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

按照国际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所有记录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纸草文献、挡泥板文献、甲骨文西安文献、金门文献、石刻文献、探索者文献、纸质文献、视听文献、机器阅读文献等。但是在古代文献学研究领域,“文献”的通常理解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存在形式,研究古代文献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对古代文献的鉴别、分类、编目、检索、整理的学科,称为“文献学”。有人把它等同于“古籍整理学”,但事实上“文献学”的研究范畴比“古籍整理学”更广。现代人的文献学著作主要有:张顺辉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洪赞侯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振善中国文献学士(中华书局1994年版)、杜泽森文献学摘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等。

古籍整理学

以古籍为研究对象,以徐志学、版本学、校正学为研究基础,以恢复古籍原貌、便利现代人阅读为研究目的,以理论与实际功能相结合的专业学科,即古籍整理学为基础。古籍整理学主要是整理古籍的各种具体方式(如复印、标点符号、校对、注释、现在)

照片印刷

复印是古籍整理的一般形式。副本尤指通过照片或电脑扫描复制出版的古籍。复印古籍,不同的动机有不同的兄弟,主要是为了保存古籍本来的面貌,可以看出,行金、版式和装订样式一起,一切都还是旧的。主要为了扩大流通,可以从降低印刷成本计改为原来的版式,再砍掉缩小人(上下2列4个,上下3列9个)。(上、下、上、下、上、下、下、上、下、上、下复印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的稿子,第二,写一定学术质量的复印说明,编制必要的目录和索引,并附上与附录相关的错误著述或研究资料。

占卜

占卜是当代普遍采用的古籍整理形式,也是古籍整理各种形式中最基本、最实用的整理形式。“点”是标点,“校对”是校对。经过标点和校对的新版古籍整理图书被称为“点学校基础”。整理古籍时使用的标点符号也是根据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国语出版社1990年3月版)。古籍整理的校对方法遵循根据真源校对学释例总结的《校对4法》。为了具体化点学校的原则,中华书局根据点学校“二十四史”的经验,于1991年编撰了古籍学校的石礼,刊登在中华书局编书品1991年第4期上。后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于1999年转载。

短文

短句,也称为句子阅读、圈、圈点,是古籍标点符号的简单形式,一般在句子末尾画上句号。)或者黑子(。),文章中短暂停留的地方会贴上毒号(,),古代的毒号和今天新式标点符号的图号差不多。短文多适用于中华书局1965年复制的四库全书总目、1977年复制的青虎克嘉角文选、1990年复制的听觉殿堂文等古籍复制。短文作为简洁的古书店形式,也用于新整理的印刷本。例如,中华书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的学术笔记丛书(包括新余总考、疑问阅读书记等),因为确定的读者对象主要面向学术界,所以其整理形式简明扼要,只加短文,不加新式标点符号。

全式标点符号

全式标点符号是指除了在标点符号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各种符号外,还使用特命线。特命线是古籍整理特有的标志符号,线条(_ _ _ _ _ _)和曲线曲线是书名、篇名、新式标点符号的全式标点符号多用于繁体直销版,中华书局称以学校为基础的“二十四史”为最典型。全式标点符号也用于繁体字横版本,今天人全种书一个官推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就是这个例子。

幻桥

回教又称回教集桥,是以每本书的异同为主要任务的古籍整理方式。幻教的重要条件是版本收集必须齐全,对版本的源流变化要有深入的研究。对各种异文的处理,不能简单地列举,也不能轻率地无视,所以采取什么都必须有。

校记中一一说明。如拟断以己意,则应提出史料佐证。惟其如此,方能保证经过汇校而成的本子,在文字上既优于现存诸本,在史料上又能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如今人谢保成的«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据其卷首«集校所据贞观政要钞本刊本»所列,主校本即有四种,参校本则有十八种之多。又据其«集校所据唐宋史籍、文献»所列,所引用的史籍、文献(如«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亦达十多种。

校 注

校注又称校释,或但称注(如«诗品注»)、故(如«楚辞解故»)、训(如«尚书注训»)、解(如«诗经直解»)等,名异而实同,均属于有校勘有注释的一种注释形式。其校勘方面的要求,可参看本书的校勘学术语部分。其注释方面,则主要包括注音、释词、疏解句子大意等。注释之体始于汉代,如马融«毛诗注»、郑玄«三礼注»等皆其名著。魏晋以下,校注大盛。时至今日,注释样式繁多,大抵可分为繁简两种不同类型。简注较为通俗,一般不作校勘,出注较少,且不引书证。而详注则校勘与注释并重,注释则偏于考史和诠解典故,一般会引录出处原文,以为信据。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两种«庄子»注本为例,1982年版«庄子浅注»属于简注,而1961年版«庄子集释»则为详注。

笺 注

笺注是在旧注基础上另作新注的一种注释形式。东汉郑玄依托毛注而成«毛诗笺»,是为笺注之始。郑玄«六艺论»谓“注«诗»宗毛为主,其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这说明笺注大多前有依傍,而其自注则兼具补注、疏解、辨正等多种功用。清人郝懿行«礼记笺»、孙星衍«尚书笺»等,皆为笺注体名著。亦有名为校笺者,则其校勘用力为多。如今人徐震堮的«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其«前言»谓“本书用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本作为底本,校以唐写本、影印金泽文库所藏宋本、沈宝砚据传是楼藏宋椠本所作校语、明凌瀛初刻批点本及王先谦思贤精舍刻本”;又谓“引用诸家之说,皆注明出处,其中刘辰翁、刘应登、王世懋的评语,见于凌刻本;严复语取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盛氏愚斋藏书«世说新语»眉批,全书仅寥寥数条”,足见其书校与笺一并看重。

疏 证

疏证又称注疏、义疏、正义,是既讲解原文、又诠释旧注的一种注释形式。 较早者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即是取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为底本,并参酌江熙所集十三家注而写成。其«论语集解义疏序»说:“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其又别有通儒解释与何集无好者,亦引取为说,以示广闻也。”今人如杨树达的«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其«凡例»开宗明义,第一条谓“本书宗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阙之”;第二条谓“证文次第,以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以事例为证者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又次之。大致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取便学者之通晓而已”;第八条谓“本书训说大致以朱子«集注»为主,其后儒胜义长于朱说者,则取后儒之说。心有未安,乃下己意焉”。

集 解

集解又称集传、集注、集疏、集释,此种注释形式,旨在集合诸家所长,并参以己见,合为一书。较早者如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采集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王肃等人之说,对诸家说法皆不满意,则独下己意。今人如杨伯峻的«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首«例略»第一条云:“本书除«列子»正文外,其注释考证分为四类,依次排列:(甲)晋人张湛之«注»,(乙)唐人卢重玄之«解»,(丙)有关«列子»本文以及张«注»、卢«解»之校勘、训诂与考据,(丁)唐人殷敬顺所纂与宋人陈景元所补之«释文»之考证。”至于本书的校勘,«例略»第二条以下诸条,亦有详尽的说明。他如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黄怀信的«鹖冠子汇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等,均取此种体例。

今 译

今译就是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把文言文翻译成语体文。一般和注释并行,称注译或译注,亦有迳称今译,而实则有注有译者。古籍今译的原则,大体遵循严复«天演论•译例言»所提出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文义畅达,“雅” 就是译文要有文采。比较而言,“信”、“达”尤为重要。今译的具体做法,亦有“直译”、“意译”、“神译”三种不同的境界:“直译”是说一句对一句的翻译,信守原文的基本格局;“意译”是说不拘泥于原文格局,为突出其内在含义,可以略作补充说明;“神译”是说韵文(诗、赋、词、曲、骈文等)的翻译可以有更多的创造,以期能够表达原文的神韵。一般地说,叙事、议论性的文字(如经部、史部、子部书)宜于直译;直译而不能曲尽其旨者(如集部书),宜于意译;韵文之类,则可以神译。今人的译本,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沈玉成的«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94年版)、余冠英的«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等,堪称今译成功的范例。

选 本

选本又称选辑、选编、选集、别裁ꎬ与“全书”、“全集”、“总集”等对言,是指从多人或一人的著述中选取部分内容另编为一种新书。选本的内容和体例多种多样ꎬ举凡经、史、子、集四部书,历代皆有选本。以集部诗文集类书为例,有独个作者的选本,有多个作者的选本;有通代选本,有断代选本;有是诗文合选本,有止是诗的选本,或文的选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出现最早,今已为人视同唐前诗文的总集。后来唐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姚铉的«唐文粹»、宋吕祖谦的«宋文鉴»、元方回的«瀛奎律髓»、明高棅的«唐诗品汇»、清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等,卷帙多寡虽有不同,但都属于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文选本的体例约分为三种,一种是按作者生活年代编次,一是按文体(如诗、赋、铭、表之类)分类编次,另一种则是按所收内容的性质(如礼制、乐律、天文、地理、刑法、财计之类)分类编次。诗文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一般附有注释或短评,如鲁迅所说,选本主要体现出的是选家的眼光,亦即其政治思想及文学主张。

资料汇编

古籍整理除影印、点校原有版本外,还包括以古籍为依托的诸种编纂形式,如编撰古籍书目、新编古籍丛书、辑纂古籍佚书等,而资料汇编亦是目前通常采用的一种编纂形式。资料汇编就是按照事先设定的主题和体例,将散见于诸书的有关资料汇编为一书。今人所纂集的资料汇编,涉及文、史、哲各个学科,史学如«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张择咸、朱大渭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明清史资料»(郑天挺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哲学如«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编,中华书局1962—1990年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全四卷,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华书局1981—1992年版),文学则可以中华书局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丛书(如«三曹资料汇编»、«苏轼资料汇编»等)为代表。其体例是广泛蒐集历代关于某个作家的评论资料,所引书目遍及史传、方志、总集、别集、笔记、诗话、各类选本等,按时代先后编次ꎬ颇有助于作家作品研究。

避 讳

陈垣«史讳举例序»说:“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之谓避讳。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风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其流弊足以淆乱古书,然反而利用之,则可以解释古文书之疑滞,辨别古文书之真伪及时代,识者便焉。”历代避讳所用的方法,大要有三种:(1)避讳改字,如秦讳“楚”改“荆”,讳“正”改“端”之类;(2)避讳空字,如许慎«说文»于禾部“秀”字(汉光武帝讳)、草部“庄”字(汉明帝讳)、火部“炟”字(汉章帝讳)等皆注曰“上讳”,作空围而不书其字之类。(3)避讳缺笔,如唐讳“世”字作“卅”、“王世充”作“王充”之类。研究避讳的专书,除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1962年版)外,尚有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辑 佚

辑佚就是辑录散亡的古籍或文献。 古书辑佚始于南宋,郑樵«通志·校仇略»已论及辑佚的理论与方法,王应麟辑得«周易郑氏注»和«三家诗考»,附见于他所纂集的类书«玉海»。明代辑佚已小有规模,惟体例不够谨严。辑佚的鼎盛期在清乾嘉两朝,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所言,辑佚乃清人整理旧学的一大功绩。辑佚的主要工作,一是恢复原书篇第,二是校正底本文字。辑佚的取材要广泛,诸如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古注(如裴松之«三国志注»、李善«文选注»等)、总集(如«文选»、«文苑英华»等)、方志(如«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等)、金石(如«金石萃编»、«汉魏南北朝墓铭集释»等)、出土文献(如«敦煌石室遗书»、简牍帛书等)等,皆应在爬梳范围之内。 好的辑佚本应该体例完善、辑录完备、出处详明、考订精审。

辨 伪

辨伪就是考辨古籍的真伪。伪书的出现,从作者方面说,或欲托古传书(如托名黄帝的«内经»等),或欲造伪补佚(如«古文尚书»等),或欲攻奸争胜(如王肃撰«尚书»伪孔传,以与郑玄注相争等),从书贾方面说,或出于酤名射利,或出于好事妄为。辨伪的方法,明胡应麟«四部正讹»曾归纳为八种:(一)核之«七略»,以观其源;(2)核之群志,以观其绪;(3)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4)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5)核之文,以观其体;(6)核之事,以观其时;(7)核之撰者,以观其托;(8)核之传者,以观其人。近人梁启超则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十二条辨伪公例,较胡氏所说尤为细密。

索 引

索引又称引得、通检,是查检图书资料的一种学术工具。古籍索引因为检索对象和功用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1)字句索引,即逐字索引(如«李贺诗索引»)、字词索引(如«文选索引»)和句子索引(如«十三经索引»);(2)专名索引,即人名(如«史记人名索引»)、地名(如«三国志地名索引»)、职官(如«历代职官表»)、篇目(如«苏轼文集»附«篇目索引»)、书名(如«中国丛书综录子目书名索引»)等索引;(3)主题索引,即关键词索引(如«说苑引得»按“重要字眼”立目)或分类索引(如«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等)。 各种索引的立目标准虽有不同ꎬ但以其异称作为参见条目则属于通例。索引或独自成书ꎬ或附于检索对象之后,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叙 例

叙例又称叙录。叙录之体始自西汉刘向,刘向校中秘书,每校完一书,必写一篇总结性的“叙录”,一则“条其篇目”,一则“撮其旨意”。叙录的具体内容大概有十项:(1)着録书名和篇目;(2)叙述此次校仇原委;(3)介绍著者生平;(4)说明其书性质和书名含义;(5)分析其书编次类例;(6)考辨其书之真伪;(7)增补其书佚文;(8) 评论其思想和史实;(9) 探究其学术源流;(10)判断其学术价值。现在通行的古籍书目提要,以及古籍整理图书的点校说明,皆可视为刘向“叙录”之流变。 古籍整理图书的点校说明(或称出版说明、前言、叙言等),其内容一般应包括五个方面:(1)古籍的作者(原撰人、编注者)生平;(2)古籍的内容评价;(3)古籍的版本源流;(4)此次整理的体例(底本、校本、点校原则等);(5)曾参考何种文献(何人成果)。其中的第四个方面,也可以单独写成点校凡例,置于点校说明之后。

附 录

附录是指正文后附载的各类资料,古籍有附录,古已有之,当今的古籍整理图书,尤须注重搜集和附录相关研究资料。通常需要附录的资料,主要是:(1)本书的书目着録和版本序跋;(2)作者的传记资料(史传、年谱等);(3)前人对作者和本书的评论资料。所附录的资料不外两大类,一是原书旧有的,二是整理者新辑的,两者宜分开编排,以免混淆原书旧貌。

本文摘录自中华书局出版许逸民先生著的《古籍整理释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