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治通鉴》概述

《资治通鉴》是一本超过300万字的大书,如何获得精华?如何从今天的角度体会其中的这种思想智慧?我先定位一下。我来看看《资治通鉴》是什么书,《资治通鉴》在中国的学术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文、史、哲、数、理、华、正、经、法等分类都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我们古人分为经、史、子、家。经典是儒家的经典,主流意识形态。子女是弟子百家。指布景、文集、唐诗宋词等。历史要多得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有相应的历史。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有历史,都有过去的发展形式,所以有很多“历史”。

恩格斯有句话叫“历史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看不清现在和未来。如果我们想了解现在和观察未来,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历史,历史是我们的全部,所以国学被称为经史学。在经史学中,曾国藩这样说。“读书有两个门道,修炼不读外经,经济不读外读史。”修炼是人,人要读经典。要读经济、经济、经济天下、历史。现实的情况千变万化。你必须有案例。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事例。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如何操作。否则你就是纸上谈兵。(约翰f肯尼迪,教育)经史的学问,“史”比“经”更接近现实。曾国藩说:“偷先哲经典的书,精通司马元公《资治通鉴》。”方济各的书不能超过《资治通鉴》。

毛泽东说,中国有两本大书,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资治通鉴》。《史记》是电机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在中国学术上,《资治通鉴》是治国安国具有运营意义的经典。那么,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在人类的文化百花园中,这本书在哪里?今天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在国际政治结构、经济格局、文化格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让我们看看这东西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兴趣,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对各种知识有不同的兴趣。中华文明以中国为代表,西方文明以欧洲为代表,西亚、南亚、北非的文明也有不同的特点。

西方文明的根源是古希腊,古希腊代表人物是柏拉图。怀特海说:“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都是柏拉图的脚注。”柏拉图讲课的地方叫阿卡得米,是科学院的意思。门口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如果不懂数学,就不要在这里学习。世界近代第一个科学院是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建立的。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设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因此,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是西方文明的特征。

南亚、西亚和北非生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的故乡在印度,基督教的故乡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清除印度和以色列,南亚、西亚和北非几乎都是伊斯兰世界,这里的文明是宗教学和神学的文明。

中华文明关注的是什么?最引人注目的是现实人生问题、贾墨怪力乱神、希腊科学传到中国,被称为“阴气奇妙”、“怪力乱神”。“我不知道生活,怎么知道死亡”,中国专门关注现实生活问题。“修身之家治理天下”、“天下兴亡,匹夫之责”、“家务国事天下之事,事事关心。”

看看人类的三大知识体系。人类三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就像有分工一样,中国人最关注的是现实、家国问题,《资治通鉴》就是告诉我们这些。是古典中的古典。我们过去肯定了西方科学技术的成就,肯定了中东南亚的宗教成就,但对中国治国安邦方面的经验研究嗤之以鼻是不公平的。从秦始皇统一到辛亥革命2100年间,汉、唐、宋、明、清这五个王朝占了1500多年以上,这几个王朝一动不动地占了两三百年,请想象一下,在交通落后的情况下,他们没有真正的能力。怎么容易做?这是机制、机械原因,是我们需要探索的。《资治通鉴》就是这样的书。

1954年,毛泽东在和吴敏谈话时说:“《资治通鉴》写得很好。”叙事有章法,历代兴锤兰、本末笔句,读这本书,我们就能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教训。两年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顾志刚等著名学者对这本书进行了办学,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学校本书,书中的“自治通鉴”四个字是郭沫若写的,目前世界上研究《资治通鉴》的人都在使用这个版本。《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曾作为天才的史学家再奖,他花费毕生精力编纂这本书,其目的是参考前代的兴衰和兴衰,考察今天的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

这本书先贤怎么读?宋元前夕,著名学者胡三成专门研究了《资治通鉴》,他说:“为人虽君,但不知道《通鉴》,不知道自治的源泉,不知道恶乱,也不知道方兰术。”领导不知道《资治通鉴》的时候说:“大臣,不知道《通鉴》,上面什么事都没有,下面治理不了老百姓。”,一般干部不知道《资治通鉴》。上级不知道如何应对领导,下级不知道如何治理百姓。因为“为人不知道《通鉴》,谋身体就会受到侮辱,工作往后拖还不够”,所以《资治通鉴》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书。

事实上,把《资治通鉴》说清楚,读得深刻的是曾国藩和毛泽东。他们是文人,但可以战斗。曾国藩写道:“对一个叫罗的年轻人来说。“偷先哲的书不擅长司马文公的《资治通鉴》。可以窃取事物的道理,执行神圣的权利。”注意这两句话,一本书讲道理固然好,但说到权变更是件大事。和“一国两制”一样,“一国”说的是真话。

,“两制”就是讲权变。一个人只懂道理不懂权变就是纸上谈兵。权变就是讲事态情况变化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来加以解决。这本书不止有道理,还有权变,它就高级在这儿了。经典是讲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儿就要懂权变。你如果懂权变,看问题就比较客观了,就不会愤世嫉俗,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干部兴家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败家则往往是管不住自己,或管不住家人。这个书也讲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说家国兴衰,国事、家事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吸取经验。

曾国藩的评价是很切道的,王夫之有本书叫《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中说我们读《通鉴》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提升自己,可以自淑;第二个可以与人分享,诲人;第三个可以知道而乐。我想我们学习,不光学《通鉴》,学别的也应该是: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二、《资治通鉴》的精髓

那么《资治通鉴》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精髓是什么呢?《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亡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特别重视领导者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家国兴衰的影响。我们今天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光则更强调的是领导者的责任,这本书主要是写给领导者看的。

司马光上书宋神宗: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通鉴》的精髓,怎么理解呢?我们先讲修心之要。

修心之要,仁。《通鉴》是这么解释这句话的,修心之要是仁,“仁”是修政治、兴教育、育万物、养百姓。修政治,我们经常讲政治,古人也讲政治。胡耀邦抗战期间曾经问过毛泽东什么是政治,毛泽东是这样解释的:政治就是把你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胡耀邦不明白怎么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就是政治。毛泽东严肃起来说,你得告诉你的部下,为什么跟着你干,跟着你走,不跟别人走?你得给我一个理由,这就是政治。

举个例子,《通鉴》记载,刘备在诸葛亮之前,无处藏身,得了诸葛亮之后开疆拓土,建立自己的基业,诸葛亮有本事,他为什么跟着刘备干呢?三顾茅庐很重要,说明刘备有诚意,但是见了面以后你要干什么?刘备讲了一句话,“如今汉室将倾,奸臣窃国”,他的理由是光复汉室,那个时候天下姓刘,皇帝是汉献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称为曹贼。所以刘备到荆州来,光复汉室就是他的政治方向、目标、愿景,他用这个理想鼓舞士气。“替天行道”就是宋江的政治,我们这帮强盗去抢钱,这不行,得有一个方向、目标、愿景,政治就是这个意思。人都是灵和肉的混合体,你必须满足他灵的这一面。还要有“养育”,养育是什么?育好,养好,得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要养百姓,还要让百姓吃饱肚子,就是既要有脑袋还得有口袋,既要有意义还要有利益,这两个都有,人们才愿意跟你走。这里面一定要把政治、意义放在前面。假如在工作当中,只把物质放在前面,有奶就是娘,战争年代说不定就哗变了。在充分考虑员工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要把意义、价值、精神等放在前面,这是领导的艺术。如果什么都把利益放在前面就完了。如果不讲利益也不行。这两者谁在前谁在后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仁。明就是判断力,武就是决断力,我们下边结合例子再展开讲。

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用人,指的是干部的任用;信赏、必罚,指的是激励约束机制。唐太宗说过,国家的大事就是赏和罚,赏当其劳,无功者知罪。制度要严明,没有制度治国治不成。最关键的还是用人,信赏、必罚是外在的治理手段,这些手段的交集点就是用人。如何用人、识人、治理国家,构成了司马光管理体系框架,这就是中国人的学问,治国当领导的学问。

三、《资治通鉴》讲析

《资治通鉴》记录了22个王朝的兴衰。涉及了《二十四史》里面的17部正史,涉及了三分之二的《二十四史》。我举个汉代和唐代的例子。

1.楚汉之争

第一个是楚汉之争,我先讲讲平民天子刘邦的成功之路。毛泽东曾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皇帝,48岁闹革命,两年秦朝灭了,再过五年当上了皇帝,总共就七年,过去只是个村干部,亭长,所以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十六国时候有个人叫石勒,曾经建立了后赵政权,这个人不识字,但他是个英雄,有人给他读史,问他欣赏历史上哪个皇帝,他说要是遇见刘邦甘愿称臣,遇见刘秀就要跟他争一争,曹操则根本看不上,他佩服刘邦。汤因比是英国的历史学家,他说世界上有两个伟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凯撒大帝。

我们看看刘邦过人之处在什么地方?公元前226年刘邦在洛阳,他问大家我怎么赢了?大家七嘴八舌讲了很多,刘邦笑了,说我不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者皆人杰,我能用他,所以我能取天下。项羽有个范增他不知道用,所以他败在我手里。

我们先看看刘邦的领导意识,第一他说我不行(三不如),有自知之明,领导首先要知道自己不行,然后再看谁行我用谁。这是领导艺术的一个基本点、起点,只有你谦卑,别人才敢谏言,才能集思广益,从而作出全面的判断。再看看项羽的见解,他说我自起兵到现在八年了,经历70多场战争未曾输过,最终困顿在这儿,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项羽至死都不知道差别在哪儿,刘邦觉得项羽有个范增都不知道用,项羽当然不行了。领导的第一门功课就是要知道我不行,如果一个领导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么这个领导离完蛋就不远了,平常他可能是刚愎自用,战争年代他很可能众叛亲离。因为领导他不是一个自然人,他是岗位,是角色,在这个岗位的人不是给自己做决策,而是给方方面面做决策。在这个岗位上,你权力越大,盲点就越多,所以必须集思广益。

第二还要有知人之智,知道谁在哪方面行。你看萧何治国、韩信打仗、张良战略筹划,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刘邦能够很好地协调他们,这就是知人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背景看问题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只能跟少数人商量,所以必须知道谁在哪方面行,你让他帮助你判断就可以了,这就是刘邦厉害的地方。三杰的任用让我最佩服的,是刘邦用韩信。韩信当初在项羽麾下,项羽不用他,韩信就跑了,到刘邦这儿,刘邦也不用他,在用不用韩信的问题上刘邦和项羽是一个水平的,因为他们都是楚国人,韩信从小受胯下之辱,名声不好,都不用他。萧何知道韩信是个人才,就给刘邦推荐了,领导听萧何的就提拔了,但够不上韩信的预期,所以韩信就跑了,这是什么时候?这时韩信24岁,刘邦50岁。萧何来不及报告就去追韩信,两天以后才把他拽回来,其间还有人对刘邦说丞相跑了。最后萧何回来对刘邦讲了三句话,萧何对刘邦一直很恭敬,这三句话说得却不客气,他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刘邦于是马上任用韩信为将军,萧何说将军不行,必须是上将军。刘邦说,那就任命为上将军。萧何说,不行,你必须设坛拜将,人家才能留下来干。刘邦采纳,拜从未立功的24岁年轻人为上将军,这需要多大的判断力,但刘邦信任萧何的判断力,后来所有的胜仗都是韩信打的。刘邦和项羽打仗,从来没有赢过,所有的胜仗都是韩信打赢的,最后垓下之战的统帅都是韩信。韩信赢了刘邦就赢了,所以我们讲一个领导的本事不在他有多大的本事,而在于他手下的人有没有本事。领导的本事不体现在自己的本事上,而是你手下人有没有本事,愿不愿意死心塌地的为你做事,这才是你的本事。我们读《资治通鉴》,就知道一个领导,像刘邦这样的才是高人,像项羽这样的不是高人,力拔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这不是本事,这是匹夫之勇。

大家看《资治通鉴》的卷一,谈的就是这个道理。子思是孟子的老师,孔子的孙子,他说,“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如果领导自以为是,大家就不会给你献计献策了。即使领导决策是对的,也应该集思广益,百密总有一疏,更何况决策错误,却一味拍马屁奉承使得错误更加严重呢。作为领导人,不明辨是非,一味地喜欢歌功颂德,没有比这更昏庸的了。而作为臣属,不坚持真理说真话,一味阿谀自保,没有比这更奸佞的了。领导愚蠢,臣属奸佞,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么,这国家能长治久安么?这是《通鉴》一卷题的话。

《资治通鉴》提醒领导要坚持三个原则。就是仁、明、武。所谓“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以方向、目标、愿景让大家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愿意跟你干。第二是明,“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是说要磊落,知道义,有安危意识,有分别贤愚的判断力。第三是武,“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是指要有决断力,决策之后勇往直前,奸佞不能迷惑你,不能改变你的主意。《资治通鉴》记载,曹操跟袁绍打官渡之战之前,许攸跟郭嘉从十个方面分析双方的优缺点。其中有一点就是袁绍好谋少决,曹操呢,得策致行,得到一个好计策,马上就实施。这就是领导的素质。

当然,领导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基层干部你得有能耐,你没有能耐,别人不听你的。所以基层干部要勤勉,要有执行力,基层干部要尽己之能,你的能耐就是你的领导力。中层干部要尽人力,需要把人的能力调动起来,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协和医院外科主任未必是第一把刀,但他一定能充分调动第一把刀的积极性,他能够与院长沟通。如果第一把刀情商足够,他也可以当外科主任。如果第一把刀觉得自己业务高超,看不起别人,他就当不了中层干部。高层领导是一把手,要尽人之智。这一点唐太宗有经验,他知道不靠大家不能成功。《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处罚20鞭子以上就要亲自审批,最后他50岁就累死了。当领导的,一把手不能太忙,越忙越糟糕,应该让手底下人去做,越俎代庖,累得贼死,事情还做不好,因为你的领导能力是有限的。古人这点经验跟现代管理学是相通的。那么应该管什么呢,应该管重大的人事布局和重大方向决策,领导应该举重若轻,再大的事他都会把大家派放在各个位置上,然后他管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讲,不同的领导层干部有不同的领导力,有不同的要求。

2.唐太宗:用人如器

下面我讲第二例子,唐太宗谈用人。贞观元年,唐太宗的大臣好久都没推荐贤能之人,皇上就问为什么不推荐,这位大臣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哪,而是至今我也没有看见什么奇才异士,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才。”唐太宗就说了一句话:“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代治理天下的难道都是从别的朝代借人吗?就是怕你自己不知道,你怎么能说世上没人呢?”唐太宗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上世纪80年代讲用人之时,经常用他这一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用人就像用工具那样,用到长处,尊重人才,用他所长。而且,“用人之长,就容人之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用人之长,容纳他的不足,没有毛病的人没有,都有不足,有缺点。我们不要选择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我们要制度约束,让他天使的一面张扬,魔鬼的一面遏制,不要把人分三六九等,你也不是道德裁判所。这段话我们用唐太宗“用人”的话给它解读一下:

唐太宗临终之前,给他儿子写了个遗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谈“用人”的,他这么说:明主用人,就像巧匠处理木材一样,直的做车辕,弯的做车轮,长的做栋梁,短的做栱角。“智者取其谋略,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胆怯)取其慎。无论智、愚、勇、怯者,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把人分为智、愚、勇、怯,并不是分为三六九等,智者、愚者、勇者、怯者都是人才,关键是你怎么用他。智者,房玄龄是人才吧?毛病多着呢,尉迟恭、程咬金都看不惯他,都知道他怕老婆,但是他足智多谋。勇者尉迟恭去打仗,威风凛凛。胆怯的呢,胆怯的人打仗当然不行,但是谨慎,去管财务他不会乱来。愚的取其力干吗,智的取其力多好,都想找智者。那你就错了,智者有时候力气用不上。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之前最难受,魏征天天对他大哥李建成说:“你不把你老二干掉,你太子不保。”所以李世民要动手,他先找的是李靖、徐茂公,这两人文武双全,请他们参加“玄武门之变”,他们怎么说呢:“秦王殿下,恕不从命。”智者想得很多,他有价值观,杀兄逼父,赢了不好听,输了命都搭上。这时候就派程咬金去了,“玄武门之变”就搞成了。这叫“愚者取其力”。不过我们现在不叫“愚者取其力”,我们叫“执行力强”。

“知人者,兼而用之”,我们当领导的,不能用一个观点看人。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一定跟他的岗位,跟他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你让个研究生去当文员,他干得没劲,就不好好干,最后他委屈,你还不满意:“一个研究生这个事都做不好。”就是这个道理。怎么用人哪?一定要“用人如器”,锤子很有本事,那是对于钉子来说,那么对于布,就不如剪刀了。所以“用人如器”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应想着用人一定要放对位置,单位培养人才也是这样。

“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什么意思呢?“割政分机”的意思就是要注意人才的组合。人才在这种组合下,它不能发挥作用,在另外一种组合下,就能施展才华,互相配合得很好,这是领导应该考虑的。不是找个事让他做就叫用人,用人是要动脑子的。

我们刚才谈刘邦成功之道,唐太宗也谈他的成功之道。他说:“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五件事全是谈用人的问题,我用现代汉语给大家表达一下:

第一,取才胜己者(选比自己强的人),要恢弘气度,不按照自己的模式选人。如果部下不能超过你,那这个单位就出问题了。

第二,用人之长,弃其所短,这需要能识得真才,看人看基本点。

第三,贤不肖都要用,各得其所,什么人可用,什么人可信,心里要有数。

第四,容忍耿直顶撞者,要有大修养,这也是对基本点的一个判断。

第五,一把手不搞小集团,一把手搞小集团就没出息了,大家都是你的部下,不管亲仇疏远,一旦用之,爱之如一。

唐太宗讲的这五点,都是他的用人之术。

在这里面我还提出一个观点就是“驾驭特殊人才”,什么叫“特殊人才”?《资治通鉴》卷二十一,记了汉武帝一段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特殊人才就是有能耐,也有缺点,有优点也有毛病,不是一般的人才。汉武帝讲得很清楚,不要追究他有没有缺点,关键在于他的本事,重点是领导能不能驾驭他。曹操不是这样讲,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只讲才,不讲德。司马光提出另外的看法,司马光说:“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所以司马光讲“德”不讲“才”。

这些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今天到底用什么样的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用人的原则。但是什么是德我们考虑过没有?我们最怕的是,把德做成一个大帽子。凡是能干事,有本事,做成事业的都有些毛病,做事就有缺点,有不足,如果把这些人都套个帽子压下去了,留下的都是无能的,这个单位就坏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建立的时候人才济济,因为不拘一格用人。到王朝灭亡的时候,就没有人才了,因为道德的“筛子”把人给“筛”掉了。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要思考一下,就是“德”和“才”,这个“德”是什么东西?我把这个想了一下,因为法律层面不能缺德,违法不行啊,违法你再有本事那也不行。第二个,其实我们应该从制度和文化的层面约束,让一个人的天使的一面得到张扬,魔鬼的一面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该退到文化上来讲这个问题,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个有德,那个没德,那都是形式主义。谁都有有德的一面,谁都有无德的一面,因为作为一个人,他是自然的生命体,古人讲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都是人的本性。没有饮食生命不能保全,没有男女不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的。

但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有“群”。没有“群”,你别说洪水猛兽,藏獒、狼狗你都对付不了。没有“群”,你的生活质量也不能提升,纺纱、织布、染彩都是不可能。所以人都是在“群”里面的,所以“群体关系”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怎么处理好这种关系,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处理好关系了,社会就和谐了,处理不好,社会就乱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更得考虑“群”,克制自己。但是领导也是人,所以关键要在制度、文化上把他天使的一面张扬,魔鬼的一面遏制。一个人不敢为非,是领导厉害,一个人不去为非,说明制度厉害,一个人不想为非呢,是文化厉害。我们要从这方面来讲,不能把人分为谁有德谁没德。这次总书记提出“反腐,让权力得到约束”就是讲制度和文化层面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古人是有深刻探讨的。

其实唐太宗谈“用人”的时候,还特别提出了对隋文帝的评价。他说隋文帝“太多疑”,“刚愎自用”,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不信任别人。群臣都知道他刚愎自用,也就不敢劝谏了,所以,二世就灭亡了。唐太宗说我就不这样,我择天下贤才,让他们去做这些事,然后汇报到我这里,有功就赏,有过就罚,用天下之才。

接下来我讲讲“修心克己”。《资治通鉴》把领导分为五个等级:“创业之君”、“守成之君”、“陵夷之君”、“中兴之君”、“乱亡之君”。“创业之君”的特点是“智勇冠群”;“守成之君”的特点是中等才能,能够约束自己;“陵夷之君”是中等才能,但不能自修;“中兴之君”是才能过人,自强;“乱亡之君”是“下愚不可改移者”。这些评价都是从两个方面说的,一个方面是指才能,一个方面是指能不能管住自己——修心克己。所以看一个人呢,不光看本事,还得看能不能管住自己。

《资治通鉴》卷一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魏文侯的儿子叫子击。魏子侯出行的时候在路上碰到田子方,田子方是孔子的学生,再传弟子。魏文侯说:乖儿子,赶紧下车,给田子方作揖。田子方不为礼,扬长而去。子击就生气了,他对田子方讲:“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什么意思?就是“富贵的人值得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值得骄傲呢?”田子方回他说:“那当然是贫贱的人值得骄傲了,富贵的人怎么值得骄傲呢?国君骄傲了,失其国,大夫骄傲了,失其家,我没有听过失其国的人还有个国在等着他,也没有见到失其家的人,还有个家在等着他,不会的。贫贱之人,言不用,行不合,我穿着鞋,拔腿就走,哪里不是贫贱呢?”子击回去告诉魏文侯,这是金玉良言哪。这句话让我想起凯撒大帝在罗马的一次著名演讲,凯撒是这么说的:“位高权重者,如果是发脾气,百姓说这是狂妄,普通人发脾气,只是觉得这个人的脾气怎么这么大呢?位高权重者内敛低调,大家赞扬是美德,一无所有的低调,大家说这是活该的,你一无所有,你不低调干吗?”所以说我们当干部的,当领导的,你所有行为都会被放大,如果我们低调,就会成为美德,你稍稍比别人骄傲,就是狂妄。所以一个领导谦谨,是双倍的收获,如果高傲狂妄,你的负面就放大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一个抛头露面的人,处于领导岗位上的,要比其他人更加低调。

瓦特·米伽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做了很多实验,有一个实验是在幼儿园做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老师跟他们说:“孩子们,我要出去20分钟,现在每人发一块儿糖,如果我回来你们谁没有吃这个糖,我会再给你一块儿。”说完老师就走了,孩子见了糖惊讶,赶快把它剥了吃了。但有几个孩子忍着,想等老师回来再给一块儿,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就有七八个孩子忍住了。跟踪调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几个忍住了的孩子全是成功人士,要么是政府高官,要么是企业高管,其他的孩子生活平平。所以推出著名理论:高官、高管人士最成功的素质是什么呢?是情绪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你要体会自己情绪及掌控自己情绪,同时,体会别人的情绪继而处理别人情绪。我们做领导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克己,要体会他人,营造一个让自己发展、成长的环境,这就是“情绪治理”。

《通鉴》卷一记载,子思对卫国国君讲:君以后国事将日益糟糕。卫国的国君就问:为什么国家的事会越来越糟糕呢?有原因的,君出言自以为是,你的干部听到不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也自以为是,而士庶人也不敢矫其非。“君臣自贤,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这就是说做领导的,要有反省能力,要谦卑。

唐太宗的一段话让我感慨万千,也是《资治通鉴》里面记载的。唐太宗一辈子是靠打仗得天下的,古人打仗最厉害的武器是弓箭,但是有一件事让唐太宗很吃惊,有人给他送来一批做弓箭的材料,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请工匠给他造一个好弓。大家看: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唐太宗说我从小喜欢玩弓箭,拥有很多良弓,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材料,可拿给工匠看却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虽然弓很刚劲,你发出箭以后,因为脉理不匀,箭会偏,射不直,射不到靶子心,所以不是做弓箭的材料。我立刻顿悟了,我过去看的完全错了,我以弓箭定四方,用的弓多着呢,却还没完全知道这里面的奥妙,那么天下的事我哪能都知道呢?我还不知做了多少错事,我失误多着呢。于是他设置皇帝接待日,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上朝进谏。唐太宗自我反省,很谦卑,只有谦卑才有这种自我反省的念头。这就是讲克己。如果唐太宗没有谦卑心呢,他怎么知道看弓箭看走眼了,他怎么就反思到自己在治国方面也不一定行了呢?这是一个领导的素质。领导的素质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领导是管别人的,也要能管得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说话,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情绪。

克己当中还有一条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资治通鉴》卷221在谈到唐明皇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明皇之始,他想治好天下,非常刻厉节俭,把皇家精品服装厂都给关了,有个卫兵吃饭浪费粮食,他气得把这个卫兵杀了。他刚开始都很好,但不能善始善终。对这一点,《资治通鉴》通过唐明皇的变化,做了一个系统的讨论。我给《光明日报》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讲唐明皇之路。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刚上台当领导的时候,他想建功立业,但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这考验我们领导的素质、领导的能力,这也包括谦卑克己。唐明皇是最明显的,他在大乱当中走向领导岗位,继位时才28岁,励精图治,用姚崇宋璟。到50岁以后,他的爱妃武惠妃去世了,这时候杨玉环走进他的生活当中。50岁的人呢,他考虑的问题与年轻时不一样,唐明皇哥哥死后,他感觉生命无常,最大的变化就是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这时候考虑养生比考虑治国要多,怎么样寿命长一点,怎么样生活乐一点,这时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一个人在这个时候,恰恰更应该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考验。我们讲,帝王有五种,领导有五种,都是谈的这个。创业之君、乱亡之君咱们不说,守成、陵夷之君差别就在能否管住自己。所以领导在这个更高的位置上,不是他专业不行,不是他领导能力不行,领导艺术不行,而是他能不能管住自己,克己约束自己。而且这是个试金石,所以不光是我们上升阶段要克己,到了高位以后要更加克己,才算善始善终。家国兴衰,兴在哪,衰在哪?克己就兴,不克己就衰。往往都是这样子的。

四、小结

最后我做一个小结,雅斯贝尔斯是德国的一个思想家,他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就是我们讲的孔孟老庄、释迦牟尼、犹太的先知、古希腊圣贤所在的古典文明时代。文艺复兴点燃了西方发展的火焰,启蒙运动跟资本主义结合,形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维护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秩序。法国孟德斯鸠和英国洛克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总结我们的传统,我们要海纳百川来弥补不足,要摒弃糟粕。我记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完以后,全国政协搞了一个论坛,我也参加了,当时就是讲我们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传统要认同,我们之所以走跟西方不一样的路,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有我们祖先的经验,这就是探索我们自己模式的最大理由,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这个理由。我们就是要不断地走自己的道路,传承我们自己传统经验中的瑰宝。具体的领导方法,怎样为人处世,我们的传统里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肯定西方的科学成就。

我在清华经管学院、汇丰商学院、新加坡莱弗士商学院讲《资治通鉴》的时候都是讲一年,每次讲两天到三天,这样能系统地探讨历史。我们从刘邦讲到汉朝,然后讲汉武帝、唐玄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探讨的学问里面,主要是治国的学问和做人做事的学问。在西方,讲信仰,他们是通过神,中国人则讲教化。

最后,汤因比还有一句话,他说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黏合剂,如果中国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为人类的主宰,那么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人讲“忠恕”,西方人讲“法制”,“忠恕”,“法制”都很重要,这是基础。如果没有“忠恕”,任何“法制”都是“有孔可钻”的。华尔街的经营活动都是在法律上进行的,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1997年索罗斯发动金融风暴也是在法律上进行的。美国对伊拉克的干涉也都是在法律上进行的。中国的“忠恕”那就不一样了,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类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不能只是西方的,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我想,汤因比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想取代西方文明,我们也不想成为人类主宰,但是我们炎黄子孙不能忘祖。所以我们讲,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安排这么一个国学的讲座,非常有意义。我今天演讲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