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线 谢尚国 摄
首先,要营造适合新赛道发展的政策、市场环境。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是制胜新赛道的基础。王金照建议,引入各领域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社会组织、智库机构参与新赛道生态治理,建立健全参与创新决策、整合资源、政策支持等规则,加快形成符合新赛道发展趋势的多方协同治理框架和体制机制。注重激发及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使其在市场机制下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其次,不急功近利,注重夯实创新根基。部分产业领域大干快上忽视基础受制于人的教训犹在眼前。专家认为,在研发方向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个环节要同步发力,重视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在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领域,政府要持续倾斜,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通过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来聚焦关键瓶颈,牵引科技能力提升。
再次,人才是核心的优势和资源,要自始至终注重人才培养。要改变重仪器设备等硬件而不重视人才的思维弊端,努力建立健全培养和激励科技人才奋发作为的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为人才科研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将其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搞研究。当然,还需加快高等教育相关学科改革调整的步伐,真正打通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制胜新赛道(二):大数据掀起大浪潮
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信息化变革之下,全球数据出现爆炸式增长。回溯既往,大数据这一概念在2012年前后兴起,并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实践表明,这场新的经济形态变革,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世所罕见,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浪潮澎湃,我国牢牢把握历史机遇,通过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数字”脉动显现新图景
回顾发展历程,我国在大数据领域布局早、布局深: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7年《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沿革至今,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大数据”逐渐被更“时髦”的数字经济覆盖。对于二者的关系,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大数据发展加速了数字经济浪潮的到来。“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中国经济图谱上的一抹亮色。今年1月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正争相竞速数字经济这条关键赛道。浙江、重庆、海南等地提出,力争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
国内通常把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两者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均逐渐上升。
数字技术赋能工业制造 万象 摄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扩大内需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赋能,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领域。过去几年,我国数字化转型迅速扩张至消费领域,眼下,数字化转型还开始向工业制造业领域延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锻长板补短板的新引擎,将成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
抢先机,谋长远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算力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这意味着相应的生产关系必须及时调整。为更好建设数字中国提供科学指引,我国就推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加码“数字基建”。我国提出加快推动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成为各地投资“新宠”。2022年初,随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入选的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及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响应迅速。不沿江、不沿海的山城贵阳,因率先深耕大数据领域,赢得了“中国数谷”的美誉。
——深化“数字服务”。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从地方实践来看,“随申办”“浙里办”“粤省事”“渝快办”等各有特色的政务服务平台已深入社会肌理。除开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乡村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护航“数字安全”。我国在数字安全领域形成了基本的法律框架,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监管新规。在保护国家数字主权和数字安全方面,我国已构筑了防护网。今年初,工信部等16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
当前,需制定完善数据资源确权、交易等制度,探索破解数据确权、供给、定价、监管等难题,这有助于保障数据主权和大数据安全,也有助于摸索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持续释放数字资源潜能
2022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依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我国数字经济还需持续提振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有效弥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制胜新局?
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大数据核心技术应用方面,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仍然待解。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指出,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针对“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带来的新需求,把握前沿发展趋势,研发引领性技术,锻造我国的技术长板。
稳步推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紧迫性不一,不应过于求全求快,需保持足够的理性和耐心。下一步,应该继续强化政策手段,夯实企业主体的数字化能力,探索数据高效利用机制,强化公平竞争规则,打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力军,同时引导带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是我国数字经济的最大优势,但也给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去年,我国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相关治理体系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必将是一个长期迭代的过程,未来还需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改革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系统集成。
制胜新赛道(三):人工智能点燃新引擎
半月谈记者 陈宇轩
近期,聊天机器人ChatGPT迅速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这再次表明,人工智能不仅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国际科技竞争的“必争之地”。
在我国,多年来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在这条通往未来世界的赛道上,我国正一往无前。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一系列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家底”——当前,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规模5年间增长了2.6倍,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6.8%;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重持续扩大,十年间从13%增长到70.9%……“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鲜明特征。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5G、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能芯片等17类技术,构成了人工智能复杂的技术体系。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显示,我国的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赋能主要分布在企业智能管理、智慧城市、智能营销和新零售、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教育、政务、农业等19个领域。可以说,从政务服务到智能制造,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被打上激光编码 徐昱 摄
——人工智能企业获得全球影响力。当前,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综合性龙头企业在全球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人工智能各个细分领域,不少中国“独角兽”同样占据领先位置,包括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商汤科技,以及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中科曙光、寒武纪等。
在这些企业的背后,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生态圈。来自工商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9万家。
新场景孕育新应用
除了人们熟悉的人脸识别、智能制造、人机交互等传统应用,近年来,一些更具想象力的全新场景涌现出来,进一步加深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融合程度。
——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目前,北京、深圳、上海、重庆等地已经允许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指定范围内上路行驶。半月谈记者近期在深圳市福田区看到,在9.6公里的城市路段上,一台没有驾驶人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准确地识别了红绿灯、临时障碍物等多种道路情况,应对了城市快速路段、施工路段、多车道汇流等路况,全程用时约30分钟。预计到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有望迎来量产时代。
——数字虚拟人走进日常生活。近年来,数字虚拟人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共视野:万科公司的优秀员工“崔筱盼”、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活跃在社交平台的虚拟人“AYAYI”等。数字虚拟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质量标准化问题,并能更广泛地覆盖服务人群。以万科公司虚拟员工“崔筱盼”为例,经她提醒的单据,处理的响应程度是传统IT系统提示的7倍。
玩家在体验智能健身游戏
——司法领域开始广泛应用。无论是北京“睿法官”智能研判系统、上海“206”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还是河北“智审1.0”审判辅助系统以及多地法院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都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具有规则引领和应用示范效应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理论体系。
迎接一个更加智慧的未来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近年来,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发布规划、政策,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职能部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科技部主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加快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国家发改委则是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发挥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同时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工信部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真正为各行各业赋能。
迎接一个更加智慧的未来,还需在以下方面发力。
——进一步夯实算力底座。人工智能的高强度计算需求建立在强大的算力基础上。业内人士建议,“要像统筹电力一样统筹全国算力布局和规模”,下一步要以国家规划引导和统筹地方和企业需求,适度集约化、超前建设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引导使用公共算力资源。
——加快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从脑科学和脑认知的基本规律中找到突破点,这几乎已经是业内共识。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等业内人士建议,要把长期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神经科学,与数学、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结合起来,开展交叉研究项目。
——重视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产生自主意识还仅仅是科幻电影的情节,但也警示其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受访专家提示,要划定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活动的红线,防止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侵犯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
制胜新赛道(四):低碳绿能紧抓“双碳”窗口期
半月谈记者 于瑶
“十四五”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当前,部分省区市新能源电力装机已占“半壁江山”,火电厂通过“四改联动”朝着“绿色电厂”的目标大步前进,煤化工项目由高碳向低碳、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我国能源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先立后破、立破并举,可再生能源与煤炭清洁利用同时发力,在经过不断创新探索后勾画出绿色低碳新蓝图。
创新型减碳
作为西北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国家能源集团鸳鸯湖公司是宁夏唯一一个双通道外送电源,年发电量约170亿千瓦时。
“我们通过灵活性改造、供汽改造、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使供电煤耗降低3克每千瓦时,每年减少碳排放13.7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鸳鸯湖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明生说。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生产原煤45亿吨,同比增长9%,火电仍然是主体电源。相应的,碳排放因子最高的也是煤炭。能源保供的实践证明,从化石能源为主的体系转向新能源体系的过程非常复杂艰巨,必须立足我国是煤炭大国的实际,用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实现“双碳”目标的成本最小化。
除了火电,煤化工是另一个用煤和碳排放大户。当前,一些煤化工企业正在挖掘现有项目减煤减碳潜力,由高碳向低碳、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在陕西、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现代煤化工产业聚集区,我国煤化工正在向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前进,已成为保障供应链、稳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煤化工版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这四大现代煤化工基地加速落实“双碳”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积极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实施减碳方案。
当下,煤化工向多元化发展,对其他基础资源形成有效替代化发展,保障产业链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表示,现代煤化工生产可降解塑料符合“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思路,尤其是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产量还不到1%,市场空间巨大。
新能源井喷
“双碳”目标确立后,我国新能源发展掀起一股新高潮。去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6亿千瓦,约占全国装机比重30%。春节刚过,新疆、黑龙江、山西、云南、广西、青海等多省区新能源产业项目,利用有利条件及时复工。
目前,我国已具备较完备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不断下降。《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煤电”“新能源+储能、氢能”耦合发展为方向,以“沙戈荒”大基地开发为重中之重,可以实现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
建设者在一光伏项目上施工 李然 摄
西部地区既是传统能源富集地区,也是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条件好、开发成本低,适宜集中式、规模化开发,是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重点。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总规模达到4.55亿千瓦。
除了风电、光伏,“十四五”期间氢能、储能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氢能,已经成为煤以外的“第二燃料”“第二原料”。在内蒙古、陕西等能源富集地区,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正在全方位推动氢能与多种能源形式连接,利用“风光互补”模式发绿电,加快建设绿氢生产厂,构建“大氢能”图景。
另外,在各方政策利好刺激下,新型储能热度迅速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底,已投运储能累计装机5940万千瓦,同比增长37%。
跨区域配置
去年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我国再添一条“西电东送”能源保供大动脉,清洁电能通过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两项特高压工程,从四川送电入江浙,为江浙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白鹤滩水电站 胡超 摄
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大部分煤炭、风能、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大多数用电需求集中在中东部,资源和负荷的时空差异性使得各省区市之间的电能余缺互济需求和潜力较大。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蓝图中,电力特别是新能源电力外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特高压电网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网络”,保障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基地大规模外送,从而实现大范围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补互济。
宁夏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据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公司介绍,到去年底,宁夏“西电东送”累计外送电量已突破6000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宁夏新能源装机将超过5500万千瓦,生产绿电80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44%将通过外送通道输送至“三华”地区进行大范围优化配置。
此外,地处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区都打造了风光并举的大新能源、大火电互补能源基地,并建设了一批外送电大通道,向中东部地区输送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这样有助于挖掘西北地区庞大的新能源潜力,最大限度解决“窝电”和缺电矛盾。目前,部分省区年外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制胜新赛道(五):新能源汽车“换挡前行”
半月谈记者 黄兴
作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在科技含量、市场效益、带动能力等方面表现越来越抢眼。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逆境下复苏向好,产销均同比增长逾九成。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期,我国一批头部企业开始竞逐全球市场,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也渐成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
从“政策市”迈向“市场市”
在重庆长嘉汇购物公园,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商场引进了5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都不错,个别品牌月销可达20余辆。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商圈消费客流的重要业态。”长嘉汇购物公园相关负责人罗唤军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年高速增长,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705.8万辆和688.7万辆,渗透率达25.6%,提前完成“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自主品牌车企一直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核心领域,落后于欧美和日本企业。不过,近年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快兴起,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完善,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消费者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叠加持续10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新能源汽车个人购车比例不断攀升,行业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从2019年起,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渐退坡,2022年补贴完全退出市场,但这期间的产销量不降反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海外出口量也持续增加。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超120%。得益于性能与品牌力跃升,“中国造”新能源汽车加快告别“低质低价”,多家车企进军欧美等传统汽车市场,努力改写全球汽车出口版图。
站到百年汽车产业前沿
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优势愈发明显,中国市场正加快成为汽车行业的风向标。
近年来,中国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一批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产销方面继续强势增长,加快在国际产业舞台脱颖而出。如,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86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整车之外,中国在多个产业链环节均占据优势位置。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地平线等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崛起,在产业链各环节打造中国优势。
“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广应用的背后,是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及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国华说,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电动化领域已拥有领跑全球的能力;叠加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前景,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智能化+电动化”的“黄金时代”。
随着产业发展力度持续加大,我国已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驱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构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充电网络。
机器人正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李然 摄
全球车企巨头、合资企业也在加码电动化战略,加速布局中国市场。2022年,丰田宣布停止对氢能技术投入,转而投身电动汽车研发。同样在去年,大众集团斥资24亿欧元,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加快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去年在长春开工,投资超300亿元,该项目是奥迪在中国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
“这些国际汽车巨头加紧布局电动汽车,预示着全球电动汽车时代加速来临,而中国真正站到了汽车这一百年产业的前沿,或将成为行业变革的主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
持续推进产业“换道超车”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我国要继续保持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持续推进产业“换道超车”。
加强顶层规划,加大对上游核心资源(如锂矿)的统筹管理力度,保障汽车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平稳供应。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说,从新能源汽车供给端来看,当前缺芯问题仍然存在,应多措并举加快破解难题,推动汽车产业链协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继续练好基本功,提升产品竞争力。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仍在继续,汽车淘汰赛加快演进,部分车企开启了新一轮降价竞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车企还需继续练好基本功,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继续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协同发展。此外,还要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助力降成本、提效益。
加快整合资源,联合攻关重大课题及关键技术。当前,汽车智能化程度愈发成为衡量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依赖于车载芯片用量和算力提升。目前,我国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等方面与全球领先水平还存在差距,亟须就重大课题及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构建车、路、云、网、图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生态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认为,构建上述生态体系,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方向。各领域、各行业应聚力开展跨界融合、跨行业协同,打破藩篱,加速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换道超车”。
制胜新赛道(六):生物医药由大图强
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
由于最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实力竞争的焦点领域之一,处于世界科学研究最活跃的地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阶段,创新主体数量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行业市场规模4万亿关口突破在即。站在新起点上,抢抓产业风口,顺应高质量发展趋势,我国加速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
热点赛道千帆竞逐
7年前,曾在欧洲学习、工作的常子嵩与其他两位留学专家共同创立天津欧德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已完成四大类30多个自研产品的生产和上市。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实验动物模型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及上下游产业拓展。创始人高翔介绍,企业形成了2万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拥有全球最大的小鼠品系资源库,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动物模型“卡脖子”难题提供有力解决方案。
江苏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制剂车间
近年来,在医药政策改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资本助力等多方加持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窗口期,崛起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代表性产业聚集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存续和在业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1800多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逾600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生存发展仰赖于资本青睐。当前,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的多元渠道、短线资金与长线资本的多层次体系,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率约为2.6%,涌现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多家市值超2000亿元的龙头企业;2021至2022年,全行业新增上市企业230多家。
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催化下,特别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5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复合增速达14.3%,约为美国的2倍。30万名海归生物医药精英充实研发队伍,全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达到100多万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吴朝晖认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在疾病诊断、治疗手段、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多依靠自主力量,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能力质的飞跃。
治理体系有为有效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同样是全方位治理体系的蜕变之路。我国近年来从政策集成、平台赋能、运维服务、空间定制等方面优化配套,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历经多年探索实践,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政策法规体系,重点从重视生产、使用、安全向更加注重创新转变;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产业”提升为“生物经济”,生物与医药产业战略地位同步提高;不少地方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进行培育,在完善集采、医保目录、支付管理等政策同时,促进药物研发创新。
公共平台的搭建,是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要素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动的桥梁。以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为例,这里占地1万平方米,打造出配备2000台专业仪器设备的E—Town Bio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覆盖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关键环节,累计为国内近6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5万余次。
太原市一生物医药基地
与此同时,我国孕育出一批高成长性生物医药研发配套企业(CXO)。
2022年7月,药明康德宣布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未来10年累计投资20亿新元。这家2000年起步于无锡的生物医药企业,经过10多年发展,成长为我国CXO头部企业,并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设有运营基地。
得益于齐全的产业链条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将生产版图拓至中国。“我们与中国一些药厂有单克隆抗体项目合作,他们可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一位外资药企负责人表示,中国集聚医药龙头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吸引力十足。
筑牢技术、人才基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王宏广认为,生物医药是世界医药领域最活跃、最具有潜力的领域,我国可力争在抗体、疫苗、基因药物、蛋白药物、生物相似药等方面尽快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还需持之以恒推进原始创新,推高产业层次,促进资本投入与技术发展良性循环。多名受访专家表示,为加快提升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未来还需要瞄准重点领域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超前部署引领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当前,我国多地将生物医药确立为重点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要打造真正有竞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赛道,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
可以预见,未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呈现集中化与差异化并存趋势,各地要围绕药靶发现、药物筛选、合成生物、安全评价、临床研究等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产业政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扶持转变,在社会资本徘徊观望时,政府引导基金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有的放矢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要在造就生物技术顶尖人才上下功夫。建立顶尖人才档案库,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产业链人才现状,重点支持没有顶尖人才的学科造就顶尖人才;创新人才引育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引进顶尖人才;启动一批“国际重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顶尖人才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4期)
1.文章《【腊月三十】半月潭,中国经济赢得新赛道》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腊月三十】半月潭,中国经济赢得新赛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