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 亦指太阳鸟。心宿三星表明人类观测太阳,用"火"为"心宿"命名(称火星),以此表明星宿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如同火对于人类的生活一样重要。祝融亦即古三皇之一燧人氏。之后,进入“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称呼为燧人氏的时期,还没有进入到伏羲之时,就出现水稻种植与天文观测,如14500年前的玉蟾岩有“低温烧成陶”、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都比伏羲时期要早。名为祝融的夏气即是融风,……融风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下孔疏引贾逵曰:“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
中国的“太阳鸟”崇拜大约产生于距今8000年前的农耕文明初期,太阳是天空中飞翔的一只火鸟。远古的稻作文明最早是从“兽耕鸟耘”开始,野鸟在沼泽地觅食时,也就起着耕耘的作用。《越绝书》有载:“大越滨海之民,独以鸟田。”这里的“鸟田”即“鸟耕”。《吴越春秋》则有“天美禹德,使百鸟还为民田”,“人民山居,有鸟田之利”等记载。王充《论衡》说“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使鸟兽报佑之也。”说的是苍梧之地多象,会稽之地多鸟,而人们则将“象耕鸟耘”视作天神使鸟兽来报佑舜、禹的圣德。郦道元《水经注》有“有鸟来为之耕,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者有刑无赦”。可见,直到北魏时期,中国江南的稻作仍是以“鸟耘”为主。在一些陶器、玉器或骨器上,多见将太阳与神鸟融为一体的太阳神鸟纹。太阳鸟 又被古人称作乌金、阳鸟、鸾鸟、凤鸟等。青鸾火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也称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艺文类聚》:“《决疑注》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 。
那么,火如何演变为鸟,凤,再演绎成为风呢?我在《祝融的先进文化造就“绝地天通”的神话 》论证:羲和的来龙去脉,羲和源于祝融部落的重黎,“羲和,日也。”,观测日月,是太阳神,月亮神,计算日子,有权数,有智囊。《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火光出现的火苗变成鸟,火凤凰。其实,风姓也好,鸟图腾也好,都源于祝融。源于火。我国古代传说中将凤视为神鸟,是鸟中之王。雄的叫“凤”,雌的称“凰”。《说文》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文、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战国时楚人歇冠子的《歇冠子》也说:“凤,鹑火之禽,太阳之精也。”,汉代《白虎通义》中说炎帝氏族的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 ,说明炎帝氏族的图腾。祝融《卞鸦. 绛鸟》注曰:“凤凰属也”。人类崇拜,从崇拜自然的力量,到了崇拜人类的生殖。
火是赤色,太阳为赤色,因此伏羲之后出现赤帝、赤同炎,又称炎帝;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鹌鹑”上古却是“四神”之一“南朱雀”的别称。朱雀又称为“火凤凰、離朱、赤乌、阳鸟”,鹑火对应的是火凤凰的心脏, 原始人类便将鸟与太阳视作同等重要的神灵,形成融二者为一体的太阳鸟图腾崇拜。一些古籍就将炎帝说成“火精”、“日神”,如《白虎通·五行》:“炎帝者,太阳也。”崇拜太阳也就意味着崇拜与太阳关系密切的鸟。《白虎通·五行》言炎帝的后裔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就是一证;而民间则有丹雀鸟赐炎帝五谷种籽、五色鸟驮炎帝飞至东海蓬莱岛,抱回一轮太阳,从而给大地带来光和热的传说。
《太平御览》卷三引《尸子》“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左传·昭公十七年》“少皞鸷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东夷到少昊时期,才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
1,楚国考古的鸟图与祝融
屈原在《离骚》中即自称是“天帝太阳神的苗裔”、“火神祝融的子孙”。楚人作为太阳神祝融的后代,向来把凤凰视为“太阳鸟”,因此楚人崇凤。在凤凰的身上,显示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在人类的原始思维中,太阳便是天空中飞翔的一只火鸟。远古的稻作文明最早是从鸟兽处学来的,也就是古籍中常见的“兽耕鸟耘”之说。稻作最大的特点便是离不开耕耘,野生稻长在沼泽地里,当野鸟在沼泽地觅食的同时,也就起着耕耘的作用。故野鸟多的地方,野生稻自然丰产。于是,原始人类便将鸟与太阳视作同等重要的神灵,形成融二者为一体的太阳鸟图腾崇拜。
1.1,火的符号,到太阳鸟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西北的马山公社沙冢大队境内,东南距江陵县城约16公里,距楚故都纪南城约8公里的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三头鸟”图案。它构成的基本方法是将鸟进行平面仰视,作站立状,长颈,大腹,圆目。它的突出特点是把两个张开的翅膀向同侧于翅端构成两个侧视的鸟头,从而形成一个十分新奇的“三头鸟”形。也有专家称之为“三头凤”。
凤纹在马山1号楚墓的刺绣中,是较为常见的纹饰,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凤,在《说文》中,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後,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外,过崐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寕。”从鸟凡声。这个把凤凰视为“太阳鸟”的是不是“火神祝融的子孙”所崇拜呢?
学者在【火神的故乡】【盘古、伏羲、女娲的故乡】记载:(神农炎帝)为火师、为南方之帝、其神曰祝融、崇拜火焰、太阳鸟、鸾凤。 在湖南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经常能发现有“祝融”文化特征的文物。如14500年前的玉蟾岩有“低温烧成陶”、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但是,到了7800年前高庙的“太阳鸟族徽”、“火神祝融像”和“神农炎帝像”、7300年前长沙有“鸾凤起舞图”、7000年前湘潭有“萨姆跳神图”、6000年前城头山有“萨姆坛”、3000年前宁乡有“大禾鼎”(禾神鼎)、2000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有人面蛇身的农耕女神像……
据大量考古发现表明,中国的“太阳鸟”崇拜大约产生于距今8000年前的农耕文明初期,在一些陶器、玉器或骨器上,多见将太阳与神鸟融为一体的太阳神鸟纹。浙江河姆渡出土有“双鸟捧日”、“双鸟共日”、“双鸟拱嘉禾”等饰纹。在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我们也经常能见到“太阳鸟”饰纹,大都是太阳与鸟的组合,或在太阳中绘刻鸟纹,或在鸟身上绘刻太阳纹。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国稻作民族地区,几乎是“太阳鸟”的天下,直至周代以后,“太阳鸟”的主体地位才逐渐为“龙纹”所取代。
从火的符号,到太阳鸟,是祝融的崇拜火以及颜色的进一步演变与深化,也是进入农耕时期对火的认识深化。
1.2,湖南高庙文化遗址有形态各异的鸟纹陶器
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原黔阳县)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5米多。距今7800年左右。存续的时间大致在一千年左右。与洞庭湖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所处年代相当,二者平行发展。陶器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绳纹是高庙文化陶器器腹上的主要装饰,但在器物肩、颈部的装饰手法则有时间早晚的变化:在高庙文化的最早阶段,常见由双线或单线刻划纹构成如网格、带状大方格填叉、鸟头、鸟翅、以及兽面和八角星等不同的图案,图像都很简化;从中期开始及其往后,开始盛行用戳印篦点纹组成各种图案,最具代表性者为形态各异的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另见有平行带状纹、连线波折纹、连续梯形纹和垂幛纹和圈点纹等。同时,还出现了朱红色或黑色的矿物颜料的彩绘和填彩艺术和彩绘图像。特别是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陶器(距今约7800年左右)为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与有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装饰有凤鸟是典型的特征。并且开始出现一处大型祭祀场所,
高庙文化所在的沅水中上游地区始出白陶的年代比洞庭湖区更早,制作精美,器类丰富,而洞庭湖区与之年代相当的皂市下层文化中仍罕见白陶制品,洞庭湖区白陶的兴盛是在皂市下层文化之后的汤家岗文化时期,而汤家岗文化遗存中最具代表性的白陶制品如敛口圈足盘和内折沿圈足盘等,器形均源自高庙文化,它们与高庙文化的亲缘关系白陶的寻根之旅,必然要溯源到沅水中上游地区的高庙文化,洞庭湖区仅只是高庙文化白陶向外传播的重要中继站之一。
《考古证实祝融族与九黎族同祖同源,均是大汶口文化扩张的产物》引用王震中《大河村类型文化与祝融部落》、韩建业、杨新改《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作为证据,证明东夷的大汶口文化传播至大河村类型晚期文化,秦王寨类型属于大河村类型晚期文化,以祝融正是一只鸟,大汶口文化是崇拜鸟(此鸟并非太阳鸟,而是心宿三星之物象,详后)、北斗图像的群落,来论证楚人的远祖为东夷人。我整理简化其论证逻辑为:祝融正是一只鸟,楚国以祝融为先祖;楚人的远祖为东夷人,所以祝融的远祖就是东夷人;东夷人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有差别,所以东夷有鸟图案与其他地方鸟图案不是表示一个意思;其他地方的鸟图案表示太阳鸟,东夷以及祝融文化遗址的鸟不是太阳鸟,是心宿三星之物象、北斗图像?
这样的逻辑推导是不成立的。我先从主要的陶器进行考证:高庙遗址的陶器(距今约7800年左右),在洞庭湖为白陶的中转站,高庙,中国原始宗教发展史上无法绕开的坐标,高庙白陶表面的精美纹饰极其神秘诡谲。最突出的是獠牙兽面和被人们称为神鸟的“凤凰”。中国史学界及考古界一直公认,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是中国最早的“凤凰”。但高庙白陶上的凤凰,比它还早5~6百年。出土有精美白陶制品,还出现了朱红色或黑色的矿物颜料的彩绘和填彩艺术和彩绘图像。陶器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绳纹是高庙文化陶器器腹上的主要装饰,在高庙文化的最早阶段,常见由双线或单线刻划纹构成如网格、带状大方格填叉、鸟头、鸟翅、以及兽面和八角星等不同的图案,图像都很简化;从中期开始及其往后,开始盛行用戳印篦点纹组成各种图案,最具代表性者为形态各异的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另见有平行带状纹、连线波折纹、连续梯形纹和垂幛纹和圈点纹等。同时,还出现了朱红色或黑色的矿物颜料的彩绘和填彩艺术和彩绘图像。特别是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质地都比较好,制作相当的精细,器类与器型都相对的固定。
而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2240年。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证明有部落迁徙,因此有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彩陶大多施以红色陶衣,颜色丰富,早期用色主要是黑彩,中期常见红赭和白色等,晚期黑白兼用。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在中期以后有了全面、迅速的发展。白陶器、玉器、象牙器的出现和快轮制陶技术的应用。白陶是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典型器物有陶背壶、鬹、杯、大镂孔豆等。装饰技法有彩绘、镂孔、刻划、压点和附加堆纹等,其中以彩绘和镂孔最具特色。并有少量硬质白陶。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白陶鬶等器物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
那么,我的逻辑推导就与上面的推导不一样,证明之前的太阳鸟是祝融部落的,大汶口文化源于祝融文化:高庙文化最早使用白陶,大汶口中晚期使用白陶,所以大汶口的中晚期文化源于高庙文化;高庙文化陶器有鸟图案,大汶口的陶器有鸟形状,因此,大汶口的鸟形状源于高庙文化的传承;祝融早于伏羲,祝融是太阳神,崇拜太阳鸟,东夷人崇尚鸟图腾、崇拜大火 ,因此,大汶口的鸟图形是太阳神的演化,是观测太阳的继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才发生大变化,这变化属于其他地方的迁徙进入所造成,祝融部落在当时迁徙,因此,东夷文化的是祝融文化的继续。
大溪文化晚期一些遗址中常见到与大河村类型“非常酷似的白衣彩陶和太阳纹,大溪文化是通过大河村类型而传播。所以,大溪文化也是祝融文化。
1.3,祝融文化遗址的溯源
1.3.1,秦王寨类型为祝融文化,属于大汶口文化西南迁徙
秦王寨类型为祝融文化,郑州西山古城(始建于5300年前)为祝融之墟,对此王震中、韩建业等先生已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参见:王震中《大河村类型文化与祝融部落》,《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韩建业《西山古城兴废缘由试探》,《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
楚人的祖先祝融族遗址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南下的秦王寨类型(大河村类型晚期),那么,考古上如何从后来的祝融部落遗址追溯到大汶口文化呢?而该文化又如何是主要由西进的大汶口文化形成(见《考古证实祝融族与九黎族同祖同源,均是大汶口文化扩张》),为何祝融族与九黎族同祖同源呢?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 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牙的习俗。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此外,死者随葬獐牙、獐牙勾形器以及龟甲等,也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少见。
大汶口文化是崇拜鸟(此鸟是心宿三星之物象)、北斗图像的群落,祝融正是一只鸟。
这在考古学上已能够找到线索和依据。郑州西山古城,他们认为“大河村三期已不再是对二期简单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大汶口文化居民的西渐,秦王寨类型和西山古城应运而生;大河村四期时,在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的居民(可能包括部分秦王寨类型居民)南下的背景下,兴起了屈家岭文化及其古城。韩建业、杨新改《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楚文化抑龙扬凤,拉开了大汶口文化人大举向西迁徙的序幕。
大河村类型晚期又被称为秦王寨类型,其年代约当前3500年—前3000年。关于祝融族的来源及迁徙,韩建业、杨新改认为祝融八姓的分布实际上暗示了祝融族南迁并与早期南迁的九黎融合的具体路线。“大约是在颛顼时期,东夷之一支祝融族开始分化,其中某些分族并向西南方向迁徙。这次迁徙并非一蹴而就,随着向西南的不断伸展,总有一些族人与当地居民融合而定居下来。大约直到帝喾时期,祝融才与江汉地区完全融合,形成苗蛮集团”。从分布范围、遗存的起始年代、文化内涵及其来源看,郑、洛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与周口地区及其附近的大汶口文化都有所区别。郑、洛地区年代较早的包含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如郑州大河村、郑州西山、荥阳点军台、青台、偃师二里头、禹县谷水河、郑州后庄王等应与祝融文化相关,其文化来源主要在山东汶、泗流域,而周口地区年代较晚更为密集的大汶口文化,它们与帝喾时代的征伐(其间当然也有“祝融”,因为祝融“黎”也是帝喾的火正)有关,其主要来源在皖北即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韩建业、杨新改《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郑建明《从房县七里河诸遗址看史前东夷族的西迁》,《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考证:与祝融部族有关的大汶口文化及相关因素南下江汉平原的路线一般都认为它可能是从豫中地区经南阳盆地而到达的。
由于祝融部落是不断遭到分化并发生迁徙的,不是一次的迁徙就完成,也就出现一定文化的差异。变成南下的“祝融部”有多种来源: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发现的大口尊、陶刻符号,它可能根源于鲁东、皖北地区;从房县七里河等相关遗存发现的随葬习俗、拔牙习俗(即拔去上颌一对侧门齿,同于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而皖北、豫东、鲁西南区大汶口文化是上下牙齿都拔)、猎头习俗等等以及屈家岭文化中发现的双腹豆、圈足小罐等因素,它可能根源于山东汶、泗流域;从大溪文化晚期一些遗址中常见到与大河村类型“非常酷似的白衣彩陶和太阳纹,同时还有一些鸭嘴鼎足和扁凿形鼎足”,它可能是通过大河村类型而传播的。这几种来源和渠道恰恰与古史传说、文献资料是相吻合的。大河村类型与颛顼文化、祝融文化有关,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与祝融有关。
1.3.2,大河村类型与颛顼文化、祝融文化有关
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前段当为颛顼文化,其年代约当前4000年—前3500年。仰韶时代豫北冀南主要存续过两种考古学文化:后岗类型和大司空类型,而后岗类型为蚩尤族文化,大司空类型当为共工族文化。 大司空类型如果主源于后岗类型,那么它应该是一种炎帝裔文化,因为后岗类型蚩尤族为炎帝裔;大司空类型如果主源于钓鱼台类型,那么它也是炎帝裔文化。“共工振滔洪水”当在豫北一带。《山海经·大荒北经》说:“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说明共工族可能在北方。而共工在尧、舜时又被流放于幽州,所以共工地望大致当在豫北冀南。《管子·揆度》说“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天下”,《史记·律书》则说“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说明共工所居之地水患多。又共工能“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确知共工族当在豫北冀南。那么,祝融部落为何对后岗类型蚩尤族文化有影响呢?
袁轲先生说:“共工和颛顼的斗争,也可算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和炎帝间那场大斗争的继续,因为颛顼是黄帝系统的神,而共工则是炎帝系统的神”(袁轲选译《神话选译百题》1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共工与颛顼争帝,在考古学上应表现为大司空类型对大河村类型的影响或者二者互相影响。
后岗类型–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距今约6000多年。主要遗址有河南安阳县后岗、浚县大赍店、河北磁县界段营、平定县南杨庄等。豫北冀南后岗类型为蚩尤裔文化,蚩尤为九黎之君,而祝融即黎,正应该是来自九黎集团。蚩尤族在西部渭水流域与炎帝一样是崇拜虎(“黎”义即黑虎)即崇拜参宿的族群,崇拜大火,而且用鸟象来表示大火崇拜,所以九黎集团中的祝融族后来成为颛顼的火正,祝融也成了一只鸟。
豫中大河村类型早期即受到半坡类型和后岗类型的影响。大部分书籍都把祝融族指向东夷, 祝融是传说中东夷的日神和火神,山东青州苏埠屯晚商墓葬中曾出土大量“融”族徽号 的青铜器。祝融是日神、火神。蚩尤裔九黎集团在后岗类型晚期或是后岗类型从豫北冀南撤离南下时即有一支分化出来而滞留豫中为“颛顼”所用,这便是“祝融”,祝融族因为效力于颛顼。于是,《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这样,把早于颛顼的祝融部落也成为颛顼所生,其实就是作为颛顼得力的部落。同样,《大戴礼记·帝系》,把管理之下的部落为生,“颛顼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为何要笼络祝融部落呢?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氏在伏羲、神农之间已经有域,炎帝时期,听袄、炎居、节并、戏器、祝融曾经是在炎帝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为何早于黄帝,甚至早于伏羲?还有,记载黄帝时期有《管子》提到的黄帝六相有祝融,既然黄帝时候祝融就存在,怎么变成是:“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这进一步证实,这些所谓的生?我们可以查看黄帝后裔的所谓世系记载,其实各部相同,都是是部落首领、官职的变化;怎么会成为比他晚期的颛顼等所生?且演变成为一些所谓的世系呢?我开始是从我的姓氏进行研究的,发现董姓在董父之前的参胡就居住董邑,怎么会是在舜帝时期董父才成为姓呢?之后,没有发现一个甲骨文,但是,董、重、童、东却是古字同一的,后来我发现是观测天文的重仪,形成的董字的书写文字,最后从释义上解决了董早于祝融,并与祝融的关系。而历史记载,如山海经有的时间是存在,但是因为部落延续,一样作为生。我们从《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娶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还有:“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之说,见《史记·楚世家》:“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史记·三代世表》:“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就会发现,一个颛顼为何有不同的世系?这也在进一步证实,以前的生不是血缘世系,甚至把比自己前存在的部落也成为生?这也是一些考古专家、历史学者仅仅看到颛顼之后,不看到炎帝之前的缘故,以致把伏羲时期出现的太阳鸟图案,以为与东夷一带的鸟图有差异,进而个别学者认为伏羲时期的不是鸟的图案。这其实是忽略祝融与祝融部落的迁徙。
共工又不独与颛顼战,古文献表明共工还同祝融、帝喾、尧、舜、禹发生过战争。其实祝融也是伏牺、女娲时代的族团,曾经战败过共工,后来祝融族团衰败了,太子长琴迁徙,当黄帝之时,被“祝融降处于江水”,于是祝融协助共工族团确立了首领,共工族团又振兴起来。这应该是祝融生共工的真相。那是因为少昊时期,共工部落威胁了颛顼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山海经》中所记共工氏的聚居地如共山、共水和共谷等,依上所述皆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这里的“九有”就是“九州”,《礼记·祭法》就说是“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对于“九州”的范围,王震中先生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当时九州之区域,其核心地区大概西自陕西之秦岭,北至晋南,东到河南中部之嵩山,南达豫西南。”共工氏的中心活动区域应定义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于是 《列子·汤问篇》:“共工氏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记载把伏羲女娲时期的共工与祝融的战争,撞到不周山,说成在颛顼时期,而这时期是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并以与颛顼争帝,颛顼又拉拢祝融部落为其所用,于是《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也就是“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确立了祝融部落祭祀、观测天文的管理主导权。
据韦昭注《国语·周语下》:“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共工氏产生影响当在颛顼之末,其鼎盛时期至早不应超过颛顼,而大司空类型的年代与此完全吻合。
2,祝融部落与祝融九黎部落的统一
从祝融是在九黎部落之中,祝融九黎的首领为蚩尤。历史上一度认为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这是不正确的,事实还是祝融重黎的长期管理火,从实践中累积与发现。包括吴回时期铜的冶炼与兵器的打造。下文详细论证了东夷蚩尤是在部落其实就是九黎部落,或称祝融九黎部落,或称三苗九黎部落。既然与重黎有关联。
那么,关键点是:是否以《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山海经.大荒西经》还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其实,以这生,是不正确的,这只是部落首领的变化或管理下的官职。要以此认为祝融在颛顼之后,似乎就是比炎黄要晚的了,怎么可能有祝融的火鸟图在伏羲之前出现呢?或者在伏羲时期出现呢?
其实,祝融还真的比伏羲早!《山海经.海内经》又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在祝融降处于江水时期是在黄帝时期,而之前就是在炎帝时期了,能够说祝融晚于黄帝吗?还以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吗?显然,这些是首领的变化。长沙子弹库战国墓出土的一幅楚帛书,也记载说楚的先人依次为:“包戏(伏羲)、炎帝、祝融”;这是在从伏羲开始的次序,并不否认在伏羲之前祝融就存在;同样,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的记载更有趣,说:“楚先老童、祝融、蚩尤。”其实,老童是祝融重黎的不同称呼。
既然,伏羲晚于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晚于7800年前高庙的“太阳鸟族徽”, “火神祝融像”和“神农炎帝像”、那么,这就说明伏羲晚于祝融。同时,重黎是伏羲时期的主要部落,在神话出现女娲造人时候,就有祝融把火运用与战争?能够说祝融晚于黄帝,还是黄帝的后裔吗? 到了7300年前长沙有“鸾凤起舞图”。那么,证实祝融的太阳鸟火鸟图案一直延续。
2.1,三苗与九黎为同一部落联盟或民族
重黎的黎,本为一农业之部族。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是人们公认的农业部族。金文《史黎簋》之黎字,即从黍,象收获黍谷之形。九黎,即九个或多个从事农业生产之部族。后来由此演变为民众之代称。《尔雅·释诂》云:“黎,众也。”《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孔传云:“黎,众也。”郑康成以“民者,冥也,言未见仁道”作解,则是后世儒者之想象发挥而已。九黎为农业部族,而蚩尤正好是农业部族之首领。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述异记》卷上杂叙蚩尤轶事云:“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一方面说:“昔炎帝之末,有九黎之国君号蚩尤者,惟造始作乱”。《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黎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云笈七籤》卷一百《轩辕本纪》:“杀蚩尤于黎山之丘。”《史记·五帝本纪》“遂擒杀蚩尤”下,《索引》引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杀蚩尤之处叫凶黎,足见蚩尤与黎部族之关系。蚩尤的确是九黎的首领,九黎和三苗也属于同一部落联盟。
九黎和三苗正如郑康成、韦昭所云是九黎之后代。而之所以三苗是九黎之后,则是因为苗民姓黎。 九黎即蚩尤为首领之部族的名称。这个部族后来成了主火的官员的代名词。《路史》卷二十七云:“黎:黎氏故国。或黎山氏。”这个黎山氏即烈山氏,是“烈山泽而焚之”的意思。为农耕部落的原始耕种方式。以黎就成为以火德王的民族和火的代名词。黎是上古部族的名称,因此族以火德王,于是历代的统治者以黎为主火之官职的名称,也就出现了各代都有黎或重黎的现象。
《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郭璞注:“三苗之民。厘,即黎。如果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的记载,就会明白老童即驩头。重及黎即苗民。又《神异经·西荒经》:“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胁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泆无礼,名曰苗民。春秋所谓三苗。《书》云:窜三苗于三危。”。按“三苗”也即“有苗”,本为“众苗”的意思。祝融部落也先后成为三苗,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也言:“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三苗最后固定居住在什么地方呢?《墨子·非攻下》则云:“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庙大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雷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将“三苗”、“有苗”混同于行文之中。《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通志》卷一百九十五《四夷传第二·西戎上·西羌序略》:“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本注:“三危山,在今沙州敦煌县之东南。其山有三峰,故云三危也。”这是西方之三苗。 《韩诗外传》卷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请服。”《战国策》卷二十二:“昔者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淮南子·修务训》:“(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这是长江流域的三苗。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苖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郭璞注:“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苖国。”《博物志》卷二:“昔尧以天下让于虞,三苗之民非之,帝杀有苗之民,叛浮入南海为三苗国。”这是南海的三苗。 从九黎之黎来进行考查。《尚书·西伯戡黎》,孔传曰:“近王圻之诸侯,在上党东北。”孔颖达之疏曰:“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这黎就在现今山西晋东南长治市南和黎城县一带。《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黎城县;古黎国。《春秋》曰:'晋荀林父灭潞,立黎侯而还。’今县东十八里黎侯城是也。”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一引黄氏曰:“今潞州上党、黎城、壶关三县,皆古黎国地。”清光绪《长治县志·山川篇》:“黎侯岭,县西南三十里,黎水出焉,有黎侯亭。诸山皆石,此独土山。”这一地区的长子县有羊头山,而《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卓以伐空桑。”。《逸周书·尝麦篇》说:“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雍正《山西通志》卷六十亦曰:“蚩尤城,盐池东南二里。《黄帝经序》:黄帝杀蚩尤,其血化为卤,今之解池是也。”盐池边有蚩尤村,村人相传为蚩尤后裔。当地流传蚩尤之故事。(如关公战蚩尤等)铁穆先生在《史记地名考》中就认为“黄帝战蚩尤之传说。最先当溯源于此。”(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45页)。古籍所言冀州,主要指今之山西。中冀则主要是太岳山之周边地区。《地理志》:清漳水出上党沾县,东北至阜城县入河。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东至邺入清漳也。”霍太山即今山西中部的霍山,属太岳山系。壶口即今山西吉县黄河上之壶口瀑布。这是因为古代尧舜禹时代之首都都在今山西临汾、运城地区,所以其中部之霍山也就成为当时之镇山,禹之治水也就要从冀州开始,先治壶口了。当时之中冀,主要也就指这一地区。冀州既是山西中南部,那么蚩尤之主要活动也只能是这一区域了。蚩尤、九黎、三苗的遗存就以太岳之野,特别是长治、晋城地区最为集中。从保留下来的大量地名中间,也可以看出蚩尤、九黎、三苗的信息。比如太岳山西麓的霍州市,有地名赤峪和龙口,而当地人赤峪的发音正是蚩尤。潞城有地名“苗沟”、“苗家”;黎城县有“上赤峪”、“下赤峪”、“黎侯镇”;沁源县有“小黎和”、“黎和”、“黎河沟”;平顺县有“苗庄”;长子县有“苗村”、“苗家岭”;长治县有“黎岭”、“西苗”、“东苗”;壶关县有“黎岭”;襄垣县有“苗家岭”、“黎岭”;屯留县有“苗翘”;晋城有“苗匠”;泽州县“苗庄”;阳城市有“苗节”;沁水县有“苗沟”;榆社县有“上赤峪”、“下赤峪”、“上赤土”、“下赤土”、“苗牛栏”等等。太岳之野的确是蚩尤、九黎、三苗曾经长期休养生息的地区。
2.1.1,少昊源自祝融九黎部落
为何黄帝要“祝融降处于江水”,毕竟,炎帝之时,祝融部落在太子长琴时期从陕西迁徙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带来了小麦在山东的种植,九黎部落强盛,孔传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黄帝所灭,三苗帝尧所诛。言异世而同恶。”这就是成为后来“祝融降处于江水”来源,当然,这祝融不是指全部的祝融部落,黄帝还是利用部分祝融部落的人。这是第一部分的迁徙到豫中大河村遗址一带。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载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统一天下,成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于是,部落首领成为官,不再称呼神。《管子》提到的黄帝六相有祝融,六相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祝融是夏官官名。到帝喾时期,郑州祝融氏也是帝喾夏官:重黎居火正被帝喾命曰祝融,其弟复居火正也被命为祝融。火正即夏官。同样以夏官官名。黄帝成为联盟首领,又在以先进文化的祝融部落居住中心的地方作为联盟管理的中心。《通典·州郡典七》说:“新郑县,汉旧县,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本郑国之地。”,《旧唐书·天文志》:“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中东鄙则入寿星”。《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汉书 地理志补注》:“今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以上正史公认祝融之墟和黄帝之墟是同一个地方。
由于祝融部落的强大,掌握天文、祭祀、农业、冶炼等文化,且属于蚩尤部落联盟之内。祝融九黎的不分神民,保持人人地位平等,与黄帝实行的新政发生冲突,受到黄帝的排挤,于是第一次出现了“祝融降处于江水”,降,意思是贬谪。于是,其后有《史记·五帝本纪》:“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即《史记·五帝本纪》说: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司马贞《索隐》;江水、若水皆在蜀。另有青阳在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区北部,东临南陵、泾县,南连石台、黄山区,西交贵池,北与铜陵接攘,看来青阳有待进一步论证。《帝王世纪》:“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可见 黄帝巩固地位之后,受到了祝融九黎部落的挑战,结果祝融、少昊部落部分被迁徙。少昊也不是黄帝生,只是属于黄帝联盟之下,之后取代黄帝成为部落联盟共主。少昊(约公元前2698年-约公元前2525年),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朱宣,蚩尤之后,成为早期东夷族的首领。于是,神话为: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其实,上面说的“五方的颜色”就是祝融的“有五采鸟三名”的五采:也就是继承了祝融九黎部落的“太阳鸟图徽”,以鸟为崇拜图腾。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所谓其子孙分化出很多姓氏,如:张、嬴、桑、秦、谭、徐、黄、江、李、赵、萧、舒等,其实就是管理下的部落。
这少昊的管理的部落在什么地方呢?《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这就是说,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羲和是祝融部落的,常羲就是羲和部落的后裔,常羲就是昌意。《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撇开所谓的官员为生,那就会得出是在黄帝时期两大集团。之后少昊作为共主,之后,常羲部落崛起,高阳成为部落首领,即颛顼又代替少昊成为共主。 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珂案: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据宋本改)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经文"东南海之外",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引无南字,无南字是也。大荒南经此节疑亦本当在此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之下,乃简策错乱,误脱于彼也。此经甘渊实当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其地乃汤谷扶桑也。那么,我认为,扶桑是祝融九黎观测的地方。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少昊生于甘渊,其实就是继承了祝融的首领之位。
2.1.2,祝融九黎的首领蚩尤时期创立五刑
说到祝融,在黄帝之后少昊是祝融部落的共主,就涉及到少昊,而说到少昊,不得不提及蚩尤的五刑,蚩尤是祝融九黎的首领,当时铜的发现者和首次使用铜兵器。《管子·地数篇》云:“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吕氏春秋·荡兵篇》:“蚩尤作兵。”《山海经·大荒北经》亦曰:“蚩尤作兵伐黄帝。”前引《龙鱼河图》亦云: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大弩”。《管子·五行》也云:“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说明蚩尤所在的祝融九黎部落是文明时代的代表之一。《尚书·吕刑》记载五刑之作起于这一部族。后世的统治者也都效法苗民制了五刑。刑法是一个规范的社会的标志,“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正好说明三苗部族的先进性。少昊同样保留蚩尤的五刑,之后祝融再次管理原来的九黎部落。
《逸周书·尝麦篇》说:“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宫,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徐旭生先生认为《左传·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少昊之遗墟在鲁,今山东曲阜县境内,是以蚩尤属于东夷集团。(《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6-61页)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则认为在彭城一带。“, 蚩尤在中冀战败之后,九黎之部落多次抗争和迁徙。《战国策·魏策》云:'黄帝战于涿鹿之野,而西戎兵不起;禹攻三苗,而东夷之兵不至。’可见,相同部落一般情况下,不相互攻击,只有一部分被分化,才出现。但是,内部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尚书·吕刑》:“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幷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 。可见,蚩尤乐施酷刑。也许就是对付即将解体前,防止部落分崩离析吧。
《楚语》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此言蚩尤而继以三苗,故以蚩尤为九黎。 韦昭注《国语》在“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曲之”后,即云:“育,长也。尧继高辛氏,平三苗之乱,绍育重黎之后,使复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2.1.3,少昊氏衰,九黎乱德
无独有偶,少昊在后来,面对祝融部落的首领颛顼,需要从部落内部整治,也学了蚩尤的五刑。更为重要是少昊继承了祝融九黎的不分神民,保持人人地位平等,对黄帝实行的地位不平等有抗争。《经典释文》卷四《吕刑》蚩尤条,释文引马融曰:“少昊之末九黎君名。”《礼记·缁衣》:“《甫刑》曰:苗民弗用命,制以刑。”下,孔疏引郑康成曰:“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居于西裔者为三苗。至高辛氏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窜之。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穆王深恶此族三生凶德,故着其恶而谓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见仁道。”。(《礼记·缁衣》孔颖达疏引郑注《吕刑》)。
《国语·楚语下》:“及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家为巫史,民神同坐,祸灾荐臻。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苖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注:“少皡,黄帝之子金天氏也。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战国策·秦策一》:“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高诱注:“蚩尤,九黎氏之君子也。”由上可知,三苗与九黎为同一民族,蚩尤则是他们之君主。几次的重刑,都以启用重黎进行平息。一是少昊之时,于是,颛顼所在的祝融部落即昌意,常羲、羲和部落,重新取代少昊,成为盟主。其后,以九黎乱德之名,进行讨伐,三苗继续往边远地方迁徙。帝喾时期,《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祝融重黎不愿意把同属于九黎的部落斩尽杀绝,结果祝融部落被诛杀,暂时归顺的祝融部落被吴回作为首领。
《楚语》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此言蚩尤而继以三苗,故以蚩尤为九黎。 韦昭注《国语》在“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曲之”后,即云:“育,长也。尧继高辛氏,平三苗之乱,绍育重黎之后,使复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帝喾讨伐祝融部落之后,尧帝为何再育祝融呢?这不能不说还要启用祝融部落来管理。要说管理,我说应该是利用祝融平抚创伤才是,何况内部管理也需要祝融。能够在上古、远古多次重用的,恐怕就是祝融部落了,其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祝融部落能够如此。不然,就是祝融部落中心,也成为黄帝等管理的中心呢。
2.2,帝喾时期对祝融部落的严重诛杀
上文引用《 史记·楚世家》:“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降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祝融协助共工族团确立了首领,共工族团又振兴起来。试想,一个同在祝融九黎部落联盟下的重黎,而且是祝融部落扶持让共工强大起来的,能够去真正讨伐吗?于是,重黎被帝喾诛杀了。吴回并不是祝融的弟弟,而是原来在水族部落中的首领,帝喾安排其进入祝融部落为首领,并入赘祝融部落。为何对吴回寥寥几字,仅仅以复居火正呢?事实不是那么简单。
《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这隐藏着“祝融讨伐共工”的故事。其实康回就是吴回,“吴回讨伐共工”是在帝喾高辛氏时期。《史记·楚世家》倒是记载了这个故事:“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在蚩尤、黄帝时期就发现了铜矿,却只是进行冷加工。而吴回入赘祝融部落时期,祝融部落发明了新的“铜”冶炼技术。“铜”冶炼技术最先进的地区在昆吾(许昌)、宛城(河南南阳)、吴、越,都属于上古的南方,是祝融的地盘。《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昆吾山位于河南省伊水南岸,洛阳之西。”《逸周书·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铭为金版,藏府而朔之。”“昆吾”本是“铜”的别称,又是古掌管冶铸之官职名称。古人在日中阳气最盛的时候炼铜,“昆吾”又表示正午和日中。夏商之间有祝融部落的昆吾氏,封在今河南濮阳西,乃是祝融之后,故善于制造陶器和铸造铜器,夏启曾命人在昆吾铸鼎。见于《左传》“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汉书·地理志》云:“濮阳本颛顼之虚,夏后氏之世昆吾居之。”《后汉书·郡国志》云:“濮阳,古昆吾国也。”《晋书·地理志》云:“濮阳古昆吾国。”。
吴回,应该叫“吴同”,就是掌握了“火炼铜”技术而加工出锋利的“吴刀”而担任了“火正”和“祝融”。“吴刀”就是铜刀、吴钩、吴戈,吴回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之祖”和新的“火神”。屈原《天问》记载“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吴就是吴回,这里述说的是吴回南征三苗,意思是吴回一直到了南岳才终止南征,获取了迄古未有的功绩。因此,重黎之后,吴回至于把共工三苗部落镇压下去,迁徙到了边远地区。
这个吴回,就是天吴,帝吴,又称为“天吴、大吴、吴回、吴雷、有虞回、康回”。《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背)青黄”;《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上古“虎”称为“文(纹)虎、虞”,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吴回(天吴)是虎图腾无疑;天即“大”,天吴就是部落联盟首领;当时洪水泛滥,“水伯”也是治水的头目,吴回也是治水的头目。所以《楚公逆镈》铭将“吴回”称为“天雷”,意思是“雷神”。《山海经·南山经》载:“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这个“天虞之山”就是吴回的封地。
吴回伐共工 《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这隐藏着“祝融讨伐共工”的故事。其实康回就是吴回,“吴回讨伐共工”是在帝喾高辛氏时期。太史公在《史记·楚世家》把“吴回”当作“鐘離”之弟。火正又称为“祝融”。“鐘離”担任帝喾的火正,被帝喾诛杀,于是,火正由吴回担任。火正吴回征伐“共工氏”取得巨大胜利,终于击溃了共工氏,共工氏余部逃到大西北不周山(今乌海市甘德尔山),自此共工氏族不再强大。
山西南部最早是祝融部落制陶的地方,之后,被称为“姚墟”。窑墟成为虞地,《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吴权就是有虞氏首领;吴回出生在窑墟。《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国语·鲁语》“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在帝喾之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简4、5、6云:“□於是乎不赏不罚,不刑不杀,邦无饥(?)人,道路无殇死者。上下贵贱,各得其所。四海之外宾,四海之内贞。禽兽朝,鱼鳖献。又吴?(同?回?冋?)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终。” 简32:“以让于又吴? (同?回?冋?),又吴? (同?回?冋?)曰:'德速衰……’”上面“又吴?(同?回?冋?)”应读为“有虞回”或者“有吴回”,“康回”就是“吴回、吴同”。
这吴回也是开始帝喾利用的,但受到祝融文化的熏陶,帝喾也就认为其不服从联盟共主的管理,发生了反抗。被称戎吴将军作乱为寇。《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得犬戎之吴将军之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户,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含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这就是吴回的悲惨命运。吴回所在部落南进到赣(今江西新干)建立苍梧国,苍梧国就是商代称为“虎方”的那个“南吴国”,包括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今安徽铜陵(古称为“东陵”)、湖北铜绿山当时有铜矿,也是苍梧国的地盘。祝融传说就在此时到达南方各省。商代受到商王朝的征伐,不断退到鄱阳湖南部。楚人的祖先鬻熊 鬻酓,又称为鬻熊,是楚人的祖先“三楚先”之一,另外两个是老鐘、祝融。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楚国、越国瓜分苍梧国土。战国时期,楚国由于吴起变法,国力渐强,吴起曾“南收扬越”,取得今江西南部和湖南、广西间的苍梧(虎方)之地。另外一部分后裔演化到畲族、瑶族、苗族等部族之中。
2.3,三苗(包括瑶族)源于祝融九黎部落
《战国策·秦》高诱注亦称蚩尤是“九黎”之君。蚩尤部落被黄帝、炎帝击败,遗裔南逃,形成了一个大部落——三苗,统称南蛮。瑶又自称尤绵,绵为蛮之音转,南蛮含有尤之成分无疑。至帝喾高辛氏时,盘瓤帮助高辛氏杀敌有功,与高辛氏女儿结婚,共同进入南方山区,子孙繁衍,自成一个部落群体。是“三苗”中以犬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尚书·吕刑》载:“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南蛮之名,今日犹然。”禹统治中原的集团期间,经过长期征战终于击败三苗,三苗解体。瑶族先民为古代九黎、三苗之后。苗族传说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吴回。如《蚩尤神话》叙到蚩尤失败之后,老生翁对余生苗民说:“苗、赤二龙公和雷老五退回去了。你们还是有生路的,不过不能再住此地了,要迁到太阳落的那边去居住。那里叫鬼方。是黑洋大箐。”“余生苗民按老生翁指点,放弃了蚩尤坝,告别了可爱的阿吾八十一寨故土,来到黄河岸边。……走到罩雾山时,因意见不一致,往左、右走的两股苗民都不知去向,从此没有他们的下落。”(《蚩尤的传说》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96-97页)这和汉文典籍的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那么,看看咬下吴回头颅的盘瓠:帝喾的后裔巳姓高辛氏与帝吴的管理部落联姻,盘瓠与祝融部落同属于九黎部落,因此属于同族兄弟。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 。按,《玄中记》作"盘护"。后 盘瓠 助 帝喾取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盘瓠死,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车曰蛮夷。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
那么,这盘瓠呢?难道真的就:“好入山壑,不乐平旷。”,这是不现实的,毕竟当时学会了农耕稼穑?何况,当时还没有到大禹时期,没有到夏朝,如何又收取税赋?我认为这纯粹是后人掩盖了被征伐的事实。 帝喾之后,三苗或者瑶族,并不会被尧舜禹停止征伐:大舜南征三苗时死于此地。大舜之后,大禹继续南征三苗,三苗退到洞庭湖以南,吴回子孙有虞氏南进到赣(今江西新干)建立苍梧国,苍梧国就是商代称为“虎方”的那个“南吴国”,包括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今安徽铜陵(古称为“东陵”)、湖北铜绿山当时有铜矿,也是苍梧国的地盘。祝融传说就在此时到达南方各省。祝融的昆吾部族在夏代后期南迁于祝融氏故地附近的许(今许昌),与妘姓、姜姓的祝融氏后裔共处,成为夏代侯伯,负责讨伐东夷新崛起的商族。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楚)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竹书纪年》:“夏仲康六年,锡仲康命(昆吾)作伯。帝厪四年,昆吾氏迁于许。帝癸二十八年,昆吾会诸侯伐商。三十年,汤乃兴师率诸侯自把钺以伐昆吾。”《国语》“昆吾为夏伯。”昆吾因此被商汤所灭。见于《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
我在《祝融八姓的拨正与董氏的历史变迁》一文对《国语。卷第十六》载:“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进行了纠正:确切的祝融六姓是:己,董,彭,妘,曹,芈。最后,彭姓分出秃姓,曹姓分出斟姓。形成《国语。卷第十六》:“八姓,祝融之后。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也”。证据是:1、《国语。卷第十六同时记载:斟姓,曹姓之别。那就不可能在六姓中同时出现斟、曹两姓。反而漏掉开始的六姓中的董姓。2、《元和姓纂》记载:“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河南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与己姓又分出董姓分族,变成两个董?这并没有矛盾。3、《国语。卷第十六》与其他史料记载的祝融八姓排列一样,从其彭之后有秃,曹之后有斟!不正是确定了在原来己,董,彭,妘,曹,芈六姓之后的最后排列!4、陆终的二儿子参胡到了董地为董姓;而第一个儿子的昆吾,为己姓,又从己姓部落的分出人员飂叔安之子到董国,也就从己姓分化出董姓。《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国语。卷第十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故《国语。卷第十六》记载:“董姓,己姓之别受氏为国者也。有飂叔安之●子曰董父,以扰龙服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之鬷川,当夏之兴,别封鬷夷。”。其次是:昆吾的己姓大部落分出小国飂,《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中国河南省唐河县南。)。叔安,君名。”。第三是:《后纪》卷八又云:“ 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第四是:《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子叫董父”。可见,是从昆吾的己姓分化,不是参胡的董姓部落分化。5、《国语。卷第十六》又记载:“斟姓,曹姓之别。或云夏少康灭之,非也。传有斟灌、斟鄩,浇所灭,非少康,又皆夏同姓,非此也。”。可见,斟姓并非无后。在《国语·郑语》则记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在史籍《国语·郑语》中则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也。”阐述了芈姓季连部从蛮俗,建立了荆国。楚之先祖从帝喾起,均居火正称祝融,至夏王朝时期为重要成员或盟国。后商国人兴起而代夏,楚之先祖在此夏、商交替之际,分崩离析,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处流落的局面。就如本文前面论述,董姓并不是在董父才出现,祝融也不是黄帝或颛顼之后裔。
“鹌鹑”上古却是“四神”之一“南朱雀”的别称。朱雀又称为“火凤凰、離朱、赤乌、阳鸟”,鹑火对应的是火凤凰的心脏,《左传·襄公九年》“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鹌即雄鸟之意;读“安”,也可以读为“奄”、“雄”。鹑即??鸟,阳鸟、朱雀;??,合讀“淳”,分读为“高阳”;??即“鬻”;??就是篆文??,拆分就是“高芈”,这就是芈姓的来源。所以,鬻酓就是??酓、鬻雄、鬻熊、偃酓,应该统一称为“鬻?”;鬻熊就是帝高阳的后裔,出自“己姓高阳氏”,名“酓”,称为“高阳酓”,是楚人的直系祖先,所以屈原有“帝高阳之苗裔”的诗句。飂叔安就是高阳酓,也是曹姓的先祖晏安,也就是说,飂叔安、晏安、鬻?是同一个人,春秋末叶青铜器《邾公釛钟》上有铭文“陆螽之孙,邾公釛作厥和钟。用敬卹盟祀,祈年眉寿。用樂我嘉宾,及我正卿。杨君令,君以万年。”另有《莒太史申鼎》铭曰“安之孙莒太史申”。古籍记载,邾、莒都是曹姓,先祖“安”一名“晏安”,安是陆螽的后裔。
《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淮南子·修务训》:“(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墨子·非攻下》则云:“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雷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因此,盘瓠部族一样难以逃脱被强行接受部落联盟共主的道德教化。
3,祝融部落的迁徙传播先进文化
上文论及祝融早在伏羲之前就存在,一些记载的世系,不是血缘世系,而是部落首领霸主的传递。而伏羲由于第一次把各部落组成联盟,要比黄帝统一部落要早了,只是伏羲时期是母系氏族,黄帝时期是入赘婚,转入父系氏族又保留母系的传承,姓部落依然存在。这就是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及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华夏太古三皇之天皇,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有龙身人首、蛇身人首的特征,因而被后人称之为龙祖,其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期的距今约7000~5000年,晚期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
3.1,太阳鸟的演化
对《考古证实祝融族与九黎族同祖同源,均是大汶口文化扩张》一文,以及韩建业《西山古城兴废缘由试探》等有关祝融的迁徙,我也就有有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大汶口文化是崇拜鸟(此鸟并非太阳鸟,而是心宿三星之物象)、北斗图像的群落,祝融正是一只鸟”,潜意识中,还是以为祝融没有早于伏羲?理由是:“东夷的传统是崇拜大火,而且用鸟象来表示大火崇拜,所以九黎集团中的祝融族后来成为颛顼的火正,祝融也成了一只鸟”。忽略了东夷部落是在伏羲时期之后才迁徙,是祝融的部分即重黎的黎部分迁徙,而后祝融重黎的重部分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这个祝融的迁徙路径,而后伏羲联盟形成,—-炎帝,祝融炎帝,太子长琴迁徙—-山西、河南、安徽、山东,同样,一些研究者也忽略了祝融是最早崇拜火的部落的定位,把祝融当做神、或官,这不同时期的管理崇拜模式,以为从事官职才存在祝融?忽略了在帝之前,祝融燧人氏存在,帝之后是神,神之后是官。其次,祝融部落不是黄帝之后才形成,上文已经对此进行论证。第三,农业的发展,不是在东夷部落才出现,还没有到伏羲女娲之时。第四是小麦在山东种植,与祝融从陕西迁徙时间一致。第五是冶炼技术,出现在祝融居住的地方,包括蚩尤和帝喾时的吴将军时期。第六,把女娲作为黄帝之后,仅仅承认伏羲,是对祝融常羲的误解。
而我依据上面的分析,黄帝时期祝融为相,炎帝时期曾轮流到祝融一段很长时期为部落盟主,伏羲女娲创世造人,祝融与共工之战,也就认为伏羲之前的太阳鸟与东夷的鸟图案是传承关系的,并不是割裂的关系。
对于祝融文化的扩散,我是认可的。回应上文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三头鸟”图案楚墓的刺绣,到了7800年前高庙遗址的“太阳鸟族徽”、“火神祝融像”和“神农炎帝像”,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就证明是祝融部落在伏羲之前就有了有火符号、到了7800年有“太阳鸟族徽”。这些高庙遗址的“太阳鸟族徽”、“火神祝融像”,比伏羲时期还早。结合伏羲之前,还出现如14500年前的玉蟾岩有“低温烧成陶”、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都比伏羲时期要早;这些太阳火与鸟的图案,是具有传承关系的。彭头山的火符号应该是祝融部落留下的符号。
我试着列迁徙路径:14500年前的玉蟾岩有“低温烧成陶”——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7800年前高庙遗址的“太阳鸟族徽”、“火神祝融像”和“神农炎帝像”——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郑州西山古城(始建于5300年前)为祝融之墟—–前3500年—前3000年的秦王寨类型的祝融文化。这样的粗略线路。
3.2,智人的遗址
结合之前我在《智人、黄种人、水稻、陶瓷与祭祀》一文勾画了遗址反映的线路:10万年崇左木榄山智人(另有柳江人、许家窑人、丽江人、周口店附近的新洞人)——距今8万年前的三峡巫山县官渡人、湖南玉蟾岩人(晚期智人)——距今7万年柳江人—-距今5万年柳州白莲洞人(另有:河套人、云南西畴人)——距今4万年的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人—–距今3.6万年前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另有:广西隆安遗址有:1万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谷脱壳工具)——距今已有35000年四川资阳人—–距今3万年的左镇人(另有昆明人)——距今3万年以前湖南玉蟾岩遗址——–距今 28000 年山西峙峪遗址—–1.8万年的山顶洞人——1.5万年三峡河梁人(另有:贵州打儿窝崖厦人)——距今14500 隆林—蒙自人—–距今1.4万年前的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距今1.2万年的桂林大岩遗址等桂林遗址群72处(另有:广东牛栏洞遗址、贵州兴义人)——距今1.1万年南宁贝丘遗址—距今1.05万年的河北南庄头遗址—-1.03万年河北磁山遗址—-距今1万年的东胡林人(另有:贵阳金阳新区遗址)—– 距今约9000-8000年常德临澧杉龙岗遗址—–距今约9000—8300年彭山头遗址——距今年代距今8300年前江苏顺山集遗址——-距今7800-4800年渭河流域大地湾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贵州天柱清水江流域古遗址群——–7000多年前贵州亮江遗址——-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另有:浙江马家浜文化)—–7000年至5000年江苏龙虬文化、山东北辛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陕西半坡文化——–距今约6000年广西柳州兰家村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广西隆安贝丘遗址(另有:洛阳王湾文化遗址、湖北关庙山遗址)——前5000年至3000年河南省仰韶文化。
于是,广西、四川、云南——湖南—–广西桂林、彭头山——贵州—–四川、陕西,这样的迁徙路线,与《山海经》的南西北东方向顺序是一致的。我在《祝融的先进文化造就“绝地天通”的神话》一文论证:《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火光出现的火苗变成鸟,火凤凰。其实,风姓也好,鸟图腾也好,都源于祝融。源于火。《歇冠子》也说:“凤,鹑火之禽,太阳之精也。”少昊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源于祝融的融风。就对祝融部落的迁徙与图腾的演化进行了论证。而在《远古文明中心变化的研究》论证了小麦的在山东的来源与祝融部落迁徙一致。
3.3,小麦的传播
中国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3800年前的炭化小麦。 但是,之后2010年的3月29日,宣布在位于四川省汉源县,以麦坪遗址为代表的遗址群中发现了拥有至少5000年历史的汉源麦坪,这个曾经仅仅因为小麦的高产而得名的地方,考古学家在东灰山遗址中还发现了小麦、大麦、粟、黍籽粒等作物的炭化籽粒,尤其是小麦粒完整饱满,且数量很多; 东、西灰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残片,其陶罐胎薄体圆,并饰有彩绘,显得古才)而美观。从打制石器时代进化到陶器时代,这充分说明东灰山先民一直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极漫长的时期,李璠等专家在东灰山遗址采集标本中,将其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并公布了一个碳14年代测定数据——树轮校正年代距今5000±159年。从厚达五米的灰炭层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陶片、炭化粮食及兽骨来看,历史己达五千年之久。打制的石器有石犁、石锄、石铲、石镰、石刀、石斧、石针。而从炭化的小麦、青裸、大麦、粟、黍、高梁来看,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的原产地。
3.4,迁徙的变化
我在《从巢居、穴居的迁徙与文明中心变化的研究》一文论证:南方文化走向: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溪文化(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 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主要遗址还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 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和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10多处(见关庙山遗址、三元宫遗址)。)—-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分布在西越宜昌但未进入四川境内,北达河南西南部(南阳地区),东未超出湖北境内,南达洞庭湖一带。根据其分布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四区:江汉平原区、鄂西区、湘北区和鄂东区。 有京山屈家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钟祥六合遗址、天门邓家湾、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等。)—长江中下游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遗址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 。 若是大溪文化直接从仰韶文化进入,那就会出现①时间不能间断,②就变成是南北的不同文化走向,与迁徙河南、山西等地的不同。③不可能是从北方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等文化进入而来。 那么,既然如此,则推导出不是三苗的迁徙,那么,这几次的迁徙到哪了?就与历史矛盾,与远古记载相矛盾。因此,得出的判断是从北方庙底沟二期文化等时期迁徙而来。从《大溪文化彩陶溯源》一文对比论证:“良渚文化年代虽然要晚于大溪文化,超越了时空距离的文化影响在绞索纹彩绘陶上还是反映得很清楚的。它们在受大溪文化影响的同时,对绞索纹的绘制也有变更,形成了新的风格。多瓣式花瓣纹彩陶在大溪文化也有发现,多瓣式花瓣纹彩陶,在庙底沟文化中也很常见。黄河下流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也有绞索纹彩陶发现。相似的较为复杂的绞索纹陶器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过,很像是编织纹,但基础构图还是绞索纹。彩陶花瓣纹绘中分线的做法,在庙底沟文化彩陶上通常是不见的,但在大汶口文化中却很普遍,这也许表明大溪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有过直接的交流。大溪文化彩陶的出现,既是本地传统的体现,也有的明显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结合大汶口文化的器物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多,大溪文化圈足的大量运用,因此,我认为,大溪文化既有庙底沟文化,也增加了大汶口文化的传承,因此,大溪文化有大汶口文化即祝融三苗的迁徙。
我在《祝融的先进文化造就“绝地天通”的神话》勾画了祝融部落迁徙的三大路径:广西崇左智人洞距今约11.1万年现代人,沿北到湖南、湖北迁徙,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一带……居住点在湖南澧县城头山一带距今约9000—8300年史前文化的代表湖南澧县彭山头遗址。之后,主要路径一:是向西,贵州、云南、四川,与晚进入智人的人群结合,后进入陕西、宁夏、甘肃一带(距今 7350-7800 年之间甘肃省天水市大地湾文化遗址),开始种植粟、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人类聚集区,带来了南方的穴居生活方式。以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 主要路径二:向东,进入广东、江西、浙江(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之后,进入山东。次要路径:距今6707年祝融部落迁徙(前4781年,参照王大有2004年的划分)路径,从西向东迁徙。距今据科学测定在距今6460±135年进入安徽濮阳(董邑)西水坡,形成后来称呼祝融八姓参胡居住的董邑,距今6300年前进入山东莒县陵阳河一带。 195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6300年前的陶文4件出现形象的陶文,比甲骨文早1500多年。属于中国古文字雏形。1987年豫北平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6500年的古墓群。我认为:出土的龙虎图案,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与董姓后来成为豢龙氏有天然的吻合;遗址时间,属于祝融部落迁徙之后,具有时间上的传承关系;三是这个部落一直观测天文,三幅北斗七星图一万年以上,远早于伏羲女娲时期,那就应该是重黎时期。四是祝融八姓参胡居住董邑,是安排到董邑也就是董姓部落的首领。因此,该安徽濮阳西水坡的墓主不是伏羲,是董姓部落首领。从炎帝祝融开始,祝融长琴迁徙。炎帝神农氏、仓颉、蚩尤都曾经作为各大部落联盟首领或区域联盟的首领。祝融部落的迁徙地点范围与种植小麦的出现高度吻合,在山西、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形成新的人类聚集区。后进入了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之后,进入距今约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那么,山东带来的新的植物品种,是与祝融部落迁徙传来。东夷文化是在祝融的重部落从西向东迁徙后,才形成新的文化中心。
从时间看:湖南常德澧县彭山头遗址距今约9000—8300年,城头山城始建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从彭山头遗址到城头山"城壕"横跨2000年;从南方水稻的迁徙,证明来自广西、湖南等地的推广;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晚于距今6707年祝融部落迁徙,参照王大有2004年的公元前4781年划分)。 海岱龙山文化延续了约600年的时间,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的分界,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后。王大有以黄帝轩辕氏政权共历十五帝,传国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前4053);少昊金天氏政权共历七任帝,传国虚记二百六十四年(公元前4053——前3790)。那黄帝时期存在大汶口文化,黄帝时期祝融也是黄帝大联盟的主要部落,证明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祝融部落早就迁徙到山东一带。仅仅从文化来看,似乎东夷部落与祝融部落等部落有差异,可是,在时间上: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与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是基本在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之前,是祝融部落迁徙的时期。也是祝融部落传播文化的时期。祝融部落迁徙到山东的部分融合,原来从重黎分化的新的部落“羲该(和)”也许因为某些特殊的文化而更加紧密,成为“羲和”,以致史学家分析认为:“少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中期的部落名称。尽管羲和与少昊的先后顺序无考,但根据《山海经》,少昊之国与羲和之国在地望上一致是无疑的。”。
4,祝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
祝融有时以烛龙称呼:《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屈原的《天问》中就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祝融,本名重黎,亦作“ 重蔾 ”。《史记·楚世家》:“ 高阳 生 称 , 称 生 卷章 , 卷章 生 重黎 。 重黎 为 帝喾 高辛 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喾 命曰祝融……复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贞 索隐:“今以 重黎 为一人,仍是 顓頊 之子孙者, 刘氏 云:' 少昊氏 之后曰 重 , 顓頊氏 之后曰重黎 ,对彼重则单称黎 ,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 。’”
重 与 黎 ,为 羲 和 二氏之祖先。《书·吕刑》:“乃命 重 黎 ,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 传:“ 重 即 羲 , 黎 即 和 。 尧 命 羲 和 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孔颖达 疏:“ 羲 是 重 之子孙, 和 是 黎 之子孙,能不忘祖之旧业,故以 重 黎 言之。”其实,是祝融部落的不同称呼、
有人想给出祝融世系,千方百计亡炎黄帝上靠?那么,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世系:
以颛顼之子称呼:《左传》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晋书》:“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周礼》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以颛顼子孙称呼:《大戴礼记·帝系篇》:“颛顼产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世本·帝系》:颛顼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产老童。 老童生重黎及吴回。 以颛顼的曾孙称呼:《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可见,按照这些古籍排列世系,就如颛顼一样,一会儿是黄帝的孙子,一会儿是黄帝的曾孙?是多么的可笑。可是,他记载的不是血缘,这生是管理下的部落。那这个部落,如祝融部落,不论在伏羲时期以皇存在,还是炎帝时期以帝、神存在,都可以生。但不等于在其后! 自从黄帝之后,区分神与民,也就逐步称呼祝融为相、官、大司马;最后就变成祖巫了。包括姓,也作为赐封了,其实,这不属实。4.1,祝融称呼燧人氏 祝融氏酋长燧人,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 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 《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所以,燧人氏又被尊称为"天皇"。《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燧"字表示取火工具,遂、隧、燧、邃四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4.2,祝融称呼皇 《礼》中又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 《风俗通义》中,同伏羲和神农并称为"三皇"。 至于“三皇”之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直到《吕氏春秋》还没有确指人物。将祝融列为古帝,是以南方文化为背景的。祝融最终没有进入三皇五帝的主流学说中,正反映了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未能占据主流的史实。 《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白虎通》以祝融为三皇之一。4.3,祝融称呼帝 4.3.1,称呼祝融为帝
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 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 伏羲 、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3.2,称呼祝融为火师 祝融是楚国社会公认的楚国始祖,也是炎帝的火师。4.4,祝融称呼神 祝融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广泛祭祀的火神。《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勿躬》载:祝融,神名。《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 。”颜师古注:“ 祝融 ,南方神。” 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 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 《国语。郑语》说祝融是灶神,最初是女性,后来是男性,还有了妻子。如“灶神祝融是老妇”。(《太平御览》卷五二姓引《五经异义》);灶,是用来烧火做饭的。灶神,自然也是火神。上古的灶神不少,地位比封建社会晚期的灶神地位要尊贵得多,所以传说中的祖先黄帝、炎帝都当过灶神。炎帝曾是火神,证据更充分。4,5,祝融称呼官 4.5.1,祝融为相 《管子》提到的黄帝六相有祝融,六相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祝融是夏官官名。
4.5.2,祝融为官 夏官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晋书·宣帝纪》:“其( 司马氏 )先出自 帝高阳 之子重黎 ,为夏官祝融。” 《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里面提到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勿躬》: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管子》以夏官官名祝融为氏族名。郑州祝融氏是帝喾夏官:重黎居火正被帝喾命曰祝融,其弟复居火正也被命为祝融。火正即夏官。同样以夏官官名祝融为氏族名。《路史·国名纪》:“今郑州有祝融冢。 4.5.3.祝融为火正 《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史记.楚世家》说:重黎居火正就被命曰祝融,吴回复居火正就为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
4.6,祝融称呼祖巫 十二祖巫之一祝融:兽头人身,双耳穿两条火蛇,脚踏两条火龙,全身火红鳞片,南方火之。 5,风姓的由来 火是赤色,太阳为赤色,赤同炎,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朱雀又称为“火凤凰、離朱、赤乌、阳鸟”, 形成融二者为一体的太阳鸟图腾崇拜。《说文》记载:“凤,神鸟也”,《歇冠子》也说:“凤,鹑火之禽,太阳之精也。” “太阳鸟”又被古人称作乌金、阳鸟、鸾鸟、凤鸟等。太阳崇拜与鸟灵崇拜,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崇拜,人们崇拜太阳跟之后的鸟灵崇拜融为一体,太阳便是天空中飞翔的一只火鸟。上文论及火如何演变为鸟,凤,再演绎成为风:“天美禹德,使百鸟还为民田”,“人民山居,有鸟田之利”直到北魏时期,中国江南的稻作仍是以“鸟耘”为主。《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从鸟耕种,到火的融风起来,我在《远古人类对地理方位的认识》一文进行论证人类先认识东西方,到南北方的认识,就是依据火,融风而增加了方位的认识,这是划时代的变化。风成为继太阳观测后的又一观测,风姓也就产生。而风姓产生于伏羲时期前后,作为部落联盟整体的图徽。《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 之后, 有丹雀鸟赐炎帝五谷种籽、《白虎通·五行》:“炎帝者,太阳也。”《白虎通·五行》言炎帝的后裔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原始人类便将鸟与太阳视作同等重要的神灵, 《太平御览》卷三引《尸子》“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左传·昭公十七年》“少皞鸷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东夷到少昊时期,才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 2016年1月11日初稿
1.文章《【荆门貔貅网】伏羲风城堡的由来——轴隆与东夷部落的关系》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荆门貔貅网】伏羲风城堡的由来——轴隆与东夷部落的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