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距离沙漠林地有15公里的距离。

之前的沙漠。受访者供图

除了郭成旺一家人自己干,村子里有不少人也都去到他家的林地帮忙。上世纪80年代,这些人帮着干活拿到的“工资”并不是金钱,而是柴火,“这边当时流行‘拿柴顶工’。到了冬天,我们就把之前栽下的沙柳枝砍下来,拿回去烧饭用,工人们也不要工资,就是要树枝,毕竟是村里的稀缺产品,这就成了他们的工资。而到了第二年他们再去地里帮着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拿柴顶工”也持续了很多年,直到90年代,树木多了起来,柴火也不愁了,郭成旺的家庭条件也稍微好转之后,才有点余钱雇人干活。

好多年里,要养活一家7口的郭成旺并不富裕,而且还拿出了全部家当投入到了种树的事业里。全家的生活需要靠当时养的8头马和30只羊,“那个年代卖一只羊能有70至80元,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让郭建军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每逢过年,之前家里都会买炮仗,但自从开始种树以来,别人家的小孩早早就有了炮仗可以玩,而他却要等到把年猪杀了之后才能得到,“爷爷让我拿上猪毛去换炮,一头猪的毛能换两盒小炮。对我来说能有就已经很好了,那种拿猪毛去换炮的高兴劲儿,现在还记得。”

建房搬进沙漠生活

为了节约时间成本,郭成旺一家刚开始是在沙漠里临时搭建起几个棚子居住,极其简陋。直到1989年,为了改善生活环境,郭成旺一咬牙又贷款5000元,并卖掉家中的牲畜,在沙区盖起了4间房,还打了一口19米深的井,举家搬进沙区生活。

郭建军称,这个房子盖了很久,“光是砖,我们就用驴车运了一年。但为了以后能更方便在沙漠里种树,建个房子相对比较方便。这一砖一瓦也都是我们自己盖的。”这房子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2013年他们手头宽裕了才再次翻新。

老房子。受访者供图

郭建军回忆,当时挖井挖出来许多沙子,爷爷就在丢弃一旁的沙堆上种了第一棵杨树,没想到还活了,“之前在沙漠里种的都是沙柳之类的,这是第一次尝试新的树种,看到杨树也能成活,全家人算是看到了沙漠变绿洲的希望。”

毛乌素沙漠跟别的大沙漠其实不同,这里降水条件还可以,也有利于植物生长,原本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因此对树木的种植较为有利。

慢慢的,原先承包的1万亩地,被辛勤的郭成旺一家都种满了阻挡风沙的树木。随后他们又签下了3.5万亩的沙地,进行扩大化的种植与治理。树木挡风又固沙,改变似乎是缓慢又悄然发生的,漫天黄沙的场景终于不再那么常见了。

郭建军说以前刚来沙漠居住时,由于环境恶劣,出门便是风沙绕梁的景象,此处还不通水不通电,全家人都是强忍着住在这里。后来周围的树木变多了,四处逐渐有了绿色,这里又通了电有了水,居住的环境明显变好,“我现在居然更喜欢住在这里,爷爷也会每隔一段时间,来这里住上一个月。”

2010年的3件大事

2010年,已有89岁的郭成旺决定将种树治沙的工作交给孙子郭建军打理,当时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和树苗让郭建军做选择,从15岁开始就跟着爷爷进入沙漠的郭建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树苗,“从小爷爷就教育我们,钱能花完,但种树可以让子子孙孙都受益,我肯定选择种树。”对于孙子的选择,郭成旺老人特别高兴。

而这一年对他们来说也有几个好消息,“终于不用人工背苗了,这里开始通车了。”这对每年要在沙漠种植500亩到1000亩地的植树人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通车之后减少了太多运输的时间,种树有了效率。”

通车之后运树更有效率了。受访者供图

2010年也是他们治沙的一个阶段性成功的节点。如何判断种树治沙的成功,郭建军表示可以看流沙的情况,因为这个过程相对漫长,但就在那一年,郭建军明显感觉到流沙变少了,沙子不再肆意乱跑,种树也方便了。“此前种植的沙柳、花棒的主要作用就是固定流沙,看来多年来的努力终于起到了作用。”

在种树的同时,郭成旺家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依托造好的林木资源,他家养了20头奶牛、150只山羊。再加上国家拨付的公益林生态补偿金,全家一年收入也翻了几番。

现在的成功都是以前努力的成果

郭建军接手工作后,也是按照爷爷当初的工作内容种树,“每到种树季节,我们都是早上6点起床,6点半装苗,8点装好开始出发。工人们跟拖拉机小车到地块开始按计划栽树,我主要负责安排工作。爷爷刚开始也是放心不下,时不时过来看看。”

郭建军表示,过去在治沙造林中,无论是运送树苗还是打坑、栽树,全要靠人力,而现在普遍都是机械化作业,省了很多事。他还称,现在种树跟过去也完全不一样,都是按照标准来。“以前每个沙坑能栽活一棵就栽一棵,能栽多棵树就栽多棵。现在没有了流沙,我们会按照株距4米行距6米来植树,这样好治理,好成活。”

据数据统计,这样的种植方法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至少提高了15%左右。但郭建军称,这都是在以前种树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的新方法,“如果没有之前的树,都是空谈。”

目前种树的品种与当年也有了变化,“爷爷当时种的都是沙柳、柠条、花棒等树种,但我接手后基本上开始种樟子松了。”郭建军称这些树木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种的树木生长快但寿命短,“到现在有一部分已经死了,没死的也不怎么长了,而现在种的樟子松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生长慢但寿命长。”

种上树的沙漠。受访者供图

郭建军表示,在沙漠里植被慢慢变多后,地面吸收水分的植物越来越多,也有了竞争,树木的生存空间就小了,但樟子松不苛求土壤的水分,其实更易成活。

种树多年的他们,也让毛团村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改善,不仅不再惧怕风沙侵袭,这里甚至还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土豆、辣椒、胡萝卜等还都是外贸产品。

四代传承治理沙漠

据榆林市林业局资料显示,2000年前毛乌素沙漠植被覆盖率仅为9.9%,生态环境较差。通过一系列治沙工程的开展,2018年陕西毛乌素沙漠南缘长城沿线风沙区植被覆盖率达38.03%,区域内最大风速显著减少,其中靖边县最为显著,也就是郭成旺治理的地方,这恰恰也是几代人的接力结果。

如今99岁的郭成旺、70多岁的郭喜和和49岁的郭建军都已不再年轻,工作的重心正慢慢移交给下一代,也就是郭建军的儿子郭涛。

爷爷郭成旺带着重孙子郭涛在沙漠。受访者供图

郭涛也出生在毛团村,三个月大就被带到了沙漠的家中,一直到上学年龄才又回到村上读书,童年时期基本上也是在沙漠地带中度过,也是受到了三位长辈的熏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又被父亲郭建军送出去学习种植经济林。对于儿子何时能回来,郭建军说道:“那要看他什么时候学好了,学通了,他才能回来。”他希望儿子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好好学习,“我要求他在那边把气候、土壤等种树知识都掌握了,才算可以学成归来。”

郭建军这么要求儿子,也是为了以后让儿子更好继承他们几代人的种树事业,“他要回来帮忙,这是爷爷跟我父亲两代人的心血,不能让汗水白流。苦都让上几代人吃了,我跟我儿子说不能忘了这些,这也是我们4代人的传承。”郭涛从小也在太爷爷、爷爷和爸爸身上学习到了不服输的倔劲,也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他们用行动锁住了这片移动的沙丘。

沙漠即将消失的消息让老人欣慰

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各丑沟樟子松造林(分别为2007年、2011年、2012年、2016年)。榆林市林业局供图

榆林市林业局数据显示,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其中樟子松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0万亩,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水准大大提高。

每年发生30多次的沙尘暴已经几乎没有,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比2009年分别降低26.19%和54.6%。而5000万亩地水土不在流失,黄河年输沙量,也减少了4亿吨。

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满目绿色的转变。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延伸了4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昔日荒沙披绿装。榆林市林业局供图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郭建军第一时间跑回家里跟爷爷分享,让他没想到的是,爷爷郭成旺却摇起了头,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他说是我胡说的,在骗他。”

这让郭建军哭笑不得,他只好带着年事已高的爷爷去到林地,对着他说:“您还能看到黄沙吗?”郭成旺沉默了半晌后回答:“没有了。”再看着这一望无际的绿色,这时在沙漠里奉献了36年的郭成旺才相信,自己种树治沙的事业成功了,老人当时没说什么,就是一直笑着轻轻点头。

在这片沙漠背后,当然不仅仅只有郭成旺一家的努力,这是无数治沙英雄默默付出的结果。他们在几十年前开始了一场与荒漠风沙的对峙和反攻,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毛乌素沙漠,就是无声的丰碑。

“我们一家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够等到这一天,真是开心和激动。今年我爷爷就99岁了,这也是给他的最好的生日礼物。”郭建军称即使沙化治理得到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他们种树的脚步还是不会停下,“生态环境恢复后需要后人不断保持,我们会继续在这里坚持下去的。”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