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28日,“戊戌变法”失败,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只是一场闹剧,但因为维新派谭嗣同的慷慨赴死,使“戊戌变法“多了几分悲壮,多了几分光彩,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成为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历史事件。

谭嗣同的名字几乎成了“戊戌变法”的代名词。谭嗣同拒绝出逃,为变法献身,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自己的话也为他的死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正是谭嗣同的这种殉道精神,塑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志士形象。因为谭嗣同,我们看到了有人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普天之下的苍生,慷慨赴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近代史就是无数先烈不断尝试的历史,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盲目地不断试错,有的选择了制度(戊戌变法),有的选择了体制(辛亥革命),甚至还有盲目选择宗教迷信(义和团)。无论是农、工、商以及各个不同基层团体,都在使用不同方式,不同方法去寻找相同的出路,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状,终究我们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未曾设想的路。

当我们理解了谭嗣同的理想追求与无惧死亡的精神双重奏,我们才能理解一个英雄的内心,理解信仰的力量,才能理解自古以来那么多的仁人志士杀身成仁的慷慨壮志,才能理解那么多革命志士飞蛾扑火的行为。

五四运动学生被捕入狱时,一个个毫不畏惧,狱卒问之,答曰:“愿为谭嗣同。”谭嗣同之死一直影响着后世中国人,自谭嗣同之后,无数青年愿为中华之变革流血牺牲,以谭嗣同为榜样。

谭嗣同没见到他追求的新中国,但他有两个学生,一个叫杨昌济,一个叫蔡卾,杨昌济有个学生叫毛泽东,蔡卾有个学生叫朱德,新中国最终在他们脚下实现。

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薪火相传莫过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