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20日,邓小平访问了新华社,访问了新华社的干部职员。这是新华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党的新闻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邓小平这次来新华社视察是不在一定范围内的“事故”活动。

“事故”旅行的缘起

邓小平对新华社很熟悉。早在革命战争时代,邓小平就对解放区和军队的新闻工作非常关心,与前线记者的接触也很多。1946年10月,新华社秦、老禹总分社派往前线的记者方德、吴翔,按照延安总公司的指示,到军区司令部采访了刘邓璋,邓小平当场口述了一篇新闻稿。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对新华社工作多次发出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邓小平在1957年2月中央总书记专门从事新华社工作的会议上指示:“新华社的本质不变”,“可以朝着世界大通通讯社的方向努力工作。”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华社建设世界通讯社的重要指示之一。

邓小平和新华社记者之间也有深厚的友谊。1978年10月,邀请邓小平加入新华社的新华社总编辑、副局长李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1978年李真的丈夫杨立三是新中国第一位解放军后勤部长官,正在长征途中为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搬运担架。20世纪50年代初杨立三因病去世,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为他下葬。在“文革”后期,1975年9月举行的全国农学大采会议期间,江青先后在山西大采发表讲话,旨在率领当时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开展全面整顿的邓小平攻击周恩来。采访会议的新华社记者将情况报告给了死党的核心小组。听了报告后,武清副总经理提出要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反映。李锦也作为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她在会上提出,如果不以组织名义申报,可以以个人名义相称。总经理朱穆智说:“完全可以。”会后,李金向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勇反映了江青在大寨讲话的情况,请毛泽东代为报告。此后,李金又在采访间隙向邓小平作了简短的报告。不久,朱穆智和穆青决定向毛泽东报告记者整理的一份书面资料,并附上他们签署的申报单。李金收到资料和信后毅然在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采访外事活动时向王海勇举报了毛泽东。反映江青的问题,无疑会冒很大的政治风险,朱穆智、武清、李金深知其利害关系,仍然毅然采取行动,表现出强烈的党性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在提交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信件被退回,但后来这件事被“四人帮”知道了。”在“范登、吴京颠覆事件风”运动中,朱武、武清、李金受到停职检查,不得不接受批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四人帮”。在“周穆里事件”中,周武、武清、李金三人在信中签名,但也有其他同志实际参与了这一过程,反映了新华社广大干部的心情。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后不久,“朱穆理事件”平反,朱穆智、武清、李锦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悠然访问,热烈欢迎

1977年7月举行的党的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1976年撤销的所有职务。邓小平的回归顺应了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要求,有力地推进了各领域亟待开展的混乱工作。

1978年10月20日上午,邓小平在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林佳、市委书记赵鹏飞等陪同下视察了北京前三个新建公寓住宅。邓小平的检查活动当时并没有发送消息。李金听说邓小平正在新华社附近的前三个一带视察,向总经理曾涛汇报后急忙跑了过去。邓小平视察建筑工程后,旁边的李琴问道。“新华社在斜对面。李金也没想到,邓小平竟然干脆答应了。”是的,走吧!"负责守护的同志一听到紧急的话就连声说。"下次,下次!“但是,邓小平说,李琴,

上午11点左右,没有事先通知,也没有前后安,邓小平乘车到达了新华社。进门时,警卫表示不能伸手进去,因为没有接到通知。坐在车后座上的李金赶紧拉开咖啡车窗帘,争取保安的释放。几乎与此同时,邓小平拉着李进的上衣示意人们不要坐在车里。幸好警卫知道了李金,顺利地被释放了。

邓小平来到新华社,只有两辆车。一辆汽车上坐着邓小平和卫报,另一辆汽车上坐着邓小平(Deng xiaping)。

他们一行来到新华社办公楼前,下了车,乘电梯直奔四楼总经理曾涛的办公室。曾涛看到邓小平走进来,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从座位上站起来和邓小平握手。接着,副总裁穆青也从办公室来了。大家围坐在长长的会议桌周围。曾涛简单地报告了新华社的工作。邓小平和大家自由交谈,气氛和谐亲切。

谈话结束后,他们一起下楼的时候,新华社的很多同志听到消息后已经主动赶来了。邓小平看到院子里坐满了人,就问周围的李琴。“你是李琴做的吗?”李金回答。“这是我安排的地方。同志们听到消息后,主动跑来向“四人帮”迫害后复出的小平同志致敬!”新华社的同志们看到邓小平出来,都热烈鼓掌欢呼,全体队员都沸腾了,邓小平也含着微笑向大家挥手致意。这时新华社摄影记者郭占英捕捉到了一张非常生动的照片。

r;x-expires=1704126054&x-signature=EXD5GjEwg9VefFM4LJ1U0Y7nZYQ%3D&index=0" width="600" height="483"/>

邓小平1978年10月20日视察新华社,受到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

偶然之中的必然

邓小平这次来新华社,确实偶然。但偶然发生的事,往往也有其必然性。

对此,李琴曾表示,小平同志来新华社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朱穆李事件”给他留下了印象;二是新华社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等重大报道中态度鲜明、报道有力;三是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新华社怀有更大的期望。她个人起的作用只是抓住时机发出了邀请。

新华社从1931年创建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都是党中央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喉舌”“耳目”。“文革”结束后,国家处在历史大转折的重要关头,十年内乱留下的严重后果和造成的混乱在短期内消除并非易事。新华社当时的一些报道,已涉及冲破“两个凡是”禁区等问题。如1978年3月播发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全国植棉模范吴吉昌》,最早发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声音,发表后就曾引起尖锐的反映。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报道中,新华社大力支持的鲜明态度,也曾遭到来自上层的批评。面对“文革”刚刚结束后徘徊前进的复杂政治局面,新华社的报道无疑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新华社必将肩负更加艰巨的任务。邓小平的到来,充分反映了他对新华社工作的支持和关怀,给了新华社干部职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所著《穆青传》一书中这样评述了这场会面:“在刚刚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这一天,邓小平来到新华社,虽然没有更多的语言,却胜似千言万语。这是一次心灵的相会,一次战士和将军的相会,一次历史的相会。”

(作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原载《百年潮》2020年第8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