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sign.toutiaoimg.com/large/7e330009b7225787a88f?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4322798&x-signature=Gx%2BE16HBNl3r7%2BUNOiZymUIWCgE%3D&index=4" width="600" height="35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到了东晋时期,公元383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在淮南八公山麓的淝水之滨爆发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其序幕是在洛涧拉开的,留下了“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绝唱。
前秦国王苻坚统兵百万,攻打东晋,命大将梁成率兵五万屯据洛涧(洛河支流),在洛口处(洛河镇古称洛口)栅淮以遏东晋兵。东晋广陵相刘牢之率劲卒五千从马头城出发,以洛河山为屏障,涉洛涧,斩梁成、王诛等十将,大破秦兵,秦兵争赴淮水,士卒死亡一万五千人。历史称之为洛涧之战。此战东晋首战告捷,为淝水之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基础,最后以东晋取胜,前秦失败而告终。
上窑山,明代以前称之为洛河山,此山美丽多姿,因近洛水(洛河)而得名。清嘉庆《怀远县志》的“地舆志”地图中标明洛河山之南有成子铺(即现上窑镇)。“洛河山”因淝水之战而闻名遐迩。
洛河山
寿州窑定鼎“上窑山”
上窑山钟灵毓秀,寿州陶瓷乃空灵之作。
上窑山地下蕴藏着得天独厚的陶土和煤炭资源,有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七大瓷都之一的“古寿州窑”遗址。具体分布在上窑的余家沟、管嘴、高窑、洪岗嘴和上窑医院五个窑区。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确定“寿州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晚唐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窑位于凤、怀,釉色紫茶色黄,声如罄明如镜”,将寿州窑黄釉茶具瓷列为上乘斗茶瓷,列第五位。《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论说道:江南寿州,唐时烧造其瓷色黄。肯定了寿州窑最早创烧了黄釉瓷。
寿州窑始烧于南朝,停烧于唐末。明朝中期“秦墟”(上窑)窑业再度复兴,俗称“缸窑”,盛产陶缸,素有金缸、子孙缸之美誉。当年上窑生产的金缸独领风骚:其一,工艺考究独具匠心;其二,釉色明亮,金光闪烁;其三,质似青铜,色似美玉;其四,叩之有声,可与灵璧磬钟媲美,真可谓巧夺天工、美不尽言。
还有精妙绝伦的古陶小品,样样小巧玲珑,件件晶莹剔透,其形象逼真,有陶之魂的神韵,栩栩如生。如上窑生产的凤鸣壶,在倒茶时可发出呼噜噜似凤凰鸣叫的韵声。此产品在广交会上展出时,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客商的青睐。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上窑生产的“磬”(器中空,瓶中器),此小品不但可以观赏,而且可以吹出各种曲调,声音悠扬悦耳,美妙动听,显示了制陶工艺者独特的艺术造诣。
上窑山
上窑的金缸和古陶小品从缸窑里走出来奔向苏、鲁、豫、等地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窑业兴旺时,有龙窑、团窑、特型窑等。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废缸烂瓦建窑场,盖房子,修街道,砌围墙,其各色各类缸瓦片的釉色,经阳光照射而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简直就是一派琉璃世界,呈现出窑之奇观,陶乡景色。故以“窑”命名,更“秦墟”为“上窑”,更“洛河山”为“上窑山”,载入明代万历年间的《凤阳府志》(地舆志)并沿革至今。
上窑山
(作者为上窑镇当地老人、文史爱好者。)
作者:汪长洪
《淮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
政协淮南市委员会 编著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1.文章《【瓷都免费起名】淮南文史以轿子山的名义变迁。》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瓷都免费起名】淮南文史以轿子山的名义变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