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废除中国甘孜年的历法,转为公历。中国历法现在被称为“农历”,农历其实是个错误的名字。

农历顾名思义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历法。农业生产与季节有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分为四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气候上的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天文学的节气。

这八个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按太阳年份划分。太阳年365,四分之一(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根据太阳力、太阳年制定的历法。阳历是太阳能。阳历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太阳年不是整数,太阳历是整数,所以24节气的所有节气都是用阳历比较固定的,有1-2天的偏差。

中国历法、太阳力、日历合力,俗称“阴阳合力”。平年12个月354天,不到太阳年;闰年13个月383天,超过了太阳年。因此,24节的节气中,任何一节在历法上的偏差都有十几天的差距。

中国历法将分配12个月,即春、夏、秋、冬、季3个月。但是遇到闰月,闰月的季节是4个月,气候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为春、夏、秋、冬的开始。因此,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很难统一。

对于这个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期日历”为一年的历法。《十二气历》,将“月”改为“期”,等待31天,吝啬30天,一年12期,共24个节气。《十二气历》实际上是太阳能,与天文星星和季节相结合,更容易为农业生产服务,但传统文化阴阳势力太大,无法公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