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连接的散热器立管的数量(单管道系统和双管道系统)。根据散热器连接到立管-下游、跨度。6.根据热重温度,可分为低温水加热系统和高温水加热系统。7.根据系统管道布线方法,可以分为垂直和水平系统。

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40089414912ddc71345bf?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4272662&x-signature=oeLnadwC8KA7xMrxZ7ar6HhCmow%3D&index=3" width="640" height="332"/>

低温水与高温水: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100℃的热水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95℃/70℃。

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实际工程应用中,上述各种连接方式可有不同组合,见下图示:

由于同程式系统中每环路路程一致,系统易平衡;同时双管系统可保证每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相同,因此布置采暖系统时,尽量采用双管同程式。此系统不足在于比较浪费管材,需要多一段同程管道。

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热水采暖系统常用的管网形式: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采暖系统;

中供式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热水采暖系统(倒流式);

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

异程式:通过各立管的循环环路总长度不相等,近处立管分配的流量多,房间过热,远处立管分配的流量少,房间过冷。

同程式: 通过各立管的循环环路总长度相等,环路的压力损失容易平衡,耗管材多。

采暖施工图识图: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1.线型:基本宽度b宜选用0.18 mm、0.35 mm、0.5 mm、0.7 mm、1.0 mm。图中仅有两种线宽时,线宽组宜为b和0.25b。暖通空调制图采用的线型及其含义见图例。图样中若采用自定义图线及含义,应明确说明,但不能与《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的规定相反。此外,对于室外供热管网,按行业标准《供热工程制图标准》(CJJ/T78-2010)执行。

2.比例:总平面图、平面图的比例,宜与工程项目设计的主导专业一致。

3.图例:采暖与空调水管管道阀门与附件、调控装置和仪表等,常用图例绘制。

(一)采暖施工图的组成

采暖工程施工图由文字部分和图示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设计施工说明、图纸目录、图例及设备材料表等,图示部分包括平面图、系统图和详图。

1.文字部分:

1)设计施工说明:

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物的采暖面积、热源的种类、热媒参数、系统总热负荷。

(2)系统形式,进出口压力差;各房间设计温度;

(3)采用散热器的型号及安装方式、系统形式。

(4)在施工图上无法表达的内容,如管道防腐、保温的做法等。

(5)所采用的管道材料及管道连接方式。

(6)在施工图上未作表示的管道附件安装情况,如在散热器支管与立管上是否安装阀门等。

(7)在安装和调整运转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8)施工注意事项,施工验收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2)图纸目录

包括设计人员绘制部分和所选用的标准图部分。

3)图例:采暖施工图中的管道及附件、管道连接、阀门、采暖设备及仪表等,采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中统一的图例表示,凡在标准图例中未列入的可自设,但在图纸上应专门画出图例,并加以说明。下页表摘录了《暖通空调制图标准》中的部分图例。

4)主要设备材料表:为了便于施工备料,保证安装质量和避免浪费,使施工单位能按设计要求选用设备和材料,一般的施工图均应附有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简单项目的设备材料表可列在主要图纸内。设备材料表的主要内容有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质量、附注等。

采暖施工图常用图例:

2.图示部分

1)平面图:室内供暖平面图表示建筑各层供暖管道与设备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其中应注明轴线、房间主要尺寸、指北针,必要时应注明房间名称。建筑(各房间分布、门窗和楼梯间位置等)。在图上应注明轴线编号、外墙总长尺寸、地面及楼板标高等与采暖系统施工安装有关的尺寸。

(2)热力入口位置,供、回水总管名称、管径。

(3)干、立、支管位置和走向,管径以及立管(平面图上为小圆圈)编号。

(4)散热器(一般用小长方形表示)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各种类型的散热器规格和数量标注方法如下:

① 柱型、长翼型散热器只注数量(片数);

② 圆翼型散热器应注根数、排数,如3×2(每排根数×排数);

③ 光管散热器应注管径、长度、排数,如D108×200×4[管径(mm)×管长(mm)×排数];

④ 闭式散热器应注长度、排数,如1.0×2[长度(m)×排数];

⑤ 膨胀水箱、集气罐、阀门位置与型号;

⑥ 补偿器型号、位置,固定支架位置。

(5)对于多层建筑,各层散热器布置基本相同时,也可采用标准层画法。在标准层平面图上,散热器要注明层数和各层的数量。

(6)平面图中散热器与供水(供汽)、回水(凝结水)管道的连接按图1所示方式绘制。

(7)当平面图、剖面图中的局部要另绘详图时,应在平面图或剖面图中标注索引符号,画法如图2所示,图(a)为详图编号及所在图纸号,图(b)为详图所在标准图或通用图图集号及图纸号。

(8)主要设备或管件(如支架、补偿器、膨胀水箱、集气罐等)在平面上的位置。

(9)用细虚线画出的采暖地沟、过门地沟的位置。

2)系统图

系统图又称流程图,也叫系统轴测图,与平面图配合,表明了整个采暖系统的全貌。供暖工程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可选用45°或30°。系统图的布置方向一般应与平面图一致。

系统图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布置情况。

散热器、管道及其附件(阀门、疏水器)均在图上表示出来。

此外,还标注各立管编号、各段管径和坡度、散热器片数、干管的标高。

系统图应包括如下内容:

(1)采暖管道的走向、空间位置、坡度,管径及变径的位置,管道与管道之间连接方式。

(2)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例如是竖单管还是水平串联的,是双管上分或是下分等。

(3)路系统中阀门的位置、规格。

(4)集气罐的规格、安装形式(立式或是卧式)。

(5)蒸汽供暖疏水器和减压阀的位置、规格、类型。

(6)节点详图的索引号。

(7)按规定对系统图进行编号,并标注散热器的数量。柱型、圆翼型散热器的数量应注在散热器内,如图3所示;光管式、串片式散热器的规格及数量应注在散热器的上方,如图4所示。

(8)采暖系统编号、入口编号由系统代号和顺序号组成。室内采暖系统代号“N”,其画法如图5所示,其中图(b)为系统分支画法。

(9)竖向布置的垂直管道系统,应标注立管号,如图6所示。为避免引起误解,可只标注序号,但应与建筑轴线编号有明显区别。

3)详图:在供暖平面图和系统图上表达不清楚、用文字也无法说明的地方,可用详图画出。

详图是局部放大比例的施工图,因此也叫大样图。它能表示采暖系统节点与设备的详细构造及安装尺寸要求,例如,一般供暖系统入口处管道的交叉连接复杂,因此需要另画一张比例比较大的详图。它包括节点图、大样图和标准图。

(1)节点图:能清楚地表示某一部分采暖管道的详细结构和尺寸,但管道仍然用单线条表示,只是将比例放大,使人能看清楚。

(2)大样图:管道用双线图表示,看上去有真实感。

(3)标准图:它是具有通用性质的详图,一般由国家或有关部委出版标准图案,作为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的一部分颁发。

(二)室内供暖施工图实例

图7为某综合楼供暖一层平面图,图8为供暖二层平面图,图9为供暖系统图。

(1)本工程采用低温水供暖,供回水温度为70~95 ℃;

(2)系统采用上分下回单管顺流式;

(3)管道采用焊接钢管,DN32以下为丝扣连接(螺纹连接 ),DN32以上为焊接;

(4)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813型,每组散热器设手动放气阀;

(5)集气罐采用《采暖通风国家标准图集》N103中Ⅰ型卧式集气阀;

(6)明装管道和散热器等设备,附件及支架等刷红丹防锈漆两遍,银粉两遍;

(7)室内地沟断面尺寸为500mm×500 mm,地沟内管道刷防锈漆两遍,50mm厚岩棉保温,外缠玻璃纤维布;

(8)图中未注明管径的立管均为DN20,支管为DN15;

(9)其余未说明部分,按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1.平面图:识读平面图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管道、设备及附件的平面位置和规格、数量等。

在一层平面图(见图7)中,热力入口设在靠近⑥轴右侧位置,供、回水干管管径均为DN50。供水干管引入室内后,在地沟内敷设,地沟断面尺寸为500 mm×500 mm。主立管设在建筑比例⑦轴处。回水干管分成两个分支环路,右侧分支连接共7根立管,左侧分支连接共8根立管。回水干管在过门和厕所内局部做地沟。 

在二层平面图(见图8)中,从供水主立管轴和⑦轴交界处分为左、右两个分支环路,分别向各立管供水,末端干管分别设置卧式集气罐,型号详见说明,放气管管径为DN15,引至二层水池。

建筑物内各房间散热器均设置在外墙窗下。一层走廊、楼梯间因有外门,散热器设在靠近外门内墙处;二层设在外窗下。散热器为铸铁四柱813型(见设计说明),各组片数标注在散热器旁。

2.系统图:阅读供暖系统图时,一般从热力入口起,先弄清干管的走向,再逐一看各立、支管。

参照图9,系统热力入口供、回水干管均为DN50,并设同规格阀门,标高为-0.900 m。引入室内后,供水干管标高为-0.300 m,有0.003上升的坡度,经主立管引到二层后,分为两个分支,分流后设阀门。两分支环路起点标高均为6.500 m,坡度为0.003,供水干管始端为最高点,分别设卧式集气罐,通过DN15放气管引至二层水池,出口处设阀门。

各立管采用单管顺流式,上下端设阀门。图中未标注的立、支管管径详见设计说明(立管为DN20,支管为DN15)。

回水干管同样分为两个分支,在地面以上明装,起点标高为0.100 m,有0.003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设在局部地沟内的管道,末端为最低点,并设泄水丝堵。两分支环路汇合前设阀门,汇合后进入地沟,回水排至室外。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