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里疼这个憨实的兵。

郑深的手一到冬天就生冻疮。肖伟多次劝他冬天不要留站,他却只是摇头:“既然来到模范兵站,就要坚守岗位,就要扛得起兵站军人这份责任。”

和郑深一样不愿下山的,还有“00后”战士梁伟基。站里就梁伟基一个水电专业的战士,他说:“我走了,锅炉电路要是出了问题,挨冻的是过路的战友。”

兵站教导员晋良元说:每次回家探亲前,郑深都会悄悄到山下医院把冻伤的双手“保养”一番才回家。

“兵站的兵吃苦不怕,最看不得家人伤心了……”郑深的话,道出了库地兵站所有官兵的心声。

库地兵站院落中的白杨树。

红柳滩上不生长红柳,却生长着希望——

一种希望,为需要温暖的人送上阳光

海拔4500多米,不大的场院被重重雪山环绕。

深秋,红柳滩兵站已是冰封雪裹。营区外一条水泥路,却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远处,一个身影挥舞着手中的扫把。他就是红柳滩兵站的“老红柳”——四级军士长孙宏亮。

在兵站守了整整14年,孙老兵的肩膀还是那样瘦削,两腮红红地透着血丝。作为站里最老的老兵,他肩上的责任和担子都要重一些。

每次兵站大批量接待人员住宿,孙宏亮都特别紧张:怎样把伙食保障好,怎样让战友吃得舒心……事无巨细,他尽量考虑周到。

今年6月,某部挺进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数百名官兵留宿红柳滩。为让官兵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炊事班清晨6点就已开始上岗;忙碌了一天,待备好第二天的早餐食材,基本已是深夜。

连续一周加班加点,炊事员郑时奇发烧了。夜里,他被紧急送往三十里营房医疗站输液。后来驻训部队官兵得知此事,专门为兵站送来一面锦旗。

这些年,兵站各项设施逐步完善,但孙宏亮的心里仍有着遗憾。

去年初秋,孙宏亮和妻子迎来可爱的女儿。兵站当时担负重要保障任务,孩子出生,他没能回去陪伴。电话里,妻子刘丽芳委屈地哭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孙宏亮心里怎能不难受?

他和妻子从小在一个村子长大。自从他当了兵,二人便开始分居两地,即便是“小团圆”也是奢望。

远离家人朋友,几乎与繁华隔绝,这样的生活多少有些孤寂。但孙宏亮说:“想想每时每刻都有需要你的人,都有惦念着你的人,心里就有希望。”

希望,留给心里洒满阳光的人。“兵站是天路上的驿站,为奔波的战友洗去一路风尘,为更多需要温暖的人送上阳光,我们守在这里值得!”他说。

上等兵夏敏来自江苏,这个“00后”战士从小家庭条件优越。但到了兵站,他时常舍不得吃送上来的水果,“水灵灵的真漂亮,光是看着就饱了。”

在兵站,曾经是家中“小太阳”的夏敏,懂得了担当和给予。

“人生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在朋友圈,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不久前,夏敏成为连队保管员。每一次验收供应商上送的物资,他都小心翼翼。用餐时,当一份份精美的水果拼盘端上餐桌,看着官兵吃得有滋有味,他感到的,是由衷的满足。

守护兵站,收获成长。在官兵心里,兵站给予他们的还有很多!

红柳滩,其实不长红柳。在这片开阔的高原平地上,松软的盐碱地铺满砾砂,几丛驼绒藜和苔草点缀其中。一年到头,兵站都是“出门看雪,抬头看山”,就算夏天也看不到绿色。

来到兵站快一年,列兵胡傲经常问班长:“为何种不活树?”他后来懂了,兵站海拔太高,冻土层太厚,空气中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胡傲让父亲从家乡寄来30棵一米高的杨树苗。他向站领导请示,先在温室大棚育青,再进行移栽。

那年春天冰雪消融,胡傲在温室大棚里开辟了一畦地。他种下树苗,也播下了希望。

观察大棚的温度、湿度,给树苗浇水、施肥,这几抹绿意成了全站官兵心头的牵挂。

3个月后的一天,兵站制氧员王应卓飞奔出大棚,兴高采烈地喊着:“发芽了,发芽了!”

大家纷纷欣喜地来看嫩芽,30棵树苗成活了12棵,几位老班长乐得合不拢嘴:“上次有树苗成活还是14年前的事了。”

那天,胡傲的心头荡漾着幸福。

今年国庆节假期,胡傲的微信朋友圈里,不少同学晒出旅行风景照。胡傲的国庆动态则别出心裁:在自己和杨树苗的合照下面,他发了一个笑脸表情。

幸福是什么?

“是在荒凉的戈壁冻土上生长绿色,是在冰山雪岭中生发温暖的春意。”在胡傲22岁的青春世界,幸福如此简单。

甜水海里没有海,再苦的日子也有甜——

一种甘甜,化作生命中永恒的味道

休假下山前,站长于伟向兵站道别。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梦见遥远天路上的海,那些兄弟是我永远的牵念。”“八一”建军节,甜水海兵站退伍老兵景海军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说起“甜水海”这个名字的来历,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站里有位老兵,因突发肺水肿到了弥留之际。他紧紧拉着老站长的手说,“我想喝口甜水”,说完,便永远闭上了眼睛。后来,“甜水海”这个名字便成为一茬茬官兵心中对美好的憧憬。

“都说甜水海兵站苦。在这里,水代表着希望。”列兵林秀江川诉说。

驻守甜水海,冬季吃水难问题,是兵站官兵的一桩“头疼事”。从建站时起,兵站生活用水,都要去90公里外的泉水湖拉,来回一趟6个小时。

那年初,站里接到保障200多名官兵的任务。深夜,还是上等兵的景海军,决定带领林秀江川和几名战友去河边取水。

寒风凌厉,湖面结冰,林秀江川和战友凿开冰窟窿。当他们开始抽水时,水泵却被冻“趴窝”了。修理水泵,用暖风机烘烤水管……寒风卷着雪花打在脸上,被水浸湿的作训服很快冻成冰坨,直到下半夜,水车才被装满。

返营途中,一向“听话”的水车又抛锚了。

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景海军和驾驶员一起检修发动机。汽车再次启动,一路颠簸中,受了些风寒的林秀江川因为突发高原反应,晕倒了。

“兄弟,别睡!”景海军抱着嘴唇发紫的林秀江川,心急如焚。汽车在无人区穿行,手机一路没有信号。

兵站里,留守的站长于伟,哪里睡得着。每隔几分钟,他就裹着大衣去门口等候,手机不知拨打了多少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远处,雪地里升起一片轻柔雾霭。就像晨曦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一刻,甜水海兵站官兵心里迎来了曙光。

于伟和战友推开房门,冲出营门,直奔国道路口,站在寒风中眺望。目力尽头,一辆汽车越开越近,车灯照亮雪野。

车停下,大家七手八脚把林秀江川抬回宿舍,帮他吸上氧气,用早已备好的暖水袋温暖他的双脚……半个小时后,他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这次经历后,林秀江川心里有什么苦水,他都喜欢找景海军“倒”。在他心里,景海军不仅是班长,更像是大哥。

在景海军离队前一晚,他拍着林秀江川的肩膀说:“男子汉要把肩膀练厚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得拿出战胜的勇气。”

林秀江川的眼圈红红的,但纵有千般不舍,他更知道,最好的祝福是传承。

坚守高原,再苦的日子也有甜。

“我一直想带你去看海,只是我们甜水海没有海。”立冬这天,中士喻伟在与妻子胡存钰聊天时,默默敲出这样一行字。

他一直欠她一次旅行,这场旅行从1年、3年、5年之约,直到如今7年过去了都还没圆上。

刚谈恋爱那会儿,甜水海驻地只有一个基站,手机信号不稳定。热恋中的他们约定好,每隔3天通一次电话。

大雪封山,兵站仿佛与世隔绝。为了给胡存钰打电话,喻伟爬上山坡,雪地里一串长长的脚印,就像他对爱人长长的思念。

这些年,胡存钰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兵站看看喻伟的天路。那是爱人多年守候的“诗与远方”。

而在喻伟看来,妻子就是生命中温柔的春风、温馨的港湾……他的“远方”,是妻子抚慰着自己戍边为国的牵念。

恋爱5年,他们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喻伟说:“一定要带她来一趟甜水海,带她穿越风雪高原,翻越峰峦达坂,蹚过条条冰河,看看自己守望7年的海拔5080米点位。”

说这些话时,喻伟的眼圈红了。再过一年,他可能就退伍了,带她一起来甜水海看看,如今也是他的心愿。

秋风至,山巍巍,云澹澹。甜水海兵站那白墙红顶的营房,背靠着连绵的山峦,像往常一样静候着来往的官兵。

夏敏(右二)和战友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午餐。 郑强龙摄

在高原,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称得上是家?昆仑汽车兵如是说——

那应该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是库地街边的一碗缸子肉,是叶河静默的流水,是红柳滩上一簇旺盛的绿植,是甜水海荡起的层层往事,是兵站柴米油盐的平凡,是老兵们爬满皱纹的脸庞……

它静卧于遥远的天路上,等待着所有高原官兵“回巢”起航。

寒风中,高原是可以一夜白头的“童话”。行云流水间,兵站是让边防军人魂牵梦绕的远方。

天路虽然遥远,但天边有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