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都看了吗?

即使没看,你这几天也刷过这些照片。

是的,日本队在本届世界杯上,从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强队进入了16强。

日本在动画中是一个善于创造热血的民族。

现在他们在现实中点燃了全世界。

但是今天。

这个国家暂时忘记了世界杯。

人们放下足球,转过头来为两支高中篮球队欢呼、尖叫、流泪。

湖北大学山王。

是的,井上雄彦亲自执导的动画电影《灌篮高手》 12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

Sir,这位老观众虽然不在日本,但一大早,就可以到处刷材料,找影评了。

日本粉丝有多激动?

Sir找到了现在在日本的朋友,可能是很多毒饭的老朋友。@谷大百花谈了话。

从他描述的东西来看,好像能穿过屏幕感受到热。

屏幕快照和文本许可证

线下疯狂,网上更有活力。

上映结束后,日本SNS上有关电影的话题立即登上了实时热搜第一位。

当然,从项目发布到预告片发布,再到正式发布。

Sir最在意的是那个问题——到底拍了什么?拍得好吗?

使用了几乎所有可用的手段后,确实收集了很多前方的电报线。

请放心,以下内容不包括剧透。

首先是@谷大百花。他说他打算刷五次(越说越羡慕),首映结束后立刻发出了第一感觉。

主要提到三点。

第一,技术。

这是电影发表后首次集中提出疑问。

我们从小看的动画片都是2D、3D的《灌篮》还是《灌篮》?

当然,这肯定会让一些观众不舒服。

缺点是3D画风确实不适应。《定格动画感》卡顿效应是:在比赛场景中,眼睛累了。

但是Sir推测在这方面会看到更多个人的感情。

第二,感情。

感情满满,这次电影对漫画的还原度很高。各名场面分镜

头都得到出色重现,能感觉到中二时期的热血在胸口涌动。而且经典台词特别煽情,当樱木喊出:“可我最辉煌的时刻,就是现在啊!(オレは今なんだよ)”时,全场中年人都在抽鼻子……

另一条线是穿插闪回的“文戏”,讲宫城良田的成长史。亲情与悲情,磨难和成功……宫城成为这次电影的第一主角。这部分内容来自井上老师画的短篇《耳环》。为啥他成了主角呢?因为这个短篇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看来,不是那种廉价的情怀。

即使是一部粉丝向的作品,它对“粉丝”的要求,也是有些门槛的。

三、制作。

配乐也不错。但最令人激动的其实是配乐消失的部分。比赛结尾处声音突然撤掉,像空气突然被抽干,极度宁静的窒息感积累到樱木压哨出手时,观众紧张到吞口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最后他为电影打出了8分。

而电影在日本的整体口碑也可以用优秀形容。

三大影评网站:

日本国内最大的影评平台Filmarks 映画,4.4分(5分满分);

coco映画,满意度80%;

一向严苛的雅虎映画,3.2分看似比较低。

但有50%的人打出四五星,而且这个网站上豆瓣9.1的《红辣椒》也只有3.8分。

综上,这版《灌篮高手》还是靠谱的。

而后续完整影评Sir也跟谷大白话约好了,不出意外等他三刷后会发,大家可以留意近几天推送。

而Sir留意到目前这些影评中都提到了比较特殊的一点:

井上雄彦在电影里融入的私人情感。

如果没猜错。

电影有着一种半自传的性质。

所以在我们完整看到电影前,Sir今天想把重点放在这位独特的作者身上。

开始前。

所有人,对暗号——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

作为灌篮之父,他经常会被人追问两个问题:

一,《灌篮高手》为什么虎头蛇尾?

二,漫画生涯为什么虎头蛇尾?

太多人舍不得,放不下,想不通。

正好有部纪录片,可以告诉你答案:

漫画家井上雄彦的创作秘密。

豆瓣9.2。

一上来就提到了“去世”的谣言。

别说,Sir随手一搜,发现谣言传播得还挺广。

NHK的这部纪录片,用一年的贴身跟拍告诉你:

井上雄彦没死,而且依然神一样地存在着。

神的故事,也要从头说起。

1967年,井上雄彦出生在鹿儿岛熊本县——没错,就是熊本熊的诞生地。

初中时代的井上雄彦热爱剑道,却因为和哥哥同在剑道部感到害羞,高中在朋友的怂恿下加入了篮球队。

从小画画不错的他,高三那年,对漫画兴趣大增。

小学六年级的画作,已经能看出对体育题材的兴趣。

下定决心尝试创作,还要归功于祖父一句激励的表扬——“头发像活生生的一样”。

谈井上雄彦,绕不开三个关键词——剑道、篮球、漫画。

可以说,他是那种一生都在实践少年梦的人。

1987年,20岁的井上辍学,进入《周刊少年Jump》当助手,第二年就以《紫色的枫》获得“手冢奖”。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这部漫画就是《灌篮高手》中流川枫原型的出处,连角色名字都没变。

1990年,23岁的井上画出了大红大紫的《灌篮高手》。

漫画发行量1.7亿册,创造了日本漫画史上最高初版发行量、最高卷均发行量的记录(后来被《海贼王》打破)。

年纪轻轻的井上,已功成名就。3年后东映制作的动画版《灌篮高手》,更让他蜚声海外。

手握这样的一副好牌,事业上怎么样都能顺风顺水,可井上偏偏是个怪人。

怎么说呢?首先你看他的工作状态,就知道他爱和自己过不去。

做自己应付不来的事

简单说就是,给自己找虐。

纪录片捕捉到他日常的工作行程是这样的——先是在咖啡馆画分镜脚本。

有时,一周大半时间都窝在咖啡馆里

进行孤独的自问自答

为什么要去咖啡馆呢?

井上的说法是:因为那是别人的地界,不像在熟悉的环境中容易拖沓。

可是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没看到他有丝毫松懈啊……

仰头望天,喃喃自语,处在极度烧脑的创作状态中。

△ 这声“啊~”好热血

稍微觉得不够满意,就扔下画笔和草稿,像小孩子一样发起脾气。

△ 这声“啊~”超暴躁

索性换个地方发泄完了,重新来过。

有时,会被逼至走投无路的境况

每天都是这样重复的纠结,不断烧脑、推倒、重来。

只有中午打个小盹。

等到交稿,已经是半夜两点了。

连续工作16个小时的结果就是——胃疼。

不仅爱逼自己,井上还爱跟整个主流漫画界对着干。

这就要说到《灌篮高手》的停载事件了。

当年这么火,谁都知道是一颗摇钱树,只要接着画下去就可以了。就算创作质量下滑,故事越来越东拉西扯,照样会有粉丝为情怀买单。

按照惯例,《灌篮高手》故事正常的发展方向,应该类似《足球小将》——从地方选拔赛,到全国大赛,到亚洲大赛,再到世界杯。

可是,在《灌篮高手》连载的时期,篮球在日本是一项冷门运动(就算现在也不够热)。

让井上按照套路画下去……那不是和画个“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差不多么?

所以,井上坚持在全国大赛结束故事。

但出版《周刊少年Jump》的集英社,则坚持药不能停。

结果可想而知,双方闹掰,赞助商撤资,动画版《灌篮高手》烂尾。

故事没讲完,不过井上另有见解:

漫画对我来说

故事的话……并不怎么重要

好的故事,不在于能扯会编。

在《灌篮高手》漫画中,湘北因为在前一场比赛中体力透支,在绝杀山王工业后,惨败于爱和学院,结束了全国大战之旅。

在比赛的最后部分,井上雄彦没有用到一句对白。

只有不同的特写:

传球,跑位,目光交汇,出手……最后定格在计分板。

所有人都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只剩下心跳声,无言中把比赛推向最高潮。

没有大满贯,没有走向人生巅峰,失败就打道回府。

胜败乃兵家常事

今天的失败

将会成为明天的重要财产

不功利的井上雄彦,本来就没打算讲一个伪装辉煌的故事。

他想说的是青春热血和遗憾,那和比赛赢啊输啊……有个毛关系?

而这滚烫的青春,《灌篮高手》已经全给你了。

结束《灌篮高手》连载,井上投入创作更加个性化的《浪客行》,将剑道大师宫本武藏的故事改编成漫画。

在这部作品中,井上又开始折磨自己——选择用毛笔作画(这也导致了《浪客行》无法拍成动画)。

他自己也说:

这其实是种考验忍耐力的创作行为。

在他看来,漫画的本质是“画”,而不是故事。

因为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只有画出来才能看到。

毛笔笔触的变化更细腻丰富,但是控制的难度也成倍上升。

铅笔可以涂改,而毛笔总是一笔定江山,稍有不慎,整幅画都要作废。

这对画功的要求,只能用“吓人”来形容。

《浪客行》销量不俗,但论知名度,远比不上《灌篮高手》。

因为不少人表示,这是一部“有门槛”的漫画。

此时的井上,已经不满足于像放幻灯片一样讲故事,他要求自己在作画时进入人物的心境,用变化多端的画笔,临摹出人物难以捉摸的精神世界。

其实,在《灌篮高手》时期,他已经开始这样尝试:

(樱木花道)不服输的一面与自己共通

“要是自己,会怎么办呢”

他想着这种问题来画樱木

△ 井上桑这张的帅气程度,总让Sir想到年轻时的自己……

这种创作态度,到了《浪客行》,被贯彻得更加彻底。

不同于《灌篮高手》的乐观开朗,这部关于杀戮与宿命的漫画沉重得多。

井上自己也时常跟随着,陷入宫本武藏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越是投入这个角色

井上的心越是痛苦,越是摇摆不定

甚至因此停载一年,想通问题后才回归创作。

但精神世界其实是个很玄的东西……

作者能画出来几分,读者又能看出来几分,都要看缘分。

每次下笔都全力以赴,但每次画完“心里都有种没把事情做好的感觉”。

这样的失落和不安,可能没人能懂。

但井上始终坚持着,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标准要求自己。

就像当初画《灌篮高手》,他有时会从人物的裸体开始构思。

——别污,人家其实是受了人体素描和油画的启发。

先画人体,再画衣服:

为了把握和认知正确的躯体动作,采用这种画法其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你会觉得《灌篮高手》画风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真实。

连运动状态都符合人体力学,生动自然。

他喜欢表现肌肉的棱角,喜欢把眼袋、汗液都真实地呈现出来,无惧画风感觉“丑丑的”。

在动画版《灌篮高手》中加入了很多萌化的画风,虽然很招人喜欢,但井上始终执拗地排斥这种做法。

在《浪客行》中,为了投入宫本武藏的内心,井上更是达到了一种离群索居式的境界。很明显,它已经超越了普通级的漫画,进而达到了一种类似中国丹青中的隐士、侠客的精神志趣——一个人,独立在顶峰。

表情都看不清,有时甚至只是小小的一个点。

这也正是井上本人的精神写照——一方面在漫画上登峰造极,另一方面转身又向后,走上了“后漫画”道路。

他曾出版绘本《井上雄彦遇见高迪》,表达对偶像的敬仰。

因为井上认为,自己在迷惘期“遇见”了高迪,才找到了“后漫画”的道路。

没错,就是那个西班牙的建筑鬼才高迪。

因为这层关系,井上雄彦还被任命为“日本与西班牙交流400周年”亲善大使。

从此,井上也做了更多漫画之外的事。

受日本寺院“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的委托,绘制一幅水墨屏风,用来纪念日本佛教流派“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忌辰750周年。

为第十六届剑道大会绘制海报。

在他个人举办的“最后的漫画展”上现场作画,表现出令人叹服的功底。

不夸张地说,井上雄彦《灌篮高手》之后的道路,看上去更像是在修行。

他选择的这条苦修之路,也许让他远离了大众,但也让他更接近自己。

井上雄彦有个常被提及的金句——我觉得专业就是指,不断向上的人

或许是在漫画创作中早就探到了天花板,他才转而在别处寻找继续向上的空间。

2004年,为答谢《灌篮高手》发行量破亿,井上雄彦在一所废弃学校里,用粉笔分别在23块黑板上,画下了《灌篮高手》的最终篇——《十日后》。

现场构思,落笔基本不需要修改

引来无数漫迷的围观。

本来这个学校就类似《灌篮高手》的高中校园,还有各种回忆杀:

黑板角落写着“目标:全国制霸”,“缺席:樱木”,“值日:赤木晴子”……

作画间隙,井上还和粉丝到熟悉的球场里打友谊赛。

粉丝们都要哭了好吗!

更值得哭的,是三天后,画作居然被井上……

一!一!擦!去!

在Sir看来,这不是装逼。

这反而让Sir联想到,藏传佛教中的坛城沙画——用五色彩沙绘制极其复杂的图案。

它需要精进修学的喇嘛们,历时近月的合作才能完成。

在佛教仪轨完毕后,它就会被抹除,象征世界的变幻无常。

抹去10天的黑板漫画,难道不也验证了井上一直的内心修行,和他对世界的看法么?

所以,比起对容易逝去之物的怀旧, 井上更想告诉粉丝们的,是世事无常中的坚持。

不管是热血的《灌篮高手》、冥想顿悟的《浪客行》,还是之后的艺术画作,他始终没变:

我最初想要成为漫画家的动机

只是因为喜欢而想画画

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很会画,所以想得到称赞而已

继续画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还有另外一个动机

那就是想要和人们沟通

岂止和人们沟通,他已经和半个地球的人都勾搭上了……

如果我们真的像热爱自己的青春一样,无比热爱过《灌篮高手》。

那我们肯定能清楚看见,在井上雄彦身上,先后存在过的两个人。

一个是青春无敌,在众人围观中,不断向上的樱木花道。

口头禅总是那句臭屁的:

“因为我是天才啊!”

另一个是一生钻研,在孤独的修行中,不断向上的宫本武藏。

他领悟的那句话,不管回味几次,Sir都觉得好牛叉:

“天下无双,何足挂齿。”

本来,这样的人物已经选择了脱离大众视野,只留给粉丝敬佩、唏嘘。

直到2021年年初,一则新闻引爆了互联网。

他自己宣布,将重启灌篮高手的电影计划。

彼时Sir就写文预测过这部电影可能给粉丝的圆梦。

当时提到的最大猜想,也是无数粉丝至今都放不下的遗憾。

全国大赛。

尤其,湘北VS山王工业。(Sir只是敲下这几个字都一身鸡皮疙瘩了)

湘北有史以来最重要也是最难打的一场比赛。

20多分的分差。

全程被克制,被压制的场上局势。

甚至连湘北的王牌们,都一度失去信心,充满焦虑与恐惧。

更别说,半场之后,体力都已经达到极限。

当然,也少不了救赎与绝地反击。

还是那个男人——樱木花道。

这红发憨憨拿着话筒,以最浮夸的方式对着观众喊出:

“我要打败山王!”

我们就是会相信。

这就是湘北,这才是王道漫画的精髓。

哪有什么计划,哪有什么战术。

靠只是不服输的一腔热血,和不惜榨干自己的全力以赴。

而漫画中,靠着不服输的绝地反击最终击败了山王,但在次日又遗憾败北。

井上用一个反高潮的方式,给作品画上了句号。

之后还用《十日后》的公开展映,告慰粉丝们的不甘。

但这一回。

剧场版的电影没有给他“留白”的机会。

豆瓣里的评论已经“剧透”:

湘北VS山王,有!

那些名场面,有!

以及完整的剧场版故事,有!

总之,那些你熟悉的,想要的,都来了!

虽然电影目前还没有引进国内。

但Sir相信。

只要想看的人足够多,粉丝们的声音足够大。

希望就会越来越大。

那一天,也会越来越快。

就像他自己总结的那样:

从那以后的18年里,我经历了世间和个人的种种体验,但总算迎来了今天,心情和那时一样充满了而感谢。

从一张纸开始,通过作品我认识了数不清的人。谢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