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木板,小姐大喜:“莫非天意要救此子?”即朝天拜祷,将此子安在板上,用带缚住,血书系在胸前,推放江中,听其所之。小姐仍大哭回衙不题。

  • 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当日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走到江边观看,只见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道:“善哉善哉,不知是何人家所弃,出家人慈悲为本,救人一命,胜造浮图。”即将此子取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将此子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

  • 所以,唐僧还有个小名叫“江流儿”,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弃子”故事类型。

    这种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被丢弃,或是顺水漂走,或是流落山林,后来被某人收留,抚养长大,成长为一位伟大人物。

    这种故事也是全世界性的,最有名的,莫过于《圣经》里的先知摩西。摩西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的意思,就是“从水里拉上来”。翻译成汉语,正相当于“江流儿”。

    • 埃及法老迫害犹太人,强迫他们将出生的男孩丢到河里。摩西出生后,父母先是把他藏起来,后来藏不住了,只好将他放在一个蒲草箱里,外面抹上石漆和石油,丢到尼罗河中。后来这孩子被来洗澡的埃及公主发现,将他收留,抚养成人。摩西长大后,成了犹太人的英雄,带领受迫害的犹太人逃离埃及。

    两河流域还有苏美尔文明的萨尔贡王的故事,巴比伦文明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和摩西的故事几乎一样,都是生下来后,被装在一个草篮子里,顺水漂走。

    在中国,同样流传着周朝始祖“弃”的故事。他生下来后,被扔到巷子、野外和寒冰上,结果都被动物保护,没有死。长大后,成了周民族的始祖。

    甚至岳飞的出身故事类似,尽管有些变形。在《说岳全传》里,岳飞刚出生不久,家乡就遭遇大洪水。岳飞的母亲抱着他坐在一个莲花缸里,顺水漂流到麒麟村,被当地富户王员外所救。

    看多了这种故事,你就会发现:越是伟大人物,在故事里越要折腾他,让他生下来就四处漂泊,尝尽辛苦,然后才把最辉煌的成就,最崇高的荣耀,加在他的身上。没有谁特意地写这些故事,但这种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竟然不约而同地存在着。这正说明,人类对英雄人物的感情是共通的,对成功的认识是共通的。

    和唐僧有关系的故事,基本就是这些。然而这些故事,正说明了《西游记》的民间性。

    《西游记》的成书是民间的。是几百年积累而来的。是由许多不知名的民间作者创作叠加的。并不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一口气写成的。

    另外,故事也是民间的。《西游记》中很多故事,是从民间故事改编来的。民间故事,和作家坐在家编出来的故事完全不同。民间故事的传承,是口头的,是靠模式化传承的——只要故事好听,就会用不同的主人公代入进去,一讲再讲。所以陈光蕊这个故事一演再演,主人公可以姓崔,可以姓陈。可以写进唐朝人的著作,也可以编进明朝人的小说。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今天通常看到的《西游记》,是明代万历年间由南京世德堂出版的百回本《西游记》。而这个版本里,不知为什么,缺了唐僧的出身故事。所以现代的出版社,都习惯把明代《西游记》另外一个版本(学界称“朱本”)里的唐僧故事移过来,作为附录,插在取经故事之前。这样才能保证整部《西游记》故事是完整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