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屯,前中国劳动退休后生活在苏联的纳尔奇克。他在1959年这样回忆。“1916年,帝国主义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我们12000名中国工人来到了俄罗斯。我以为在彼得格勒附近的伐木场可以通过劳动找到幸福,但现实是无比艰难的苦役。在原始森林里,我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睡在潮湿、黑暗、狭窄的窑洞里,得到了可怜的几十关。”

ign.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SnV3ZlW6oPQQWr?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4308737&x-signature=DPOfXqWQhxRn872X4HmWd6NZGF4%3D&index=3" width="640" height="464"/>

在伐木场劳作的中国旅俄劳工

姚新臣,来自中国山东的劳工,到了彼尔姆。他后来回忆:“根据合同,每砍伐一立方米木材,俄罗斯雇主要付给工人8卢布。但实际上,我们还要养着中国承包商、翻译甚至俄国的税收官员。有一个月,扣除伙食后,我拿到手的只有90戈比。战时,俄罗斯本来就食品短缺、价格奇高,运进原始森林中、进到我们嘴里的食物,完全把我们那点儿可怜的工钱无情地吞噬没了。”

华工所填的一份表格

沙俄政府将中国人视为廉价、可以随意处置的苦力,他们的待遇基本上由雇主和承包商自行决定。随着战争规模扩大,雇主和承包商违反合同对待中国劳工越发频繁,越发肆无忌惮。中国承包商招聘时承诺劳工每月可拿到100到200卢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拿到超过5到10卢布,而且就这点钱还经常被拖欠。

1916年,超过1万名同盟国战俘被送往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建设工地,许多战俘死于坏血病和斑疹伤寒。在国际红十字会介入后,沙俄政府不得不把这些战俘安置到别的地方。为填补战俘离开后的劳工缺口,1万名中国劳工被派来了。

十月革命前旅俄华工分布示意图

这些华工住进了未消毒的帐篷和土窑,根本没被告知先前住在这里的很多人得了坏血病和斑疹伤寒,他们自己很可能染病、死亡。在铁路工地,华工们日夜轮班,根本就没有休息日。摩尔曼斯克的漫长寒冬,气温低到零下40摄氏度,许多华工被冻掉了脚趾头。

在摩尔曼斯克铁路建设工地上,一名英国工人或加拿大工人每天可以拿到7到8个金卢布,一名俄国工人的工钱是1卢布20戈比,而一名中国劳工的工钱只有80戈比。而由于工头任意罚款,中国劳工拿到手的工钱往往只有三四成……

但这,还不是他们最煎熬的时刻。不久,一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把他们推向了命运更加曲折的时段。

文/韩显阳

素材来源/韩显阳

责编/林风

编辑/海哲、千里

插图/千里

统筹/南客

来源: 破圈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