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睡着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第一阶段的睡眠很浅,很容易醒过来。第二阶段进入稍微深一点的睡眠。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进入最深的睡眠。这四个阶段的睡眠属于非速眼动睡眠(NREM)。随着长大,

脑活动逐渐放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时除了δ波活动之外,我们的大脑什么感觉也没有。δ波是最慢的脑电波。

在我们进入睡眠大约90分钟后,也就是在第四睡眠阶段之后,我们进入第五阶段,即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眼睛的运动。在此阶段,我们的心跳和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无法调节体温,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甚至比清醒时更活跃,但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基本上都处于麻痹状态,直到我们退出REM状态。由于REM睡眠是梦最多的睡眠阶段,这种身体的暂时性瘫痪状态可以让我们以最自然的方式来确保我们不会将梦中行为付诸行动,要不然的话,如果睡在你边上的人梦见踢足球,那你就很可能会被他当作足球踢来踢去。

我们一晚上要经历多次这五个阶段的睡眠,但越往后,REM睡眠(第五阶段)越多,深度睡眠(第三和第四阶段)越少,到快天亮时,我们几乎只有第一、第二和第五阶段的睡眠。

那么,如果没有REM睡眠,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研究认为,没有REM睡眠意味着没有梦,梦就像是大脑中的一个安全阀,帮助人们宣泄白天无法释放的情绪。有科学家在1960年做了一项研究:如果在受试者每次进入REM睡眠时都将其唤醒,会导致受试者出现轻微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易怒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进一步的研究试图将REM睡眠不足与记忆困难联系起来,但更多的研究反驳了这样的说法。一个无可辩驳的例子是:有个人因脑损伤导致没有REM睡眠,但他的记忆完全没有问题,他顺利完成了法学院的学业,日常生活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确定REM睡眠不足对于某些学习能力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常常记不住梦中情节?

有研究说,在一个梦结束后5分钟回忆这个梦,我们会忘记50%的内容;10分钟后,我们已经忘记了90%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会很快忘记梦的内容,却不会如此快地忘记我们白天的日常行动?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就忘记了我们的梦,是因为梦包含了我们被压抑的想法和愿望,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不希望记住它们。其他研究则认为,我们记不住梦的内容,原因很简单——其他的事情妨碍了我们记住梦。

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一位梦研究者指出,有一些原因让我们不能清晰地记起我们的梦。例如,当我们刚睡醒时,会很快忘记许多东西,如身体的知觉,而许多梦境本身就是虚幻飘忽的,所以很容易被忘记。又如,我们之所以不记得梦,是因为我们没有刻意地去注意它们并进行记忆。通常,我们需要通过联想和重复才能完成记忆,但梦境通常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很少记得梦是怎样开始的,因而想要记住它们是困难的。就好比有人对你说了一个你以前不知道的词,你在短期内没有再使用它,于是很快就忘记它了。既然我们不能回到曾经的梦中去再次体验它,梦中细节自然就会从我们的记忆中很快消失。

科学家现在认为,人们之所以在醒来后往往记不住自己所做的梦,是因为在睡眠时,大脑中负责短期记忆的区域大部分都是不活动的,除非人在梦中突然醒来,一般来说,梦很快就会被遗忘。

梦能帮助我们学习吗?

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探索梦与学习和记忆之间的重要联系。

以色列科学家艾琳·瓦姆莱斯通过研究发现,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并梦见几小时前玩过的视频迷宫游戏的人,与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但没有做梦的人相比,前者玩电脑游戏的水平在睡眠后大有提高。而一个人如果是在清醒的状态下回忆视频情景,他玩游戏的水平并不能提高多少。瓦姆斯莱指出,虽然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REM睡眠阶段,但这种学习能力也发生在睡眠的各个阶段。

美国科学家马修·威尔逊认为,做梦是人的大脑在回顾白天的意识经验。他和他的同事通过使用精细电极,“窃听”实验鼠单个海马神经元(海马是与空间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大脑海马区的单个神经元对某个具体空间位置会产生反应,每当老鼠通过迷宫中某个特定点的时候,老鼠大脑相应的单个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威尔逊等人由此成功地进入了实验鼠的梦境。他们发现,白天走过迷宫的实验鼠,在夜晚也会梦见迷宫。

相信梦能帮助我们学习的科学家指出,白天人们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存储于大脑的海马区,当入夜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海马区神经组织异常活跃,大脑将这些记忆片断进行重演,然后再转存入大脑的永久记忆区域——大脑皮层。当海马区重放白天活动的片断时,大脑对其进行筛选,强化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如此形成记忆,而新学得的东西也就得到了强化和巩固。

在未来,科学家也许能将睡眠和梦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就像我们白天意识清楚时的学习和教学一样。

我们能做自己想做的梦吗?

在2010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中,主角柯布成为一名能够潜入他人梦境中窃取秘密的盗贼,他甚至还能在别人的梦境中“种”下原本不存在的想法。科学家说,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盗梦空间》里的水平,但我们可以让一个人的梦变得更快乐。

如何让一个人的梦变得更快乐?那就是做清醒梦。什么是清醒梦?就是在做梦时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因而能够控制梦境向哪个方向发展。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做清醒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到“你是否做过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梦”时,65%的人回答“是”。

心理学研究认为,清醒梦不仅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梦的奇妙,而且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它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克服梦魇、改善精神状态,并有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而言,清醒梦可以让他们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瘫痪病人可以在梦中再次行走,甚至还可以纵情舞蹈和飞翔。这种心理感知上的练习甚至还有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

清醒梦还可以成为一种“世界模拟器”。就像飞行模拟器可以让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飞行一样,清醒梦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可以想象的世界中生活,在各种可能性中体验,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那么,我们可以让自己做清醒梦吗?或者说,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梦吗?

1989年,德国梦研究专家保罗·索利发表了一篇关于如何诱导人做清醒梦的论文。他在文中提出了诱导清醒梦的一种方法——“反射技巧”。这种诱导方法就是在你昏昏欲睡之时,经常训练自己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是在做梦吗?”

美国科学家斯蒂芬·拉伯奇等人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控梦方法——“记忆诱导”。这种诱导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晚上上床休息时,告诉自己要记住自己做的梦;然后,在做梦时集中思想予以识别,并记住那是一个梦;再后,集中思想重新进入之前的梦境,并在其中寻找能够表明确实在做梦的相关线索。你还可以想象,你想要那个梦如何继续下去,例如你想要飞,那你就想象自己在梦中自由飞翔。你可以重复最后的两个步骤(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重新进入梦境中),直到入睡。据说拉伯奇使用这样的方法,能按自己的意愿做各种快乐的清醒梦。

控梦方法又被称为“梦境孵化”,即在梦境诱导过程中埋下未来梦境的种子。那些相信通过做梦能解决问题的人,可以通过“梦境孵化”,运用梦诱导技巧,将自己的梦引导到一些具体问题上。例如,在睡觉前你可以反复提醒自己,你会梦见即将要进行的一次演讲,或梦见刚刚度过的一个愉快的假期。

拥有控梦能力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当然,这很难做到,你需要经过特殊的心理训练,才能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技能。

梦能给我们以预兆吗?

斯蒂芬·拉伯奇在其所著《清醒梦》一书中记述了下面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个人带着小儿子到一座山谷中露营。他和儿子来到露营地附近的湖边,准备下水洗澡,却发现忘带肥皂了,于是他就让儿子站在湖边等他。他看到儿子捡起鹅卵石向水里扔着玩,便放心地走了。等他拿了肥皂回来时,发现儿子脸朝下地趴在水中,已经死了。这时,他猛然惊醒,知道自己刚才不过是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不久后,有朋友邀他和小儿子一起去露营。一天,他带儿子到湖边去洗澡,发现忘带肥皂了,他就让儿子坐在湖边等他,准备自己离开一会,去拿肥皂。可就在这时,他看到儿子伸手拿起石子向水里扔,曾经的梦境突然浮上心头。他一把拽起儿子,将他带离了湖边。

1998年曾有报道说,一个名叫斯托韦尔的人在一篇医学论文中提到,她曾采访了一些声称做过预知梦的人。在51例预知梦中,有37例最终都“梦想成真”。其中一例是,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的女子梦见自己驾车行驶在一条公路上,至一座天桥下面时,远远看到一架飞机坠毁。而几周后,一架飞机真的就在她梦见的那条公路上坠毁了。

梦真的能预兆未来?抑或仅仅只是巧合?对梦的各种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