一步引申为木材、木料,《论语·公冶长》里记载,宰我因白天睡觉,被他的老师孔子批评,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

独木为树,双木成林,林的甲骨文是两棵并排着的树,用两棵树表成片的树林,并不是说树林只有两棵树,而是说树林的树木相连不绝。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是林中高出的树,大风必先吹折它,比喻突出的人或事物,容易成为别人妒忌或攻击的焦点,提醒人们做人不可太张扬,要学会低调。

凡从木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材相关。如木下加一横,变为本字。本的金文为

,其形是一棵树,根部有一个点,这个点是指示符号,指明它是树的根部所在,所以本是个指示字,本义是指树木的根。本的小篆为

,其下面的一点变成了一横。

树根是树木的基础,本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基础,成语无本之木,是指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君子应当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处事为人的原则就有了。

与本相对应的字是末,也是一个指示字。末的金文为

,其指示符号在树的末端,表明是树梢所在,故末的本义是树梢。《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意思是说树梢太大,树干就容易折断;尾巴太大,就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末的小篆为

,其上面的一点变成了一横。

末由树梢既可以引申为末尾、终了、最后等,也可以引申为事物非根本的、次要的一面。对于树木而言,根是根,梢是梢,二者不可颠倒,人们常用本末倒置来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古代是农业社会,人们普遍以农业为本,把工商业看成是末,重本轻末,大多数朝代也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农业生产的粮食,是维持天下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可以称之为国家的根本。若民众轻视农业,舍本逐末,去追求工商业,这样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得到保障。

作者:午元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