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不扣逐一销账。

⑸身体力行,做践行人。 要科学把握督学方寸,做到随机督导抓巩固、跟踪督导抓整改、专项督导抓落实。要转变工作作风,不发号施令、一味去找毛病,变找型为送政策、送智慧、送思路型。要坚守底线红线,不因教育督导方式方法转变而忘记初心使命、丧失原则,时刻牢记国家督学的一言一行始终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以及国家督学的整体素养。

⑹把握尺度,做原则人。一是到位不越位。区域督学既要把握定位、扮好角色,又不能超越边界、错位角色。身在“督”位,心为“校”谋,充分发挥参谋助手、智囊外脑作用,当学校需要帮助时把办法想到位,需要指导时把思路给到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千方百计督实督好,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坚决不做。到位不越位、督办不包办。二是指导不领导。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出“怎么办”的方法路径,话说到点子上,理说清说透。三是信任不放任。责任督学既要相信学校,又不能撒手不管。信任不能代替督导,没有严格督导就是放任、默许、纵容违规行为。四是引路不套路。区域督学是指引学校发展道路的人,要因“校”制宜,创新地提出有针对性、有个性的发展建议,不能只有一个“路数”。

3.教育督导要找准发力点

区域督学,应当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带头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密切关注中央出台的系列改革举措。秉承“履职不添乱、尽责不加担”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结果为导向,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尽心尽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⑴在督政方面(略)

⑵在督学方面,建立依据国家标准和省定实施方案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工作机制,指导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好教育督导评估,指导学校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常态化督导,推动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⑶在评估监测方面,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为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区域教育评估监测制度,完善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开展教育质量、办学能力、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重点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

4.教育督导要减轻基层负担

基层(学校)减负,重在抓落实。督导过程中,我们坚持优化督导程序,规范督导流程,减少督导环节,不断改进教育督导方式、方法,科学制定督导计划,控制督导频次,避免给学校和教师增加负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⑴建立教育督导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质量,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减少情况不明常下乡、底细不清常填表等做法,让数据多“说话”,让基层少“跑腿”,不断提升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⑵不断优化整合督导评估项目和内容。避免同一时间到同一单位(学校)扎堆督查。不搞多频次、重复性督导评估,不做华而不实的形式上的督导。

⑶在真督、实督和督真、督实上下功夫。坚决摒弃“钦差大臣”意识与陋习,讲究方式方法,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将“督”和“导”紧密结合起来,在“督”的同时强化“导”的能力,从挑毛病、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从专业角度对督导对象进行指导帮助。

⑷盯住重点问题不放松、咬住关键事项不放松,从以明查为主向暗访明查相结合转变。坚持问题导向,用钉钉子的精神去推动问题解决。

5.教育督导的方式

  ⑴听取被督导单位的情况汇报;

  ⑵查阅有关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

  ⑶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进行其他现场考察;

  ⑷参加有关工作会议或者组织召开座谈会;

  ⑸开展问卷调查、测评、个别访谈;

⑹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方式。

6.教育督导坚持5个结合

⑴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不断增强教育督导的针对性

以督政为例,教育督导应着眼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定期开展综合督导,掌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教育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包括办学标准执行、教育投入落实和经费管理、教师编制待遇、教育扶贫和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等情况。同时,教育督导也应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工作以及重大教育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将教育督导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增强教育督导的针对性。

⑵坚持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不断增强教育督导的实效性

以督学为例,教育督导应加强对学校的过程性督导,及时发现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指导、帮助学校纠正偏差,提高办学水平。过程性督导时间短、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既可以有效减轻学校负担,又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学校办学状况,解决学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过程性督导的关键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敢于实打实、硬碰硬,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在过程性督导常态化的同时,结果性督导也必不可少。结果性督导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确保督导结果得到充分有效运用。

⑶坚持现场督导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不断增强教育督导的科学性

以评估监测为例,现场评估是保证“评得准”的重要环节。现场评估应采取“一地一案”“一校一案”的方式,精准制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得出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实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目的。现场评估的关键是深入基层,与师生“面对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听到真实声音,掌握实际情况。

(二)被督导单位(学校)

1.区域(县)怎么看待教育督导

教育决策、教育执行、教育督导共同构成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教育督导,是推动教育事业管、办、评分离的有力抓手,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和帮助,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指导学校不断适应和迎接变化的主要渠道。只有教育督导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督学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医生的“诊治”作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学校“讳疾忌医”的顽疾,才能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的前进目标,才能让教育行政实现闭环管理,才能促进教育事业螺旋上升。

⑴改进督导方式,简化督导程序。纠正机械式做法,努力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减少不必要的督导环节和表格数据材料检查,不把留痕作为被督导单位的工作成效,不以微信工作群等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坚持注重工作实绩,避免教育督导工作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⑵创新督导方法,减轻基层负担。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法开展督导评估监测工作。遵循教育督导规律,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统筹管理,依法依规督导,科学制定督导计划,控制督导频次,尽力将区域开展的重点工作同督导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开展高效综合督导,减少对基层学校的干扰,减轻学校和教师工作负担。

⑶构建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让区域督学成为既是学校管理者,又是监督者的双重角色;既能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又能够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督导视觉,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落实常态督导。这些校内责任督学能够及时将个人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学校认真根据问题及时整改。如此往复,不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最终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⑷拓宽督导范畴,发挥督导作用。依据改革要求,重点督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加强对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实验教学、体育艺术教育、中小学教师减负等薄弱环节的督导力度,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⑸完善督导体系,助力教育质量。区域建立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各类学校各个学段的一线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有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和财务人员,都有基层一线丰富的管理经验。基于这一团队力量,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督导工作新模式,引导各级各类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教育质量提升。

2.学校怎么看待教育督导

⑴强化学校领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督导。①学校领导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其思想观念、思维理念、行为方式等都对广大师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效果。②教师作为学生求知的表率和楷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生力军,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要切实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及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给教师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

⑵强化过程督导和结果督导有机结合。过程督导是对学校教育整个过程实施督导,主要是侧重过程的阶段、环节和实施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教学一边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结果督导主要是对学校教育结果进行督导,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的目标实现的程度,从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过程督导和结果督导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只有将两者相结合,积极发挥其最大优势和作用,方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⑶强化个性化教育督导方法的应用。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原则,把提高教学的质量作为核心目标,重点督查和监控教学管理、教学秩序和学业评价。督导人员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注重督导过程中的实际结果,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⑷突出教育督导重点,创新督导方式。区域督导者一定要明确目标,重点突出,避免因重复督导或者交叉督导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联系学校和教师的重点工作,有目的地开展督导工作。

⑸全面理解教育督导内涵,推动学校创特色。学校要明确自身在教育督导中的地位,有效规范督导行为。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开展好教育督导活动,更新思维观念,对教育督导的内涵做到全面准确理解,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推动学校创办出特色。

⑹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夯实特色学校基石。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能力水平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选择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为创办特色学校奠定基础。督导人员要履职尽责,依法依规开展教育督导,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水平,对学生的心智进行开发,推行素质教育,为创办特色学校提供有力保障。

3.学校的教育督导要进行全面提高

⑴要将督导目标提高。作为被督导学校,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将确立新的质量目标: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发展新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⑵要将督导力度提高。问责制度,使得教育督导有位、有为、有力,真正让学校动起来、改过来、好起来,从而保障督导的效度。督导力度的提高还体现在督导工作将形成“稳”、“准” 、“狠”的全新局面。要做到稳和准,需要深入开展调研,发现真问题,掌握真情况,提出新举措。而要做到“狠”,则需要完善教育督导的法律体系,给督导授“权”、赋“威”。要强化程序意识,细化工作规范,完善督导流程,使教育督导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法律体系的完善保障了教育督导的问责力度升级。

⑶要将导效率提高。改革信息采集方式,为减轻基层负担,做到信息技术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质量,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创新教育督导形式,遵循教育督导规律,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⑷要将督导水平学校提高。被督导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督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有效地“督”,高位地“导”,科学地“评”,让每一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让每一方教育优质均衡,让每一所学校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4.学校要做好教育督导的迎接工作

⑴将功夫用在平时。

⑵思想上正确对待

⑶做好自评工作。被督导单位(学校)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教育工作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报送市教育自评报告应当包含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教育财督导机构。政经费使用、教师队伍保障、学生发展水平、硬件设施达标、教育资源变更以及本地区居民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等内容。要突出本单位(学校)的特色。

4.被督导单位(学校)要准备的事项

⑴区域(县)单位。教育督导机构对被督导的基础单位实施的教育督导,包括下列事项:①教育相关规划的部署与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②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与使用情况;③学校办学条件的保障与改善情况;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落实情况;⑤校长队伍建设、教师配备及待遇保障情况;⑥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其他事项。

⑵教育督导机构对被督导的单位(学校)实施的教育督导,包括下列事项:①依法自主办学与民主管理情况;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情况;③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情况;④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情况;⑤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与资源共享情况;⑥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其他事项。

5.被督导单位(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⑴参加督导的教育、教学活动,列席有关会议。

⑵制止遇到的危及师生人身安全、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紧急事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置意见。

⑶对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或开展调查。

⑷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关于学校或其相关负责人的奖惩建议。

⑸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研究。

⑹参加教育督导的任职培训和其他培训。

(三)关于实施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

1.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内涵

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实践的初期,作为学校自为主体的第一方评价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评价主体的第二方评价,均属于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作为外部评价,可以打破固有工作格局,依托专业机构、社会团体和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实施竞争性、社会化的专业评价。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是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介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专业组织实施的评估监测,既包括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监测,也包括委托第三方实施的评估监测。目前,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已逐步覆盖到各级各类教育,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育督导评估的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

2.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特征

⑴评估监测实施主体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组织与政府和学校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利益相关性和制约性不强,可以保证评估监测的公平公正。

⑵评估监测层次内容的多层多样性。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区域、学校多个层面。评估监测的内容既包括教育绩效、发展水平、学科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学业质量、就业质量等多个方面,也包括政策标准研制、工具研发等基础工作。

⑶评估监测水平的专业性。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组织都具有专业资质、专业化队伍、科学技术方法和工作规范流程,可以保证评估监测的专业化水平与质量。

⑷评估监测结果的公正性。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不存在对结果的前置条件和要求,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方法,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地实施评估监测,相关工作内容及进展情况也及时说明并接受委托方的监督。

⑸评估监测过程的社会参与性。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抽样吸收各方面的公众代表,通过问卷、访谈、电话调查、现场测评、网上评议等多种方式参与评估。评估监测过程体现出民主监督性。

3.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意义

积极推进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是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教育评价体系的突破口,也是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⑴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是深化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有力抓手。

⑵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是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构建现代教育督导体系的需要。

⑶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符合国际教育评价的通行做法和主要趋势。

4.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探索

明确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工作思路(区域统筹、建全体系、制度先行、规范程序、注重质量、整体推进)。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政府的职能定位;二是为什么评估、评估什么、怎样评估等基本问题。

5.健全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的机制

区域制定实施《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工作暂行办法》,依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等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工作,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从基本原则、评估资质认定、委托管理、工作程序、监管和评鉴等五个方面,对委托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等相关内容做出了明确界定,确保规范实施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对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的工作原则、事项内容、工作程序、权利义务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蒋振远在北京“学习优势”开发与教学策略创新研讨会上作报告)

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全国100名),墨子研究学者。从教50年,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论著多部。现任: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

相关推荐