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不出门就知道天下

不出门就知道天下。不窥探,看天道。其出美远,其知少。成年人无法知道,看不见,清楚,做不到。是智慧。

1、字面上的理解。

不出门就知道天下。

行道树(按照自然规律做事的人)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

不窥探,看天道。

不看窗外就能看到宇宙。

:窗户。

其出美远,其知少。

不能祈祷的人走得越远,知道的越少。

美:更多。

成年人无法知道,看不见,清楚,做不到。是智慧。

所以行道树的人不行,不看也能知道,不看也能知道,不做也可以。

2、大众理解。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积累了很多知识,通过无数实践证明这些知识是对的,那么我们只要按照这些知识去做,就遵从自然的行为。(约翰f肯尼迪,知识) (约翰肯尼迪,知识)普及这种知识时,不需要走前人实践的道路,自己总结知识。只要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就行了。所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这时的实践是检验学习的知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是学习过程,参加工作后是实践过程。这个实践不是探索发现新知识的实践,而是运用知识的实践。

不能祈祷的人是不遵从自然的人。他们想按照自己的主张违背自然。结果,他们做的事很可能违反规律。这种人一定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听和看都不是真的。那么他走得越远,得到的不切实际的资料越多,反而知道得越少,这是他们做出的判断。

就像老人说的:“成年人不可能知道,看不见,清楚,做不到。”"不是"生来就知道"的"天命"理论。我们把这句话换成今天的母语就能理解了。为了探索自然知识和普及自然知识的人,他们就是街上的人。他们必须是遵从自然的人。那么,即使他们出不了家,四面八方的信息都聚集在他身上,可以说是“耳聪目明”,所以他们可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们探索自然的奥妙,传播自然知识,很多人会顺应自然。大家顺应自然的时候,不需要他们自己做。什么事都会做好的。(约翰f肯尼迪,《知识》)科学家和大学教授们的工作就是横向的工作。他们传播的知识,对人类的贡献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些贡献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做的。

3、学习和实践。

老孙说:“不要离开家,要知道世界。不窥探,看天道。其出美远,其知少。成年人无法知道,看不见,清楚,做不到。(亚里士多德。)阿飞的这句话让人觉得很难理解,甚至有点矛盾。俗话说:“走万里路,读一万本书。”"用老子的话说,"不出门知天下"恰恰相反。否则,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按照科学知识学习和行动。即使不出门,也能知道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家看书,学习前人几千年来总结的知识,在网上看到的是几千英里以外发生的事情。老子阐明了“学习”的概念。学到的知识不是说“说”,而是说“用”。这里的“使用”是“实践”,所谓的“学的应用”就是这个道理。

以前有个叫薛谭的人喜欢唱歌,他唱的歌很好听。薛谭在学唱歌的时候,以当时唱得很好的陈青为师,给陈青学唱歌。陈青也耐心地教他如何练习音,如何唱拍子,如何在唱歌的时候投入感情。薛谭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唱了一首好得多的歌。但是他还没有学完陈青的本事,以为自己学了,可以出师了,就提议告别陈青回家。听到薛谭不继续学习,说要告辞的意思,陈青没有挽留他。雪弹离开的那天,在郊外的大路边摆酒送走了。喝完离别酒后,陈清自己对着学生——雪谈打着拍子,唱着送别曲。陈青唱歌,唱歌,他的歌声慷慨悲壮,在树林里盘旋,树木都用这口音听起来很好听,悲壮激昂的歌声中震动着。它的歌声优美,婉转,在天空中回荡,连天空的彩云似乎都没有被什么东西阻挡,也没有漂浮。好像站在天上静静地听着。听陈青送他唱的歌,一时悲壮,抑扬顿挫,很好听。一时美丽雄壮,婉转悠扬。薛谭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学完陈青老师的所有技能,自己唱的歌远不如老师唱的,心里很惭愧。因此,薛谭向陈清道歉,请老师回去继续学习。从那以后,薛谭一辈子再也没有提起回家的事。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是无穷的。如果真的想学习什么,不能只满足一半的理解。否则不会有什么成果。(约翰f肯尼迪)。

甘法里是古代射箭专家。只要他拉弓,把箭射向野兽,野兽就会发出声音倒下。如果把箭射向正在天上飞的鸟,鸟会瞬间从空中掉下来。如果是见过甘巴黎射箭的人,没有人不称赞他是射箭高手。真的没有箭,没有虚发,百发百中。甘巴黎的学生叫PY,他和甘巴黎一起非常努力地学习射箭,几年后,飞位射箭的手艺赶上了他的老师甘巴黎,真是名师出了高度。后来,又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来拜卫为师,跟着卫卫学弓。毕伟接到吉昌为弟子后,对吉昌学习射箭真的很严厉。刚开始学射箭的时候,脾胃对纪昌说。“你真的想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如果不努力,就学不到真正的能力。”纪昌只要能学会射箭。

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要想学到真功夫,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10 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三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仿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学到真实本领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你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这篇故事告诉人们:要学好本领,必须苦练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精通。

4、学习实践的轮回

谈到“学习”和“实践”的话题,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了关于“学习实践的轮回”的概念。

学习分两种:第一种学习是在学校里系统的学习,此时学到的知识是纯理论性质的知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验证和升华;第二种学习是在实践中去学习,以弥补知识的不足,此时的学习完全是学以致用,是带有实践性质的学习。

实践也分两种:第一种实践是把脑海里学到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用,此时脑海里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检验,还不具有“指导”性,换言之,就是此时所掌握的知识,还不一定能够确保指导你把事情办好,还需要有经验的人的指导,才能完成实践,是一种被动的实践;第二种实践是把已经经过自己亲身实践检验,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实践,这种实践经验是具有指导性的,发扬光大后也可以指导别人把事情做好。

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很多困惑,遇到很多困难,遭受很多挫折,在实践中解开困惑、战胜困难、经受挫折,此时经验就产生了,再反过来用经验来与原本学到知识进行比较,知识就得到了升华,此时,就已经完成了一次从知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知识的轮回过程。经过实践轮回过的知识就已经远远脱离了“纸上谈兵”,是具有指导性的,在今后的实践中这些知识是可以拿来就用,一用就灵的。

邮驿传递制度

在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这就是中国的信息传递系统。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许传送私人信件。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出外经商的、做工的以及战乱年代被迫出征的战士和远离家乡逃荒避难的人们,都需要和家人亲友通信。特别是各地商人,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谈贸易、寄递帐单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于是民间传递信件的业务就应运而生了。

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挣的钱存入各地方官府驻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

明朝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

民信局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1935年停办。

点评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如果要治理好一个的国家,使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起来,没有发达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很难做到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辉煌文化,与我们的先祖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了一场战争,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斐里庇得斯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得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马拉松精神是值得讴歌的,但是,靠把人累死来传递信息,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当时的中亚和西方国家的信息传递是何等的落后。

14 世纪时,中亚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控制着包括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广大地区。帖木儿帝国借鉴蒙古帝国效仿中原发达的邮亭制度,制订了严格的帝国邮驿制度,规定驿使每天必须走500 里路程,而且还赐与驿使一项特权,行路中需要换马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只要驿使提出换马的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马和驿使交换,如果柜绝就有杀头之罪。在一段时期内帖木儿的大军开疆拓土,屡战屡胜,与邮驿制度健全,信息灵通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信息传递体系,遥遥领先于世界几千年。

中国古代物流

中国古代的“物流”,就是延续几千年的邮驿或邮传、驿传系统,包含着现代物流的基本元素。可以这样说,“物流”,它绝对不全是舶来品,深深地打着“中华”的印记。

根据现代物流理论,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作构成。相应的我国古代物流系统包括物流网络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原始的搬运装卸和包装系统等。

我国古代物流网络系统最初和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有关,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物流网络从城市扩展到全国,秦岭地区开辟的著名的“金牛道”在先存最早的道路,是当时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陆上通道就是汉朝时开辟的“丝绸之路”,为各民族之间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西域36国与中原的商品往来,延续了两千年。此外,还有在我国西南还蜿蜒着一条起于唐代、兴于明清的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口岸。物流网络的水上通道肇始于秦朝之凿灵渠,成为古代中原到岭南的最便捷的通道后,全国水运渐趋成熟。春秋吴国开邗沟,至隋代完成的大运河,将南北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网络,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同时,还通过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至京师。自元代开近海漕运,最远的航程达13000多里。西汉形成和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构成了一条贯通欧亚非洲的世界上最绵长、最伟大的一条航线。这是一条陶瓷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涵盖了中国的古代物流的诸多具体内容。

我国古代物流的运输系统包括舟和车,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舟字,诗经《国风。河广》篇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说明西周已出现了水上运输。历史记载的殷盘庚涉河迁都,武丁入河,更表明当时水运有了一定的规模。从传说中的黄帝造车,到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薛部落(今山东枣庄)以造车闻名于世。据《左传》记载,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更说明了我国古代运输工具的多样和丰富。

现代物流的仓储系统也可以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蛛丝马迹。仓储制度自夏朝开始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开始,历朝都十分重视,仓是存粮之所,贮粮以备不时之需,被视为“天下之大命”。春秋时期的管仲精辟论述了建立国家仓储之制的重要性、必要性;“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

基本上,我国古代仓库的基本用途有:储存、储备两大功能。储存是将漕运来的粮食保管起来,供皇室、吏官及人民日常消费;储备是为应付战争、灾荒及突发事件的。同时,仓储还有平抑物价之功能。粮丰时收进入仓,粮欠时出仓籴粮赈灾,不至于价格飞涨,影响市场稳定。

汉初营建新都长安,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就包括了太仓。中国最大的古代粮仓—洛阳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在唐人杜佑所撰《通典》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

关于仓储管理思想,秦代就有专门的仓律,汉代倡立的常平仓制度,设有专门的会计簿册,详细记录仓储谷物数量、品种、出入、经手人、核验等,成为后世封建王朝沿用的主要仓储制度。宋代以后,有关仓储的规章更多、更细、更严。我国古代仓储系统最发达和完善的清代,仓京师有15个,通州二库,德州、临清、淮安、徐州各一库,凤阳两库,以上为国家级仓库,省、府、州、县也各设仓库。

古代物流系统维系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往,除了以上介绍的运输系统和仓储系统外,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物流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我国在西周时已形成了以人传递称作“传”,以车传称为“驲”的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在当时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由于历史条件、科技水平局所限,其速度数量和质量与今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并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刘晏在各道设立巡院,建立全国信息网。各地遍布驿站,收集各种庄稼好坏、市场价格的变动、四方物资的余缺等情报,高价招募“驶足”,由他们一站接一站传递,数日内可将全国各地的信息迅速集中。再由专人综合各地信息,做出决策。由于信息灵活,渠道多,使市场长年保持稳定,虽经数十年战乱,仍保证了唐代国富民安。唐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有诗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纪录了当时邮传事业的兴旺。宋代还出现了“急递铺”(又分为马递、步递、急脚递等),更和现代的快递含义大同小异。

明代诗人于慎有诗云:“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其中包含着丰富运输、保管、搬运、包装、冷藏、流通加工,乃至信息活动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物流不只是物品的机械性流动,而是蕴涵创造着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唐朝大诗人杜甫《后出塞五首》给我们描绘了唐代海运的壮阔场面,显现了中国古代物流的繁荣和引人注目,也正是在这种以水、陆交汇为基础的物流网的基础上,古代经济才得以辉煌,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套发达的物流系统,使得中国无论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还是从生活的物资水准的角度来看,在现代以前,中国长久以来一直领先西方,这是可以肯定的。

点评

长平之战,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这是一个令今天的军事专家们迷惑不解的地方,以当时的条件,秦军的后勤供应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文献的无从考证,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在一个铁制农具和牛耕刚刚开始使用的时代,秦国用什么供养这支60万人的军队进行经年累月的战争?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来说,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没有完善的农业管理、兵器生产管理、军事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和发达的物流体系,能做到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