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是滴。

前些年有一首歌叫《爱的供养》,红过一阵子,我对这首歌没什么好感,但对这个歌名印象很深。

“爱的供养”,这四个字,简直完美形容了饭圈粉丝与流量爱豆的关系。

真的就只是“供养”,所以这几年也有了“养成系”的说法。

那些喊着“妈妈爱你”,喊着“老公我爱你”的饭圈粉丝,就是在“供养”自己的流量爱豆。

对此,粉丝十分清楚,流量明星也心知肚明。

所以,饭圈粉丝们其实并不“忠诚”,她们一天可以换十几个“老公”,也可以随时有新的“老公”;

而被粉丝靠做数据、买周边等方式供养的流量明星,则对粉丝行为不敢轻易说半个“不”,原因无他,流量明星绝大多数光环,都是粉丝们赠予的,而不是他本有的实力,所以,明星也心虚啊!只能讨好粉丝,不敢引起众怒。

所以你看,当肖战的粉丝接连引起众怒时,肖战迟迟不敢出来回应;

所以你看,当王一博的粉丝在豆瓣拉屎引起众怒时,王一博有第一时间出来说什么吗?

这些流量爱豆,惹不起粉丝。

反过来看,你以为饭圈粉丝在追星,实际上对于这些“养成系明星”而言,饭圈粉丝才握有真正的主动权。

如此一来,事情变得奇妙了,粉丝是在追星吗?

不,实际上饭圈粉丝在追一个虚幻且真实的自己——

当她们说,我们家哥哥天下第一帅时,只是在自夸自己的眼光;

当她们说,我们家哥哥的演技天下第一时,只是在满足——看吧,这么高的评分还是靠着我的力量才堆积出来的;

当她们说,我们家哥哥的超话影响力天下第一时,也是在满足自己的自尊——这样一个光环闪闪的明星,他有今天,还不是因为我的力量,啊哈哈,我可真棒啊!

……

当一群饭圈粉丝,对着自己光环四溢的爱豆审视时,简直不要太骄傲——爱豆就是我们的作品啊,而我们的作品,你看这影响力,看这榜单数据,看这一堆热搜,多牛逼啊!瞧见没,都是我们的power!

爱豆越有影响力,饭圈粉丝就感到自己越牛逼!

维护爱豆,就是维护粉丝自己。

这才是一个反馈循环。

你以为饭圈粉丝只是无脑的小年轻,只知道无脑输出,殊不知,他们在爱豆这件作品身上,得到的收益却是——极大的集体归属感,法不责众的庆幸感,以及自我力量展示的满足感与虚荣感。而这一堆感,已经站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三、四级了。

所以归根究底,饭圈粉丝,明知流量逻辑是虚幻的,但仍然愿意上钩,就是因为这个流量逻辑让人上瘾啊,上瘾是因为有收益啊,付出的是钱财与时间精力,但得到的却是巨大的精神满足。不亏啊。

为了得到这种满足,已经上瘾的饭圈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她们可以很有脑子地利用规则去举报同人网站,她们可以很有脑子地潜伏进豆瓣……

她们的瘾控制不住啊,为此,哪怕牺牲掉路人的利益也无妨。所到之处,只要能扩大爱豆影响力,就代表着自己的自尊心与虚荣心愈发满足,所以根本停不下来啊!佛挡杀佛,所到之处,全部给你饭圈化——我把饭圈粉丝这种扩张行为和心理,称之为“精神资本的扩张性”。

3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饭圈粉丝的“精神资本属性”感到绝望,认为好家伙,这怕是无药可救,无力回天。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段聊天记录,给了我新的灵感——

这是一位图书编辑的话,讲的是他们出版社之前也想着跟流量明星合作一下,推广一下图书。这样岂不是双赢。况且,饭圈粉丝们不是对爱豆爱得痴狂吗,那么他们爱豆推荐的书,总不能不看吧。

然而现实是很骨感的——即便是爱豆推荐的书籍,饭圈粉丝也不买账,图书销量就是没多少增长。

咦,说好的“为爱痴狂”呢?

饭圈对爱豆不够“忠诚”啊!

近两年兴起的电商直播,恰好无意间充当了照妖镜,很多平台想着流量明星最不缺的就是流量,而且他们的饭圈粉丝平日里还那么“痴狂”,这带货效果应该不错吧。

但实际上,大多数流量明星的电商带货成绩,都很尴尬。

不好意思,你们的饭圈粉丝们,就是不傻,在真正花钱动刀子的时候,比谁都精。

日用百货化妆品的带货都不太好,你觉得图书销量能好吗?

那些真正的好书,冷门的书,饭圈粉丝会买账吗?

事实证明,并不买账。

饭圈粉丝对看书没什么兴趣。

这是一个关键信息。

写作业已经够累了,还要人家看书,看书多费劲,看书就头疼。哪有听歌看电影惬意啊。

书籍是一个关键信息。

因为看书,是学习行为,是反人性的。豆瓣编辑的新书30多万字,上架一天,就被王一博的粉丝灌了200多条评论,敢情王一博的粉丝是“量子阅读”呗,但上架一天,怕是买书快递都还没送到呢。

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但凡真正有阅读习惯的人,也不会像饭圈那么狂热地损人利己地追星。

但凡饭圈们真的能看进去一些书,多多少少也会有点独立思考,更重要的,也不会把自己精神的空虚与孱弱自尊的满足押在追星上。

但是看书学习多累啊,独立思考多苦逼啊,哪有端起手机操起键盘,加入姐妹们的阵营,一起刷刷复制粘贴做数据,一起享受这种数据的狂欢,一起去怼去黑去举报网上各路人马来得爽,来得嗨呢!

于是,饭圈粉丝们,甘愿让渡自己的一部分独立性,甘愿加入乌合之众的行列,甘愿变成网络上马甲背后的工具人,甘愿自己被“异化”为流量工具,异化为一只蚁群里的工蚁,一只蝗虫群里的蝗虫。

反正闯了祸,他们都有同一个名字,“XX粉丝”,明星是背锅侠,法不责众,群体就是保护伞。现实生活里我该怎样还是怎样,毫无影响。

所以,归根究底,饭圈追星,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现实自我,是一种侥幸的群体狂欢,是一种愈发上瘾的精神游戏。

他们明白所有的道理,但依然我行我素。

没有人能救她们,因为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她们也不需要被拯救,只需要体验到现实社会的毒打自然就醒了。

4

流量明星们是没有明天的,虚幻梦影这十年,已经是时代的仁慈。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人们越发意识到,饭圈和流量爱豆是一种多么畸形的存在。

新时代需要的是德才配位的人,需要的是可以用实力、用作品来说话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草根,但共同的前提,是有不打折扣的实力。

哗众取宠的闹剧该结束了,马保国们;自欺欺人的游戏,也该结束了,流量明星们。

饭圈粉丝们,你们最好也认清形势,免得不久之后陷入人民群众人人喊打的汪洋大海里不能回头。

什么圈到最后,也不过是花圈。

但还是为你们送上祝福。

祝每一位饭圈粉丝,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祝你能有真正的勇气,可以直面真实的自我。

祝你去喜欢真正的偶像,一个在人生路上可以教会你成长的榜样,而不是一个需要你母性泛滥去供养的玩偶。

祝你喜欢自己,不需要向别人证明地喜欢自己。

祝你开心,是为自己而开心。

祝你是自己名字的唯一诠释,forev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