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王”诺贝尔
邢哲何子远
一生发明专利355项中,仅炸药专利就达129项
实验中多次被炸,临终时巨额财产被立为诺贝尔奖
今年12月10日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逝世123周年。每年的这一天,瑞典斯德哥尔摩都会举行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各获奖者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天诺贝尔奖已经被公认为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一生获得发明专利的355项中,仅炸药类的发明专利就有129项,被称为“炸药大王”。他去世时,个人财产达到了3000多万克朗,但他没有把财产全部留给亲戚,而是写了遗嘱,将财产设立为补偿基金,也就是今天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说:“科学研究的进展和日益扩大的领域将激发我们的希望。”他坚持探索,坚持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实现了“科学无国界”的伟大理想,鼓励更多人为科研事业不断奋斗。
"科学研究的所有痕迹就像在废墟中等待发芽一样."
据说诺贝尔的人生就像一生研究的炸药爆炸过程——无数个小催化剂颗粒一次冲向原料。骨头碎了也要完成使命。
在很多人眼里,诺贝尔是个“科学狂人”。开发炸药的过程就像和“死亡”一起跳舞一样。但是,能够在心爱的科研领域实现人生价值的诺贝尔觉得自己足够“幸运”。
小时候,诺贝尔高度评价军人的坚强和勇敢特质,渴望驰骋战场,成为英雄。但由于体弱多病,他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军队梦想。后来,诺贝尔把目光转向了科研战场。与实际战场相比,他从事的科研工作更是演技和鲜血淋漓。
1864年夏秋的一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郊外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浓烟冲天,巨大的灯光瞬间吞噬了工厂。这家工厂就是诺贝尔的实验室,事故原因是在进行硝化甘油试验时发生了爆炸。后来人们在瓦砾堆中找到了5具尸体,其中1人是他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另外4人是和他朝夕相处的助手。突然的噩耗使诺贝尔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亲人和朋友的不幸死亡并没有挫败诺贝尔,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当时炸药的爆炸力巨大,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诺贝尔继续试验,瑞典政府禁止他重建实验室。无奈之下,诺贝尔租了一艘大船,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伦湖上建造了“第二个实验室”。
天上有无法预测的风云。这次诺贝尔再次遭遇不幸。硝化甘油的不稳定性使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再次引发爆炸。当时炸药爆炸事故的消息在世界各地接连传来——火车、船只和仓库轮流“开花”,引起了极度恐慌,有人甚至称诺贝尔为“死亡商人”。从此,各国纷纷严禁生产、销售和运输硝化甘油。
为了控制炸药的“性质”,诺贝尔决定改进生产工艺,开发安全可靠的新型炸药。
走别人走不了的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到底有多难。随时可能爆炸的炸药像锋利的匕首一样,每分钟都接触到诺贝尔的脖颈,威胁着他的生命。在一次实验中,为了观察炸药的爆炸,诺贝尔一动不动地站在前面,两眼盯着燃烧的导火线。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浓烟迅速从实验室涌出。过了一会儿,诺贝尔在地上挣扎着站了起来,蓬乱的衣服上布满了血迹,但他举起双手说:“成功了!成功了!”那一刻,诺贝尔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他心里只包含了“每次实验后的数据”。
"科学研究的所有痕迹就像在废墟中等待发芽一样."在经历了数百次实验失败后,诺贝尔最终取得了成功。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吸附在干燥的硅藻土上,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这样,被后人称为“黄色炸药”的新型炸药成功诞生,诺贝尔获得了瑞典科学最高荣誉利亚斯蒂特金勋章。那年他35岁。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从诺贝尔的简历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大部分发明专利都集中在30岁到40岁之间。诺贝尔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取得这么多成就?追溯他30岁以前的经历,我们也许能得到答案。
诺贝尔的父亲也是科学家,一辈子从事火药研究工作。诺贝尔被父亲耳濡目染,从小对火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做火药爆炸实验,几乎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度过童年。
当时,诺贝尔拿出父亲的实验火药,偷偷点火。当诺贝尔这种危险的行为被父亲发现并被严格禁止时,他把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开发成了——自己的炸药。诺贝尔找到了父亲制作炸药的配方,开始自己配制。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制造炸药时各种化学配方的最佳混合比例。
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工业发展能促进社会进步”的观点在诺贝尔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时,政府为了开通道路,工人们不得不在黄山夜岭用铁锤砸碎巨石,这既费时又效率低下。
“如果能发明什么东西,炸掉大山多好啊!”诺贝尔不止一次。
这样想。
年少时的理想,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1850年,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业技术,诺贝尔到国外考察了4年。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并积累了很多化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次考察,诺贝尔开始接触硝化甘油的制造技术,从此与炸药的结缘更加难分难舍。
虽然诺贝尔对自己的科研之路没有任何“剧本”式的规划,但他凭着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化学领域崭露头角。在圣彼得堡求学时,一位教授现场为诺贝尔做了一个实验,将硝化甘油放在铁砧上锤击,受击的部分立即发生爆炸。教授告诉诺贝尔,如果能想办法控制硝化甘油的爆炸,就可以用它来开矿、筑路,对世界工业的发展意义非凡。那一刻,诺贝尔内心的科研热情被瞬间激发。
如何降伏硝化甘油的“暴脾气”?这是诺贝尔一直苦苦思考的难题。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工作20个小时以上。幸运女神总是会眷顾勤奋努力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诺贝尔发现可以用雷酸汞来引爆硝化甘油。于是,他把雷酸汞装在小管子里,再加上一条导爆索,这种简单的引爆装置就可以实现人为控制。诺贝尔将这种用雷酸汞引爆的管状物称为雷管。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1864年,诺贝尔在瑞典获得了硝化甘油引爆装置——雷管的专利权,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项重大发明。此后30多年里,诺贝尔的一系列发明相继问世。在生命垂危之际,诺贝尔仍对新型炸药的研究念念不忘。
“把经验和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位于瑞典东海岸的斯德哥尔摩市,周边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犹如天幕中镶嵌的群星,散落在一片茫茫无际的蓝海。斯德哥尔摩市就是诺贝尔的故乡,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博物馆也坐落于此。
走进诺贝尔博物馆,这里的一切都与诺贝尔奖有关。青霉素的发现、晶体管收音机的发明、数码相机的问世……一个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都在默默诉说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诺贝尔甘愿走上一条孤寂跋涉的道路。他几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但在炸药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丝收获,都令他感到兴奋;他一辈子没有结婚,虽然渴望爱情,但他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事业要去完成;他拥有巨额的财富,却一辈子居无定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把经验和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诺贝尔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投身于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1895年,诺贝尔在临终前留下一份遗嘱,把财产作为基金存放在瑞典银行,设立诺贝尔奖,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份奖金,授予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当时,他名下有90多家工厂,个人财产达到3000万克朗,这堪称一笔天文数字。但比起他的巨额财产,诺贝尔的精神财富更加弥足珍贵。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这段文字,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118年前的那场盛会。
时间如水,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每年的12月10日,都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如期举办一场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历经百年沧桑,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在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长出一片森林——在科研领域,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与融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向未知的科研领域发起冲锋。最终,所有的科研成果将服务于全人类。在设立诺贝尔奖时,诺贝尔没有局限获奖者只是瑞典本国人,而是可以奖励全世界的杰出科研人才。他曾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9年12月13日10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文章《【梦到爆炸自己毫发无伤】《炸药大王》诺贝尔:降服炸药的“性质”》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梦到爆炸自己毫发无伤】《炸药大王》诺贝尔:降服炸药的“性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