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女子十六岁:碧玉年华

出自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女子十六岁称为碧玉年华,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所谓二八年纪,破瓜之年 。因此十六岁也称破瓜之年。

男子二十岁:弱冠

弱冠: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在《孔颖达.正义》中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女子二十岁: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二十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女子二十四岁左右: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意思是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三十岁:而立;四十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岁:耳顺

而立: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不惑:指四十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指五十岁。意思是天道的意志;延伸含义就是“天道主宰众生命运”(语出《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耳顺:六十岁的代称。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共同出处:语出《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岁:花甲之年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七十岁:古稀之年

出处: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八十岁:杖朝之年

杖朝之年: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因此指八十岁。

出处:《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八九十岁:耄耋

耄耋: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各出处: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东汉·许慎《说文》

九十岁:鲐背之年

鲐背之年: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一百岁:期颐

期颐: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健康长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