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没有吉凶

卦没有吉凶,经常看到理学大师们说这句话,但找到了经典,但找不到这句话的来源。谢谢你的留言告诉我谁找到了来源。

《周易》,这是传统文化形成系统文化的发源地,要理解传统文化,必须理解主角。

伏羲先天八卦的名称在七个字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金门也只是兑换者。也就是说,到周朝为止,《易经》的传承更多,还是传授向心力,或者象征意义。

如果在考古学有新发现之前,例如找到了春秋或战国时期的周易版本,那么现在使用的卦的名称可能暂时被认为是后世探察定。使用上,卦上没有名字,实际上不耽误使用,画卦吧。那就是名字。可能没有名字。后人加的这个名字已经基于大象、理性的人文倾向的发挥。

近代将二进制分类为周易卦实际上只是以数字为基础的卦二进制命名,对解释完整的周易没有太大帮助。没有名字也不影响使用。取八进制名字也只是名字。古人以卦命名,显然是以八进制的大象、道理为基础的。

甲骨文,金门没有发现“凶”字

周易卦史,道路和凶说很多。

但是“凶”字的甲骨文没有发现,金门也没有发现,直到全书才发现。

那么古人是怎么说这个丑陋的形象的呢?

凶恶的印鉴

牙列:字的本意是“陷阱上覆盖着尖刺,刺杀坠落的猎物”。“一开始有两个凶,一个是这个凶,是指客观环境的险恶。还有一个凶,低加一个指人为的凶。古代一般简化为凶恶,现在也不区分这两个字。

如果金文没有胸,周文王怎么表达这个胸?

例如,八卦:第六名,无水,丑陋。现在没有这个字,怎么传话?

四重道,对胸胸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看卦词,很抱歉凶器在这里。卦寺里有宗犯等修饰的凶恶,慢性最终不好。

古人占了这一点,实际上是两件事的表现。

一、现状;第二,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现在的状态是凶恶的卦,那就努力改变,发展八卦八卦。如果是未来的可能性,就要避免朝这个方向前进,抑制这种动态的转换。现代人占卜,实际上还是基于这样的原则。

也就是说占卜的功能是避免思想上的吉凶。当时的巫师认为这样做很好。

我们先不考虑这个卦是否能代表现在或未来的状态,只说卦事。

也就是说,卦师的凶是主观上描述不好的状态,传达需要改变或抑制的意图。

重点在于避免吉凶。那么八卦史只是一种倾向性的解读。动态理解主角的话,吉非凶是关键,书籍本身的大象修理都成为正泰的描写。

事物是变化、运动和发展

这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周易以后,后世硬说李京的易经有三个意思,简单,动态,不容易。这是基于数理文化道理的表达,这种表达是形成儒教的文化基础。不是简单的本意。

从容易的甲骨文来看,主席的流动和变化的状态,重点是移动。

中国的另一套修理,五行的行为也强调动态。

太极图放在那里也不动,但强调的也是阴阳转换的动态。

古人对动态变化仍有很深的理解。相反,后人为了形成儒教,固化了易经的静态表达,将学说变成了不可移动的教义。

从妇好墓的甲骨文发现中,基本可以证明殷商时代、卦的这种静态使用方式。也就是说,殷商时代是基于静态的表达动态,周朝已经基于动态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齐世坤,君子厚德财之理。“天地是基于大自然的人文比喻,这时已经从图腾崇拜变成了人文意义上的天地崇拜。

天空是健康的,强调是动态的结束。厚德财富成为后世发展的关键。读完《变化经典》后,如果想再次提高,就能修身养德,下定决心。

c-image/1536453492220b279738ca2?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4063884&x-signature=nrBhYAWyonTbWWgGZxxHKDPz9VQ%3D&index=3" width="640" height="359"/>

后世,才有提高人的主观地位,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数理文化的发展。至老子,已经形成唯心意识的雏形,人的地位试图高于天地。后被儒教打压,唯心思想在中国没有得到发展,直到儒教逐渐失势,王阳明形成心学,基本已经是中国古代的唯心思想了。但即便儒教失势,也没给唯心抬头的机会。唯心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受到遏制。

中国古代的这些数理文化,传播到西方,与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中的一支结合,产生了西方近代的唯心主义,用以抗衡西方传统的宗教文化。但是,西方没有哪个国家或政府真正使用唯心的方法论。美国总统讲演,最后一句通常也是上帝保佑我们。唯心文化的偏激,使政治很难接受它。

伏羲八卦,是静态、顺序的表达,至六爻卦出现,已经是动态的表达了。甲骨文中多有六爻卦,六爻卦非周文王发明,他是整理、改编、书面完善表达了卦辞。但甲骨文中的六爻卦是从上向下解读,而周文王的六爻卦是从下向上解读。

周朝已经在放弃卦爻的占卜功用

周朝已经在放弃卦爻的占卜功用,而转为人文教化的功用。这可以从易经的内容中明显可以看出来。

每个卦爻的解读,实际都是基于当时的人文认知以及确定当时人文意义的好与坏,卦辞在这里的功用就是一种排列组合式样的、严密分类的、有分形特征、对称特征、广义可公度性特征的人文事件的描述。而周易这本书本身,成了当时人文意义的指导趋吉避凶的方法论。

这种改变,是古代人文数理文化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就算不懂卦爻之象数理,只要了解卦辞描述的状态,那么,人们也会主观的趋吉避凶,这就是这本书当时的人文意义。

而懂得卦爻象数理的,在当时是统治阶级和仕这个阶层,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卦辞成为关键内容。

从周朝中有关“叶子戏”这种记载中可以看出,卦爻在当时已经被当成一种游戏,而且官方有记载的占卜活动消失,这是与殷商时期的考古文化发现是完全不同的。

反倒是孔子增的十翼中,又将占卜使用蒿草的基本方式进行了描述。否则,古人如何算卦,也便失传了。好在有这种描述,否则,基于周易的数的发展,将无从寻找数理基础。

西方古代的数理关键数字(神秘数字)之一是144,也就是周易中的坤数。笔者说周易的数理远高于金字塔数理,是因为,金字塔数理仅仅是周易数理的一个侧面而已。

轮中轮描述太阳系行星轨道距离

后世所言卦无吉凶是基于动态考虑周易的表达

欽定四庫全書 乾坤鑿度卷下 坤鑿度:“一惠位(惠訓順也) 正(八卦錯推,順吉逆凶。古無吉凶字,有損益字。不同正體,亦聖人惡之變,只如此至變也)

四库全书中,有类似的表达。

这就是为什么静态描述的易经会导致动态的趋吉避凶的人文思想转化的理由。不喜欢凶,自然就去寻找吉了。

卦的吉凶,是一种静待的趋向性的描述意义的表达,趋吉避凶,自然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卦本身的吉凶也就不重要了。

易经并不易

古人会出现穷经白首的问题,可见易经的易绝非容易、简易。而不易,则是儒教意义的表达。哪有不发展的道理?后世悄悄地把易经改来改去,你未觉察而已。

《易经》理解之难,一在于需要对当时的文化、文字、历史环境有所理解,这不仅与现代很不同了,即便古代,也因秦始皇和项羽的两把火造成原始资料匮乏的问题;再则,后世推衍,多有私意掺杂其中,影响原貌。且至易经成为群经之首,被固化表达,反成禁锢了。而其基本的象、数被淡化,理激进发展了。

博览群书的南怀瑾先生写《白话易经》,一周解一卦尚言吃力,可见追究原意的认真理解易经,何等之难。

后世历史上有名的解读《易经》的,据说有几千本,都是易经的本意吗?

待续。。。。。。

明天谈谈善易不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