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同龄人多重比较,甚至配合医学检查,可能更可靠。通过一些方法,例如实用时间工具、记账本、清单、手账、记事本,或者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等结构化思路,注意力缺失者也许可以克服缺点。

另一个案例是一对3岁后受领养的双胞胎大卫和丹尼。他们在很长时间里被认为情感创伤引发行为问题,直到9岁左右被诊断为注意力缺失。针对注意力缺失进行的药物治疗、面谈,外加补习等,使得这对双胞胎在2年里完成了4年的学业,在钢琴、跆拳道、体育等方面取得好成绩。

辅导和治疗,就像给近视眼配上眼镜一样,能有效帮助分心者重回生活的正轨。同时,也不妨让周围其他人知道分心者有注意力缺失症,取得他们的谅解。当然,也要让分心者明白,注意力缺失症不是“免死金牌”,不是犯错后逃避惩罚的借口。作者爱德华•哈洛韦尔及约翰•瑞提对分心者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给出了许多实操建议。

总结

分心(术语”注意力缺失症“)常与语言、学习、阅读障碍相伴相生。作为辅导机构的培训教师,这本书的案例常让我想起很多以前的学生。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很懊恼某些学生连上一对一课都能开小差。读这本书之后,虽然没有医学诊断,但根据种种课堂表现,我猜测也许有些学生的特征与注意力缺失是高度相似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学生,我可以用这本书提供的一个利器即“结构”来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作者爱德华•哈洛韦尔及约翰•瑞提也为教师如何管理分心学生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