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数:9999999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

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东台社区邀请辖区老人共庆元宵节。燕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家人团圆的节日,自古就有吃元宵、猜字谜等传统活动。为了增添元宵节的喜庆气氛,西海都市报社党支部联合西宁市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城东区4个区的部分街道、社区举办了“携手同欢庆佳节欢天喜地闹元宵”公益活动。

“今年的元宵节很特别,我第一次在西宁过年,也是第一次来社区提前过元宵节。”2月25日上午,在西宁市创业的安徽人程杰赶到城中区饮马街街道办事处上滨河路社区,他特意来参加上滨河路社区党委和西海都市报社党支部联合举办的“携手同欢庆佳节欢天喜地闹元宵”公益活动。

“热腾腾的元宵出锅喽,大家快趁热吃呀。”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一声吆喝,一碗碗香甜的元宵被端上了桌。当日,上滨河路社区邀请了十几位就地过年的人员来社区品尝元宵,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聊着各自家乡过元宵节的民俗,其乐融融。

“我的老家在安徽,今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就地过年,虽然无法看望在老家的父母,但这个年过得很开心,父母也理解我。我和媳妇、孩子感受到了西宁的年味,尤其在社区提前过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程杰一边吃着元宵,一边跟大家聊起了安徽老家过元宵节的民俗。

“过去我们老家过元宵节是要吃饺子的,如今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人越来越多了。在淮河两岸,旧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程杰讲到这里,眼中闪着泪花。

今年62岁的廖德财在某小区担任门卫,今年春节,廖德财没有回老家,一个人在西宁过春节。吃了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元宵,廖德财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甜的元宵了。”

说起老家的元宵节,廖德财很兴奋:“我们老家过元宵节可热闹了,元宵节家家户户要打醋坛、跳火堆、送火把、赏花灯、吃元宵……”

来参加活动的人员聊着自己家乡过元宵节的民俗,上滨河路社区工作人员还为大家讲述了元宵节的来历以及青海人过元宵节的民俗。在西宁工作的四川人小贺说:“热腾腾的元宵吃进了肚子里,温暖了胃,更温暖了心,在社区提前过元宵节,真像是回到了家。”

2月25日上午,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中华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在这里,西海都市报社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空巢老人、物业工作人员及热心居民相聚在一起,举办了“携手同欢庆佳节欢天喜地闹元宵”公益活动。

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社区十余名工作人员用废旧的红包、挂历、宣传单、礼盒、对联等,共同制作了造型各异的一百余个红灯笼。记者看到,这些灯笼有的是小牛造型、有的是圆形灯笼、有的是带有福字等传统图案的方形灯笼,既美观又环保。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挂在天花板上的两个红灯笼吸引了居民们的注意。“这两个灯笼也是做的吗?看着像从外面买来的。”居民们议论着。这两个制作精美的红灯笼,出自社区协管员赵海鸿之手。

“灯笼是我用12个红包和1副对联做的。”赵海鸿做灯笼的手艺,师承于她的父亲。赵海鸿回忆,小时候每逢元宵节,父亲都会拿竹子给兄弟姐妹编织灯笼。到了晚上,大家会拿着制作好的灯笼出门赏花灯。“父亲只要制作灯笼,我就会跟着他学,时间久了,我也就学会了。”赵海鸿觉得,大家围坐一起制作灯笼,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