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妈妈,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哺乳时间过短,或者是无法身体力行地照顾宝宝。这种缺失的陪伴,在孩子即使几岁之后,再次回到妈妈身边,他们也会再次发生“摸奶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退行”。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写道:

退行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表明孩子过去受过的创伤正在疗愈。

③ 经常被妈妈批评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他们的天。他们很在意妈妈是否在关注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如果妈妈总是批评或者吼叫孩子,就会让孩子在妈妈身上感受不到温暖。

于是,他们就可能通过“入睡时抚摸妈妈”,来满足心里上的这个“小黑洞”。

卢姆在《安全的感觉》中写道:

妈妈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从未通过视线、动作和深情的话语等方式来向孩子传达爱,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难以使孩子感觉与获得幸福。

对于孩子的“摸奶睡”等行为,父母切忌不可简单、粗暴地去制止,而应该采取一些温柔的方式。

4

尽管“摸奶睡”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个正常阶段,但对于三岁以后的孩子来说,“性”意识已经萌芽,继续纵容孩子这个行为,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妈妈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① 转移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对妈妈的“乳房”有谜一样的依恋,是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唯一可以建立的“关联”。

在睡觉前,妈妈可以通过讲睡前故事,把孩子的小手从乳房上拿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平时,妈妈每天可以多拥抱和亲吻孩子,经常用手轻抚他的身体部位。

三周岁以后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些亲子游戏,增加彼此身体的接触。

也可以经常带他们出去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孩子的皮肤饥渴行为就会被这些活动给取代。

② 多陪伴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疏于陪伴造成的。

妈妈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真实地关注和疼爱着,从而达到一种心理满足。拥有妈妈充足陪伴的孩子,他们更快乐,而且更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因为陪伴让孩子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不论是对家人还是朋友,他们都是充满信任的。

③ 培养睡觉的仪式感

女儿在上了幼儿园之后,不再摸我的耳朵了。可是,她却开始对自己的耳朵“下手”了。

和她沟通分床睡被拒绝之后,我开始营造一种睡觉的仪式感。比如,我们需要把灯光调暗,她要躺在自己的被窝里,听着我讲的故事入睡,讲完故事我会亲吻一下她的脸,拥抱一下她,很正式地和她说“宝贝,晚安”。

女儿对这个睡前仪式很满意,几天后,她“摸耳朵”的行为开始被睡前的讲故事、亲吻和说“晚安”给取代。

儿童心理学家Stephan Valentin博士认为:

睡觉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入睡仪式能帮助宝宝做好和父母分开的准备。当事情每天有顺序地、以同一种方式发生的时候,宝宝每天的期待就能得到满足,父母细心的照料也让宝宝感到舒适,所有的这一切,会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抚摸、搂抱等,不仅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还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大有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