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阳宅和阴宅说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别。阳宅的明堂之说要粗放一些,而对阴宅的明堂说法要细致具体一些。

阳宅的明堂之说

在阳宅相地的观山法中,有前明堂、后龙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也就是说阳宅明堂在住宅的前面。

古人有“观宅观明堂,看人看面相”之说。看来古人把住宅的明堂比喻成人的颜面,也就证明人们对住宅明堂的重视。农村有俗语说:“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能过住宅前的杂草等物,就可知住宅家庭的气象。住宅前面的明堂又有两种说法:

一是近处空地之说。这种说法指住宅前的空地,人们认为明堂开阔,房屋就显得特别有气势,能起到通风纳气,有利于住宅人的生活,可以在空阔地休闲、晾晒谷物、衣服、民间活动等。因为场地宽,可通风顺气,环境也就很好,人的心情也就很好,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是包含了宅前远近的的开阔地。民间阴阳学认为,住前面能看到的地方越开阔越好,如果是处于丘陵地区和山区,出门能看到山势层层开阔,是最佳的明堂。民间还有水聚明堂之说,指住宅前方有水聚集,但水又不能离住宅太近。这里的水指江河湖泊溪泉之水,以水清为最吉。民间阴阳学上有水主财之说,水聚明堂也就是财气聚集。

事实上,这种说法,就是住宅要有一个山水景色都很好的环境,清洁而无污染,视野开阔,能让住宅之人心旷神怡,有利于心身健康。

北方古民居

阴宅明堂之说

明代著名医学家、形法派风水师缪希雍所著的《葬经翼》,是一部帮助学习理解《葬经》的书,书中的《明堂篇》说:“夫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明堂篇》将阴宅前的明堂由近及远,分为小明堂、中明堂、大明堂三种。

之后,阴宅学说认为,阴宅明堂指群山环绕,众水朝谒,生气聚合之场。说的已不再是一块小小的墓穴之地,而是指墓穴前后左右的山水之势了。除了大中小三种明堂之说外,又有了内明堂和外明堂的讲法。阴宅学说还认为,明堂以藏风聚气为要领,讲究明堂平坦开阔,山水有序,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不能杂乱无章。比如,内明堂要求宽窄适中,无圆峰内包,无泉流冲破,不生恶石等,这样可使葬于此地之人安逸,会给生者带来吉祥。

3、播米指的是什么?

“明堂如播米”本来是句子中的一个比喻,现在的人对“播米”一词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那么“播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民间对“播米”一词的意思,没有统一的答案。各地因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语言环境的不同,各有各的理解,包括一些地理先生也不例外。

一是说用簸箕来簸粮食。过去农村粮食脱粒后,米和壳的碎屑(此时称糠)混在一起,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粮食中的糠。如果粮食中含有尘土杂物,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扬去粮食中尘土杂物。此种去糠秕的方式,称之为簸米。在簸米中的“簸”音为“bǒ”,而“播”的音为“bō”,在很多方言中,两个字是一个音调,可以互换使用。因此,人们认为“播米”就是“簸米”。用簸箕簸出的糠秕很杂乱,因此,播米就是很杂乱无章的意思。也有的说,簸箕簸出的糠秕直接向前而出,因此比喻地形或水流直泻而下。

簸米用的簸箕

二是古代播种的一种方式。古代稻谷播种的时候,先把谷种发好芽,然后在稻谷种里掺入少许稻米,一起播到秧田里去。这样,米粒就散落在混杂在泥土表面上。对于这种做法,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免种子播得太密,需要用米来隔开,秧苗就长得好一些。这种说法不是很靠谱,农民都是手里行家,播种时的疏密程度,不可能用浪费粮食的方式来解决。

第二种说法是“糊鸟嘴”,意思是说,为了让鸟儿不吃种子,放一些米给鸟吃。鸟儿比较聪明,有了米就只吃米,不吃带牙的种子。这种说法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秧田播下稻谷种子后,再在秧田里东一下西一下,稀稀落落地撒一些米粒,鸟儿和田老鼠吃稻米,留下种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播米”。

第三种说法是说住宅的明堂形状像簸箕。民间有一句俗语:“明堂如簸箕,子孙穷到底”。有人就把这句话与“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混淆起来了。事实上,这两句话在风水顺口溜中都有,如果意思是一样的,那在风水顺口溜中不是重复了吗?其实,“明堂如簸箕,子孙穷到底”指的是住宅结构的形状,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庭院只建三座房屋,即主屋与东西(左右)屋,其组合形状就不能像簸箕一样的形状。因此,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说的是两回事。

稻田播种

4、 为什么会说“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

由于“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从风水顺口溜,发展成民间俗语,也就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是风水顺口溜中的意思。

“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这句话作为风水顺口溜的说法,阴阳学说认为,吉利明堂应具备的地势形态。也就是说,明堂的地形地貌要完整,山势和水流要屈曲、回环,山的轮廓要高低分明,且四面要平稳。中间要低,成窝形,四周要高,要显得平和洁净。也就是说,明堂中的山水路坡塘等,其形状横、直、方、曲的线条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明堂内的地形地貌杂乱无章,阴阳学上就认为是不吉利的明堂。

旧时,人们认为风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祸福,无论选阳宅,还是择阴宅,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讲究太多,要讲起来,很难说尽说全,所谓一言难以道尽。古人重孝道,社会推崇“孝、礼、义、天人合一”。老人活着的时候,子孙要孝敬,符合“孝”;老人死后要择佳地安葬,符合“孝、礼、义”,更符合对活人的心理安慰。中国旧时代老人生前的心愿,就是要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孙圆满完成老人生前的心愿,就是“孝、礼、义、天人合一”。

如果生前不孝敬老人,老人死后草草找个地方埋葬了,人们就认为不符合“孝、礼、义、天人合一”,子孙就得不到先祖庇佑,子孙就要穷到底。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这就是我国旧时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社会之中的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既然一些社会现象能够在历史长河里长期存在,就有其存在的理由。

二、民间俗语中的意思。

“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作为民间俗语的说法,当然也包括风水顺口溜的意思在内,这方面上文已说过了。这里要说的是在原来风水顺口溜的基础上,被民间拓展了的意思。

这里的明堂(厅堂、堂房等),旧时,民间理解为家中祭祀之所,也是一个家庭的聚气所在地,敬奉的对象上到天地国家,下到先祖先师,即“天地国亲师”。人们往往将子孙后代在明堂中的祭祀表现,与孝道相关联。明堂的祭祀充分体现了子孙是讲孝道的问题。旧时,人们认为孝道与先人的阴庇,以及家庭和个人的福报紧密相连。

比如说,一个家庭明堂的卫生,是非常整洁,还是垃圾遍地,就关系到对先人是否尊敬,是否讲孝道。如果明堂像“播米”一样,家禽粪便成堆,各种物件随意堆放,一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打扫一次。这种明堂不仅不能“聚气”,反而臭气熏天。

旧时,民间往往把家中明堂乱七八糟,不清洁,上升到是对先祖的不敬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家庭的邋遢的问题。这样的家庭必然显得萎靡不振,事业上难有成就,家庭衰落的迹象。好的家风带来好的家庭气象,如果一家人连打扫家里的精气神都没有,哪能发家致富?

又比如说,一家人在祭祀祖先时,时间很凌乱,该祭祀的日子不祭祀,不该祭祀的日子倒去祭祀,不符合古代的礼制。还有,祭祀的贡品很乱,不按规矩置办,一些不能用来祭祀的物品,却用来祭祀;贡品的摆放也不合理,胡乱摆放,这也是乱了礼制。再就是祭祀时,人员杂乱,说话大声喧哗,没有章法可言。如此等等。人们认为,这种祭祀的乱象,不利于明堂“聚气”,会消减福运,让家里越来越穷。

中国传统祭祀

旧时,祭祀祖先时,其实并不是说贡品越丰富越好,越全越好,一般根据家庭量力而行即可,不可过度奢侈。如果太铺张浪费,也是明堂中礼制的“杂乱”,与旧时勤俭持家的理念不符。明堂祭祀讲究符合礼制、简朴大方、至诚庄重,这就是恪守孝道。

5、结束语

“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既是风水顺口溜,又是俗语,这两种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均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强调某些的重要性,让人不可不慎,也让人要怀有敬畏之心。这句话的用法也不例外,就是要强调明堂的重要性。

至于,子孙会不会穷到底,旧时,一般没有人跟这种带夸张性的顺口溜和民间俗语去较真,也很少有人去抠字眼,辨真假,只当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已。人们该干啥还得干啥,富裕的生活,幸福的靠双手勤劳得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