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三层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眼前出现了一幅近现代书法家肉峰制作的《广阳杂记》。画面上散落着红白萝卜、冬菇、花生、瓜子等蔬菜、果实。画幅下面有三只老鼠趴在谷穗上吃食物,前老鼠背对着画外啃谷物,虽然头被堵住了,但仍然能感受到食物的动态。背对动物,在传统国画中比较

少表现,这一神态可谓是一种现代创举。中间一鼠匍匐于谷穗之上,企首凝视画外,仿佛在细嗅气味,保持警惕。后一鼠则俯身欲食,活泼放松。三只鼠形态各异,惹人驻足。

三鼠图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颜晓军介绍,明清以来画鼠题材渐多,明宣宗朱瞻基就有多幅画鼠作品传世,比如杨梅白鼠、荔枝鼠、苦瓜鼠等。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则画有《瓜鼠图》。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也多有画鼠作品。这些作品或是表现鼠的机敏可爱,或是借鼠讽喻,或是将鼠视为良夜与夜读的伙伴。高奇峰这幅《三鼠图》则以丰盛的蔬果与老鼠的组合表达了“鼠兆丰年”的吉祥寓意。因为在饥馑的年份,不仅没有余粮为老鼠供食,饥饿的人们甚至捕食鼠类。只有在丰收的年成,人们不在乎富余食物的散落,听见夜晚老鼠的觅食,反倒能够感受到盛世之下万物繁滋的喜悦。另外,鼠在十二地支中为“子”,古人常在画中以瓜果种子与之搭配,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拔得头筹”的鼠支神

当“寻鼠小分队”进入四楼的中国古代玉器馆,一只通体糯润有泽的玉鼠支神正安坐等候。这位玉鼠支神鼠首人身,双耳竖起,两眼圆睁,尖嘴疏须;身着交襟宽袖长袍,左膝曲起,右足半趺,一手持经卷,一手置于膝上,闲适安详。鼠目、须、鼻、嘴清晰传神,衣褶随身姿起伏堆叠。在它身后,是以拟人手法雕刻的一组兽首人身生肖坐像,造像多手持具象征意义的物件,鼠神独占鳌头,气场颇为强大。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仰睿告诉“寻鼠小分队”,所谓支神,就是十二地支的代表守护神,于昼夜十二时辰、四季十二月份轮流守护众生,其形象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是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的结合。中国古代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文物很多,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曾考证:“十二相属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古时的十二生肖俑,也称‘十二支神俑’,隋代已出现,盛行于唐代,以后历代均有。”在故宫博物院,也藏有类似器物“玉十二辰”,为白玉雕琢的十二支神坐像,置于乾隆传旨造办的万年甲子盒中。

鼠年的到来预示着又一生肖轮回的开始。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说,古灵精怪的鼠,在十二生肖中独占鳌头,在腊近春回、万象更新之际,上海博物馆借此珍宝,给观众送上“鼠”不尽的春节祝福,祝观众新的一年扶摇直上,拔得头筹。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9日11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