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平时光

赵国的宁静时光突然到来了,公元前311年,威名赫赫的秦惠文王去世,其子秦武王继位。秦惠文王采用张仪连横之策,联合魏韩等国进攻齐楚赵等国。而秦武王年轻气盛,看不上张仪虚伪狡诈那一套,上台后就把他赶走了,改而实行远交近伐之策,重点向魏韩所在的中原方向发展,并停止了在河东方向对赵国的作战。而齐国自燕国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之后,接下来一直保持低调,以免再犯众怒。齐秦两国都消停了,赵国的压力顿消。

赵雍抓住秦国权力更迭的好机会,主动向新王秦武王示好,两国就此不再交兵。赵雍对齐也采取克制措施,连魏韩的合纵或者连横也不参加,不再招惹是非。由此从赵武灵王十四年以后二十多年时间里,除了中山国和狄胡,赵国再未发生过对外战争。赵雍将精力转移回国内,练好内功再图天下。

赵雍认为,赵国之所以一直落后挨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未像魏秦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因时施政,缺乏创新和活力。此时的经济、文化、战争形式都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老祖宗的那一套已经很难适用了。

实行变法定然会损害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所以历来统治者实行变法都慎之又慎,一旦有变法的意向,权贵们就会拿出“祖宗之法不可变”之类的说辞来反对。但这个理由在赵雍看来根本就不成立,神农氏、黄帝、尧、舜这些先贤从来没有恪守古制,而是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所以才为后人称颂,像夏人和商人就是因为执拗循礼而亡。魏国和秦国都因变法而富强的例子就在眼前,变法势在必行。

赵雍觉得是否变法根本就不是问题,怎样变法才是核心问题,实行变法之前,他必须有一个完整可行的方案。虽然前有李悝、商鞅,甚至吴起、申不害这些参考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适应赵国的国情。而要想真正调研清楚国情,对一个国君来说既是易事也是难事,国君统筹全国,理应掌握的情况最全面,然而国君掌握的情况都是层层过滤后传上来的,肯定有失真的情况,让深居宫闱的君主来甄别这些情报是很困难的。赵雍开始有意识地在全国巡游,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真实国情。

之所以赵国要变法光做调研就这么麻烦,问题就在于赵雍想以国君为核心来实行变法,而不是依靠李悝、商鞅这样的大臣。一方面是他足够自信,相信自己就能搞定一切,而且还要做一些更深入的尝试,要想实现这些变法,外臣的力量并不够。另一方面赵国也不存在既让他信任能力又够强,还认同变法的人。赵国跟秦国类似,公室力量强大,公室同时也是最大的守旧势力,把持着国家诸多要职,朝堂之上,地方大员和军队将领之中都存在众多赵氏族人。即使赵雍登基之后刻意遏制公室,然而收效甚微,公室还是国君必须倚重的势力。

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十六年,也就是秦惠文王去世的那一年,赵雍又一次出游,这一次带着一些近臣来到大陵。这天晚上赵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美少女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赵雍在梦里就对人家一见钟情,不忍离去。醒来之后更是魂不守舍,甚至还记得梦里少女唱的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大概是少女怀春,顾影自怜的意思。前些年赵雍的王后,也就是二十岁时迎娶的韩国公主已经病逝,虽然给自己生下了太子赵章,但那毕竟是一次政治联姻,赵雍对他心里多少缺一些激情。此时赵雍三十岁了,梦中见了少女,竟然有了谈恋爱的感觉。次日赵雍和大臣们会饮,饶有兴趣地说起了他的梦,还描绘了他的梦中情人。谁知话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有一个大臣吴广听到了赵雍的故事,感觉国君描述的少女很像自己的长女吴娃。赵雍现无王后,他知道这是个机会,他让自己的夫人带女儿觐见国君。吴娃小鸟依人,赵雍一见,顿时倾心,虽然已经对梦中女子的面貌记得不是很清晰了,但他还是认定这个娇羞可爱的女子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于是将她立为王后。次年,便诞下公子赵何。

体验恋爱只是赵雍巡游的副产品,赵雍心想多出去转转是没错的。十七年,赵雍不再满足于在邯郸周遭打转,他要去中山国和齐国看看,了解目前边界对抗的真实情况,赵国变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对付敌国。北境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时探查齐国和中山国,那就是赵齐燕中山四国交界的野台,现今的河北新乐一带,赵雍这一站来的就是此地。

赵雍在这里,着重探查了中山国的情况,中山国就像一块狗皮膏药,顽固地黏在赵国身上,时常侵犯赵境,让赵国干什么事都受掣肘。中山人的军队战斗力其实并不强,但是机动性特别强,其先人是游牧民族,有骑马作战的传统,骑兵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很高,而且中山人背靠巍峨的太行山,打不赢就跑,让以车兵和步兵为主要力量的赵军头疼不已。赵雍在这一年就定下了中山之策,一方面步步蚕食中山国的领地,压缩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效仿中山国,建立规模更大的骑兵队伍,以骑兵对骑兵。

骑兵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战国初期就有了大规模应用,孙膑的著述中更是有大量关于骑兵战术的阐述。而且当时中原各国远不是后世那样原野上都是耕地,是时草场同样不少,可以承载大规模马匹的放牧。所以山东半岛上的齐国,中原的魏国和南方水乡的楚国都能常年维持大量的车兵和骑兵。赵国的代地,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是优良的草场,马匹保有数量在各国之中都数一数二,这为赵国建立大规模的骑兵战略部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只是当时骑兵的战斗力和作用都没有后世大,更多承担侦查和袭扰之类的任务。

赵雍敏锐地洞察到骑兵这一新兴兵种的巨大潜力,他自边境回到邯郸后不久,就着手建立新式骑兵队伍。当时的骑兵还没后世那么多样,以轻骑兵为主,战斗方式主要也是射箭,机动性强是最大优势,冲击力强大的重骑兵还没开发出来。赵国人向来彪悍善战,牧民数量也很多,建立一支初级的骑兵队伍并没花太长时间。赵雍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构建他的新骑兵的,在这块试验田里他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队伍里招募了大比例的游牧民族士兵,军装也与步兵相区分,改用游牧民族服饰类型的服装,总之是一支就着游牧民族的模式构建的全新军队。赵雍对这支队伍抱有很大希望,相信很快就会有它的用武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