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关于“大学生该不该买Mac”的讨论再次被推上热搜,但小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非常简单。就是“做什么工作要买电脑”。如果你有Windows的远程服务器,或者直接在宿舍组装i9高质量游戏电脑,笔记本电脑选择Mac也可以说实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诚实。

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时买的笔记本电脑可能是第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对这台电脑的预期寿命也是至少4年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Mac有点危险。在国内教育环境中,Windows系统所占的比重仍然很高。事实上,新的ARM Mac可以通过虚拟机安装Windows on ARM,但32位系统和非常有限的环境支持有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软件无法正常工作。

我知道一定会列出“轻薄便携”、“屏幕素质高”、“续航时间长”这种老生常谈的卖点,宣传大学生销售Mac的必要性。这种说法放在十年前,那确实说得通。

但是,2022年,这些严格的要求被纳入了新一代英特尔Evo笔记本电脑的认证标准中。10年前,为了让“老人家”们大开眼界,雷借用了Evo认证笔记本电脑的新会员3354戴尔灵越14 Plus 7420,向大家展示了“大学第一”是什么样子。

硬件配置

首先介绍一下基本的硬件信息。雷租的这款灵越14 Plus是3种配置中最基本的型号。处理器型号包括第12代英特尔酷睿i5-12500H电压处理器、英特尔7工艺流程和Alder Lake不对称体系结构(4个性能内核、8个能效内核,共16个线程)。p核心最高turbo效能为4.5GHz,e核心最高turbo boost为3.3GHz,基准耗电量为45W的处理器。

从内存方面来说,灵越14 plus配备了16GB DDR5内存,频率达到4800MHz,通过更多的多任务快速访问,可以获得很多优点。此外,Lingyue 14 Plus还配备了SODIMM内存,因此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后续升级。

此外,这款灵越14 Plus还配备了铠甲512GB NVMe SSD和英特尔AX211 Wi-Fi 6无线网卡。AX211支持160MHz带宽模式,因此即使使用Wi-Fi 6网络,AX211也比M1内置的无线网卡具有网络速度优势。

前面提到的小磊在灵越14 Plus的三种型号中获得了最基础的版本,因此这款灵越14 Plus采用的是IRIS XE toch核心显卡,而不是游戏玩家首选的独立显卡。但是灵越14 Plus还提供了搭载RTX 3050/RTX 3050Ti的版本。但是考虑到12500H的实际性能,如果只玩CSGO、LOL等轻负载游戏,小雷手中的这款灵越14 Plus其实完全可以用。

标杆管理

因为第12代表压核心是灵越14 Plus的主要竞争力,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这款U的基准性能。为了更清楚地比较广大的“准大一学生”,小磊也邀请了采用M1芯片的MacBook Air,采用8核CPU 7核GPU版本,内存16GB集成内存,SSD存储空间256GB,售价为9499元。

第一个是Cinebench R23,它直观地显示了计算机处理器内核和多线程性能。其中i5-12500H和M1单线程分数分为1649/1496分,差别实际上并不明显,低于15%。但是,在多线程测试中,i5-12500H多线程的优点是i5-12500H和M1分数分别为9763/7817分。I5-12500H从最终成绩和测试时“盒子”的快感来看,取得了漂亮而彻底的胜利。

在苹果用户首选的GeekBench 5中,i5-12500H在单核测试项目中分别以M1反超1552/1706得分。不难看出,M1本质上采取的是ARM体系结构的大内核和高主频方案。但是在多核测试中,i5-12500H分别以9550/7421的得分成功超过了自己的“失落之地”。

这种结果出现并不奇怪。作为苹果第一个商业化ARM体系结构计算机处理器,M1在性能释放方面过于保守,或者苹果甚至没有想过给M1多少性能空闲空间。此外。I5-12500H12核心16线程的硬件实力也排在M1前面。无论ARM体系结构在计算中的效率如何,都有能效优先的M1。

性能方面始终无法和英特尔标压酷睿相提并论。

硬件综合测试CrossMark中,灵越14 Plus和MacBook Air总分分别为1639/1484、各项成绩分别为生产率1525/1303、创造性1873/1912、反应能力1360/1037。但必须说明的是CrossMark这类硬件综合测试并不代表电脑在各个单项中的实际表现,比如在反应能力这一项中,这个成绩表示灵越14 Plus所有操作都比MacBook Air快1.3倍吗?很显然不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用M1来对比那功耗和散热就不得不提了。采用ARM架构的M1 MacBook Air确确实实在低功耗表现上超越了不少笔记本电脑。毕竟这款电脑功耗低到甚至不需要散热风扇,单靠内部的蓄热板(热质)短时间吸收主板热量。

但这种散热方式也有自己的短板:有限的被动散热空间让电脑几乎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性能运作。而在这一点上,灵越14 Plus的表现就非常不错了。在AIDA64中单烤FPU,i5-12500H的功耗能在80W左右的水平维持将近5分钟多,5分35秒才开始降频降耗到45W的基准功耗并在此水平维持。

考虑到压力测试的负载为超出实际使用场景的极限测试,并不代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负载压力,因此灵越14 Plus可以满功率运行5分多钟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考虑到日常使用中需要用到满功耗的情况通常都只是突发的短时长负载,灵越14 Plus的散热相信不会对正常使用带来困扰。

图形性能

尽管刚才我一直没提灵越14 Plus的游戏表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最基本的核心显卡型号,在一些轻量级游戏中灵越14 Plus的表现也并不差。默认分辨率下CSGO帧数能稳定在90fps左右,如果你外接1080P的高刷新率屏幕的话,游戏帧数也能来到120fps左右。这个表现虽然还没能达到当下电竞屏幕流行的2K144标准,但对于一个核心显卡来说完全足够了。毕竟如果你真有打游戏的需求,加钱买搭配RTX3050的版本也完全可以。

在一些更偏向“生产力”的测试中,灵越14 Plus的表现也不逊色于“生产力工具”M1 MacBook Air。以Pr中Puget插件测试为例,两者分数分别为461/565分。不难看出能调用编解码器的M1在Adobe中确实存在优势。但在Pr的导出测试中,同样拥有编解码加速的i5-12500H却成功反超。

甚至在Octane JS2.0测试中,灵越14 Plus都超越了MacBook Air,两者得分分别为80638/69489,相差16%。Blender测试也是同样的情况,BMW两者耗时分别为4分09秒和6分22秒,Classroom场景耗时分别为10分04秒/37分钟。事实证明在标压处理器和主动散热的帮助下,灵越14 Plus在高强度负载下更具优势。

产品定位

说实话,作为一个两款电脑都长时间用过的用户,两台电脑在跑分和测试中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从产品形态上两者就相差甚远:采用M1芯片的MacBook Air虽然看起来像一个笔记本电脑,运行的也是桌面端的macOS,但在使用场景上却和配有键盘的iPad Pro无异:两者走的都是牺牲性能以保证极致轻便的路线。

这里说的牺牲性能并不只是去掉主动散热系统、放弃长时间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而是从芯片架构入手,以ARM指令集为根基让M1 MacBook Air能且只能处理“特定”工作。这里的特定倒不是说MacBook Air只能用来写文档、做表格或剪视频,而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你都需要在苹果的“影响力”下使用。在M1支持的格式下,MacBook Air的表现非常出色,但一旦你用的某个插件对ARM架构不太支持,那M1 MacBook Air的出色就根本无从谈起。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敢轻易推荐别人购买M1(或M2)芯片的Mac的主要原因。如果你平时用的就是FCPX或Sketch,那你根本没有考虑的余地,直接买就完事了。但对于需要“一机多用”且在选择软件时没有话语权的学生来说,买M1 MacBook Air意味着接下来四年你都可能会在未知中度过。

“万一”某个软件、某个插件或某个格式的相关性能在Mac上表现不佳,而你又没有办法让周围的人都为了你改变习惯,那问题就不是一句简单的“虚拟机”可以解决的了。

而采用第12代英特尔酷睿i5-12500H标压处理器的戴尔灵越14 Plus则走了另一条路线,一条兼顾便携、性能与通用型的路线。

在便携方面,灵越14 Plus摆脱了过去Windows电脑所谓“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楔形设计为电脑带来了更灵动的线条,同时也大幅收窄了机身厚度。特殊设计的转轴结构略微高于金属A面,在电脑展开使用时可以将屏幕垫起,不仅可以保证外壳不会接触桌面,同时也能为电脑提供良好的空气循环风道,更可以将键盘抬起,优化电脑的人体工程学。

另外,电脑整机总量也控制在了1.68kg,不要忘记电脑内配备的是64Wh的大容量电池。此外灵越14 Plus也提供了雷电4、USB 3.2Gen1、HDMI和读卡器等一系列通用、实用的接口。这种不同于“极致便携”的“实用便携”,在我看来也是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

总结

从这个角度看,M1 MacBook Air确实算得上是轻薄笔记本的极致。但就像它的前身——12英寸New MacBook一样,M1 MacBook Air的极致轻薄背后依旧是以牺牲通用性为代价,而这种“专一性”让我不敢轻易向别人推荐这款电脑。

而新一代Evo认证体系的出现则为需要通用性的消费者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严苛的Evo标准全面保障了笔记本电脑在不同场景下的出色表现,也降低了消费者挑选电脑的门槛。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怎样的电脑,那自然可以按照自己实际需求来挑选。

但如果你只想用一台电脑满足所有使用场景,那选Evo就够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