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拗,要求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这样第五个字绝对不允许拗了,也就不能再救拗了。

五言绝律诗中仄仄脚的句子拗体救拗,要求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这样第三个字绝对不允许拗了,也就不能再救拗了。

比如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的句子“怀君属秋夜”,这里如果第一个字“怀”字是仄声字,那么第三个“属”字为仄声,就不能用,用了就成了病句,而不是拗句,也就不能救拗。第四个字平声“秋”字就没有任何救拗的意义了。

以上两种救拗方式都是当句救,当句救也叫小救拗。


3

第三种救拗方式就是七言绝律诗中五拗对句救理论。本句第五个应该用平声的字,结果用了仄声,就需要用对句第五个字来救拗。

基本句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五个平声字用了仄声,句式变为:平平仄仄仄平仄。

这样就成为了拗句,需要救拗,可以将对句第五个字的仄声变为平声,对句句式由原来的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变为: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样就救拗了,成为了拗体绝律诗的句式了。

由于地名、人名、数字等用字不可更改的原因,上面的七言律诗基本句式变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句; 或:平平仄仄平仄仄; 或:平平仄仄仄仄平。 等句式,都可以用:仄仄平平平仄平。 的句式来救拗,这就是大救拗,也叫隔句救。

对句救理论在五言律诗中就是:本句第三个应该用平声的字,结果用了仄声,就需要用对句第三个字来救拗。

基本句式为:仄仄平平仄。

第三个平声字用了仄声,句式变为:仄仄仄平仄。

这样就成为了拗句,需要救拗,可以将对句第三个字的仄声变为平声,对句句式由原来的句式:平平仄仄平。

变为:平平平仄平。

这样就救拗了,成为了拗体绝律诗的句式了。

由于地名、人名、数字等用字不可更改的原因,上面的五言律诗基本句式变为:仄仄仄仄仄; 或:仄仄平仄仄; 或:仄仄仄仄平。等句式,都可以用:平平平仄平。的句式来救拗,这也是大救拗,也叫隔句救。

当然在七言绝律诗当句救中还有种说法叫做三五互救,在五言绝律诗当句救中这种说法叫做一三互救,古人也用这种救拗方法,比如前边提到过的句子“吾爱孟夫子”,就是五言绝律诗的“三拗一救”理论,不过他的下句“风流天下闻”句,也进行了对句大拗就,这个“三拗一救”就没有意义了。

我不赞同这种理论,这有违格律诗韵律美的初衷,不妨大家按照这个原则试试,感受一下就知道了。另外,这种救拗的句式,在一首绝句中只有一句,而且可以用大拗来救拗,何必多此一举。

当然,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不妨多讨论,一定会达成共识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