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芽研究所BUD

养育两个孩子,如果说彼此之间没有争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家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底线,就是不能出现“打架”的行为,如果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哪怕一丝的“打人”举动,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介入。

我不支持孩子把攻击作为解决冲突和问题的办法,但坦白说,哪怕我如此鲜明的态度,我也经常需要立即应变,去干预其中。对于孩子来说,打一次和打很多次,被打一次和被打上很多次,其实影响是一样的。他们没有演变成激烈的殴打,肯定是因为我。

最夸张的一次,我是真的冲过去挡在他们中间,把自己当成人肉枕头,全部拳头都打在我身上。我一手抱着力气小的,一手挡着力气大的,身体和后背还得把两个孩子隔开距离,让他们拳打脚踢但够不到对方。

结果呢,两个小孩子毫发无伤,我却满身挂彩,我头发被扯的乱七八糟,手臂被Joshua打得红肿疼痛,我还被Eric咬了,眼镜也扔在一边。

那是我家两个“力量型”男孩子,爆发冲突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但是也是唯一的一次,这件事情已经是两年前的冲突了。

我始终觉得,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冲突和矛盾,在发生的当下及时调停和干预,是我们养育学龄前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意识。很多时候,突发的事件如何处理和看待,其实往往反映的是我们想传递给孩子怎么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言传身教的一部分。

01

比起关注“是否回击”

我更关注“互动关系”

孩子的生活中能否避免被人打呢?我自己个人的亲身感受是不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的肢体冲撞是很常见的。前天我家孩子们一起玩球,结果Joshua用力过猛,球直接往Eric眼睛处撞,Eric到现在两天了眼球都还是红血丝。

这种肢体动作没轻没重的情况,在学龄前孩子身上太常见了,所以坦白说如果是超过两个以上的小孩子们一起玩,我觉得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在旁边观察,及时制止、提醒和干预,并且避开一些“明显看起来力度不知轻重”的孩子。

处在2~5岁的孩子,他们不一定真的是我们概念中的“熊孩子”。很多事情他们想表达但却不够清晰,加上肢体动作的速度比大脑的反应要快,就导致还没想清楚就“行动”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力度的把握还不准确,才导致了很多“打人”的行为。

学龄前的孩子和青春期孩子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身体与动作反馈机制往往是快于认知和社会反馈机制,所以被打之后孩子很容易出现两种反应:

一种是“懵在当场”,身体动作整个人停滞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另外一种是 “立即反击”,别人打了自己,下意识地就立刻打回去。这种;情况,我都在Eric身上看到过(捂脸)。

被打了,到底要不要打回去,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看过很多文章会含蓄地告诉我们,“如何巧妙又充满智慧地打回去”,但我反观这么多年对孩子的养育,我想我应该是一个比较坚定、并且从一而终的“反对者”吧。

对我来说,最关键的不是看到Eric是否懂得回击,甚至“以暴制暴”,而是Eric是否明白,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如何可以相互尊重,同时相互保护。

所以无论 Eric 是“懵在当场”还是“立即反击”,我都会介入其中,借此机会和孩子梳理一个积极、成熟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是否回击是“结果”(Result),是 A 对 B 做了什么。如果我们只看到结果,就会变得更加计较,如果孩子不回击就有一种“我家的孩子吃亏了”的遗憾。

我们也会潜意识地告诉自己,孩子受到伤害不知如何反抗的话,就等于纵容了对方的“熊行为”,等于把我们的孩子变成怕事、软弱,连保护自己都不会的人,但恰恰是这样的想法,反而让我们想法偏颇,看不清楚状况。

所以,我希望孩子能够关注的是“互动”(Interaction),即A和B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孩子们的人生终究还是得他们自己去走,成人社会里所遇到的“欺负”与“被欺负”,比学龄前的肢体冲撞复杂万分,难道我们也有万能的处理公式可以教给孩子吗?显然不可能。

我一直都希望我家孩子可以及早学到的一个道理是,如何更成熟地看待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个人际关系不是被动地由他人引导,而是孩子不管处在怎么样的状况下,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最合适彼此的互动方式是怎么样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舒适感”,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舒服”了,我们可以怎么做更好。

我也知道,这些判断和思考的引导,最开始的那根弦一定在我身上,我如何引导孩子去看这件事情,更加关键和重要,因为这是我价值观的传递过程。

02

自保能力的习得

离不开化解问题的智慧

我在之前文章里应该多次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是平等和尊重的,任何人际关系的共舞只有同频才能持久。同样,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关系也是这样子的。

我第一次更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其实是发生在我在文章开头说的,我几乎本能地介入了我家两个孩子的冲突中,自己全身挂彩,孩子们也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回“什么叫激烈地打人”。

当时我很狼狈地花了二十分钟,终于让孩子们冷静了下来。我一个一个给他们看我身上的伤口。我当时内心也是崩溃的,因为真的是手臂都是淤青,乱糟糟的头发丝掉落在地上看起来极其可怜,眼镜也被弟弟扔到了一旁……

我跟他们说,这就是“被打之后的样子”,我不想你们每一个人受伤,但更重要的是,我不想你们以后觉得,暴力可以帮助到你们去解决问题。

不是别人用了错误的方式去对待我们,我们就要用错误的方式去回击他,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很多时候,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习不会伤害别人。

说真的,那一次我的“惨状”对我家两个孩子的冲击应该是蛮大的,他们很安静地坐在我旁边,一直抚摸我的伤口,然后静静的听我讲了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办法,所以至此之后,我们也的确再也没有发生过比那次争执更惨烈的冲突。

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在持续地学习其他更多、更好的方式,过程中也许有很多“无效”和“拉锯”,但总体来说,现在需要我介入的状况是越来越少了。

那哪些是比“打回去”更好的方式呢?下面我也来分享下我的做法:

◇ 第一:帮助孩子习得合理有效的言语表达

第一个肯定是言语表达,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并且敢于坚定地说不。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目前都能够比较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下都是学龄前孩子可以做到的自我意识的表达方式:

“这是我的玩具,我想/不想分享给你”。能够坦白表达归属权,并且表达自己的意愿。

“你不可以打我,我会生气的!”。不畏惧对方的强权,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打人是不对的,你放开我”。提出自己的判断力,并且主动解决问题。

这些表达方式都需要层层递进地练习,核心是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愿,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我们据理力争,让孩子学会谈判,试图为彼此的矛盾提出合适的解决方式。

这些方式都需要我们有足够宽容的环境,孩子才能够萌发这个意识。一个能够在冲突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保护自己的人,显而易见,才会更加受到尊重,因为这是一个正面、积极的方式,也是我们社会道德和准则的一部分。

◇ 第二,引导孩子学会向大人寻求帮助

除了言语表达之外,第二个是引导孩子学会向大人寻求帮助。

比如我也会时常告诉我家的孩子们,“出现了处理不了的困难一定要找大人寻求帮助”。很多人对“寻求帮助”也同样也有误解,比如如果孩子被另外一个孩子打了,然后去告诉老师或者父母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声音,“你为什么打小报告”,但其实打小报告和寻求帮助,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东西。

自己受到了伤害,被欺负了,不知道如何回应,寻求心智和观念更为成熟的成人的帮助,是孩子最早期安全地基的来源。因为在那一刻,孩子是确信大人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孩子也相信可以和大人一起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安全依恋关系。

相反,一个如果在外面遇到任何无措和困难,都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者老师的孩子,才是最需要我们担心的状况。很多时候,孩子这个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他们内心根本不相信父母或者老师会愿意倾听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和自己站在同一边的,也不相信大家可以一起来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个才是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03

遇到处理不来的事情,别硬扛

坦白说,我不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在冲突的当下,需要去硬扛自己不能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

比如孩子遇到冲突还不晓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如何说不的时候,我也看到过一些家长可能就会坚持把孩子往前推,反复要求孩子一定要说不,“你要学会说不,来,像我一样,我们走过去和那个哥哥说不”。

我们引导孩子去面对冲突,也应当要考虑孩子当下的心理状况,如果孩子本身的状态并不合适,我们勉强孩子去做,也是徒添孩子的压力和烦恼。比如鼓励一个不大擅长言语表达的孩子,立刻能够做到用言语表达来谈感受的事情,这个压力可能比冲突本身更让孩子不舒适。

教养的节奏需要我们懂得放长线,看到孩子整个成长线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孩子当下不懂得如何说不,也比较抗拒积极地说不,那也没关系啊,我们完全回到日常后来解决。比如和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和孩子模拟演习,平时可以“装备”好一些基本常识,那么到真正要用的时候,孩子才能有意识地运用起来。

此外,孩子很喜欢听大人的故事,那么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小时候和别的孩子相处的状况,我们是如何去处理冲突,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以及怎么做才是积极正向的方式,这些也是我们可以在平时做起来的好的“言传身教”的方法。

我们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也不必要求孩子立刻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学习自保和捍卫自己权利的路上,我们可能需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

即便是现在的成人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冲突事情不少吧,但是我觉得能够支撑我们心安无虞走下去的,一定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处理方式,是符合我们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

我们所看待冲突的视角,反映了我们自己面对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要能想清楚这一点,我想我们才能真正地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知道真正的“没事儿别惹事儿,有事儿别怕事儿”,有着更多样、更舒适的解读可能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