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这样一段,人们通常怎么安慰自己?答案是:老年人靠保健品,年轻人靠八卦算命。

制作| |NBS新产品药作家|吴文武

农历新年前,很多人会关心新年的幼年运势。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会受不了给自己算命。

CCTV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最近报道了《算命先生》对市长/市场的观察,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网络话题。

到了2022年,网络算命的人疯狂地“收割”年轻人,这项暴利事业还在继续。

01央视启动“算命”混乱

或者熟悉的内容和套路。

中央电视台记者花费19.9韩元,到打着心理咨询旗号的占卜馆预测事业运势。

算命先生说,记者事业可能有称心的事,有计划,有想法,上升空间也可能很大。

但是当记者说,正在经历裁员,自主创业的时候。算命的立即迎合,说记者的财源不确定。

后续不用想也能知道算命的会说什么。

算命的话术可能很多,但路不变,不偏离那个物种。(亚里士多德。新伦理学。)对于一些年轻人狂热的网络算命师的工作来说,也是一样的。

例如,1500字左右的幼年运势要求588元,很多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下订单。

怎么样才能改变运势?算命的人经常推荐各种方式,其中常见的事情是买“转运好东西”。

这些“转运好东西”的特点是价格昂贵。例如,“愿望清单”的售价为598韩元,“事业手镯”的售价为888韩元。很多人经过算命的“推荐”,最终无法忍受购买。

很明显,算命官,尤其是互联网算命师,已经是一个好事业,暴利事业。卖家在网上直白地说,“转运首饰”的利润率可以达到80%。

02年轻人有多相信网络算命?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说相信“我的命我帮不了忙”的话吗?年轻人怎么也开始迷信了?

这次年轻人中流行“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太郎,星座不问”的口头禅。

除了传统的测量名字、看脸、看损伤、每年测量幼年运势外,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在做很多网络占卜了。

比如近两年火起来的塔罗店、魔法蜡烛、星座星盘,即使是“中医结合”,也是一种乐趣。

年轻人喜欢什么?70%的年轻人在占卜时最关心的领域是工作、爱情、婚姻、事业发展等。

八字占卜、星座指南针、塔罗牌占卜成为年轻人最受欢迎的前三名。

网络算命在年轻人中受到多少关注?

例如,互联网算命、星座测量主题在短视频平台上可以达到2.8亿次。“塔罗牌占卜”话题点击率在2021年2月超过了20亿次。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62%的人用星座指南针或塔罗店等占卜。

从数据上看,20岁至29岁的90多岁是网络算命的主力军,不仅是塔罗牌,还兼顾星座、八字、算命等。

但是年轻人在看算命问题时,有一种典型的自我矛盾心理。

2021年3月发表的网络算命调查显示,64.1%的受访者参加了算命,但告诫了成年人。另外,35.64%的人还参加了星座罗盘塔罗牌,还告诫过成年人。

总的来说,这次年轻人对算命的心态是封建迷信不可信,但不影响我占卜。

从NBS新产品来看,很多年轻人会占卜,本质上是寻求心理压力的释放或心理安慰,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游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算命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爱好或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互动和经验属性。

03互联网算命实际上是千亿市场吗?

年轻人没有地方解决烦恼和忧虑。通过算命或占星卦解决,需求非常明确。

很多所谓算命的人很早就在关注年轻人,更有甚者,有人靠此“一夜暴富”。

而且,互联网算命师已经形成了商业服务体系和商业模式。

首先是启动基本服务。

比如互联网八卦,有的是免费的,一般来说,一次八卦的费用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很多年轻人也以试一试的态度尝试,更多的是出于好奇。

基础服务提供的只是一些基本信息,或者是关于短暂幼年运势的短文,大多数都具有诱导性。

第二个是深度套餐。

如果用户对基本服务不满意,需要了解更深入、更全面的信息,他们会推出其他套餐,例如一个1499韩元的套餐。

第三是扩大服务和业务。

高级业务包括提供课程、星座漫画、转运饰品、动画片等娱乐产品。

例如,所谓占卜大学V教育课程的学费高达8000元,转运首饰是最常见的商业实现手段。

互联网算命的市场有多大?

一项调查显示,

中国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非常相信”或者是“有点相信”算命。

还有一家市场研究机构曾做过一次预测,中国有14亿人口,16岁到50岁的目标用户,约占45%,其中付费用户占16%,他们的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1000元。这样算下来,互联网算命合计下来是一个1000亿元的大市场。

互联网算命的兴起也养活了不少所谓的占卜师。

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占卜师一个小时的收入约为500元左右。早在2018年最火的算命主播收费居然高达23.3元/分钟。测测星座APP的创始人任永亮曾透露,该平台上最顶级的“咨询师”年收入接近200万元。

互联网算命是近几年互联网市场的一条热门赛道,备受社会资本机构追捧。

从2015年至今,互联网算命赛道融资事件一直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之前,一共有31家公司获得过融资。

比如上述的测测星座从2013年成立至少获得了3220万元的融资,在2017年获得了百合网的投资,而且在2021年2月,还获得了腾讯的战略投资。

04 互联网算命背后有哪些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过去传统的街角边的算命小地摊,到PC传统时代的算命网站,到后来各类算命卜卦APP出现,如今更是进入了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

不少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会出于好奇或者尝试的心态去进行互联网算命、占卜等,特别是在短视频的助推下,让互联网算命再次站在风口浪尖。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市场规律,也不可能完全让互联网算命彻底消失。

所以在NBS新品略看来,我们可以用辩证及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互联网算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算命流行背后有哪些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行业属性界定的问题。

当算命、卜卦遇上了互联网,无论是传统的算命网站,还是如今的互联网算命APP或者是小程序,很明显是运用了互联网工具去开展业务,是“互联网+”应用领域之一。

这些经营机构或从业人员看来,就是换一种称呼,比如以心理咨询的名义去提供服务,所以很有必要研究对其行业属性的明确及界定。

第二,职业范围界定的问题。

互联网算命催生了不少“算命师”,可这些卜卦师们往往不愿意称自己是算命师,而是:算命咨询师。

算命咨询师不能明确定义为是一个职业,但是各大平台应该从服务规范标准角度,加强对服务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平台运营规范问题。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互联网算命、占卜、看面相等各类平台及APP,平台规范运营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平台如何规范运营,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平台运营机构是否自律。

第四,行业规范监管问题。

目前互联网算命提供所谓的服务或者是销售的“转运”商品,从表面上看,较为小众,影响面也不大。

然而互联网算命市场一直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很多都是打着算命、占卜的口号做生意,但显然需要有个度。

一直以来,市场上也曝光了多起披着互联网算命的外衣进行非法诈骗等案件,所以行业必须严格规范管理,一旦触碰法律红线,一定要严惩不贷。

互联网算命注定不是一个阳光的行业,只是年轻人在追求和购买心理安慰而已。

无论如何,NBS新品略还是建议大家相信科学,偶尔玩玩可以,千万别迷信,更不能沉迷。

对互联网算命,你怎么看?有给自己算过一卦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