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说法是:唐朝十七年(643年)、总理魏征(征)去世、凤台县(今王长镇)、扬州、杨步(博) (

太贤。加之其五世孙魏谟世居县西北良辅,至今仍有魏氏后裔,“徴、征、澄三字音域相近”, “澄县老哥”也就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澂”“徵”“征”“澄”四个字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后人记载方式的变革,对澄城地名来说其实都应算是一个字。

二、澄城县建置沿革

在如今的“古徵街”,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各种字体的“徵”字印章不绝于目,足见澄城主政者对澄城历史文化的深情厚意和良苦用心。这里位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界之处,融合了游牧和农耕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风情。其中水盆羊肉便是澄城独特的一张名片,“全国水盆之乡”不是浪得虚名。

澄城县历史悠久,有着千年的建制史,总的来说在古代处关中地带,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大概列举下它在古代属于何地?

商周时期在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内;春秋时期先属晋后属秦,为北徵地。战国时期先属魏后被秦占,仍为北徵地,隶属重泉;秦统一后施行郡县制,此地更名为北徵县,属内史;西汉时期将北徵县易名为徵县,属左内史。武帝时期属左冯翊;东汉时期地属合阳郡;三国时期则先后属曹魏、西晋雍州冯翊郡;南北朝时期北魏正式在这建立县治,开始有明确地域规划,因县城西有澄泉而得名澄城县,一说“徵”与“澄”同音演化而来;隋时期澄城县属冯翊郡;唐时期,先属冯翊郡,后属同州;北宋属永兴军路同州。金属京兆府路;元朝统一后先后属安西路和奉元路;明灭元后属陕西省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清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三、201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刘家洼东周遗址。

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处于黄河与洛河之间的渭北黄土台塬带,是沟通关中乃至中原与北方的通道,是宗周与晋地交通来往的要道,也是秦晋春秋争锋之地。刘家洼墓地位于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而在其西北鲁家河约2公里处便是九沟西周墓地。刘家洼东周遗址东北方向2公里处的良周村渭南考古基地,在位于办公楼二楼的文物陈列室里,一幅关于“周代芮国君主的称谓及其世系”的图表引人注目,这个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期的小国见诸文献的机会寥寥,年代史多有空白;如今,随着刘家洼东周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个湮没数千年的周代封国渐渐显露真容。

刘家洼东周遗址北边的黄龙山脚下有魏长城遗址,北边2公里处是西周时期的九沟墓地,东北3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周秦汉宫殿遗址。而从历史上看,它是勾连北方以及关中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在东周时期处于周戎之间、秦晋之交,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伴随着周王室的东迁,关中东部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周王室在当地的分封模式也更加模糊。刘家洼东周遗址的发掘为厘清这段历史提供了大量考古依据。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上接梁带村芮国墓地,为研究东周时期关中东部诸侯国的存灭情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变迁、人群流动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绝佳的资料。

在刘家洼东周遗址中发现M2墓室位于椁室东北角的建鼓柱帽上刻有铭文,经过解读,确定文字里面包含“芮公”这样的信息,在新出土的青铜器上,相继出现了“芮行人”“芮太子白”等铭文。通过出图青铜器的“文字”史料,确定了刘家洼芮国墓地的性质。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韩城梁代村古墓群的发掘让一个古老国度芮国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时隔十四年之后的2018年,澄城县刘家洼古墓群的发现,再次让古芮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让刘家洼东周遗址与韩城梁带村的芮国遗址紧密联系在一起,经专家论证后确定刘家洼东周遗址是比韩城梁带村晚一二十年的芮国后期的都邑遗址。

四、周代王室的血脉究竟是不是来自澄城(徵城)?

商周之际,古国林立,芮国便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员。虽说历史文献记载简约,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仍可窥见古芮国的真实存在。芮与周室同源,是一个从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056年)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小国。其君主或为周王托孤的顾命大臣,或为谏王之失的诤臣,常以公卿的身份参与周室重大事务的决策。这一状况到东周初期依然延续,至少应有两代芮君曾为幽、平之世的三公。其国族长期出入于周王朝的政治中心,风光荣耀的时日可达300余年。只是到文献记载的芮伯万时期,逐渐淡出了周王朝的核心位置。这可能与周室东迁之后两者相距较远不便沟通有关。后来的芮伯只好朝拜新兴于关中的秦国。至公元前640年,芮国被秦穆公所灭。在历史舞台上,芮国先后活动了400余年。

《诗·大雅·绵》有“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记·周本纪》记载:“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这些文字记述了商周之际的芮国和虞国因为土地纠纷争讼不已,两国国君于是请文王决断,他们进入周地后为周朝谦和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感召,最后相互谦让,化干戈为玉帛,“虞芮让畔”传为佳话。

西周时期,芮公成为周王的重要臣子。周武王时期把卿士芮伯良夫分封在芮邑,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重要职务。秦国原来仅有岐西之地,但秦国历代国君雄心勃勃,不断扩张,规划了颇具东方意味的“饮马于河”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夺取关中平原黄河以西的所有地区,再以此为根基,东向越过黄河,实现与晋国对峙,并最终实现争霸中原的目的。居于关中平原东部的芮国在秦国的东进战略中首当其冲,秦国与芮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而此时,芮国国君芮伯万宠幸颇多,芮伯万的种种劣行促使其母亲芮姜将其驱逐到魏国。芮姜作为杰出的政治强权女性,力挽狂澜挫败了秦宪公的军事挑衅。秦宪公不甘心失败,再次侵入魏国将被驱逐于此的芮伯万俘获,企图以此要挟芮国,迫使芮姜就范。《左传·桓四年》记载:“秋,秦师侵芮, 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六年后,秦宪公去世,秦国政局出现动荡,为避免芮国乘秦国之危,对秦不利,秦人又将芮伯万送回芮国,芮伯万得以回国重整国事。但是随着秦国国内局势的日以稳定,“饮马于河”战略被再次提上日程,并不断加速推进,最终导致芮国的灭亡,秦晋两国最终在黄河两岸隔河相望,秦晋之间的争夺大幕最终在春秋舞台上演。

春秋时期,合阳古称有莘国,大荔古称芮国,白水古称彭戏国,韩城古称梁国、韩国,而唯独澄城没有名分,这个可以从刘家洼东周遗址可以确认古时澄城为韩城领域,从韩城梁带村的芮国遗址与澄城刘佳洼的东周遗址的关联可以推断,澄城王庄一带曾经可能就是古韩国的领地(是否准确需要历史考古人员进一步确定)。

《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作者:阿尔弗雷德·申茨/Alfred Schinz)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武王的爷爷季历(季历,姬姓,季是排行,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在陕西省东部商领域的边界,于公元前1118年建成“徵城”(澄城)后,征服了更多地部落,将其首领作为阶下囚,并将他们呈现给殷的宫室。商王文丁(公元前1123-前1110年在位)在公元前1112年大概处于公正的考虑,将季历处以死刑,然而,在公元前1101年,太子昌,即季历的儿子和继承者,从商的最后一位王帝辛那里接受了西部的西亳首领的头衔,据说,太子昌已经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统治者,在公元前1095年,在现在西安城大约30公里以西的地方,他父亲的坟墓前为祖先做了祭祀;这时,他采用文王作为头衔,即文明之王,将自己摆到与商王的同一个层面。

公元前1078年,拜访商王时,帝辛将文王投入狱中,六年以后的公元前1072年,不得不将其释放,太子们护送文王回到了徵城。两年以后,文王组织了正规军队远赴西部,再两年以后,依然将新进战争中的俘虏带往澄城来增加那里的人口。同一年,鉴于文王“攻与罚”的权力,商王不得不谨慎地与之妥协,这几乎意味着与天帝同样的权力。公元前1066年,文王在现今西安西部的丰水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并从徵城迁移到了那里。后来若干年里,多是花费在拓展都城上。跨过丰水,铺开了另一个称为镐的聚落。一同形成的还有一所学校和一座灵塔,一座也许与殷时的大建筑物前那方形建筑物同样重要的建筑,结果仅适用于天子。

公元前1060年,文王故去,将使命留给儿子,把周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儿子周武王,在进攻殷的十年混战之后,完成了这项伟业。商王在公元前1049年(根据当代编年史,为公元前1027年),殷都城某处的宫殿里自焚身亡。

从这本书中的描述可以知晓周武王的爷爷季历建立了徵城,也就是说周代王室的血脉来源于澄城,根据阿尔弗雷德·申茨/Alfred Schinz的描述,此澄城应该就是彼澄城,澄城的历史在战国之前的历史被填补刷新,不再空白。

五、“商汤葬于徵”的说法可靠吗?

商汤是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灭夏后在亳地立国建都。而商汤仙逝后葬于何处,至今众说纷纭。至于有商汤葬于徵的说法,大概也是众说纷纭中的一说吧,具体不详。

在北宋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中是明确记载了“商汤葬于徵”的说法,出于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汤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葬于徵,今扶风徵陌是也”。这里指的,应该不是澄城。

第一,宋代澄城属同州,那么,《太平御览》说“同州澄城”或“同州徵陌”才对,这是古时文献的通例,而不会说“扶风徵陌”。

第二,“徵”如果真是澄城的别名,也是更早的叫法。既然北魏已改成“澄城”,且一直延续到宋代,当时的《天平御览》,就绝没有理由说“今扶风徵陌”——这么叫,官府也会不答应。

所以,《太平御览》所说“徵陌”当另有所指。指哪儿呢?应该不会出陕西的两个地方。

第一扶风郡,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域内。此地古称“幽”;三国时,置右扶风郡;魏时改扶风郡;隋开皇三年郡废,改岐州;隋大业及唐天宝时又改岐州为扶风郡。可参见《嘉庆.一统志.凤翔府》。

第二扶风县,现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域内。此地古时原为湋川县,唐贞观八年置扶风县,延续到宋以后。此地为古代周部落聚居地周原的一部分。可参见《新唐书.地理志》、《寰宇通志.凤翔府.扶风县》。

其实,这两个县紧邻。无论如何,澄城,是个古老的地方,但不是商汤的所葬之处。

按中华民族“叶落归根”的古老传统而言,商兴于中原。“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这是商灭夏前的都城地址蒙亳,一称南亳或北亳。商汤灭夏后,又在夏都附近建西亳。

太平御览书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毕竟真正的商汤陵墓还没找到,真相不得而知。史学界考古界到目前尚未有确切定论。但偏于认可的有两处。一说是葬于河南偃师山化乡邙岭上地隔窑村北,一说葬于河南武陟县。目前全国光大的汤陵就有六处之多,分别是商丘汤陵、曹县汤陵、扶风汤陵、宝鼎汤陵、虞城汤陵、亳州汤陵。

六、魏征与澄城”徴”文化渊源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群书治要》总编、《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七、澄城的“徴”字读音考证

有很多外地朋友甚至本地人对”徴”的发音纠结不清,不知如何读?“徴”这个字在澄城本地有的乡党读作【chéng】,还有的乡党读做【zhēng】。

澄城历史上自秦朝建立了北徴县,如今县城内有一条主干道名为”古徵街”,有澄城人必去的公园”古徴公园”。

“徴”字本是个多音字:一读zhēng,现已简化为“征”;一读chéng,有一个义项为“古地名,指陕西省澄城县”;一读zhǐ,古五音之一。

由于徴(征)字较为常用,所以有很多澄城乡党误把“古徵(chéng)”读成“古徵(zhēng)”。

古代汉语中“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简化字运动中把它们统一成“征”这一种写法了。其实这多少伤害了汉字的丰富性。“长征”和“徵收”,当词性不同时本是两种写法,但现在的统一写法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了。

“徵”也是“征”,是”征”字的繁体字。起初的征兵繁体为“徵兵”。在过去”征”和”徵”是同时存在且互不相干的两个字,而不是”征”有两种写法”征”和徵”。“征”最早的意思是“远行”,后来申引出“讨伐”的意思,再后来又有了“取”的意思。而“徵”最早的意思是“召集”,后来申引出“询问”“说明”“广泛寻求”等等意思,再后来也有了“取”的意思。你看看这俩字是不是互不相干呢?即便是俩字都有“取”的意思,也还是不一样的,“征”趋于“夺取”、“争取”,而“徵”趋于“求取”、“索取”。后来有了“简化字”,由于俩字发音大致相同(徵字多音),又都有“取”的意思吧,就把“徵”字取消了,把原来“徵”字的意思都划归到“征”字里。

1984年9月澄城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陕西省澄城县地名志》第8页《澄城县政区历史沿革》一文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自秦置北徴(cheng)县始,距今已有两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元和郡县志·卷二》载:汉置徴县,北魏始建澄城县,徴、澄同声,后人误为澄。”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徴”字的读音。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共十三卷)第三卷 1077页有“徴”字的音义详解:徴2读音chéng,第二个义项注为,古地名,在陕西省澄城县。

以上足以证明“古徵(chéng)”的读音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