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large/1b800004359367883957?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4199253&x-signature=6YQIuu9SdPy%2FTyIpsSAJfvmN4KQ%3D&index=2" width="640" height="405"/>

青丘狐剧照

王维字摩诘,摩诘即“维摩诘”,梵文音译。

4. 借用古人之名

有人直接拆解古人姓名作为名与字。

曹操的养子何晏字平叔,其名字取自晏婴(谥平)。以晏婴的姓为名,以其谥为字。

龙门飞甲剧照

北宋名将狄青,以西汉名将卫青之名为名,字“汉臣”,即西汉名臣之意。

据说陆游是其母梦秦观(字少游)而生,故以秦观之名为字(务观),以其字为名。

元曲家杜仁杰字仲梁。“仁杰”二字取自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名。狄仁杰被封为梁国公,故以“仲梁”为字。(所以真的不是因为梁冠华老师↓吗)

神探狄仁杰剧照

5. 同义词与反义词

也不是所有古人起名都引经据典,有些只是用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字词作为名与字。

孔子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很简单,孔鲤,字伯鱼,字与名意义相近。

诸葛亮字孔明,亮、明同义。其兄诸葛瑾字子瑜,瑾、瑜皆美玉义。

赤壁剧照

前燕名臣/宗室慕容恪,字玄恭。恪、恭同义。

北宋名相王旦字子明,“旦”就是“明”的意思。

南宋辛弃疾字幼安。弃疾病,幼安康,名与字意义相协。

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一进一退,合起来有中庸之意。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頫是低头的意思,昂为抬头,名与字意义相反。

6. 其他:根据诗词名句起名,似乎多见于明清以后。如清人李渔字笠翁,大概取自“孤舟蓑笠翁”(柳宗元《江雪》)。

一个对策

组合各种通用字

“子”、“君”、“士”、“甫”、“卿”、“彦”、“公”、“父”,均为男子美称或敬称。“夫”为男子通称。“叟”、“翁”都是老头儿的意思,以之为字,可能有祝福长寿之意,这在宋代尤为流行。

“伯”、“仲”、“叔”、“季”表排行,也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少”、“稚”等字也可用于表排行。

“孝”、“文”、“德”、“元”、“美”等字眼表示各种美善之意。

“希”、“景”、“宗”有景慕或推崇之意。“弘”即弘扬。“袭”为承袭。“师”指学习。这些动词后多跟美好的品德或古贤人之名。

例,明代名臣方孝孺,字希直,其名字来自西汉名臣汲黯(字长孺)。汲黯以直谏著称。方孝孺取汲黯之字为名,“希直”意为景慕汲黯的忠直品质。

所谓圣贤名,最常见的有尧、舜、禹、孔、孟。孔子的弟子们也有一定人气。

五胡十六国时期推翻后赵建立冉魏的冉闵,字永曾。“闵”和“曾”分别指闵损(子骞)和曾参(子舆),即孔子的两个学生。

北宋名相王曾字孝先。因曾参是有名的孝子,所以王曾之名应该也是指的曾参。

对偏旁的执念

你可能早就发现了,古代同胞或同族兄弟之名,往往有一字相同。单名则通常将偏旁作为标记,以区别辈分。

如苏轼一家:

苏洵

↓生↓

苏轼、苏辙

↓生↓

苏迈、苏迨、苏过 、苏迟、苏适、苏远(又名逊)

↓生↓

苏箪、苏符、苏箕、苏荃、苏筹、苏篑、苏籥、苏籍、苏節、苏笈、苏簟、苏篴、苏竺、苏简、苏策、苏籀、苏範、苏筥、苏筑、苏筠、苏箴、苏箱、苏簦

苏洵的曾孙们之所以都以竹为名,主要是因为苏轼喜欢竹子。苏辙在给自己的孙子起名时,亦曾提到“昔予兄子瞻命其诸孙皆以竹名”(《六孙名字说》)。

图片来自网络

苏洵有兄长名涣,想来他那辈的名字都是三点水。从水到车,从走字底到竹字头,苏家四代的偏旁变化似乎没有什么规律。那有人对子孙后代名字所取偏旁的属性有特别的规定吗?

有,朱元璋。

朱元璋→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佑樘(木)→朱厚照(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

够不够执着?

取名的禁忌与例外

关于取名的禁忌,《礼记》曰:“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左传》的版本则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其实关于器币、山川一类的忌讳,古人遵守得并不严格,但君主和尊长的名讳多半是要避的——当然也有例外。

如李世民曾下令,只要不是“世”、“民”二字连着,就无需避讳。所以李世勣一直到李世民死后才改名为李勣。

先是,太宗二名,令天下不连言者勿避;至是,始改官名犯先帝讳者。(《资治通鉴》)

1. 大理段氏不避父讳?

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国国主名曰段正明,他有个弟弟叫段正淳。那段正淳的儿子叫什么呢?小说里是段誉,其实历史上段正淳的儿子叫段和誉,又名段正严。

段正淳和段正严这两个名字,在汉人看来,怎么都不像是父子。不过大理段氏毕竟不是汉族而是白族,在起名这件事上,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段正严之子名曰段正兴,段正兴传位给儿子段智兴,段智兴的儿子叫段智连,段智连传位给弟弟段智祥,段智祥之子名曰段祥兴,段祥兴的儿子叫段兴智。

这样看来,段氏不只不避父讳,儿子之名还非得跟老子有一字相同不可。

2. 南诏国:父与子取名如接龙

在大理段氏之前,撇开短暂的郑、赵、杨氏王朝不提,云南之地长期为蒙氏南诏国所有。蒙氏取名的特点也在于父子相续(《滇载记》):

细奴罗的儿子叫罗晟,罗晟的儿子叫晟罗皮,晟罗皮的儿子叫皮罗阁,皮罗阁的儿子叫阁罗凤,阁罗凤的儿子叫凤伽异,凤伽异的儿子叫异牟寻,异牟寻的儿子叫寻阁劝,寻阁劝的儿子叫劝龙晟(弟弟劝利晟、劝丰祐),劝丰祐(又曰丰祐)的儿子叫世隆,世隆的儿子叫隆舜,隆舜的儿子叫舜化真。

为什么到了劝丰祐这一代,他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祐XX”呢?《新唐书》说,是因为劝丰祐“慕中国,不肯连父名”。

他不只没让儿子连自己的名,把自己“劝”字也给去了。

(注:《滇载记》称丰祐为劝利晟之子,原名晟丰祐。)

3. 两晋时的“之”字派

汉人避父讳时也有特殊情况,如魏晋南北朝时不避“之”字。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分别叫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羲之的兄弟、孙辈、玄孙辈也都保持了这个“王X之”的队形。

据说王羲之的家族之所以采用这个命名格式,是因为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道教流派之一)。“之”字可能是该教教徒的暗记,因而不在避讳之列。

除了王家外,有此标记的著名人物还有计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画家顾恺之,写作《洛阳伽蓝记》的杨衒之等等。

另,王凝之的妻子叫谢道韫,王献之的前妻叫郗道茂,南朝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的两个哥哥叫萧道度、萧道生,其父为萧承之。两晋南北朝风行的“道”字,也可能有暗示五斗米道教徒之意。

哪些人的“字”比“名”还出名?

所谓“以字行”,就是以字行于世。世人皆知其字,对其本名反而比较陌生。

以下举几个比较有名的例子:

管仲,仲为字,名曰夷吾。

屈原,字原,名平。

项羽,字羽,名籍。

张仲景,名机。

韦孝宽,名叔裕。

孟浩然,名浩。

罗贯中,名本。

蒋介石,名中正……


好了,说了这么多

终于到了最重要的环节

我来给大家起名字了

图片来自网络

名的第一个字=出生年代

00年代(仁)、10年代(介)、20年代(邦)、30年代(义)、40年代(德)、50年代(岳)、60年代(中)、70年代(易)、80年代(道)、90年代(渊)

名的第二个字=出生年份

X0年(静)、X1年(深)、X2年(叡)、X3年(真)、X4年(素)、X5年(瑾)、X6年(凝)、X7年(正)、X8年(纯)、X9年(初)

字的第一个字=出生月份

1月(宗)、2月(茂)、3月(允)、4月(慕)、5月(伯/仲/叔/季)、6月(士)、7月(君)、8月(彦)、9月(子)、10月(希)、11月(景)、12月(师)

字的第二个字=出生之日

01(尧/新)、02(舜/洵)、03(禹/明)、04(孟/谦)、05(曾/冲)、06(文/孝)、07(卿/则)、08(周/敬)、09(鲲/崖)、10(泽/陵)、11(峤/方)、12(本/贞)、13(宣/怀)、14(真/孔)、15(元/琛)、16(先/远)、17(曼/川)、18(思/敬)、19(吉/微)、20(若/如)、21(贤/英)、22(汝/成)、23(象/博)、24(慎/修)、25(和/约)、26(立/羽)、27(玉/温)、28(明/简)、29(之/圣)、30(玄/穆)、31(甫/弼)

–仅供娱乐–

参考资料:《古人名字解诂》(吉常宏、吉发涵著)、《晋书》(房玄龄)、《南史》(李延寿)、《资治通鉴》(司马光)、《滇载记》(杨慎)、《新唐书》(欧阳修)、《栾城集》(苏辙)。


下期主题:大理段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