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是穆斯林向真主献上的“牲”。

“宰牲”,是古尔邦节的主题。“宰牲节”的叫法虽然通俗,但这个词的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节”,突出的是一个“献”字。“献”在现代汉语里解释为:“恭敬而庄重地奉上”。恭敬,表示敬畏。庄重,则是因为虔诚。它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伊卜拉欣的一个梦境,安拉在梦中启示他,要他宰了自已的儿子伊斯玛阿里献给真主,以表虔诚。先知毫不犹豫照做了,他的儿子也听从父命心甘情愿牺牲自己。就在父亲反复试图用刀子割断儿子的喉管时,仁慈的真主派天使送来一只羊替代了伊斯玛阿里。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感赞安拉的仁慈,穆圣将每年伊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每年的这一天,经济宽裕的穆斯林都要宰牲,可以是一只羊,可以是一头牛,也可以是一头骆驼,以表达对真主的感恩。宰牲后的肉品,除了自己家人食用外,其它大部分都要分舍给亲友和周围的穷人享用,通过这种惠及穷人的方式将所献之牲的生命神圣化,从而体现动物生命的价值所在。

我看着那只两个月前我亲自为自己选好的“牲”,想起了第一眼看到它时的情景:圈门前围了好几个人,都是来选“牲”的。有人担心自己的眼力,索性直接走进羊圈,羊儿受到惊吓,有点小小的骚乱,一股脑儿地向圈棚深处涌过去。只有它,撇开羊群,径直往门口奔来,我的理解是,它直接冲着我奔来。它的眼看向我,我正看向它。短短几秒,我知道,我别无选择。我在它的身上做了个小小的记号,它带着属于我的记号,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两个月。

两个月不见,它健硕了许多,毛色更加柔顺了。我走近它,摸了摸它的头,它没有躲闪。我以为它的眼里会有恐惧,因为我一直相信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对于死亡,它们应该有预感。

它很平静。我用手为它梳理皮毛,它没有躲开,甚至,伸过头来,嗅着我的衣角。它的平静,让我想起了宁夏著名作家石舒清先生笔下马子善老人家的那头老牛。

我的“牲”,它是否也看见了那盆清净无尘的水,那把银光粼粼的刀子……


王淑萍 回族。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石嘴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煮生活。著有个人散文集《遇见自己》《流年里的余温》,作品散见于区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