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还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做梦重现过去以激发类似的情感事件,有助于处理当前的情感困扰。

上述所有理论均预测,每个夜晚最初发生的梦,倾向于聚焦在人们的焦虑情绪上。重复多次之后,这些情绪的影响将逐渐减退,进而产生平静的梦境,使人们在较好的情绪中醒来。该模式已得到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罗沙琳德·卡特莱特的研究证实。

“夜间治疗师”理论还提出一种关于梦境与抑郁关系的有趣见解。睡眠科学家已经知道,抑郁症患者做的梦通常比较长、内容反复出现,而且大多是负面的情节,结果导致患者睡醒后经常感到沮丧。“夜间治疗师”理论提示,抑郁症患者不寻常的做梦模式,来源于患者睡眠期间大脑试图加速处理其焦虑和担忧情绪。卡特莱特监测了因离婚而患上抑郁症的患者的梦。她发现梦中积极情绪逐渐增多的人,一年后更容易从抑郁症中恢复;那些梦境中焦虑情绪日益增加的人,则更可能持续表现出抑郁症状。

既然改变梦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是可行的,那么能否通过这种方法帮助人们克服焦虑与抑郁情绪?这个想法具有非常现实的临床意义。早在100多年前,科宁推测他的“造梦机器”能够帮助人们改变生活。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证实他的想法是否正确的时候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