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姐的美貌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其背后的市长/市场机制是,中国航空业在过去30年里发展迅速,基层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晋升,因此空姐始终年轻。但是外国航空业非常成熟,很难保持快速晋升,年纪大的空姐仍然留在一线。

=k21jhEDqWDTKKRZygR0DGfBZ2XE%3D&index=3" width="640" height="296"/>

〓 在视频《美国空姐为何不如中国空姐漂亮?》中,温义飞给出了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字。目前,美国55岁以上的空姐占比21%,25岁以下的空姐只有20%。

湖南县城邵东生产了世界上70%的打火机,去年产能100亿个,这对邵东意味着什么、真的是件好事吗?邵东的打火机龙头企业,出口一个打火机只能卖到9美分,一年销售额刚刚达到1亿美金。美国的老牌打火机企业ZIPPO,发展到现在只卖了6亿只,但ZIPPO打火机均价超过500元,中国已经成为它最大的海外市场。所以对邵东来说,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如果没有温义飞的讲解,大部分人不会把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事物关联到一起。但在他的讲解下,大家发现表面上南辕北辙的事物背后,竟然有着深刻的联系。有用户评价他的视频:这些东西,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种感觉几乎存在于他的每一条视频里——股市散户被“割韭菜”,与人的心理机制有关,投资时倾向于看到好消息、忽略坏消息,股价猛跌时又会本能地“装死”,难以及时清仓;高考选专业不必挑热门行业或平均薪资,反而要看中国产业的进化速度。

〓 在温义飞的解读中,找不到对象未必是“缘分没到”。因为把学历、身高、颜值等因素加总计算,一个人遇到“对的人”的概率,比人类在宇宙中遇到其他智慧生命的概率还低。

对温义飞来说,这些都是在用经济学解读世界的路径:“就像是社会科学里的‘物理’,你找到了一条轨迹,一路向前,就能找到答案。”

效用公式下的最优解

虽然学的是经济学,但钱,并非温义飞眼中最重要的东西。

他记得大学时,老师曾在黑板上写下“效用”的概念,让学生们写下自己心中效用的构成因素。温义飞也写下了自己的效用公式。十几年过去了,每个元素所占的比例时时变化,但基本构成从来没有变过。

U(效用)=α×钱+β×精力指数+δ×道德指数+γ×心情指数

所以在金钱之外,一件事的趣味、对他人的影响和消耗的精力,都是他做决定时要考虑的。他毕业后没有选择超高薪,却需要一周工作90小时的投行;回国开公司创业后,也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到本职工作里,而是拿出一部分时间做科普。原因在于,做科普是他喜欢的事,而且符合他的效用公式。

7年前,温义飞还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里工作。一个初春的晚上,他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第一条科普:从经济史的角度解释,为何有学者认为秦汉之后中国就不再是封建社会。

提出这个理论的学者是温义飞的研究生导师,“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件特别冷门儿的事,没想到会有人关心。于是,心情和道德指数蹭蹭上涨。”

与做科普相比,办公室的工作反而有些平淡。每天的事情,他半天就能做完,下班回家就会打开电脑开始写作。慢慢的,做科普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过程如同游戏,一篇又一篇的科普文章就像不断出现的新鲜玩具。

2020年,温义飞已经回国创业两年,正在为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奔走。但疫情来袭,工作和生活因此放缓。那年春天起,他开始在今日头条发布科普视频和文章。

温义飞的头条号。

在头条号的选题标准上,温义飞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效用公式,赚钱不是第一位的,题目是否有趣、能否让自己开心很重要。

比如《一步之遥,美国曾经差点变成社会主义?》,那是温义飞在头条号上发布的第一条超过10分钟的科普视频。最初的选题线索,是他无意中从一篇论文的评论里发现的:罗斯福生前曾打算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彻底解决失业问题。

看到这条评论的温义飞,在深夜里一下子清醒了。短短一句话指向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如果1945年的《完全就业提案》得以实施,美国的就业制度或许会在某种意义上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连续三四天,他在线上图书馆里检索,分析材料直到深夜。当年的听证会文件和提案都保留了扫描件,故事从泛黄又模糊的文件里逐渐清晰。“当年做文档的人都不会想到,某一天,大洋彼岸的一个人会出于兴趣来仔细读这么无聊的东西。”

出于兴趣,他把故纸堆里挖出来的东西做成一段12分钟的视频,较为细致地还原了罗斯福晚年踌躇四望,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将就业通过立法变为政府义务的故事。不过,罗斯福最终失败了。

〓 在科普视频里,温义飞提炼出了1945年《完全就业提案》的精髓。

没想到,视频发布后播放量近千万。评论区里,有人赞叹他知识渊博,也有人看到了英雄主义的济世情怀。但对温义飞来说,再一次,他从卷帙浩繁的资料中找到了那条隐秘小径,这是在行政办公室里、在创业赚钱时都感受不到的乐趣。

在温义飞的头条号,选题的另一个标准是“一亿人关心的新闻”。这是出于传播的考虑,但符合公式里“道德指数”的要求——让更多人受益。

所以他的许多科普围绕国家政策、房产、教育、医疗、保险等主题展开,大家在意的事儿,他都关心。而元宇宙和web3.0之类的选题,会被他一票否决。在他看来,这是只有投资者的小圈子才会关心的事。

或许正因为大众关心,温义飞的视频播放量都很高,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也不在少数。“这份工作我喜欢,能为别人提供价值,居然还能顺便赚些钱,简直太高兴了。”

温义飞的科普视频,播放量动辄数百万。

保护“韭菜”

自从开始做头条号,陆续有新人加入温义飞的科普团队,大家一起寻找选题、收集数据。

28岁的阿秋,在去年秋天成为团队一员。此前,他是@温义飞的急救财经 的忠实粉丝。曾经,他被视频的实用和有趣吸引,《我有20万,该怎么理财?》《房地产行业低迷,为什么豪宅反而在被疯抢?》,都是他想了解的话题。看完那条《高层住宅,哪有未来?叫业主一声韭菜,你敢答应吗?》,刚动了买房念头的阿秋马上被叫醒——小县城的高层建筑逐渐失修、折旧,但很难获得维修,未来将有诸多隐患,于是小地方的高层建筑没有考虑的必要了。

直到加入温义飞的团队,阿秋才明白视频里呈现的答案,是怎样抽丝剥茧般地找到的。“一般来说,5分钟的视频,算成台本差不多两三千字,但研究的时间至少要一周。”

阿秋说,他们的选题往往来自于更宏观、更抽象的母题,比如产业发展、城乡人口流动、投资风向变化等。有了母题后,大家会从论文和行业研究报告里找理论、从政府网站扒数据、找相关行业的朋友做访谈,然后在大量的资料里追问宏大话题与“一亿观众”的关系。

几个月前,温义飞的研究团队制作了一个中国职业教育历史和现状的选题。几条数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东三省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就读职校,而浙江省却有一半。这与温义飞常识不符。他本以为发达地区的孩子会有更多机会读普高,但搜遍了论文库也没找到官方报告和权威研究。

为了搞清真实情况,团队成员开始寻找2020年各省份的职校录取率。但职校录取率不在官方的统计报告里,而是散布在新闻、发布会文件和政府官网通稿里,有些省份连这样的资料都没有,就只能按照地市逐一搜索,再相加。

浏览器开了密密麻麻的一排网页,各省份的职校录取率终于凑齐,再对照当年的GDP增速,答案昭然若揭: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职校的录取率就越高。

加总之后对比更明显,2020年普高录取率前十名的省份,平均GDP增速只有0.97%。而职高录取率前十名的省份,平均GDP增速却有3.8%。

〓 在视频《展开中考分流,普高和职高,未来走势什么?企业更需要什么类型人才?》,温义飞和团队试图解释,普高录取率高的地区,为何平均GDP增速反而小于录取率低的地区。

温义飞对数据也有些吃惊。不过正如他的一贯风格,出人意料的现象背后总有常识:人口会不断流向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些发达地区的中考人数也会保持或上升;但在不发达省份,由于人口外流,中考人数也会下滑,普高的录取人数维持不变,职校的录取率自然走低。

温义飞记得,这种“找到常识”的能力可以回溯到研究生时期。当时一共三门课,教授们要求学生在一周内看完20多本书,并会当堂抽查。这种课堂上的苦读训练,帮他养成了短时间内从大量文献里提取信息、分辨质量、把握脉络的能力。“这个过程听上去枯燥,其实有点像探险、破案,挺有趣。材料累积到一定程度,新鲜的知识自然就会水落石出。”

〓 温义飞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保护“韭菜”的财经博主。

当然,水落石出的答案很多时候并不遂人愿,甚至是残酷的、“冷血”的。但温义飞从不避讳把不讨喜的真相讲给大家听,甚至是和大众情绪唱唱反调。他不会在高考报志愿时推荐某个专业,不推荐风靡一时的比特币,不推荐某一只股票,反而经常会给大家泼冷水。

《为什么你选不到好专业?高考填报志愿的扎心真相》发布时,正值高考志愿填报,但他在视频解释,为什么说选什么专业和学生没关系。因为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路,很多领域从兴起、腾飞到饱和、衰退,周期远远短于个人职业生涯长度。18岁高考时,你报的还是热门专业,23岁找工作时却已经是夕阳产业了。“没有什么专业是长久、稳定的,如果你领悟了这一点,就是赢在了起点。”

在《为什么我从来不买比特币?——比特币的经济学本质》里,他高强度持续输出:“比特币方便吗?短期来看价格不稳定,一天变三次,中期无法解决通货紧缩,长期(去中心化的方式)是和政府做对,怎么看都只是个投资品而不是货币……货币的底气在于工厂和军队,而不是比谁的故事讲得好。”

在这种完全理性的分析下,温义飞告诉大家比特币、股票最好不要买,买基金要挑选基金经理,买保险可以买医疗保险、家里谁挣钱多就多给谁买……渐渐的,他将自己的科普定位为保护“韭菜”。头条号的每段视频里,都会有这样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温义飞,一个喜欢保护“韭菜”的财经博主。

对于科普里的各种道理,有粉丝评价:简明、粗暴、直白、击中了我的痛处。但对更多人来说,接受自己的不理性或许不太容易。那条《我有20万,该怎么理财?》的视频下,评论区里充斥着各种畅想,“可以贷款买房理财吗?”还有人举出各种理财项目,想知道划不划算、靠不靠谱。

当然,这也没给温义飞带来太多沮丧,毕竟这也是作为经济学家要接纳的现实之一,“理性人需要接纳世界的复杂性——不接受,就说明不够理性。”

(本文转载自“凤凰WEEKLY”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